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国内无菌动物无菌检查的现状与分析
    戴方伟1, 周莎桑2, 柯贤福2, 徐智3, 萨晓婴2
       2006, 26 (4): 261-264.  
    摘要1867)      PDF (11172KB)(3943)    收藏
    无菌动物已应用到医学和生物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无菌动物无菌检查方法的现状,并结合现行国内实验动物微生物检测标准与一些国家药典的无菌检查方法,阐述现行方法的局限性及无菌动物无菌检查中的影响因素。提出目前我国无菌动物的无菌检查技术在取样、培养基的选择与灵敏度、环境与人员控制,以及结果判断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与改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感染性疾病动物模型标准化应用问题探讨
    魏强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0, 30 (6): 397-400.  
    摘要2528)      PDF (249KB)(2885)    附件资料 (164KB)    收藏
    图表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人肝癌原位移植瘤的活体动态观察
    闫明霞,刘蕾,朱淼鑫,赵方瑜,萨冰清,梁琳慧,姚明
       2010, 30 (6): 401-405.  
    摘要2664)      PDF (489KB)(1660)    收藏
    目的 建立GFP(绿色荧光蛋白)/Luciferase(荧光素酶,Luc)双标高效表达的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GFP/Luc,并建立该细胞的裸小鼠肝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观察裸小鼠肝原位移植瘤的生长及转移情况.方法 应用慢病毒转染的方法建立GFP/I.alC双标的SMMC-7721细胞系,接种于裸小鼠肝原位,采用活体成像技术监测该细胞在小鼠体内深部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建立了GFP/Luc双标表达率接近100%的SMMC-772l-GFP/Luc细胞系,进行裸小鼠肝原位移植后,应用活体成像系统可观察到裸小鼠肝原位早期的微小病灶和晚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而且,随着肿瘤移植时间的延长,移植瘤体积的增大,活体成像检测到的发光面积逐渐增大,发光强度也逐渐增加.结论 活体荧光成像系统可直接观察肝原位移植瘤模型中肿瘤的生长及转移,有助于了解人肝癌的生物学行为及其特性,鉴于其敏感、直观,动态、可靠的优点,它将为肝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极其有益的帮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高脂饮食喂养大鼠脂肪组织GRP78mRNA的表达及意义
    刘佳,都健,裴丽娜,罗红飞,郭宁宁,林志楠,张克莹
       2010, 30 (6): 436-439.  
    摘要1886)      PDF (281KB)(1528)    收藏
    目的 通过观察高脂喂养的胰岛素抵抗大鼠内脏脂肪组织中GRP78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胰岛素抵抗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C组)和高脂饮食组(HF组),每组15只.喂养10周后,应用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实验技术评估胰岛素抵抗模型的建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法检测脂肪组织GRP78mRNA的表达.同时检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测定血糖(BG)、胰岛素(INS),测定各组大鼠内脏脂肪的重量与体重的比值.结果 (1)喂养10周后HF组的葡萄搪输注率(GIR)明显低于NC组( P<0.01),HF组胰岛素明显高于NC组( P<0.05);(2)HF组大鼠内脏脂肪组织中GRP78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与N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3)10周末,HF组大鼠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及内脏脂肪相对含量均明显升高( P<0.01).结论 高脂喂养10周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建立成功,高脂饮食可诱导内脏脂肪组织GRP78mRNA表达增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愤怒郁怒诱发经前期综合征病证结合猕猴模型的建立及行为学评价
    张惠云,魏盛,乔明琦
       2010, 30 (6): 406-409.  
    摘要2115)      PDF (239KB)(1483)    收藏
    目的 制备愤怒郁怒诱发经前期综合征病证结合猕猴模型,为愤怒郁怒诱发情志病证脑中枢机理探索提供合适的对象.方法 以雌性实验猕猴为对象,经由社会压力应激法诱导猕猴出现怒情绪,然后应用前期研制的《雌性实验猕猴情绪评价量表》对猕猴不同情绪类型进行量化打分,依据打分结果鉴别分化出愤怒、郁怒情绪亚型,分别以愤怒、郁怒猕猴为对象应用择时挤压造模法制备经前期综合征病证结合猕猴模型.结果 造模刺激后,PMS肝气逆证模型组猕猴愤怒因子积分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 P<0.01),而给药后猕猴愤怒因子积分较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i> P</i>>0.05).PMS肝气郁证模型组猕猴抑郁因子积分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 P<0.01),而给药后猕猴抑郁因子积分较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i> P</i>>0.05).结论 依据30 min成组随意观测及量表积分结果可见应用社会压力应激配合择时挤压造模法能较好诱导出实验猕猴愤怒郁怒情绪反应并进而形成经前期综合征病证表现,主观观测及客观评分结果可作为评价实验猕猴病证表现的较好测量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国内实验动物动式吸入染毒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林健,刘灿辉
       2010, 30 (6): 472-472.  
