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2020版美国兽医协会动物安乐死指南解析
    卢今, 张颖, 潘学营, 王剑, 严国锋, 周晶, 朱莲, 陈学进, 李垚, 庞万勇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1, 41 (3): 195-206.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086
    摘要1536)   HTML419)    PDF (963KB)(1003)    收藏
    巴比妥酸盐及其衍生物的过量注射是绝大多数动物种类首选的安乐死方法,然而在此类药物不能或很难获得时,兽医可参考美国兽医协会现行版《动物安乐死指南》(AVMA Guidelines for the Euthanasia of Animals)(简称《指南》)选用其他合适的安乐死方法。2020版《指南》根据最新的研究文献,对现有的安乐死方法、技术和药物进行补充及修改。本文总结了2020版《指南》的更新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列举了适用于常见实验动物种类的首选安乐死方法、条件性接受安乐死方法和不可接受的安乐死方法,另外简述了实施动物安乐死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常用实验动物全身性麻醉药物的使用
    卢晓, 于灵芝, 周聪颖, 李如颖, 陈文君, 江善祥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1): 18-26.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2.011
    摘要1424)   HTML223)    PDF (903KB)(2593)    收藏

    实验动物全身性麻醉药物多为管制药品,在国内受到严格的监管。经典文献上推荐的多数实验动物全身性麻醉药物,在市面往往购买不到,或者购买时间非常长,以至于在实际的临床应用时可选择的麻醉药物非常有限。加之部分实验动物兽医师对不同种属实验动物全身性麻醉药物的选择和使用缺乏相应的经验,导致目前实验动物全身性麻醉成为限制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本文系统总结了市面上常见全身性麻醉药物的属性以及使用注意事项,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常见实验动物种属全身麻醉的注意事项。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不同剂量舒泰联合盐酸赛拉嗪对C57BL/6J小鼠的麻醉效果观察
    王成稷, 柴青, 龚慧, 王珏, 万颖寒, 顾正页, 暴旭, 沈如凌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1): 31-35.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064
    摘要1192)   HTML47)    PDF (883KB)(905)    收藏

    目的 使用不同剂量的舒泰联合盐酸赛拉嗪麻醉C57BL/6J小鼠,观察小鼠在不同麻醉剂量下的麻醉相关时间,为各类小鼠手术及相关实验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100只C57BL/6J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5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4个给药组小鼠分别按照舒泰55 mg/kg+盐酸赛拉嗪13.75 mg/kg、舒泰65 mg/kg+盐酸赛拉嗪16.25 mg/kg、舒泰75 mg/kg+盐酸赛拉嗪18.75 mg/kg、舒泰85 mg/kg+盐酸赛拉嗪21.25 mg/kg的剂量进行腹腔注射;小鼠翻正反射消失后,于双眼各滴注新乐敦滴眼液1滴(约20 μL),放置小鼠于保温垫上。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200 μL的0.9%氯化钠溶液。观察、记录并比较各组小鼠的麻醉诱导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小鼠麻醉苏醒后饲养1 d,取血清,采用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肝肾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结果 舒泰联合盐酸赛拉嗪麻醉C57BL/6J小鼠的成功率为100%。当舒泰麻醉剂量在55~75 mg/kg时能迅速且安全地诱导小鼠麻醉,麻醉效果良好。麻醉维持时间与舒泰注射剂量成正比(雄鼠r2=0.827,雌鼠r2=0.841,P值均<0.05),麻醉诱导时间与注射剂量成反比(雄鼠r2=0.432,雌鼠r2=0.410,P值均<0.05)。麻醉苏醒后,各组小鼠的肝肾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使用55~75 mg/kg舒泰联合盐酸赛拉嗪麻醉C57BL/6J小鼠可得到较好的麻醉效果且安全,并且可通过调整麻醉药剂量控制麻醉时间,提示这是一种稳定可靠的麻醉方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舒泰和陆眠宁复合剂量对巴马小型猪的麻醉效果
    薛来恩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1): 26-30.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103
    摘要1097)   HTML28)    PDF (896KB)(668)    收藏

