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三年内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常用实验动物全身性麻醉药物的使用
    卢晓, 于灵芝, 周聪颖, 李如颖, 陈文君, 江善祥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1): 18-26.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2.011
    摘要1417)   HTML221)    PDF (903KB)(2567)    收藏

    实验动物全身性麻醉药物多为管制药品,在国内受到严格的监管。经典文献上推荐的多数实验动物全身性麻醉药物,在市面往往购买不到,或者购买时间非常长,以至于在实际的临床应用时可选择的麻醉药物非常有限。加之部分实验动物兽医师对不同种属实验动物全身性麻醉药物的选择和使用缺乏相应的经验,导致目前实验动物全身性麻醉成为限制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本文系统总结了市面上常见全身性麻醉药物的属性以及使用注意事项,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常见实验动物种属全身麻醉的注意事项。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CNAS实验动物机构认可与AAALAC认证的比较分析
    吴孝槐, 肖巧喆, 庞万勇, 白玉, 李垚, 卢选成, 冯涛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3): 237-243.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2.033
    摘要977)   HTML131)    PDF (821KB)(1679)    收藏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CNAS)实验动物机构认可是我国实验动物管理的重要制度,是致力于保障我国实验动物质量和福利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第三方评价制度。美国实验动物饲养管理评估认证协会(Association for Assessment and Accreditation of Laboratory Animal Care,AAALAC)认证是为全球实验动物管理和使用机构提供动物福利和伦理认证服务的一种评价活动。本文从CNAS与AAALAC的性质、CNAS认可和AAALAC认证本质、评价依据和文件、评审流程、评审人员管理、结果采信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两项实验动物机构评价制度的差异与特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缺血性脑卒中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董波, 刘嘉欣, 熊伟, 唐宋琪, 黄巍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1): 54-61.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049
    摘要477)   HTML40)    PDF (970KB)(1276)    收藏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该病是导致残疾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目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仍存在困难。为了研究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缺血性卒中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综述。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胡宇, 兰昀羲, 陈晓晓, 熊伟, 唐宋琪, 贾波, 黄巍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3): 220-228.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155
    摘要429)   HTML22)    PDF (890KB)(1046)    收藏

    作为一种炎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发病机制尚未被完全揭示,其治疗策略仍需继续探索。动物模型是疾病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建立与人类UC发病机制、病理表现类似的动物模型有利于对该疾病进行充分研究。本文梳理了UC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发现化学药物诱导是迄今为止最常用的UC造模方法;基于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基因编辑或基因敲除诱导的自发性结肠炎则是未来动物模型研究的重要方向;评价UC动物模型造模结果的指标仍需进一步探索。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实验动物屏障设施管理中面临的生物安全问题及对策探讨
    杨玉琴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2): 95-101.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164
    摘要543)   HTML142)    PDF (798KB)(1036)    收藏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控制实验动物生物危害是使用实验动物的基础。本文从实验动物设施管理者的角度,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实验动物中心的生物安全管理经验为基础,分析了目前实验动物屏障设施在保证动物实验顺利开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潜在生物安全威胁,并探讨了降低此类风险的相关对策,以期为良好控制动物实验中生物安全问题提供借鉴。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2020版美国兽医协会动物安乐死指南解析
    卢今, 张颖, 潘学营, 王剑, 严国锋, 周晶, 朱莲, 陈学进, 李垚, 庞万勇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1, 41 (3): 195-206.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086
    摘要1523)   HTML417)    PDF (963KB)(985)    收藏
    巴比妥酸盐及其衍生物的过量注射是绝大多数动物种类首选的安乐死方法,然而在此类药物不能或很难获得时,兽医可参考美国兽医协会现行版《动物安乐死指南》(AVMA Guidelines for the Euthanasia of Animals)(简称《指南》)选用其他合适的安乐死方法。2020版《指南》根据最新的研究文献,对现有的安乐死方法、技术和药物进行补充及修改。本文总结了2020版《指南》的更新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列举了适用于常见实验动物种类的首选安乐死方法、条件性接受安乐死方法和不可接受的安乐死方法,另外简述了实施动物安乐死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不同方法建立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的比较研究
    卢心鹏, 刘蓉, 黄文博, 赵瑾, 李洪涛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3): 201-206.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118
    摘要372)   HTML45)    PDF (1271KB)(943)    收藏