    摘要1955)      PDF (191KB)(1467)    收藏
    目前国内实验动物动式吸入染毒技术发展迅速,在自动化控制方面有很大的进步,但远未达到稳定成熟阶段.尤其在雾化颗粒粒径、废气废水排放、气流压力变化及其与实验室互动关系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改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高频超声心动图观察低血钾对兔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陆敏,徐荣,王迎春
       2010, 30 (6): 424-427.  
    摘要1968)      PDF (304KB)(1377)    收藏
    目的 应用经胸高频超声实时监测低血钾时不同钾离子浓度对实验兔心脏结构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探讨血钾离子浓度与心脏功能改变的相关性,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给实验兔肌注速尿溶液建立低钾动物模型,采用M型超声心动图实时监测心脏形态、内部血流频谱动态变化及其功能变化,并对心脏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血钾浓度降低初期和中期,实验兔心脏形态和功能变化不大,当血钾降低到2.0±0.3 mmol/L,心腔迅速扩大,心脏功能降低,直至心脏停博.心肌病理切片显示心肌细胞肿胀,胞质内大量空泡形成.结论 低血钾可以使实验兔的心脏结构及功能发生一系列变化,超声心动图可以无创、准确、实时地监测这种改变,并随时评价心脏功能,因此,超声心电图对监测因低钾引起的心脏并发症提供了一种便捷可靠的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基于皮肤导电量测定技术的实验大鼠常用经穴检测
    崇菲菲,王熙,郑利岩,张小卿,刘佳玉,于杰,张志星
       2010, 30 (6): 447-449.  
    摘要1924)      PDF (121KB)(1344)    收藏
    目的 确定实验大鼠常用经穴.方法 依据穴位处皮肤电阻较低的特性,应用皮肤电阻导电量测定技术,将导电量较大处确定为经穴点.结果 实验大鼠经穴皮肤导电量较经穴旁对照点大( P<0.05).结论 实验大鼠经穴与人体经穴具有相似的位置和生物物理学特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甲苯胺蓝在组织染色中应用范围的拓展
    代小伟,黄澜,徐艳峰,马春梅
       2010, 30 (6): 440-444.  
    摘要2480)      PDF (748KB)(1336)    收藏
    目的 推广甲苯胺蓝在组织染色中的应用.方法 取大鼠皮肤、肺脏、气管、大脑及脊髓等组织,4%甲醛固定后常规切片,分别进行甲苯胺蓝染色,镜下观察各组织细胞的特点.结果 经甲苯胺蓝染色,除神经元的尼氏体清晰显示外,皮肤的朗格汉斯细胞与黑素细胞及梅克尔细胞,肺脏的Ⅰ型、Ⅱ型肺泡细胞及巨噬细胞,气管的纤毛细胞和杯状细胞均得到不同程度区分,大脑皮质的分层也更加清晰.结论 甲苯胺蓝染色可应用于皮肤、肺脏、气管、大脑及脊髓组织,拓展了传统应用范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严重烫伤内毒素血症SD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检测与GIK干预研究
    王占科1,2,常津1,汪仕良3,许霖水3,刘龙燕2,胡扬涛2,余文2
       2010, 30 (6): 420-423.  
    摘要2125)      PDF (219KB)(1290)    收藏
    目的 研究严重烫伤内毒素血症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及GIK(极化液)的干预效果.方法 SD大鼠90只,制作30%体表面积(TBsA)Ⅲ°烫伤内毒素血症大鼠,随机分为烫伤内毒素血症组( n =30),极化液干预组( n =30),对照组( n =30).测定烫伤内毒素血症组伤前和伤后不同时相点以及极化液干预组伤后7 d空腹血胰岛素、血糖、腹腔给糖30min后胰岛素和血糖水平,计算并观察稳态模式评估法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糖负荷后胰岛素增量和血糖增量比值(△ INS30/△ GLU30)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 烫伤内毒素血症组伤后1、3、5和7 d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均明显高于伤前,HOMA-β指数和△INS30/△ GLU30比值均明显低于伤前,HOMA-IR指数明显高于伤前(均 P<0.01).极化液干预组空腹血糖明显低于其治疗对照组,HOMA-β指教和△INS30/△GLU30比值均明显高于其治疗对照组,HOMA-IR指数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严重创伤内毒素血症机体胰岛β细胞基础胰岛素分泌和糖负荷后早期胰岛素分泌功能均明显下降,早期使用极化液/胰岛素对胰岛β细胞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裸大鼠人肝癌原位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初步观察
    沈艳1,彭秀华1,徐春华1,周文江1,2
       2010, 30 (6): 428-431.  