    目的 研究舒泰和陆眠宁复合麻醉对巴马小型猪的麻醉效果,并初步观察麻醉对小型猪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外科腹部手术实验中的32头小型猪进行复合麻醉,颈后肌内注射2 mg/kg陆眠宁和3.0~7.0 mg/kg不同剂量的舒泰,观察麻醉效果,记录麻醉诱导时间、维持时间和苏醒时间,监测术前生理指标。结果 舒泰剂量在3.0~3.9 mg/kg时诱导麻醉成功率为50%,4.0~7.0 mg/kg剂量时诱导麻醉成功率为100%;舒泰剂量在4.0~7 .0mg/kg时,麻醉药剂量越高,诱导麻醉时间越短,维持时间越长,苏醒时间未受影响;舒泰剂量在5.0~5.9 mg/kg时,各项生理指标更接近正常范围。结论 舒泰剂量5.0~5.9 mg/kg复合陆眠宁2 mg/kg对巴马小型猪起到良好的麻醉效果,手术过程中各项生理指标均趋于稳定。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CNAS实验动物机构认可与AAALAC认证的比较分析
    吴孝槐, 肖巧喆, 庞万勇, 白玉, 李垚, 卢选成, 冯涛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3): 237-243.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2.033
    摘要982)   HTML131)    PDF (821KB)(1692)    收藏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CNAS)实验动物机构认可是我国实验动物管理的重要制度,是致力于保障我国实验动物质量和福利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第三方评价制度。美国实验动物饲养管理评估认证协会(Association for Assessment and Accreditation of Laboratory Animal Care,AAALAC)认证是为全球实验动物管理和使用机构提供动物福利和伦理认证服务的一种评价活动。本文从CNAS与AAALAC的性质、CNAS认可和AAALAC认证本质、评价依据和文件、评审流程、评审人员管理、结果采信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两项实验动物机构评价制度的差异与特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大鼠肠系膜淋巴液持续引流新方法的初步建立
    张笑瑞, 曹静, 吴倩倩, 康康, 陈国元, 吴宝金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4): 267-274.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2.024
    摘要849)   HTML643)    PDF (2951KB)(461)    附件资料 (229KB)    收藏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肠系膜淋巴管-颈静脉辅助回流方法,实现肠系膜淋巴液的持续引流。 方法 将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大鼠进行十二指肠和肠系膜淋巴管双插管手术,术后收集肠系膜淋巴液。实验组大鼠进行颈静脉和肠系膜淋巴管双插管手术,建立肠系膜淋巴管-颈静脉循环模型。术后第7天利用清醒活动装置收集肠系膜淋巴液,记录各组大鼠的肠系膜淋巴液流量,检测其细胞成分及部分生化指标。 结果 成功建立了大鼠肠系膜淋巴管-颈静脉辅助回流方法,模型维持时间达7 d以上。实验组大鼠的肠系膜淋巴液流量多于对照组流量[(2.01±0.12)mL/h vs(0.92±0.09)mL/h,P<0.01]。实验组淋巴液中淋巴细胞数和淋巴细胞百分率高于对照组(P<0.01,P<0.05),而中性粒细胞比例和单核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淋巴液中K+、Na+、CO2和尿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三酰甘油和P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肠系膜淋巴管-颈静脉辅助回流技术能够实现大鼠在清醒、不限制饮食和正常活动状态下,实时并长期收集淋巴液,避免了手术应激、全身麻醉或动物受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动物研究:体内实验报告》即ARRIVE 2.0指南的解释和阐述(一)
    王剑, 卢今, 马政文, 陈国元, 卢晓, 白玉, 刘晓宇, 卢选成, 高静, 李垚, 庞万勇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3, 43 (2): 213-224.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3.043
    摘要839)   HTML50)    PDF (1622KB)(435)    收藏

    提高生物医学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是一项重大挑战,研究人员透明且准确地报告其研究过程有利于读者对该研究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估,进而重复该实验或在该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ARRIVE 2.0指南是2019年英国国家3Rs中心(NC3Rs)组织发布的一份适用于任何与活体动物研究报告相关的指导性清单,用以提高动物体内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和实验报告的规范性,以及动物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可重复性和临床转化率。ARRIVE 2.0指南的使用不仅可以丰富动物实验研究报告的细节,确保动物实验结果信息被充分评估和利用,还可以使读者准确且清晰地了解作者所表述的内容,促进基础研究评审过程的透明化和完整性。目前,ARRIVE 2.0指南已经被国际生物医学期刊广泛采纳。本文是在国际期刊遵循ARRIVE 2.0指南的最佳实践基础上,对2020年发表于PLoS Biology期刊上的ARRIVE 2.0指南完整解读版(原文请见 https://arriveguidelines.org )进行中文编译(第一部分包括前言和“关键10条”里的“研究设计”“样本量”“纳入和排除标准”),以期促进国内研究人员充分理解并使用ARRIVE 2.0指南,提高实验动物研究及报告的规范性,助推我国实验动物科技与比较医学研究的高质量发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CNAS实验动物机构认可进展
    吴孝槐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1, 41 (5): 384-391.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141
    摘要739)   HTML276)    PDF (1886KB)(864)    收藏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CNAS)实验动物机构认可制是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中国国情的第三方评价制度,与实验动物许可证制度互为补充,是我国实验动物机构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文介绍了CNAS实验动物机构认可的起源、发展历程、认可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完善实验动物机构认可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制备及评估进展
    胡志斌, 黄缨, 丁玉强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1, 41 (4): 271-283.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085
    摘要726)   HTML255)    PDF (17292KB)(467)    收藏
    脑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约占所有脑血管疾病的80%,其主要是由于脑血管供血不足引起。目前已有多种动物模型被用来进行脑缺血致病机制及治疗研究。本文结合造模示意图,介绍全脑及局灶性相关脑缺血动物模型的种类及制备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概括;同时对脑缺血模型制备所用的动物种类、啮齿类动物相关感觉运动能力评估及组织学评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脑缺血动物模型的选择和应用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适用于微创消融治疗研究的小鼠胰腺癌原位模型建立方法及比较
    毛璐婧, 张娜娜, 刘昊, 史爱华, 朱子语, 吕毅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2): 127-134.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094
    摘要718)   HTML59)    PDF (2166KB)(833)    收藏