    目的 比较烟草烟雾暴露(cigarette smoke exposure,CSE)及其联合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气道内滴注两种方法建立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模型的效果及特点。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SE组和CSE+LPS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正常环境饲养、熏烟箱CSE、熏烟箱CSE联合LPS气道内滴注。建立大鼠COPD模型后24周检测大鼠肺功能,HE染色观察气道和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ɑ(tumor necrosis factor ɑ,TNF-ɑ)含量。结果 CSE+LPS组和CSE组大鼠肺功能结果显示,气道阻力、静态肺顺应性、功能残气量均高于对照组,而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第50 ms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呼气容积比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CSE+LPS组比CSE组大鼠的肺功能明显下降(均P<0.05)。CSE组和CSE+LPS组肺泡腔均呈代偿性扩张,LPS+CSE组可见部分间隔变薄、断裂,形成肺大泡。CSE+LPS组和CSE组大鼠血清IL-8和TNF-ɑ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且CSE+LPS组大鼠TNF-ɑ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SE组(P<0.05)。结论 应用CSE联合气管滴注LPS的方法建立的COPD大鼠模型更接近于人类疾病的临床表现,CSE+LPS联合方法优于单纯CSE的方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小鼠模型在消化道黏膜免疫及感染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于士颜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1): 3-10.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170
    摘要411)   HTML230)    PDF (918KB)(902)    收藏

    机体的消化道黏膜定殖着巨量的共生微生物,这些微生物通过与宿主相互作用,影响宿主的健康与疾病。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与培养组学等技术的发展,大量与健康或疾病相关但以前未充分研究的微生物被鉴定出来。研究这些微生物对宿主黏膜免疫生理与病理生理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对防治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小鼠模型是系统性研究宿主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的重要平台。本文介绍近年来利用小鼠模型在消化道黏膜免疫及感染性疾病研究中的部分重要进展与挑战,并展望综合利用遗传工程与菌群移植或环境暴露等优化小鼠模型的研究前景,以期促进与微生物紧密相关的健康与疾病的转化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光化学法与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模型的比较研究
    娄惠娟, 张红石, 王宇峰, 贾萌, 丛德毓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1): 48-53.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095
    摘要375)   HTML30)    PDF (1147KB)(901)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探讨光化学法和线栓法两种不同的局灶性脑梗死动物模型制作方法,通过调控不同实验参数,分析不同造模方法所致实验动物梗死体积与行为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将64只300~330 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光化学组及线栓法致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组,术后24 h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及行为学测试,然后麻醉处死取脑组织,进行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e chloride,TTC)染色,评估大鼠脑梗死体积。结果 光化学组和MCAO组SD大鼠脑组织均有体积不等的梗死灶。MCAO模型缺血部位涉及半脑大部分皮质、纹状体、丘脑、海马和脑室下带;神经功能评分及平衡木实验评分与梗死体积有良好的相关性。光化学法模型梗死灶在大脑皮层;神经行为异常与皮层梗死位置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与梗死体积之间的相关性相对较差。结论 线栓法建立MCAO模型后可观察到动物行为学评分与脑梗死体积密切相关;光化学法造模产生特定部位的病变和特定的行为变化,其行为学结果与梗死体积的相关性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不同剂量舒泰联合盐酸赛拉嗪对C57BL/6J小鼠的麻醉效果观察
    王成稷, 柴青, 龚慧, 王珏, 万颖寒, 顾正页, 暴旭, 沈如凌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1): 31-35.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064
    摘要1187)   HTML47)    PDF (883KB)(893)    收藏

    目的 使用不同剂量的舒泰联合盐酸赛拉嗪麻醉C57BL/6J小鼠,观察小鼠在不同麻醉剂量下的麻醉相关时间,为各类小鼠手术及相关实验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100只C57BL/6J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5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4个给药组小鼠分别按照舒泰55 mg/kg+盐酸赛拉嗪13.75 mg/kg、舒泰65 mg/kg+盐酸赛拉嗪16.25 mg/kg、舒泰75 mg/kg+盐酸赛拉嗪18.75 mg/kg、舒泰85 mg/kg+盐酸赛拉嗪21.25 mg/kg的剂量进行腹腔注射;小鼠翻正反射消失后,于双眼各滴注新乐敦滴眼液1滴(约20 μL),放置小鼠于保温垫上。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200 μL的0.9%氯化钠溶液。观察、记录并比较各组小鼠的麻醉诱导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小鼠麻醉苏醒后饲养1 d,取血清,采用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肝肾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结果 舒泰联合盐酸赛拉嗪麻醉C57BL/6J小鼠的成功率为100%。当舒泰麻醉剂量在55~75 mg/kg时能迅速且安全地诱导小鼠麻醉,麻醉效果良好。麻醉维持时间与舒泰注射剂量成正比(雄鼠r2=0.827,雌鼠r2=0.841,P值均<0.05),麻醉诱导时间与注射剂量成反比(雄鼠r2=0.432,雌鼠r2=0.410,P值均<0.05)。麻醉苏醒后,各组小鼠的肝肾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使用55~75 mg/kg舒泰联合盐酸赛拉嗪麻醉C57BL/6J小鼠可得到较好的麻醉效果且安全,并且可通过调整麻醉药剂量控制麻醉时间,提示这是一种稳定可靠的麻醉方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花生四烯酸诱导建立大鼠弥漫性脑血栓模型
    宁珑, 孙航, 冯晋, 孟庆婷, 杨茜, 何芳雁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2): 141-145.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091
    摘要464)   HTML27)    PDF (1706KB)(887)    收藏