    摘要2813)      PDF (445KB)(1281)    收藏
    目的 探讨人肝癌原位移植后肿瘤在裸大鼠(rnu/rnu)生长和转移等生物学特性.方法 Huh-7细胞株接种于裸小鼠皮下成瘤组织块移植于裸大鼠皮下成瘤,之后将裸大鼠皮下肿瘤移植至其肝脏以建立原位移植模型,观察所建立模型原位成瘤率、移植瘤生长、侵袭和转移情况,同时进行病理组织学、超微结构、细胞增殖周期和异倍体的观察.结果 原位移植瘤模型裸大鼠成瘤率高达90.0%,其肺转移率形成率为50.0%.结论 应用裸大鼠建立肝癌原位移植模型,为探讨肝癌转移的生物学机制和抗转移治疗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实验大鼠泰泽病原体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丁聪1,冯洁2,谢建云2,陈露3,高诚2,胡建华2
       2010, 30 (6): 415-419.  
    摘要1887)      PDF (317KB)(1271)    收藏
    目的 利用不同的检测方法调查了解我国实验大鼠中泰泽病原体的携带情况,并比较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为合理选择实验室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ELISA法,间接免疫荧光(IFA)法和套式PCR法三种检测方法对国内大型实验动物生产厂家送检的125只实验大鼠同时进行泰泽病原体检测,并对比分析检测结果,评估我国实验大鼠泰泽病原体的携带情况.结果 共检测125只实验大鼠,其中清洁级54只,SPF级71只,IFA法检出36只阳性,89只阴性,阳性检出率28.8%:ELISA法检出24只阳性,101只阴性,阳性检出率19.2%:PCR法检出6只阳性,119只阴性,阳性检出率4.8%;ELIsA法和IFA法阳性检出率要高于PCR法.结论 对于泰泽病原体的检测,可以采用IFA法或ELISA法进行抗体检测,对可疑的样品用PCR法验证.相比而言,IFA法具有简单,可靠、价格低廉的优点,可以用于实验大鼠泰泽病原体感染状况的初步调查和流行病学监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第四届亚洲实验动物学会暨第四届亚洲突变小鼠资源联盟年会在台北举行
       2010, 30 (6): 405-405.  
    摘要1949)      PDF (60KB)(1268)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福利与AAALAC认证
    高建峰,谢莉萍,陈健东,黄俊华,覃菊艳
       2010, 30 (6): 465-467.  
    摘要2154)      PDF (194KB)(1267)    收藏
    近年来生物科学研究领域中实验动物的使用数量迅猛增加,非人灵长类作为与人类亲缘关系上最近的实验动物,其福利状况引起社会公众的极大关注.本文就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在日常饲养管理和动物实验中的福利要求及AAALAC认证过程做一论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浅谈新建实验动物设施工艺流程平面图的重要性
    唐强根,蔡正明
       2010, 30 (6): 468-471.  
    摘要2005)      PDF (261KB)(1260)    收藏
    根据实验动物环境设施建设的专业性特点,结合目前设施建设工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新建项目在设计阶段开始时就应十分重视“工艺流程平面”的设计,这是设计阶段第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开始到施工图设计、选材,设备选型等方方面面.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Breakdance斑马鱼杂合子的早衰表型研究
    陈桢玥1,2,徐晓雷2,吴立群1,陆国平1
       2010, 30 (6): 410-414.  
    摘要2108)      PDF (464KB)(1258)    收藏
    目的 有心律失常表型的 Breakdance突变斑马鱼( bretb218)已被证实是人类同源基因 kcnh2的纯合子突变体.它的杂合子tb218+/-虽没有明显的心律失常表型,却表现出早衰的态势.本研究旨在了解该杂合子斑马鱼的早衰表型,建立衰老研究的脊椎动物模型,并为进一步探索 kcnh2基因突变与早衰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 生存曲线记录斑马鱼的预期寿命:用脊柱弯曲度和脊柱弯曲比值2个参数评估斑马鱼形态学的改变;挑战性游泳耐力试验评估斑马鱼的运动能力;心电图检测电生理活动的改变.结果 杂合子tb218+/-斑马鱼的生存率从20月龄起急剧下降,至40月龄时仅为8%,远低于野生型斑马鱼的80%;tb218+/-斑马鱼与野生型斑马鱼的脊柱弯曲度差异从8月龄起开始显现,20月龄后更明显,32月龄tb218+/-斑马鱼的脊柱弯曲度与60月龄野生型斑马鱼相当;挑战性游泳耐力试验发现,8月龄和20月龄tb218+/-斑马鱼的运动能力与野生型相当,但在32月龄时,其运动能力较同龄野生型斑马鱼降低56.44%;心电图检测发现,tb218+/-斑马鱼的心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幅度较野生型大,QTc间期在各月龄段均略长于野生型,尤其在8月龄时,但并未发现随月龄增长而延长的趋势.结论 杂合子tb218+/-斑马鱼呈现早衰态势,包括生存期缩短,脊柱弯曲早现,运动能力下降,心率随月龄增长的下降幅度增大及部分月龄段的QTc间期明显延长;这些表型可能与 kcnh2基因的突变相关;该鱼系有望成为早衰研究的颇有价值的脊椎动物模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常用实验动物全身性麻醉药物的使用
    卢晓, 于灵芝, 周聪颖, 李如颖, 陈文君, 江善祥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1): 18-26.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2.011
    摘要981)   HTML160)    PDF (903KB)(1232)    收藏

    实验动物全身性麻醉药物多为管制药品,在国内受到严格的监管。经典文献上推荐的多数实验动物全身性麻醉药物,在市面往往购买不到,或者购买时间非常长,以至于在实际的临床应用时可选择的麻醉药物非常有限。加之部分实验动物兽医师对不同种属实验动物全身性麻醉药物的选择和使用缺乏相应的经验,导致目前实验动物全身性麻醉成为限制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本文系统总结了市面上常见全身性麻醉药物的属性以及使用注意事项,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常见实验动物种属全身麻醉的注意事项。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SKH1-hr hr小鼠部分生物学特性观测
    徐春华1,沈艳1,彭秀华1,周文江1,2
       2010, 30 (6): 450-454.  