    目的 探究应用肿瘤细胞原位注射和肿瘤组织块移植法建立小鼠胰腺癌原位模型的优缺点,为以精准消融治疗研究为目的的小鼠胰腺癌原位模型的建立提供技术参考。方法 取20只6~8周龄的健康雄性C57BL/6小鼠,分为4组,每组5只:A组采用小鼠胰腺癌Panc02细胞悬液直接注射法;B组采用含基质胶的小鼠胰腺癌Panc02细胞悬液注射法;C组采用小鼠胰腺癌组织块移植法;D组采用小鼠肿瘤组织块水凝胶粘接法。术后观察各组小鼠胰腺癌的成瘤率、肿瘤大小、腹腔脏器粘连程度和肿瘤转移情况,分别采用HE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形态学变化以及Ki67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差异。结果 A、B、C、D四组小鼠胰腺癌成瘤率分别为60%、80%、100%和100%。建模16 d后,A组小鼠肿瘤体积为(47.80±42.99)mm3,均质性差;B、C与D组小鼠肿瘤体积分别为(68.43±16.77)mm3、(105.86±17.25)mm3和(128.98±13.41)mm3,比A组明显增大(P<0.01),且均质性较好。A组小鼠腹腔重度粘连率为100%,B组重度粘连率为80%,C组与D组均未出现重度腹腔粘连。A组小鼠肿瘤转移率为100%,B组转移率为60%,C组与D组小鼠均未发现肿瘤转移。4组小鼠的肿瘤在组织学上无明显差异,且肿瘤组织中Ki67和α-SMA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肿瘤组织块移植法及水凝胶粘接法建立小鼠胰腺癌原位模型的成瘤率高,转移少,腹腔粘连轻,且未改变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易于操作和普及,造模效果更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可视化核酸检测技术RPA-LFD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于灵芝, 陶凌云, 魏晓锋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1, 41 (6): 547-553.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019
    摘要707)   HTML30)    PDF (1922KB)(582)    收藏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loymerase amplication,RPA)是一种新型恒温核酸扩增技术,与PCR相比,操作简便,反应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无需精密仪器,是一种可以替代PCR的核酸检测技术,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潜力成为快速分子诊断的工具。RPA与横向流动试纸条(lateral flow dipstick, LFD)结合的RPA-LFD技术,可实现扩增产物的可视化检测,在病原体现场核酸快速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这为实验动物的质量监督检验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本文对RPA-LFD这一新型核酸检测方法的技术原理、研究现状、技术瓶颈及用于现场核酸提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中泰泽病原体的研究进展
    陶俊豪, 鄢慧琼, 谢珲, 应华忠, 戴方伟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4): 358-363.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166
    摘要692)   HTML637)    PDF (730KB)(274)    收藏

    泰泽病原体(Tyzzer’s organism)是一种能引起实验动物肝肠坏死和腹泻的毛发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piliforme,旧称Bacillus piliformis)。该病原体引起的泰泽病是一种急性疾病,其发病迅速、致死率高、临床症状不明显,往往难以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一旦爆发,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实验室安全问题。本文从泰泽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与疾病特征、检测方法、研究进展及防治多个方面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小鼠腹主动脉瘤模型的建立及组织学特征分析
    夏聪聪, 刘浩乐, 魏盼盼, 成大欣, 胥宝会, 刘恩岐, 赵四海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1, 41 (6): 480-485.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115
    摘要642)   HTML97)    PDF (25542KB)(224)    收藏
    目的 采用猪胰弹性蛋白酶(porcine pancreatic elastase,PPE)灌注法构建C57BL/6J小鼠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模型并对其病变进行组织学评价。 方法 30只雄性小鼠分为两组,20只小鼠为模型组,10只小鼠为溶剂对照组。所有动物打开腹腔后,游离肾下腹主动脉至髂动脉段,采用剂量为1.5 U/mL的PPE溶液灌注5 min,术后关腹缝合;溶剂对照组血管灌注PBS。术前及术后14 d分别测量腹主动脉直径,术后14 d取灌注段动脉,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动脉瘤组织学特征进行分析和评级。 结果 相比于术前和PBS溶剂对照组小鼠腹主动脉直径[(0.53±0.03)mm、(0.78±0.06)mm],术后14 d的PPE灌注组小鼠腹主动脉直径[(1.20±0.12)mm]显著增加(均 P<0.01);组织学分析发现,病变动脉段出现弹性纤维断裂、平滑肌细胞耗竭和炎性反应增加等典型的AAA病变特征,提示成功构建了AAA模型。根据病变特征,对构建模型动脉瘤进行组织学分级,建立了一套评价动脉瘤病变模型的可行方法。 结论 成功建立了PPE诱导小鼠AAA和组织病理学分析方法体系。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卵巢早衰动物模型构建方法及比较研究进展
    李虹璇, 李思慧, 冯嘉欣, 唐凯, 卢蕊, 韩丝银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1, 41 (6): 505-514.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056
    摘要629)   HTML25)    PDF (1186KB)(581)    收藏
    目前卵巢早衰动物模型的构建因素主要包括医源、免疫、遗传、代谢、环境等,根据这些因素构建的动物模型各有特点。本文综述了不同因素在构建卵巢早衰动物模型方面的作用和效果,以期为不同需要的研究者提供有用的建模信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复杂疾病小鼠模型构建新策略:类精子单倍体胚胎干细胞介导的半克隆技术
    赖梭梅, 丁一夫, 李劲松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1, 41 (5): 369-383.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143
    摘要619)   HTML241)    PDF (6213KB)(655)    收藏
    类精子单倍体胚胎干细胞是源自小鼠孤雄囊胚中的一种新型单倍体胚胎干细胞,仅含有父源遗传物质,性染色体为X染色体,能在体外长期自我更新、增殖或诱导分化,并可以利用CRISPR系统进行单基因或多基因的编辑,能替代精子使卵母细胞受精。区别于原核注射、卵胞质内注射获得嵌合体或利用四倍体补偿技术等传统构建基因修饰小鼠模型的方法,通过将基因编辑后的类精子单倍体胚胎干细胞注射到卵母细胞中,可以高效稳定地一步获得基因型确定的半克隆小鼠,不会存在嵌合现象,原代小鼠即可用于研究。基于类精子单倍体胚胎干细胞获得的多基因精准编辑的复杂疾病小鼠模型,可以在生物个体水平上阐述多个基因协同互作的效应,从而更充分地模拟复杂的、可能受多个基因影响的人类疾病的各种病理特征,以挖掘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实验动物身份识别与追踪技术在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应用前景
    陈丽香, 秦波音, 杨华, 徐春华, 彭秀华, 李顺, 周晓辉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2): 89-94.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174
    摘要580)   HTML301)    PDF (787KB)(561)    收藏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有效、安全管理是保障国家生物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作为生物医学研究最广泛的材料之一,实验动物被大量应用于各类感染相关的生物安全实验研究中,而感染性动物实验必须在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开展。在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实验动物及动物实验相关的风险评估与控制至关重要。通过无线追踪技术实现实验动物身份识别及可追溯性是未来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风险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实验动物身份识别及追踪技术进行了概括,并描述了无接触识别技术尤其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实验动物生物安全管控中的应用前景,可为相关从业人员更好地应用实验动物身份识别与追踪技术进行生物安全管控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普通环境设施内微屏障笼具饲养和维持清洁级小鼠初探
    任琦, 李艳东, 孙强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5): 440-447.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2.129
    摘要560)   HTML63)    PDF (1562KB)(445)    附件资料 (455KB)    收藏

