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基本信息
历史沿革
创刊40周年
编委会
现任编委
历任编委
青年编委
审稿专家
期刊政策
投稿指南
伦理道德
编辑与评审
更正与撤稿
开放获取
版权与存储
投稿必看
稿件要求细则
伦理道德细则
附件模板下载
在线期刊
当期文献
过刊浏览
重点文章
多媒体
视频
合作服务
科研通讯
刊务理事单位
广告合作
期刊订阅
纸质订阅
电子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办公
主管:上海科学院
主办:上海市实验动物学会
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
主编:王 健
邮发代号:4-789
国际刊号:ISSN 1674-5817
国内刊号:CN 31-1954/Q
检索
文章检索
年期检索
高级检索
友情链接
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
上海市实验动物学会
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
上海科学院
中国知网
万方医学网
PubMed
DOAJ
Laboratory Animals
Comparative Medicine
动物模型与实验医学(英文)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术语在线
更多>>
刊务理事单位
更多>>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雌性猕猴生殖系统解剖生理的观察诊断及助产要领
苏渔光, 潘汉朋, 潘保华, 卢明义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1988, 8 (
3
): 141-142.
摘要
(
10876
)
PDF
(5703KB)(
793
)
可视化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
大、小鼠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的解剖
卢文丽1,潘志强1,方肇勤1,郭春荣2,蔡西晨2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9, 29 (
5
): 310-312.
摘要
(
4786
)
PDF
(184KB)(
2686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明确大鼠、小鼠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的解剖位置和取材方法。方法 采用KM小鼠和SD大鼠,进行解剖和组织学观察。结果 大鼠、小鼠甲状腺位于甲状软骨下方和气管上端两侧外缘,甲状旁腺依附在甲状腺的外侧后缘。小鼠甲状腺于会厌、甲状软骨向气管方向1 mm处开始出现,长约2 mm,左右两侧不完全对称:大鼠相应略大。结论 解剖时肉眼难以分辨大鼠、小鼠甲状腺和甲状旁腺:采用注射器针头挑取是甲状腺取材的便捷方法 ,但不易彻底取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
ImageJ在Morris水迷宫视频行为分析中的应用
符鹏程,周琳,李旻,杨期东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9, 29 (
3
): 157-161.
摘要
(
4698
)
PDF
(303KB)(
127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应用ImageJ实现Morris水迷宫的视频行为学分析。方法 以USB摄像头和P4(1.7 G) PC机为基础,无需对动物作特殊标记,通过ImageJ定标、去背景、二值化等处理后,采用运动轨迹跟踪插件MultiTracker分析运动轨迹。结果 有效的分析出大鼠游泳轨迹坐标并绘制轨迹图。结论 该法软件免费,硬件要求低,能完成对水迷宫所有数据的分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4.
SKH1-hr
hr
小鼠部分生物学特性观测
徐春华1,沈艳1,彭秀华1,周文江1,2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0, 30 (
6
): 450-454.
摘要
(
4119
)
PDF
(619KB)(
1528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SKH-1无毛小鼠(SKH1-hr
hr
)的一些生物学特性,为SKH-1无毛小鼠的推广与应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应用定期观测SKH-1无毛小鼠体重、统计繁殖特性,测定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卵巢或睾丸重量和检测SKH-1无毛小鼠血液生理与生化指标的方法,初步认知SKH-1无毛小鼠的生物学特性.结果 SKH-1无毛小鼠平均窝产仔数为10±3.4只,仔鼠成活率为77%,平均胎间隔为29.7±6.0 d;最早初产日龄为88日龄,最晚达124日龄.SKH-1无毛小鼠的体重随周龄增加而增长,前12周增长快,后期增重较慢,基本保持在平台期;雄鼠的生长速度比雌鼠快,28周龄的雄鼠和雌鼠的体重分别可达38±4.45和29±5.21 g.SKH-1无毛小鼠脏器较KM小鼠、裸小鼠重,且有胸腺.雌雄SKH-1无毛小鼠之间血液生理指标PLT,PDW,大血小板,NEU 存在显著差异(
P
<0.05),MPV存在极显著性差异(
P
<0.01),其他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雌雄小鼠之间血液生化指标ALT、AST 存在显著差异(
P
<0.05),其他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P
>0.05).结论 本实验比较系统地得出了SKH-1无毛小鼠的生长发育、繁殖性能、血液学指标等生物学特性的数据,可为SKH-1无毛小鼠生物学特性、皮肤肿瘤模型及其他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的参考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5.
GFP和Luc双标技术在小鼠肿瘤模型建立中的应用
王晓敏1,闫明霞1,梁琳慧1,李金枝2,朱淼鑫1,吴一迁1,姚明1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0, 30 (
1
): 2-7.