    摘要3525)      PDF (619KB)(1229)    收藏
    目的 了解SKH-1无毛小鼠(SKH1-hr hr)的一些生物学特性,为SKH-1无毛小鼠的推广与应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应用定期观测SKH-1无毛小鼠体重、统计繁殖特性,测定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卵巢或睾丸重量和检测SKH-1无毛小鼠血液生理与生化指标的方法,初步认知SKH-1无毛小鼠的生物学特性.结果 SKH-1无毛小鼠平均窝产仔数为10±3.4只,仔鼠成活率为77%,平均胎间隔为29.7±6.0 d;最早初产日龄为88日龄,最晚达124日龄.SKH-1无毛小鼠的体重随周龄增加而增长,前12周增长快,后期增重较慢,基本保持在平台期;雄鼠的生长速度比雌鼠快,28周龄的雄鼠和雌鼠的体重分别可达38±4.45和29±5.21 g.SKH-1无毛小鼠脏器较KM小鼠、裸小鼠重,且有胸腺.雌雄SKH-1无毛小鼠之间血液生理指标PLT,PDW,大血小板,NEU 存在显著差异( P<0.05),MPV存在极显著性差异( P<0.01),其他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雌雄小鼠之间血液生化指标ALT、AST 存在显著差异( P<0.05),其他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 本实验比较系统地得出了SKH-1无毛小鼠的生长发育、繁殖性能、血液学指标等生物学特性的数据,可为SKH-1无毛小鼠生物学特性、皮肤肿瘤模型及其他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的参考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SPF鸡(蛋)质量控制相关程序的建立与完善
    窦如海1,简政1,王应文1,李浩2,郑茂恩2,朱瑞良3
       2010, 30 (6): 455-461.  
    摘要2358)      PDF (418KB)(1224)    收藏
    SPF鸡指无特定病原体鸡,SPF蛋指不合有国际规定的19种病原体和相关抗体的卵.SPF鸡(蛋)是生物制品的原材料.主要用于生物制品及有关制品的疫苗制作、检验、检疫,其生产繁育条件在万级净化环境设施条件下进行.目前全国有19个SPF鸡场,年产SPF鸡蛋2000万枚左右,其中山东有12个SPF鸡场,年产SPF蛋1500万枚,供应全国30余个省市,出口14个国家和地区.因此建立和完善SPF鸡(蛋)的育雏、育成、产蛋、检测、质量控制配套程序以及SPF鸡(蛋)质量标准十分重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一例患腹泻症藏酋猴继发感染病例病理学观察
    钟振东1,许跃忠1,姚方1,魏建军2,钟浩1,周亮1,何永亮1,李军晖1
       2010, 30 (6): 432-435.  
    摘要1940)      PDF (451KB)(1174)    收藏
    目的 为探明患腹泻症藏酋猴继发感染病例的致病机理.方法 对一例曾有反复腹泻病史的8岁龄藏酋猴进行病理学研究.结果 临床症状上,该猴处于严重脱水状态;大体解剖上,该猴的肺部和小肠均出现严重眼观病变;组织病理学上,该猴的肝脏、肾脏组织均出现颗粒变性和空泡变性,多组织器官性的血管发生淤血、充血,管壁间质发生水肿;胰腺、膀胱和脑部组织均未见异常组织病变.结论 猕猴的腹泻具有病因复杂和季节性发生的特点,治疗应坚持中草药治疗为主,西药治疗为辅的原则.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慢性肾功能衰竭比格犬腹膜透析管置管方法介绍
    林若勤1,傅晓晴1,杨朝阳1,朱龙1,李慧勇2
       2010, 30 (6): 462-464.  