    目的 探讨在普通环境设施内用微屏障笼具饲养和维持清洁级小鼠的可行性。 方法 在普通环境内采用正压微屏障笼具饲养和维持清洁级小鼠,其间以每个季度一次对微屏障内动物的微生物状况进行第三方抽样检测。 结果 自2020年6月开始用微屏障笼具饲养清洁级小鼠,至2022年7月文章成稿时,在连续两年的抽样检测中没有检出国家标准中要求清洁级小鼠必须排除的微生物。 结论 微屏障笼具可以在普通环境设施内实现清洁级小鼠的饲养和维持。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实验动物屏障设施管理中面临的生物安全问题及对策探讨
    杨玉琴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2): 95-101.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164
    摘要545)   HTML142)    PDF (798KB)(1049)    收藏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控制实验动物生物危害是使用实验动物的基础。本文从实验动物设施管理者的角度,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实验动物中心的生物安全管理经验为基础,分析了目前实验动物屏障设施在保证动物实验顺利开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潜在生物安全威胁,并探讨了降低此类风险的相关对策,以期为良好控制动物实验中生物安全问题提供借鉴。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2022版加拿大动物人道终点指南解析
    李夏莹, 韦玉生, 田永路, 庞万勇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6): 566-571.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2.077
    摘要541)   HTML48)    PDF (987KB)(371)    收藏

    2022版加拿大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Canadian Council On Animal Care, CCAC)动物人道终点指南——《动物科学终点、人道干预点和累积终点确定指南》(Identification of Scientific Endpoints, Humane Intervention Points, and Cumulative Endpoints)简称“指南”)根据最新的研究文献,对现有的实验动物人道终点理论进行了补充和拓展。本文总结了该指南的主要内容,对动物实验的科学终点、人道干预点、累积终点的确定、实施和监督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以期为同行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江西省实验动物科技发展回顾与思考
    褚芳, 罗小泉, 许宝华, 周银平, 万筱荣, 张洁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1): 11-17.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189
    摘要516)   HTML235)    PDF (906KB)(606)    收藏

    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条件,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生物医药科技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系统回顾了江西省实验动物科技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江西省实验动物学会对实验动物科技发展的作用;并对以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江西省实验动物研究底子薄、对实验动物科技的战略定位认识不足、缺乏稳定的经费支撑等问题,一定程度上致使生物医药基础研究及技术创新的能力略显不足;同时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江西省实验动物科技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脊髓CD11c +小胶质细胞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最新功能研究进展
    彭长庚, 富研, 朱冯婷, 夏瑞龙, 夏玮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3): 171-176.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2.073
    摘要492)   HTML120)    PDF (1644KB)(503)    收藏

    神经病理性疼痛困扰约10%的人群,治疗该疾病的方法和药物效果均有限。脊髓中小胶质细胞在外周神经损伤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中起着重要而又相互矛盾的作用,既有促进神经病理性疼痛发展的作用,又有减缓疼痛的效果。2022年4月,Science杂志发表了Keita Kohno等的一项研究成果,提示外周神经损伤后小鼠脊髓中出现的CD11c+小胶质细胞是起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和抑制疼痛复发作用的一类小胶质细胞。本文对这类镇痛小胶质细胞亚群的重要发现进行文献点评,并对后续相关工作进行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动物实验研究报告的国际指南ARRIVE 2.0介绍及期刊实施计划
    张俊彦, 刘晓宇, 李垚, 陈国元, 卢晓, 白玉, 卢选成, 庞万勇, 吴宝金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3, 43 (1): 86-94.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3.014
    摘要490)   HTML71)    PDF (1381KB)(523)    收藏