    目的 建立并优化花生四烯酸诱导的大鼠弥漫性脑血栓模型。方法 经颈内动脉注射花生四烯酸,建立大鼠弥漫性脑血栓模型;同时设定假手术组作为对照。通过检测脑组织中伊文思蓝(Evans blue,EB)渗出含量以及HE染色法检测脑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评价建模效果。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损伤侧脑组织中均出现弥漫性EB渗出(P<0.01),且渗出情况均一性较佳。损伤侧脑组织病理表现为细胞排列混乱,细胞核皱缩,细胞间隙增大,空泡细胞增多,个别微血管呈红色条形管型的缺血病理损伤。结论 花生四烯酸可成功诱导弥漫性脑血栓模型,且优化方法后模型稳定性较好,死亡率较低。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CNAS实验动物机构认可进展
    吴孝槐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1, 41 (5): 384-391.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141
    摘要736)   HTML276)    PDF (1886KB)(859)    收藏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CNAS)实验动物机构认可制是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中国国情的第三方评价制度,与实验动物许可证制度互为补充,是我国实验动物机构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文介绍了CNAS实验动物机构认可的起源、发展历程、认可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完善实验动物机构认可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适用于微创消融治疗研究的小鼠胰腺癌原位模型建立方法及比较
    毛璐婧, 张娜娜, 刘昊, 史爱华, 朱子语, 吕毅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2): 127-134.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094
    摘要711)   HTML58)    PDF (2166KB)(827)    收藏

    目的 探究应用肿瘤细胞原位注射和肿瘤组织块移植法建立小鼠胰腺癌原位模型的优缺点,为以精准消融治疗研究为目的的小鼠胰腺癌原位模型的建立提供技术参考。方法 取20只6~8周龄的健康雄性C57BL/6小鼠,分为4组,每组5只:A组采用小鼠胰腺癌Panc02细胞悬液直接注射法;B组采用含基质胶的小鼠胰腺癌Panc02细胞悬液注射法;C组采用小鼠胰腺癌组织块移植法;D组采用小鼠肿瘤组织块水凝胶粘接法。术后观察各组小鼠胰腺癌的成瘤率、肿瘤大小、腹腔脏器粘连程度和肿瘤转移情况,分别采用HE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形态学变化以及Ki67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差异。结果 A、B、C、D四组小鼠胰腺癌成瘤率分别为60%、80%、100%和100%。建模16 d后,A组小鼠肿瘤体积为(47.80±42.99)mm3,均质性差;B、C与D组小鼠肿瘤体积分别为(68.43±16.77)mm3、(105.86±17.25)mm3和(128.98±13.41)mm3,比A组明显增大(P<0.01),且均质性较好。A组小鼠腹腔重度粘连率为100%,B组重度粘连率为80%,C组与D组均未出现重度腹腔粘连。A组小鼠肿瘤转移率为100%,B组转移率为60%,C组与D组小鼠均未发现肿瘤转移。4组小鼠的肿瘤在组织学上无明显差异,且肿瘤组织中Ki67和α-SMA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肿瘤组织块移植法及水凝胶粘接法建立小鼠胰腺癌原位模型的成瘤率高,转移少,腹腔粘连轻,且未改变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易于操作和普及,造模效果更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新型钠磷转运蛋白抑制剂DZ1462在5/6肾切除高磷血症模型大鼠中的药效研究
    卢晓, 张林, 季辉, 江善祥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3): 187-193.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138
    摘要434)   HTML117)    PDF (1451KB)(747)    收藏