    摘要2335)      PDF (187KB)(1160)    收藏
    目的 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比格犬模型腹膜透析管置管方法.方法 采用美国BAXTER成人腹膜透析管系列产品以外科手术方法置入比格犬腹腔内膀胱底部直肠窝,并作腹膜透析管皮下隧道与开口处特殊设计.结果 腹膜透析管内置稳定,隧道开口处未见感染溃烂现象.第75天全部处死实验动物,解剖后肉眼观察全部实验动物腹膜透析管内置部分色泽未变化,与腹腔周围组织相容性好,但实验动物腹膜透析管都存在部分透析孔为大网膜组织堵塞的现象.结论 本文所述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比格犬模型腹膜透析管置管方法为可行之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阻断型鼠抗人FL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高文杰,柴青,张学光,居颂光,薛智谋
       2010, 30 (4): 293-296.  
    摘要1053)      PDF (223KB)(1052)    收藏
    目的 研制鼠抗人Flt3-ligand(FL)单克隆抗体(mAb)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 采用高表达膜FL的基因工程细胞株L929/FL细胞免疫BALB/c小鼠,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筛选阳性株,采用快速定性试纸法鉴定单抗亚类、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单抗对肿瘤细胞株的识别谱。然后研究所获得的抗人FL单抗及FL蛋白对THP-1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得到稳定分泌鼠抗人FL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一株,并将其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命名为3E5.经快速定性试纸法鉴定3E5重链为IgG1,轻链为k链.3E5可有效识别不同肿瘤细胞株表达的FL.FL蛋白能促进THP-1细胞的增殖,加入3E5单克隆抗体后能够抑制这种促进作用。结论 获得一阻断型单克隆抗体3E5,为研究FL及Flt3功能提供了实用的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不同牙防用具对兔牙龈损伤的病理学观察
    许永华1,赵堂民2,许琴1,张东辉1,卢开柏1,邱洪晟2,李建瑛1
       2010, 30 (6): 445-446.  
    摘要1744)      PDF (233KB)(1043)    收藏
    目的 观察不同牙刷及牙擦巾对牙龈损伤的程度.方法 将普通尼龙牙刷、硅胶牙刷和牙擦巾分别在兔牙龈刷擦50次后,立即取材,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 正常对照组龈黏膜结构清楚,角化层厚薄一致,无损伤变化;普通尼龙牙刷组角化层明显松懈变薄,棘细胞表层轻度损伤;硅胶牙刷组角化层变薄松散,部分棘细胞脱离;牙擦巾组牙龈黏膜皱襞结构明显,部分角化层厚薄不均,无松散改变.结论 牙擦巾和硅胶牙刷对牙龈损伤较小,均优于普通牙刷;牙擦巾又略优于硅胶牙刷.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约稿
       2010, 30 (6): 454-454.  
    摘要1509)      PDF (72KB)(1042)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长三角实验动物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在苏州举行
       2010, 30 (6): 474-474.  
    摘要1701)      PDF (77KB)(1038)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大、小鼠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的解剖
    卢文丽1,潘志强1,方肇勤1,郭春荣2,蔡西晨2
       2009, 29 (5): 310-312.  
    摘要2106)      PDF (184KB)(1035)    收藏
    目的 明确大鼠、小鼠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的解剖位置和取材方法。方法 采用KM小鼠和SD大鼠,进行解剖和组织学观察。结果 大鼠、小鼠甲状腺位于甲状软骨下方和气管上端两侧外缘,甲状旁腺依附在甲状腺的外侧后缘。小鼠甲状腺于会厌、甲状软骨向气管方向1 mm处开始出现,长约2 mm,左右两侧不完全对称:大鼠相应略大。结论 解剖时肉眼难以分辨大鼠、小鼠甲状腺和甲状旁腺:采用注射器针头挑取是甲状腺取材的便捷方法 ,但不易彻底取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ImageJ在Morris水迷宫视频行为分析中的应用
    符鹏程,周琳,李旻,杨期东
       2009, 29 (3): 157-161.  
    摘要4305)      PDF (303KB)(1033)    收藏
    目的 应用ImageJ实现Morris水迷宫的视频行为学分析。方法 以USB摄像头和P4(1.7 G) PC机为基础,无需对动物作特殊标记,通过ImageJ定标、去背景、二值化等处理后,采用运动轨迹跟踪插件MultiTracker分析运动轨迹。结果 有效的分析出大鼠游泳轨迹坐标并绘制轨迹图。结论 该法软件免费,硬件要求低,能完成对水迷宫所有数据的分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生物遥测法监测清醒状态下Beagle犬的心电生理特性
    李娜,王文誉,奚剑飞,徐皓,丁爽爽,张周
       2010, 30 (5): 354-358.  
    摘要1150)      PDF (245KB)(993)    收藏
    目的 在Beagle犬侧腹部肌肉组织上埋置传感器,采用生物遥测法监测清醒状态下动物的心率、体温、血流动力学及心电图各项指标。 方法 手术埋置传感器,恢复两周后,采用Dataquest A.R.T.2.3系统连续监测24 h内的心率、体温、血流动力学和心电图指标,并于次周重复一次。 结果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该方法所监测指标基本维持正常水平,但上午10:00部分指标升至最高,心率值达到95.58±15.89次/分钟,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及舒张压也分别升至最高达152.37±10.67 mmHg,109.37±5.90 mmHg和87.73±5.01 mmHg,且两次实验结果间比较也没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 体内埋置传感器方法可以更加准确的监测清醒状态下Beagle犬的各项心血管指标,且动物在饮食过程中呈现出较高兴奋的状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痤疮丙酸杆菌介导的小鼠肝脏肉芽肿疾病模型建立及机制探究
    孙康1, 2, 汪良1, 郝丽2, 黄瑞3, 张雁云2
       2006, 26 (4): 203-206.  