    动物实验在生物医药科学研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转化的必要途径。动物实验研究及报告的规范性决定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也是其研究成果能够向临床试验转化应用的关键。针对如何更加规范地设计、实施动物实验,撰写动物实验报告,以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期刊从2023年起推出“比较医学研究及报告规范”专栏,重点推介并解读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相关的国际通用规范,如ARRIVE 2.0等。本文对动物实验研究报告的国际指南ARRIVE 2.0的制定和使用、基本内容和优先级别,以及国际生物医学期刊实施ARRIVE 2.0指南的计划方案进行了重点介绍,并说明《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期刊遵循ARRIVE 2.0指南的目前情况及未来计划。动物实验医学研究及报告遵循ARRIVE 2.0指南等国际规范是助推我国实验动物科学与生物医药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也是落实3R原则和提高实验动物福利强有力的一种手段,广大科研工作者和期刊工作者均应该高度重视并积极践行。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脂多糖结合蛋白基因敲除小鼠
    李思迪, 付彬, 郭中坤, 林颖杰, 张振宇, 米传靓, 王可洲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4): 294-300.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2.002
    摘要483)   HTML399)    PDF (1137KB)(307)    收藏

    目的 利用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CRISPR相关蛋白核酸酶9(CRISPR-associated nuclease 9,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稳定遗传的脂多糖结合蛋白(lipopolysaccaride binding protein,Lbp)基因敲除小鼠。 方法 根据C57BL/6J小鼠的Lbp基因序列特征,设计sgRNA靶点,删除Lbp基因5’-端蛋白编码保守序列并引入移码突变,使编码LBP失活。提取F0、F1、F2、F3代小鼠基因组,PCR鉴定并测序验证Lbp基因敲除效果,RT-PCR测序验证Lbp基因转录水平,蛋白质印迹法验证F2代LBP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F0代获得5只杂合子敲除小鼠(Lbp+/-)、F1代获得3只Lbp+/-小鼠,F2代获得4只Lbp纯合子敲除小鼠(Lbp-/-),F3代获得30只Lbp-/-小鼠。RT-PCR测序表明,Lbp-/-小鼠mRNA缺失244 bp且发生移码突变,导致翻译提前终止。蛋白质印迹证明Lbp-/-小鼠肝脏组织中无LBP蛋白表达。 结论 通过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可以稳定遗传的Lbp基因敲除小鼠,为后续进一步研究LBP的免疫及其生理作用提供基础。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不同时程APP/PS1模型小鼠嗅球病理和突触形态变化及美金刚干预作用
    刘佳妮, 刘剑刚, 韦云, 罗增刚, 李浩, 王怡, 李琨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3): 177-186.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2.001
    摘要478)   HTML126)    PDF (2275KB)(389)    收藏

    目的 比较和探讨6月龄和12月龄的APP/PS1双转基因模型小鼠嗅球组织病理形态、超微结构特征、空间记忆能力的变化以及美金刚干预的作用。方法 将SPF级3月龄雄性APP/PS1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月龄、12月龄的模型组(分别为命名为6-APP/PS1组、12-APP/PS1组)和盐酸美金刚(memantine hydrochloride,MEM)干预组(分别命名为6-MEM组、12-MEM组,MEM剂量均为2.60 mg/kg/d),每组10只。另设同龄C57BL/6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MEM连续(分别自3月龄和9月龄)灌胃3个月,非MEM处理小鼠接受等容积纯净水灌胃。于6月龄和12月龄时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固定取材进行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嗅球病理组织形态,超薄切片染色后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嗅球超微结构。 结果 水迷宫结果显示,与同龄的空白对照组比较,6-APP/PS1组和12-APP/PS1组小鼠的穿台次数、穿梭目标象限的时间及路程明显降低(均P<0.05),且12-APP/PS1组比6-APP/PS1组的降低程度更明显(均P<0.05);与同龄的模型组比较,6-MEM组和12-MEM组的穿台次数、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及路程显著提高(均P<0.05)。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与同龄的空白对照组比较,6-APP/PS1组小鼠嗅球的神经细胞无明显萎缩变形且僧帽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12-APP/PS1组小鼠嗅球的神经细胞萎缩变形且球周细胞、僧帽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均P<0.05);与同龄模型组比较,6-MEM组球周细胞无显著增多但僧帽细胞数量显著增多(P<0.05),12-MEM组球周细胞、僧帽细胞数量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微结构观察显示,与同龄的空白对照组比较,6-APP/PS1组突触结构出现肿胀,突触后致密物厚度及非对称性突触数量减少;12-APP/PS1组突触结构肿胀,非对称性突触及突触后致密物厚度无法观测。与同龄模型组比较,6-MEM组突触肿胀改善明显,突触后致密物厚度及非对称性突触数量增加;12-MEM组突触肿胀改善不明显,突触后致密物及非对称性突触无法观测。结论 随月龄增加,不同时程的APP/PS1小鼠出现了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行为学改变,同时伴随嗅球病理及突触特征的显著变化。MEM干预不仅改善空间记忆能力,还可增加6-APP/PS1小鼠嗅球的僧帽细胞数量,减轻突触结构损伤,早期干预的改善效果显著。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缺血性脑卒中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董波, 刘嘉欣, 熊伟, 唐宋琪, 黄巍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1): 54-61.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049
    摘要478)   HTML40)    PDF (970KB)(1294)    收藏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该病是导致残疾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目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仍存在困难。为了研究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缺血性卒中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综述。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基于糖尿病-肿瘤小鼠模型研究糖尿病对结直肠癌/乳腺癌进展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王晓钰, 蒋升瑶, 蔺智兵, 崔立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1, 41 (6): 469-479.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066
    摘要477)   HTML103)    PDF (9209KB)(219)    收藏
    目的 通过构建糖尿病-肿瘤小鼠模型,对不同处理组小鼠体质量、肿瘤体积、生存率,以及肠道菌群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糖尿病对肿瘤进展的影响,以及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或乳腺癌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方法 60只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糖尿病组、结直肠癌组、乳腺癌组、糖尿病+结直肠癌组、糖尿病+乳腺癌组。通过链脲佐菌素注射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的实体瘤模型。观察记录各组小鼠的体质量、肿瘤体积变化,计算生存率。采集小鼠粪便,然后利用QIIME2平台基于DATA2和Vesearch方法对粪便中微生物群落测序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或者乳腺癌后,小鼠体质量( P<0.05)和生存率( P<0.01)均明显降低,但小鼠肿瘤体积无明显变化。与空白对照组、糖尿病组或结直肠癌组相比,糖尿病+结直肠癌组小鼠肠道菌群的alpha多样性明显改变( P<0.05),而糖尿病合并乳腺癌并未引起肠道菌群的alpha多样性产生变化( P>0.05);同时,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或乳腺癌对小鼠肠道菌群的beta多样性和细菌物种组成也产生一定影响。 结论 糖尿病会促进结直肠癌或乳腺癌的进展。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或乳腺癌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比单独结直肠癌或单独乳腺癌的影响更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花生四烯酸诱导建立大鼠弥漫性脑血栓模型
    宁珑, 孙航, 冯晋, 孟庆婷, 杨茜, 何芳雁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2): 141-145.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091
    摘要465)   HTML27)    PDF (1706KB)(893)    收藏