    目的 探讨新型肠道钠磷转运蛋白小分子抑制剂DZ1462在大鼠5/6肾切除高磷血症动物模型中的降磷效果。方法 首先随机选取156只Wistar大鼠,分为4组:第Ⅰ组6只为正常对照,饲喂正常饲料;第Ⅱ组60只,经过5/6肾切除后饲喂正常饲料;第Ⅲ组60只,经过5/6肾切除后饲喂高磷饲料;第Ⅳ组30只为假手术组,即只打开腹腔,不摘除肾脏,闭合伤口后饲喂高磷饲料。造模周期为10周。每两周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磷含量,记录大鼠死亡数量,并进行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筛选高磷血症动物模型。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18只模型大鼠(均来源于第Ⅲ组),随机分为3组:模型对照组,记为G2组;DZ1462给药组(每次30 mg/kg,每日3次),记为G3组;商品化的降血磷药物碳酸司维拉姆片(Sevelamer) 给药组(每次250 mg/kg,每日3次),记为G4组。每组6只,连续给药21 d。另外设正常对照组,记为G1组。运用无机磷检测试剂盒分析各组大鼠的血清磷水平变化。结果 在手术建模后的第8周和第10周,5/6肾切除手术+高磷饲料饲喂的第Ⅲ组大鼠血清磷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第Ⅰ组(P<0.01);第Ⅲ组大鼠的肾脏出现了明显的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退化、间质炎症、纤维化和钙化,与人慢性肾病并发的高磷血症相似,提示肾性高磷血症动物模型建立成功。用药后,在各测量时间点上,DZ1462组大鼠的血清磷抑制率显著高于Sevelamer组(P<0.05)。结论 DZ1462作为一种新型肠道钠磷转运蛋白小分子抑制剂,在大鼠高磷血症模型中能够有效抑制肠道磷离子的吸收,有望成为临床上治疗高磷血症的一种潜在有效药物。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脓毒症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及影响因素
    李潇, 颜海鹏, 肖政辉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3): 207-212.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121
    摘要322)   HTML30)    PDF (676KB)(690)    收藏

    脓毒症是常见的急危重症,其致病机制复杂,常涉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其中炎性反应、免疫功能紊乱、凝血功能障碍等多种因素联结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网络系统,加重病情进展。目前脓毒症病死率约25%,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建立稳定可靠的脓毒症实验动物模型是了解感染早期宿主防御调控机制、病情进展期宿主反应失调机制及研究新型药物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目前脓毒症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种类繁多,且影响因素较多。本文就脓毒症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者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继发性淋巴水肿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杨杏, 潘兴芳, 赵天易, 赵美丹, 李忠正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1): 62-67.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081
    摘要267)   HTML22)    PDF (784KB)(668)    收藏

    继发性淋巴水肿(secondary lymphedema,SL)严重影响着癌症患者的生理和社会心理状况。创建合适的动物模型进行基础研究,对研究SL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至关重要。目前SL的动物模型众多,缺乏统一性,造成机制研究进展缓慢。本文根据SL动物模型的相关研究进展,分析了SL研究中实验动物的种类、造模干预方式等。分析结果显示,啮齿类动物(特别是大鼠)是较为理想的实验动物,通过术前、术后两次放射与手术相结合可制备较为稳定持久的慢性SL模型,并且在日常的科研工作中得以证实。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实验用英国短毛猫的组织结构特征及背景病变
    王宇, 高丹, 彭娜娜, 航艾, 沈斌, 黄坚, 唐黎明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3): 229-236.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151
    摘要436)   HTML31)    PDF (2890KB)(664)    收藏

    目的 对实验用英国短毛猫(简称英短猫)解剖结构特征和背景病变进行收集与分析,为该类动物的实验研究、标准建立和商业应用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对14只英短猫(雌雄各半)进行大体系统剖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收集并分析其区别于其他实验动物的组织结构特征和背景病变数据。结果 大体剖检发现成年雄性英短猫体质量高于雌性(P<0.05),雌性英短猫脾脏脏器指数低于雄性(P<0.01),雌性英短猫胸腺和脑脏器指数高于雄性(P<0.05),英短猫睾丸、心脏、甲状腺、幕骨解剖结构与常用啮齿类及犬类动物有所不同。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英短猫心脏、胰腺和脾脏等器官的组织结构较上述常用实验动物有所差异,另可见英短猫多发肝脏肝细胞空泡变性(9/14),同时还发现部分动物偶发的肾脏、脑和淋巴组织等背景病变。结论 英短猫体质量、脾脏、胸腺和脑的脏器指数存在性别差异性,同时具有肝脏空泡变性和部分动物偶发的背景病理改变。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舒泰和陆眠宁复合剂量对巴马小型猪的麻醉效果
    薛来恩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1): 26-30.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103
    摘要1095)   HTML28)    PDF (896KB)(657)    收藏