    摘要1986)      PDF (12639KB)(980)    收藏
    目的 建立小鼠肝脏肉芽肿模型及探讨其机制。方法 痤疮丙酸杆菌( P.acnes)经尾静脉注射给C57BL/6J(B6)小鼠.在注射前、注射后1、6 h及1、2、3、5、7 d分别检测外周血F4/80 -B220 -CD11c +细胞含量及ALT(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并作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而将外周血分离出来的F4/80 -B220 -CD11c +细胞经尾静脉注射给同种正常小鼠,建立过继转移模型,观察其ALT水平及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注射 P.acnes的小鼠外周血F4/80 -B220 -CD11c +细胞含量及ALT水平明显升高,病理学观察显示肝脏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并形成肉芽肿.F4/80 -B220 -CD11c +细胞过继转移的小鼠ALT水平亦明显升高,肝脏病理切片发现有肉芽肿形成,与注射P.acnes的小鼠肝脏病理切片结果相一致.结论 P.acnes能成功诱导建立小鼠肝脏肉芽肿模型,且 P.acnes注射后升高的F4/80 -B220 -CD11c +细胞是诱导形成肝肉芽肿的主要因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大鼠在体脑组织灌流方法的比较
    季正剑,张冬霞,张立波,邢华
       2009, 29 (6): 390-392.  
    摘要1115)      PDF (343KB)(978)    收藏
    目的 获得更好的大鼠固定脑组织从而进行脑组织切片的观察,对麻醉状态下的大鼠采用几种不同方法筛选脑组织灌流合适的操作方法。方法 三组大鼠先进行麻醉,按不同方式依次从心脏灌注生理盐水和灌注4%多聚甲醛固定脑组织。切取其脑组织,对实验中所需的生理盐水的量、时间以及操作中的难易程度等进行比较。结果 三组灌流所需的生理盐水的量和时间分别为127±4.3 ml,13 min;148±5.8 ml,15 min;195±12.7 ml,20 min.结论 通过从大鼠心尖进针通过左心室向主动脉插管,同时结扎大鼠腹主动脉的灌流方式所需的生理盐水的量和时间均最少,且操作过程较容易,效果明显好于其他组别,是大鼠通过在体心脏灌流以固定脑组织的良好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MNU灌肠诱导大鼠原位结肠癌及远处转移的模型建立
    唐茂盛,胡志前,王伟军,姚厚山,彭欢,王强
       2010, 30 (1): 12-16.  
    摘要985)      PDF (483KB)(978)    收藏
    目的 以MNU灌肠方式建立大鼠原位结肠癌及远处转移模型,实时观察大鼠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方法 应用MNU(N-甲基-N-亚硝基脲)对SD大鼠进行灌肠,观察大鼠摄食、活动、排便等临床表现及成瘤时间、肿瘤生长、转移情况,分别于8、12、16周进行解剖,观察结肠原位肿瘤的生长及远处转移情况,通过病理分析,综合评价该模型.结果 实验大鼠未发生死亡,灌肠8周后,大鼠即可出现大便性状改变、便血、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症状,灌肠后12周后,75%的SD大鼠发生了结肠癌,并同时发生了多处淋巴结转移,16周后大鼠结肠原位肿瘤诱导成功率达到91.7%,病理学证实了原位结肠癌及远处淋巴结转移.结论 MNU能够通过灌肠方式有效地在SD大鼠上诱导出结肠癌及远处转移,诱导过程方便有效,贴近结肠癌的自然发生、发展过程,该模型淋巴结转移成功率较高,为结直肠癌原位生长及淋巴道转移机制,寻找新的治疗方案以及抗转移治疗等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四种麻醉药物对小鼠自主意识恢复时间影响的观察
    杨伟敏,姜莹,旺静,丁隽,严国锋,袁春萍,刘吉宏,陈学进
       2009, 29 (2): 130-131.  