    目的 建立并优化花生四烯酸诱导的大鼠弥漫性脑血栓模型。方法 经颈内动脉注射花生四烯酸,建立大鼠弥漫性脑血栓模型;同时设定假手术组作为对照。通过检测脑组织中伊文思蓝(Evans blue,EB)渗出含量以及HE染色法检测脑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评价建模效果。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损伤侧脑组织中均出现弥漫性EB渗出(P<0.01),且渗出情况均一性较佳。损伤侧脑组织病理表现为细胞排列混乱,细胞核皱缩,细胞间隙增大,空泡细胞增多,个别微血管呈红色条形管型的缺血病理损伤。结论 花生四烯酸可成功诱导弥漫性脑血栓模型,且优化方法后模型稳定性较好,死亡率较低。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两种不同类型实验动物屏障设施的气流组织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技术分析
    周斌, 赵勇, 汪亚兵, 刘吉宏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1, 41 (3): 252-258.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077
    摘要461)   HTML221)    PDF (1353KB)(371)    收藏
    选取动物实验和生产两种不同类型屏障设施作为研究对象,以余热排除效率、氨气排污效率、二氧化碳排污效率以及平均空气龄作为其气流组织的评价指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技术,对比分析了在不同换气次数、不同排风口位置情况下,两种类型实验动物设施的气流组织优劣势。结果表明,以上述指标评价时,顶部送风、下侧排风辅助的送排风形式较为适合。此外,对于饲养密度高的实验动物生产设施,建议根据饲养室的热负荷程度调整最低换气次数。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云南省实验动物工作40年发展历程与思考
    罕园园, 李娜, 代解杰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1, 41 (5): 399-408.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136
    摘要461)   HTML235)    PDF (1769KB)(495)    收藏
    实验动物是支撑科技进步与创新不可或缺的战略性资源,是国家保持科技领先、提高国际科技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本文对近40年云南省实验动物工作的法制化与标准化建设、主要的研究机构、科学研究特色与学术成就等发展历程,以及存在问题与对策等进行梳理归纳,以期为我国实验动物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疼痛抑郁共病动物模型及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何仁可, 鲁程, 陈薇, 汪萌芽, 徐爱萍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1): 68-73.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097
    摘要455)   HTML64)    PDF (691KB)(582)    收藏

    慢性疼痛伴发抑郁症状是常见的健康问题,严重危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但这些症状的发生机制仍不清楚。为全面了解疼痛抑郁共病的发生机制及其治疗方法,疼痛抑郁共病动物模型的建立至关重要。本文就目前国内外疼痛抑郁共病相关的动物模型建立及行为学评价方法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空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张彩勤, 师长宏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3, 43 (2): 225-226.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3.049
    摘要455)   HTML23)    PDF (1181KB)(320)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间歇禁食法在改善奥氮平诱导小鼠代谢紊乱中的机制研究
    李晗, 张笑瑞, 张成芳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3, 43 (1): 3-10.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2.089
    摘要452)   HTML65)    PDF (2914KB)(302)    收藏

    目的 探究间歇禁食(intermittent fasting,IF)对奥氮平诱导小鼠代谢紊乱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自由摄食组(Saline+ Ad libitum)、生理盐水+间歇禁食组(Saline+IF)、奥氮平给药+自由摄食组(Olanzapine+ Ad libitum)、奥氮平给药+间歇禁食组(Olanzapine+IF),每组8只。其中间歇禁食组采用5∶2方案,即每周的周一、周四禁食,其余时间自由摄食,干预12周;以自由摄食作为间歇禁食的对照(Control),以生理盐水灌胃作为奥氮平给药的对照(Saline)。比较奥氮平处理组与对照组经过间歇禁食干预后小鼠体质量、肝脏质量和附睾旁脂肪组织质量的差异,并分别采用磁共振和HE染色法分析小鼠体脂、瘦素以及内脏脂肪浸润的变化;同时,分别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小鼠糖代谢过程中空腹血糖、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水平差异,分别采用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2O2含量和线粒体损伤相关标志物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mRNA水平。 结果 分组处理12周后,奥氮平诱导小鼠体质量、体脂、瘦素和内脏脂肪浸润明显增加(P<0.05),空腹血糖、胰岛素和胰岛素指数也明显增加(P<0.05);然而间歇禁食可以使上述指标明显降低(P<0.05)。进一步研究表明:间歇禁食处理后小鼠脂肪组织部位的H2O2释放和Cytochrome C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 结论 间歇禁食可以减轻奥氮平引起的小鼠代谢紊乱,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水平和维持线粒体功能有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不同剂型普罗布考对大鼠肠系膜淋巴转运及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张笑瑞, 曹静, 吴倩倩, 刘季俊, 陈国元, 吴宝金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4): 275-283.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2.026
    摘要451)   HTML596)    PDF (1999KB)(325)    收藏