    目的 研究舒泰和陆眠宁复合麻醉对巴马小型猪的麻醉效果,并初步观察麻醉对小型猪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外科腹部手术实验中的32头小型猪进行复合麻醉,颈后肌内注射2 mg/kg陆眠宁和3.0~7.0 mg/kg不同剂量的舒泰,观察麻醉效果,记录麻醉诱导时间、维持时间和苏醒时间,监测术前生理指标。结果 舒泰剂量在3.0~3.9 mg/kg时诱导麻醉成功率为50%,4.0~7.0 mg/kg剂量时诱导麻醉成功率为100%;舒泰剂量在4.0~7 .0mg/kg时,麻醉药剂量越高,诱导麻醉时间越短,维持时间越长,苏醒时间未受影响;舒泰剂量在5.0~5.9 mg/kg时,各项生理指标更接近正常范围。结论 舒泰剂量5.0~5.9 mg/kg复合陆眠宁2 mg/kg对巴马小型猪起到良好的麻醉效果,手术过程中各项生理指标均趋于稳定。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复杂疾病小鼠模型构建新策略:类精子单倍体胚胎干细胞介导的半克隆技术
    赖梭梅, 丁一夫, 李劲松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1, 41 (5): 369-383.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143
    摘要614)   HTML1375731912)    PDF (6213KB)(642)    收藏
    类精子单倍体胚胎干细胞是源自小鼠孤雄囊胚中的一种新型单倍体胚胎干细胞,仅含有父源遗传物质,性染色体为X染色体,能在体外长期自我更新、增殖或诱导分化,并可以利用CRISPR系统进行单基因或多基因的编辑,能替代精子使卵母细胞受精。区别于原核注射、卵胞质内注射获得嵌合体或利用四倍体补偿技术等传统构建基因修饰小鼠模型的方法,通过将基因编辑后的类精子单倍体胚胎干细胞注射到卵母细胞中,可以高效稳定地一步获得基因型确定的半克隆小鼠,不会存在嵌合现象,原代小鼠即可用于研究。基于类精子单倍体胚胎干细胞获得的多基因精准编辑的复杂疾病小鼠模型,可以在生物个体水平上阐述多个基因协同互作的效应,从而更充分地模拟复杂的、可能受多个基因影响的人类疾病的各种病理特征,以挖掘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糖尿病动物皮肤损伤模型制备要素和受试物数据的文献分析
    林江, 骆飞, 刘鹏, 韩丝银, 陈振兴, 梁忠秀, 兰太进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1, 41 (6): 515-520.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025
    摘要371)   HTML25)    PDF (1184KB)(640)    收藏
    目前,多种药物或方法已用于糖尿病创面不愈的治疗,包括中药、西药、生物制剂、物理疗法等,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长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糖尿病创面不愈是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单一疗法往往效果不显著。因此,在建立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基础上,通过药理学研究明确各药物或治疗手段的作用机制,可为后续临床联合应用提供治疗依据,以此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文收集国内外24年来有关糖尿病动物皮肤损伤模型的文献,统计分析模型制备要素及受试物(药物或治疗手段)数据,以期为提高造模效率和科学评价受试物提供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人源肿瘤异种移植动物模型在癌症精准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宋伟杰, 周岩, 牛瑞芳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1, 41 (6): 493-500.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027
    摘要422)   HTML1124073486)    PDF (1170KB)(616)    收藏
    人类疾病实验动物模型对于临床转化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生物科学、医药化学和生命健康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癌症领域,动物模型常被用作研究癌症发生、发展和转移的有效工具。近年来,人源肿瘤异种移植(patient-derived tumor xenograft,PDX)模型在癌症治疗药物研发和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方面的应用不断普及。本文从实验动物肿瘤模型的发展、免疫缺陷动物的使用角度出发,围绕不同类型动物模型的特点,综述了PDX模型在精准医学领域的应用现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江西省实验动物科技发展回顾与思考
    褚芳, 罗小泉, 许宝华, 周银平, 万筱荣, 张洁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1): 11-17.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189
    摘要513)   HTML235)    PDF (906KB)(595)    收藏