    摘要1460)      PDF (195KB)(966)    收藏
    目的 观察对KM小鼠进行麻醉时,在小鼠脱离外科深麻醉期后,恢复自主意识的时间。方法 实验分别以戊巴比妥钠60 mg/kg、水合氯醛350 mg/kg、氯胺酮100 mg/kg与咪唑安定5 mg/kg复合,进行腹腔注射麻醉;异氟烷以氧气为输送载体以4%的浓度进行吸入诱导麻醉,在小鼠进入外科深麻醉期后,以2%的浓度维持麻醉;对KM小鼠麻醉后的起效时间、外科浅麻醉期状态、外科深麻醉期状态、脱离深麻醉期状态的时间点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除水合氯醛麻醉外,雌、雄小鼠恢复自主意识的时间无显著性差异;异氟烷吸入麻醉与药物腹腔注射麻醉的3组相比,小鼠恢复自主意识的时间差异显著( P<0.05), 在药物腹腔注射麻醉的3组中, 氯胺酮与咪唑安定复合麻醉除与戊巴比妥钠麻醉的雄性小鼠、水合氯醛麻醉的雌性小鼠无差异外,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 异氟烷吸入麻醉在小鼠脱离外科深麻醉期后,恢复自主意识的时间最短,药物腹腔注射麻醉中采用氯胺酮与咪唑安定复合麻醉,小鼠也较快恢复自主意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与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陈家伟,周时蓓,谭志明
       2010, 30 (4): 261-264.  
    摘要1218)      PDF (230KB)(966)    收藏
    目的 探索可预测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血浆指标。方法 C57BL/6J小鼠给予普通饮食喂养12周。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背景品系为C57BL/6J)分为四组,A组给予高胆固醇饮食(1%胆固醇),B组给予高胆固醇饮食+罗苏伐他汀(1 mg/kg/d)干预,C组给予高胆固醇饮食+坎地沙坦(1 mg/kg,d)干预,D组给予高胆固醇饮食+罗苏伐他汀(1 mg/kg/d)+坎地沙坦(1 mg/kg/d)干预.12周后测定血浆中氧化氐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的滴度与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程度。结果 C57BL/6J小鼠无动脉粥样硬化,而A组小鼠出现广泛动脉粥样硬化.B组和C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降低,而D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更低.A组小鼠血浆中四种抗体,包括铜低密度脂蛋白IgG,铜低密度脂蛋白IgM,丙二醛化低密度脂蛋白IgG和丙二醛化低密度脂蛋白IgM的水平均高于C57BL/6J小鼠( P<0.01)。与A组小鼠相比,B、C和D组小鼠血浆中仅铜低密度脂蛋白IgG的滴度降低,且降低程度与动脉粥样硬化降低程度一致。与C57BL/6J小鼠相比,A组小鼠血浆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降低( P<0.01)。B组和C组小鼠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血浆水平与A组无显著差异,仍明显低于C57BL/6J小鼠,但D组小鼠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恢复正常。结论 铜低密度脂蛋白IgG的血浆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及消退呈高度正相关,或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预测指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实验性酸吸入与大鼠肺纤维化相关性初步探讨
    陈石1,张德平2
       2010, 30 (4): 251-256.  
    摘要1168)      PDF (524KB)(958)    收藏
    目的 研究实验性酸吸入与大鼠肺间质纤维化的相关性及其机制并与博来霉素致纤维化比较。方法 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博来霉素组、高浓度盐酸组、中浓度盐酸组和低浓度盐酸组,每组24只。博来霉素组气管内一次性注入博来霉素诱导纤维化,盐酸组每周气管内滴注不同浓度盐酸1次,正常对照组每周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1次。各组分别于造模后第7、14、28及42天随机处死6只,取肺组织行HE、Masson染色评价肺组织病理变化,用RT-PCR方法测定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mRNA表达,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半定量测定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结果 盐酸组肺泡炎程度始终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28 d达到或者超过博来霉素组水平。盐酸组纤维化程度随时问逐渐增强,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或0.05),但始终未超过博来霉素组( P>0.05)。盐酸组肺组织的TGF-β1 mRNA在28 d时达到博来霉素组水平,至42 d时全面超过博来霉素组水平。高、中浓度盐酸组CTGF表达高于正常阴性对照组( P<0.05),且随滴注次数增加及时间延长而增强。结论 本实验反映经常性胃食管酸反流引起的酸吸入与肺纤维化相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激发型鼠抗人4-1BBL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柴青,高文杰,谢炜,潘建忠,居颂光,张学光,薛智谋
       2010, 30 (4): 289-292.  
    摘要1128)      PDF (246KB)(956)    收藏
    目的 鼠抗人4-1BBL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 以高表达人4-1BBL分子的基因工程细胞株L929/4-1BBL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经过选择性克隆化培养及流式细胞术分析,筛选分泌特异性抗人4-1BBL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快速定性试纸法鉴定单抗亚类、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单抗对肿瘤细胞株的识别谱。进而,将所获抗人4-1BBL单抗体外刺激白血病细胞株U937,通过细胞计数法分析单抗对U937生长的影响。结果 获得一株持续、稳定分泌鼠抗人4-1BBL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将其分泌的单抗命名为39A8.单抗39A8可有效识别不同肿瘤细胞株表达的4-1BBL,经细胞计数分析,39A8对U937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结论 单抗39A8是可激发4-1BBL逆向信号的单克隆抗体,是研究4-1BBL分子及其功能的重要工具。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浅谈日本实验动物饲养环境标准
    沈晋明1,汪亚兵2
       2010, 30 (4): 305-307.  