    目的 通过一种新型的肠系膜淋巴管-颈静脉辅助回流模型,比较普罗布考橄榄油制剂与普罗布考混悬液制剂对大鼠肠系膜淋巴转运及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混悬液制剂-颈静脉单插管组(H-JD组)、混悬液制剂-颈静脉和肠淋巴管双插管组(H-JCS组)、橄榄油制剂-颈静脉单插管组(G-JD组)、橄榄油制剂-颈静脉和肠淋巴管双插管组(G-JCS组)。用液相色谱和串联质谱联用(LC-MS/MS)法测定各组大鼠在不同时间全血和淋巴液中普罗布考的浓度,绘制药-时曲线,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相对生物利用度(Frel)和淋巴液剂量百分比。 结果 各组的药-时曲线符合非房室模型。前述各组到达峰值时间(Tmax)分别为(11±12)h、(5±2)h、(13±9)h和(19±9)h;到达峰值浓度(Cmax)分别为(148±60)ng/mL、(207±137)ng/mL、(453±204)ng/mL和(309±177)ng/m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last)分别为(3 210±885)h·ng·mL-1、(3 677±2 014)h·ng·mL-1、(12 360±6 629)h·ng·mL-1和(8 080±3 064)h·ng·mL-1。H-JCS组和G-JCS组的淋巴液剂量百分比分别为(1.29±0.50)%和(2.59±0.43)%。与H-JD组相比,G-JD组中普罗布考的Frel为(409±269)%;与H-JCS组相比,G-JCS组中普罗布考的Frel为(309±256)%。与H-JD组和H-JCS组相比,G-JD组和G-JCS组大鼠全血的Cmax、Tmax、AUClast和淋巴液剂量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其中G-JD组全血的AUClast显著高于G-JCS组(P<0.05),而H-JD组和H-JC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使用橄榄油制剂可以提高普罗布考通过肠系膜淋巴液的转运吸收率和生物利用度。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盛哲津, 李利妹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4): 342-350.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122
    摘要447)   HTML369)    PDF (833KB)(537)    收藏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老年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目前被批准用于治疗AD的药物只能缓解AD的症状,不能治愈AD或阻止其恶化。近40年来,虽然AD的治疗方法层出不穷,包括阻止脑淀粉样蛋白沉积或清除已有淀粉样蛋白斑块的化合物,但是它们的临床疗效并不显著。因此,需要更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来深入探讨AD疾病生物学机制。实验动物模型不仅对AD发病机制的研究,还对AD药物的开发都非常重要。本综述从AD病理组织学特征和遗传因素出发,论述已有的AD动物模型以及其评价方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三硝基苯磺酸诱导急性肠纤维化大鼠模型的改良方法
    王怡如, 蒋笑影, 董若曦, 潘一滨, 韩向晖, 曹永清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4): 284-293.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147
    摘要447)   HTML863)    PDF (2735KB)(331)    收藏

    目的 探索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诱导急性肠纤维化大鼠模型的方法及不同药物配比的效果。 方法 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各6只。A~D组为模型组,模型组大鼠采用不同配比的药物溶液通过改良保留灌肠法一次性造模:A组,5%TNBS+ 50%乙醇(体积比1∶1);B组,5%TNBS+ 75%乙醇(体积比1∶1);C组,5%TNBS+ 100%乙醇(体积比1∶1);D组,5%TNBS+ 50%乙醇(体积比2∶1);对照组用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灌肠;观察造模后1周内动物的症状、体征和体质量变化,并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分别于造模后7 d和14 d,随机选择每组内一半大鼠进行取材,观察结肠组织大体损伤程度并以结肠炎损伤指数(colon macroscopic damage index,CMDI)评分;结肠组织病理切片以HE染色观察肠炎严重程度,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沉积情况。 结果 各模型组大鼠均出现轻重不等的肠炎及肠纤维化病变,其中以体积比为1∶1的5%TNBS+75%乙醇溶液造模观察期内未导致大鼠死亡,造模后24 h大鼠体质量明显下降、出现稀便及血便症状,结肠壁纤维化病变明显,体质量下降、DAI评分与CDMI评分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学显微镜下炎症程度较重,呈透壁性;Masson染色显示造模部位的肠壁增厚明显,黏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均出现弥漫性胶原纤维沉积。 结论 改良的TNBS保留灌肠法能有效构建肠纤维化大鼠模型,体积比为1∶1的5%TNBS+75%乙醇溶液所建模型可模拟克罗恩病纤维化两大特征,即透壁性炎症和肠壁纤维化。该造模方法简便、高效,动物死亡率低。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山西省实验动物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张锐虎, 王春芳, 宋国华, 陈朝阳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1, 41 (3): 190-194.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0.207
    摘要446)   HTML207)    PDF (701KB)(344)    收藏
    本文从资源建设、共享服务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对山西省实验动物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情况进行总结,并结合国内先进发达地区的建设经验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对山西省实验动物资源共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为平台建设和发展提出对策和方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实验用英国短毛猫的组织结构特征及背景病变
    王宇, 高丹, 彭娜娜, 航艾, 沈斌, 黄坚, 唐黎明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3): 229-236.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151
    摘要438)   HTML31)    PDF (2890KB)(676)    收藏