    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条件,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生物医药科技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系统回顾了江西省实验动物科技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江西省实验动物学会对实验动物科技发展的作用;并对以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江西省实验动物研究底子薄、对实验动物科技的战略定位认识不足、缺乏稳定的经费支撑等问题,一定程度上致使生物医药基础研究及技术创新的能力略显不足;同时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江西省实验动物科技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小鼠模型特点和应用进展
    魏枫, 程维维, 尹雅芙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5): 432-439.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182
    摘要258)   HTML24)    PDF (748KB)(592)    收藏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记忆能力丧失和整体认知能力下降。两种典型的病理特征为在脑内检测到的老年斑和神经纤维缠结,分别由大量沉淀的淀粉样蛋白肽和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组成。除此之外还有神经炎性反应以及神经元广泛丢失等其他病理特征。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虽然人们已经对阿尔茨海默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明确,至今也没有理想的治疗药物和根治方法。本综述介绍在临床前研究中使用的各种转基因动物模型的各自特点,及其目前在临床前研究中的应用情况,为未来的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研究的文献分析与评价
    任雪交, 黄巍, 邱菲菲, 陈晓晓, 肖湘, 罗文婷, 唐宋琪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1): 74-80.  
    摘要284)   HTML22)    PDF (935KB)(583)    收藏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炎性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性疾病。为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需建立可靠的动物模型。本文对哮喘动物模型建立方式进行汇集、评价,从多角度、多方面对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研究进行全方位对比,以期帮助研究者快速找到符合自己预期的造模方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不同剂量氯胺酮与赛拉嗪复合用于巴马小型猪短时间麻醉效果观察
    申晨, 张宝杰, 王学民, 朱瑾彦, 张敏, 李彬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3): 262-265.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127
    摘要317)   HTML21)    PDF (636KB)(578)    收藏

    目的 对小型猪行盐酸氯胺酮及赛拉嗪复合麻醉,并分析药物剂量高低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36头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3组:A组应用氯胺酮10 mg/kg+赛拉嗪2 mg/kg行肌内注射麻醉;B组应用氯胺酮10 mg/kg +赛拉嗪1.5 mg/kg行肌内注射麻醉;C组应用氯胺酮5 mg/kg+赛拉嗪2 mg/kg行肌内注射,然后记录麻醉监测指标。结果 A组及B两组之间麻醉起效时间和清醒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A组及B组麻醉清醒时间明显长于C组(P<0.05)。结论 应用氯胺酮10 mg/kg复合赛拉嗪1.5~2 mg/kg肌内注射麻醉,起效较快,麻醉深度稳定,体动不明显,安全性满意,可应用于短时间的手术和诊疗处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疼痛抑郁共病动物模型及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何仁可, 鲁程, 陈薇, 汪萌芽, 徐爱萍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1): 68-73.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097
    摘要453)   HTML64)    PDF (691KB)(574)    收藏

    慢性疼痛伴发抑郁症状是常见的健康问题,严重危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但这些症状的发生机制仍不清楚。为全面了解疼痛抑郁共病的发生机制及其治疗方法,疼痛抑郁共病动物模型的建立至关重要。本文就目前国内外疼痛抑郁共病相关的动物模型建立及行为学评价方法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卵巢早衰动物模型构建方法及比较研究进展
    李虹璇, 李思慧, 冯嘉欣, 唐凯, 卢蕊, 韩丝银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1, 41 (6): 505-514.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056
    摘要627)   HTML25)    PDF (1186KB)(574)    收藏
    目前卵巢早衰动物模型的构建因素主要包括医源、免疫、遗传、代谢、环境等,根据这些因素构建的动物模型各有特点。本文综述了不同因素在构建卵巢早衰动物模型方面的作用和效果,以期为不同需要的研究者提供有用的建模信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可视化核酸检测技术RPA-LFD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于灵芝, 陶凌云, 魏晓锋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1, 41 (6): 547-553.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019
    摘要706)   HTML30)    PDF (1922KB)(572)    收藏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loymerase amplication,RPA)是一种新型恒温核酸扩增技术,与PCR相比,操作简便,反应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无需精密仪器,是一种可以替代PCR的核酸检测技术,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潜力成为快速分子诊断的工具。RPA与横向流动试纸条(lateral flow dipstick, LFD)结合的RPA-LFD技术,可实现扩增产物的可视化检测,在病原体现场核酸快速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这为实验动物的质量监督检验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本文对RPA-LFD这一新型核酸检测方法的技术原理、研究现状、技术瓶颈及用于现场核酸提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皮肤致敏性替代试验方法的研究进展
    黄静怡, 李培宁, 刘香梅, 刘忠华, 黄宇锋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4): 313-321.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173
    摘要301)   HTML610)    PDF (787KB)(554)    收藏

    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是皮肤反复接触某种物质后所引起的Ⅳ型超敏反应,也是常见的公共健康问题。传统皮肤致敏性测试以豚鼠最大值试验、封闭斑贴等动物实验为主。近年来,随着动物伦理不断被人们重视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皮肤致敏试验替代方法相继出现。根据原理不同,这些替代方法分为体内替代法、几类基于有害结局通路的体外替代法、基因组过敏原快速检测法等。本文将对这些皮肤致敏试验替代方法的研究进展以及几类基于有害结局通路的整合测试与评估方法进行综述。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运动疲劳状态下大鼠脑皮层单羧酸转运蛋白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高晨, 王菀, 李玉荣, 裴文娟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1): 42-47.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053
    摘要288)   HTML29)    PDF (1597KB)(549)    收藏