    摘要1358)      PDF (180KB)(952)    收藏
    本文简要介绍了日本“实验动物设施建造和设备的指南”修订的沿革。日本工程专家会同实验动物专家化了两年时间修订并颁布了该指南的最新版本,列出了实验动物饲养的最新参数,对此我国实验动物设施建设和改造可作借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高糖高脂饲料联合地塞米松诱发树鼩血糖、血脂异常
    李海燕,黎家敏,李靖潇,王新兴,代解杰,孙晓梅
       2010, 30 (3): 197-200.  
    摘要1124)      PDF (274KB)(947)    收藏
    目的 用高糖高脂饲料+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诱导树鼩糖代谢和脂代谢紊乱,为建立实验性2型糖尿病疾病模型提供基础.方法 14只雄性中缅树鼩,随机分为高糖高脂组(胆6)和高糖高脂+DEX组(3 mg/kg,h.I., n =8),连续观察8周,并测定树鼩空腹血糖(FBG)、体重、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alc).结果 高糖高脂饮食联合地塞米松皮下注射后能够在短时间内使树鼩血糖升高,体重降低,同时发生脂代谢紊乱,糖耐量异常.结论 高糖高脂+地塞米松连续多次空腹注射可诱发树鼩糖代谢、脂代谢紊乱,且动物状态良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1.25(OH) 2D 3对NOD小鼠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周正宇,周慧英,李新寅,王禹斌,薛智谋
       2010, 30 (5): 365-367.  
    摘要1108)      PDF (257KB)(940)    收藏
    目的 观察NOD小鼠在1,25(OH)2D3治疗前后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以探讨1.25(OH)2D3对心脏的保护作用。 方法 NOD小鼠(19只)用环磷酰胺诱发建立糖尿病模型后,随机分为1.25(OH)2D3治疗组及糖尿病模型组,每组6只。观察用药前及用药4周后糖尿病小鼠血糖及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 结果 模型组小鼠心肌纤维稀疏,肌丝扭曲部分断裂,z线增宽,M线、H带模糊不清。线粒体肿胀变形,嵴稀疏,排列紊乱,基底膜增厚,间质胶原纤维增生.1.25(OH)2D3治疗组小鼠心肌细胞中,肌丝排列整齐,结构清晰,肌纤维无明显断裂,线粒体肿胀较未治疗组明显减轻,心肌内微血管基底膜较模型组薄。 结论 1.25(OH)2D3可减轻实验性Ⅰ型糖尿病小鼠心肌超微结构的病变,对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光照不均匀性对SD大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王德军,周卫民,王辉,寿旗扬,朱科燕,陈民利
       2010, 30 (4): 277-282.  
    摘要1353)      PDF (278KB)(938)    收藏
    目的 探讨光照的不均匀性对正常SD大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体重60~80 g的SD大鼠80只,适应饲养一周后,进行实验饲养模拟,饲养笼位从上到下分为A、B、C、D层,测定笼位内不同点的光照度及其所占面积,每2周测采食量和体重,8周后测定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 (1)笼位内侧光照度A、B、C、D层无显著差异( P>0.05),各层笼位外侧和中部的光照度及其所占笼位面积有显著性差异( P<0.01, P<0.05);(2)A~D层大鼠的采食量和体重均无明显差异( P>0.05);(3)A至D层雌性大鼠WBC、MCHC、HDW、MPV、NEUT、EOS、BASO和Retic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或降低( P<0.05, P<0.01);(4)A至D层雌性大鼠AST、TBIL、UA、TG、CK、CK-MB有明显降低,ALP、GLU明显升高( P<0.05, P<0.01);而雄性大鼠只有TBIL、CK-MB有明显降低,GLU、BUN有明显升高( P<0.05, P<0.01)。(5)同层大鼠雌性与雄性相比,部分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存在显著差异( P<0.05, P<0.01)。结论 不同层的笼位光照具有不均匀性,且对SD大鼠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有一定的影响,尤对雌性大鼠的影响更明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靛玉红对人肺癌细胞异种移植瘤的作用观察
    张超超,汤家铭
       2009, 29 (5): 302-304.  
    摘要1010)      PDF (280KB)(938)    收藏
    目的 观察靛玉红对人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以及裸鼠体重的影响。方法 将人肺癌H1299细胞皮下接种于裸鼠右侧腋窝,建立肺癌异种移植模型,将成模裸鼠随机分为3组,其中包括空白对照组、靛玉红每天65 mg/kg组、TXT每周8 mg/kg阳性对照组。使用游标卡尺每周测量两次移植瘤体积,给药三周,观察药物对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以及裸鼠体重的影响。结果 靛玉红给药后对肺癌细胞移植瘤有抑制作用,药物作用22 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靛玉红给药后对裸鼠体重无显著影响。讨论靛玉红对肺癌细胞H1299的异种移植肿瘤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裸鼠体重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