    目的 对实验用英国短毛猫(简称英短猫)解剖结构特征和背景病变进行收集与分析,为该类动物的实验研究、标准建立和商业应用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对14只英短猫(雌雄各半)进行大体系统剖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收集并分析其区别于其他实验动物的组织结构特征和背景病变数据。结果 大体剖检发现成年雄性英短猫体质量高于雌性(P<0.05),雌性英短猫脾脏脏器指数低于雄性(P<0.01),雌性英短猫胸腺和脑脏器指数高于雄性(P<0.05),英短猫睾丸、心脏、甲状腺、幕骨解剖结构与常用啮齿类及犬类动物有所不同。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英短猫心脏、胰腺和脾脏等器官的组织结构较上述常用实验动物有所差异,另可见英短猫多发肝脏肝细胞空泡变性(9/14),同时还发现部分动物偶发的肾脏、脑和淋巴组织等背景病变。结论 英短猫体质量、脾脏、胸腺和脑的脏器指数存在性别差异性,同时具有肝脏空泡变性和部分动物偶发的背景病理改变。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新型钠磷转运蛋白抑制剂DZ1462在5/6肾切除高磷血症模型大鼠中的药效研究
    卢晓, 张林, 季辉, 江善祥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3): 187-193.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138
    摘要435)   HTML117)    PDF (1451KB)(759)    收藏

    目的 探讨新型肠道钠磷转运蛋白小分子抑制剂DZ1462在大鼠5/6肾切除高磷血症动物模型中的降磷效果。方法 首先随机选取156只Wistar大鼠,分为4组:第Ⅰ组6只为正常对照,饲喂正常饲料;第Ⅱ组60只,经过5/6肾切除后饲喂正常饲料;第Ⅲ组60只,经过5/6肾切除后饲喂高磷饲料;第Ⅳ组30只为假手术组,即只打开腹腔,不摘除肾脏,闭合伤口后饲喂高磷饲料。造模周期为10周。每两周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磷含量,记录大鼠死亡数量,并进行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筛选高磷血症动物模型。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18只模型大鼠(均来源于第Ⅲ组),随机分为3组:模型对照组,记为G2组;DZ1462给药组(每次30 mg/kg,每日3次),记为G3组;商品化的降血磷药物碳酸司维拉姆片(Sevelamer) 给药组(每次250 mg/kg,每日3次),记为G4组。每组6只,连续给药21 d。另外设正常对照组,记为G1组。运用无机磷检测试剂盒分析各组大鼠的血清磷水平变化。结果 在手术建模后的第8周和第10周,5/6肾切除手术+高磷饲料饲喂的第Ⅲ组大鼠血清磷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第Ⅰ组(P<0.01);第Ⅲ组大鼠的肾脏出现了明显的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退化、间质炎症、纤维化和钙化,与人慢性肾病并发的高磷血症相似,提示肾性高磷血症动物模型建立成功。用药后,在各测量时间点上,DZ1462组大鼠的血清磷抑制率显著高于Sevelamer组(P<0.05)。结论 DZ1462作为一种新型肠道钠磷转运蛋白小分子抑制剂,在大鼠高磷血症模型中能够有效抑制肠道磷离子的吸收,有望成为临床上治疗高磷血症的一种潜在有效药物。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环境丰富对英国短毛猫应激相关指标的改善作用
    陈鸿婷, 杨斐, 胡樱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2): 152-158.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130
    摘要435)   HTML31)    PDF (980KB)(487)    收藏

    目的 研究环境丰富对实验用英国短毛猫应激反应的缓解作用。方法 将14只实验用英国短毛猫按有无环境丰富干预措施随机分为福利组和对照组,每组7只,实验共持续11周。测定并分析比较各组实验猫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神经内分泌指标、免疫学指标,评价不同组别的应激水平。结果 福利组的平均红细胞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淋巴细胞百分比极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极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另外,福利组的尿素、肌酐、球蛋白和总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肾上腺素、多巴胺两项指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Ⅱ型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2、IL-4、IL-5、IFN-γ/IL-4比值、IL-2/IL-4比值、IFN-γ/IL-5比值和IL-2/IL-5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其中IFN-γ、IL-2、IFN-γ/IL-5比值和IL-2/IL-5比值差异明显(P<0.05),IL-5差异极明显(P<0.01)。结论 采取环境丰富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实验猫的福利水平,缓解应激反应。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胡宇, 兰昀羲, 陈晓晓, 熊伟, 唐宋琪, 贾波, 黄巍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3): 220-228.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155
    摘要429)   HTML22)    PDF (890KB)(1062)    收藏

    作为一种炎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发病机制尚未被完全揭示,其治疗策略仍需继续探索。动物模型是疾病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建立与人类UC发病机制、病理表现类似的动物模型有利于对该疾病进行充分研究。本文梳理了UC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发现化学药物诱导是迄今为止最常用的UC造模方法;基于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基因编辑或基因敲除诱导的自发性结肠炎则是未来动物模型研究的重要方向;评价UC动物模型造模结果的指标仍需进一步探索。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