    目的 探讨机体对运动疲劳的适应性与大脑皮层单羧酸转运蛋白(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s,MCTs)表达变化的关联性。方法 42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疲劳1~6组。疲劳1~6组大鼠分别进行跑台负荷力竭运动1、3、5、7、9、14 d,建立运动疲劳模型。首先记录各疲劳组大鼠达到力竭状态的平均时间,确定大鼠运动疲劳的变化趋势。随后利用蛋白质印迹和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各组大鼠脑运动区皮层MCT1、MCT2和MCT4的表达变化。结果 运动5 d后疲劳3组大鼠运动力竭时间达到最短[(67.00±7.07)min],运动9 d后恢复至(89.17±9.45)min,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后大鼠运动能力基本维持恒定。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提示,对照组大鼠运动区皮层MCT1、MCT2及MCT4均少量表达;运动5 d后,疲劳3组MCT2表达相比对照组升高74.2%(P<0.05);运动7 d后,疲劳4组MCT1和MCT2表达相比对照组升高89.5%和92.0%(P<0.05);此后鼠脑MCT1、MCT2及MCT4维持高表达状态。免疫荧光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相一致。结论 脑皮层MCTs表达增加所代表的脑乳酸代谢调控与机体对运动疲劳产生的适应性相关联,可能是运动疲劳医学干预的靶点。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实验动物身份识别与追踪技术在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应用前景
    陈丽香, 秦波音, 杨华, 徐春华, 彭秀华, 李顺, 周晓辉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2): 89-94.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174
    摘要578)   HTML301)    PDF (787KB)(546)    收藏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有效、安全管理是保障国家生物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作为生物医学研究最广泛的材料之一,实验动物被大量应用于各类感染相关的生物安全实验研究中,而感染性动物实验必须在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开展。在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实验动物及动物实验相关的风险评估与控制至关重要。通过无线追踪技术实现实验动物身份识别及可追溯性是未来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风险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实验动物身份识别及追踪技术进行了概括,并描述了无接触识别技术尤其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实验动物生物安全管控中的应用前景,可为相关从业人员更好地应用实验动物身份识别与追踪技术进行生物安全管控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动物实验技术平台
    张金梅, 陈国元, 吴宝金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5): 481-482.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2.161
    摘要163)   HTML20)    PDF (1281KB)(536)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盛哲津, 李利妹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4): 342-350.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122
    摘要445)   HTML369)    PDF (833KB)(519)    收藏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老年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目前被批准用于治疗AD的药物只能缓解AD的症状,不能治愈AD或阻止其恶化。近40年来,虽然AD的治疗方法层出不穷,包括阻止脑淀粉样蛋白沉积或清除已有淀粉样蛋白斑块的化合物,但是它们的临床疗效并不显著。因此,需要更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来深入探讨AD疾病生物学机制。实验动物模型不仅对AD发病机制的研究,还对AD药物的开发都非常重要。本综述从AD病理组织学特征和遗传因素出发,论述已有的AD动物模型以及其评价方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离体豚鼠回肠法应用于骨肽类注射剂中组胺类物质检测
    吴畅, 李晓洁, 吴殷囡, 王瑶, 汪玉馨, 宗卫峰, 孟长虹, 陆益红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2): 159-165.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082
    摘要299)   HTML29)    PDF (1038KB)(505)    收藏

    目的 评价离体豚鼠回肠法检测骨肽类注射剂中组胺类物质的效果,以及代替猫降压物质检查法的可行性。方法 按照《中国药典》2020版中组胺类物质检查法(即离体豚鼠回肠法),对5家企业共7批骨肽类注射剂进行组胺类物质检查,同时利用猫降压物质检查法对其结果进行确证和比较。结果 用离体豚鼠回肠法进行组胺类物质检查发现有3批制剂结果呈阴性,与猫降压物质检查法的检查结果一致;另外4批制剂结果可疑,对照猫降压物质检查结果是3批制剂可疑,1批制剂呈阳性。离体豚鼠回肠法检查结果与猫降压物质检查法对于可疑结果的检出较为一致,总体结果一致率为85.7%(6/7)。结论 离体豚鼠回肠法与猫降压物质检查法的结果基本一致,可用于骨肽类制剂中组胺类物质筛查及研究;同时,骨肽类制剂标准中建议增订降压物质或组胺类物质检查项。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从评审角度讨论动物实验室文件管理中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
    李海玉, 许虎峰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3): 244-247.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114
    摘要350)   HTML23)    PDF (744KB)(504)    收藏

    医院建立一个良好的动物实验平台,需配套建立一套完善的动物实验管理体系。其中,文件管理是一个关键环节。笔者从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CNAS)实验室认可与检测机构认可评审员的角度出发,讨论动物实验室文件管理中常见问题,并探讨完善策略,为相关从业人员的管理水平提升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动物实验研究报告的国际指南ARRIVE 2.0介绍及期刊实施计划
    张俊彦, 刘晓宇, 李垚, 陈国元, 卢晓, 白玉, 卢选成, 庞万勇, 吴宝金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3, 43 (1): 86-94.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3.014
    摘要483)   HTML71)    PDF (1381KB)(502)    收藏

    动物实验在生物医药科学研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转化的必要途径。动物实验研究及报告的规范性决定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也是其研究成果能够向临床试验转化应用的关键。针对如何更加规范地设计、实施动物实验,撰写动物实验报告,以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期刊从2023年起推出“比较医学研究及报告规范”专栏,重点推介并解读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相关的国际通用规范,如ARRIVE 2.0等。本文对动物实验研究报告的国际指南ARRIVE 2.0的制定和使用、基本内容和优先级别,以及国际生物医学期刊实施ARRIVE 2.0指南的计划方案进行了重点介绍,并说明《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期刊遵循ARRIVE 2.0指南的目前情况及未来计划。动物实验医学研究及报告遵循ARRIVE 2.0指南等国际规范是助推我国实验动物科学与生物医药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也是落实3R原则和提高实验动物福利强有力的一种手段,广大科研工作者和期刊工作者均应该高度重视并积极践行。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脊髓CD11c +小胶质细胞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最新功能研究进展
    彭长庚, 富研, 朱冯婷, 夏瑞龙, 夏玮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3): 171-176.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2.073
    摘要491)   HTML120)    PDF (1644KB)(490)    收藏

    神经病理性疼痛困扰约10%的人群,治疗该疾病的方法和药物效果均有限。脊髓中小胶质细胞在外周神经损伤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中起着重要而又相互矛盾的作用,既有促进神经病理性疼痛发展的作用,又有减缓疼痛的效果。2022年4月,Science杂志发表了Keita Kohno等的一项研究成果,提示外周神经损伤后小鼠脊髓中出现的CD11c+小胶质细胞是起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和抑制疼痛复发作用的一类小胶质细胞。本文对这类镇痛小胶质细胞亚群的重要发现进行文献点评,并对后续相关工作进行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云南省实验动物工作40年发展历程与思考
    罕园园, 李娜, 代解杰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1, 41 (5): 399-408.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136
    摘要458)   HTML235)    PDF (1769KB)(488)    收藏
    实验动物是支撑科技进步与创新不可或缺的战略性资源,是国家保持科技领先、提高国际科技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本文对近40年云南省实验动物工作的法制化与标准化建设、主要的研究机构、科学研究特色与学术成就等发展历程,以及存在问题与对策等进行梳理归纳,以期为我国实验动物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环境丰富对英国短毛猫应激相关指标的改善作用
    陈鸿婷, 杨斐, 胡樱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2): 152-158.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130
    摘要435)   HTML31)    PDF (980KB)(479)    收藏

    目的 研究环境丰富对实验用英国短毛猫应激反应的缓解作用。方法 将14只实验用英国短毛猫按有无环境丰富干预措施随机分为福利组和对照组,每组7只,实验共持续11周。测定并分析比较各组实验猫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神经内分泌指标、免疫学指标,评价不同组别的应激水平。结果 福利组的平均红细胞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淋巴细胞百分比极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极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另外,福利组的尿素、肌酐、球蛋白和总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肾上腺素、多巴胺两项指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Ⅱ型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2、IL-4、IL-5、IFN-γ/IL-4比值、IL-2/IL-4比值、IFN-γ/IL-5比值和IL-2/IL-5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其中IFN-γ、IL-2、IFN-γ/IL-5比值和IL-2/IL-5比值差异明显(P<0.05),IL-5差异极明显(P<0.01)。结论 采取环境丰富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实验猫的福利水平,缓解应激反应。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制备及评估进展
    胡志斌, 黄缨, 丁玉强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1, 41 (4): 271-283.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085
    摘要721)   HTML254)    PDF (17292KB)(464)    收藏
    脑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约占所有脑血管疾病的80%,其主要是由于脑血管供血不足引起。目前已有多种动物模型被用来进行脑缺血致病机制及治疗研究。本文结合造模示意图,介绍全脑及局灶性相关脑缺血动物模型的种类及制备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概括;同时对脑缺血模型制备所用的动物种类、啮齿类动物相关感觉运动能力评估及组织学评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脑缺血动物模型的选择和应用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