摘要
(
3529
)
PDF
(547KB)(
1045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GFP(绿色荧光蛋白)/Luc(荧光素酶)双标高效表达的人肺癌细胞系和人肝癌细胞系,利用活体成像系统观察裸小鼠肺原位移植瘤和肝原位移植瘤的生长情况.方法 应用慢病毒转染的方法建立GFP/Luc双标的SPC-A-1和SMMC-7721细胞系,结合流式细胞分选技术使GFP/Luc双标表达率接近100%,分别接种于裸小鼠肺原位和肝原位,采用活体成像技术监测各稳定转染细胞在小鼠体内深部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建立了GFP/Luc双标表达率接近100%的SPC-A-1-GFP/Luc和SMMC-7721.GFP/Luc细胞系,进行裸小鼠肺原位移植和肝原位移植后,应用活体成像系统观测到裸小鼠肺原位和肝原位早期的微小病灶和晚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而且,随着肿瘤移植时间的延长,移植瘤体积的增大,活体成像检测到的发光面积逐渐增大,发光强度也逐渐增加.结论 所建立的稳定表达GFP/Luc的细胞系,结合活体成像技术,能够对动物模型深部的肿瘤病灶进行活体、实时、定量检测,且灵敏度极高,为进一步研究肿瘤的发生及发展提供了理想的技术手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6.
雄性猕猴去势操作技术
谢金东, 周建华, 李志雄, 杨燕燕, 俞春英, 王训立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8, 38 (
4
): 318-319.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8.04.016
摘要
(
3220
)
PDF
(2814KB)(
481
)
可视化
收藏
因科研需要,对12只雄性猕猴实施了睾丸切除手术。其中3只猴术后第2日出现阴囊肿胀,经适当处理恢复良好;其余猴术后恢复正常,手术成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7.
裸大鼠人肝癌原位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初步观察
沈艳1,彭秀华1,徐春华1,周文江1,2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0, 30 (
6
): 428-431.
摘要
(
3146
)
PDF
(445KB)(
156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人肝癌原位移植后肿瘤在裸大鼠(rnu/rnu)生长和转移等生物学特性.方法 Huh-7细胞株接种于裸小鼠皮下成瘤组织块移植于裸大鼠皮下成瘤,之后将裸大鼠皮下肿瘤移植至其肝脏以建立原位移植模型,观察所建立模型原位成瘤率、移植瘤生长、侵袭和转移情况,同时进行病理组织学、超微结构、细胞增殖周期和异倍体的观察.结果 原位移植瘤模型裸大鼠成瘤率高达90.0%,其肺转移率形成率为50.0%.结论 应用裸大鼠建立肝癌原位移植模型,为探讨肝癌转移的生物学机制和抗转移治疗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8.
不同细胞株建立人前列腺癌裸小鼠移植模型及转移特性比较
李志玲1, 2, 刘向云12, 张晓芳1, 王蕾1, 2, 谢淑武1, 2, 孙宇1, 谢琛静1, 吴建辉1, 曹霖1, 孙祖越1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6, 26 (
4
): 207-212.
摘要
(
3053
)
PDF
(16521KB)(
89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人前列腺癌细胞DU145和CWR22Rv1(22Rv1)(下面简称22Rv1)分别在皮下和前列腺原位接种后的成瘤性和转移率。方法 采用原位接种及皮下接种两种方法将前列腺癌细胞DU145和22Rv1分别接种于裸小鼠体内,以裸鼠出现恶液质、处于濒死状态作为观察终点,颈椎脱臼法处死。尸解并观察荷瘤部位肿瘤的生长情况及局部淋巴结自发性转移情况,并取皮下肿瘤、原位肿瘤、肝、肺、肾、膀胱、盆腔淋巴结标本,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和HE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原位接种22Rv1组的裸小鼠成瘤率达到10/10,淋巴结转移率为9/10;原位接种DU145组的裸小鼠成瘤率达到10/10,而淋巴结转移率为1/10。两种细胞皮下接种法的裸小鼠成瘤率均达10/10,但未检测到任何淋巴结转移。结论 对这两种细胞株采用原位接种法建立裸鼠人前列腺癌原位模型获得成功,用22Rv1细胞建立的原位模型淋巴结转移率高于DU145组,为前列腺癌转移机制的研究及筛药提供了模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9.
家蚕作为模式生物在现代生物学中的应用
朱晓苏,宋艳,徐世清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9, 29 (
1
): 61-65.
摘要
(
2969
)
PDF
(328KB)(
1063
)
可视化
收藏
家蚕作为鳞翅目昆虫的典型代表和理想的生物学模型对动物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 动作用,其特殊突变已经成为现代遗传工程研究的优良材料。随着家蚕全基因组框架图和精细图 制作的完成,家蚕将成为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研究领域较为理想的模式生物。本文综述了家蚕 对现代遗传学的贡献,分析了家蚕作为模式生物在发育生物学、生物反应器和基因组分子平台建 设等研究领域的现状,论述了家蚕作为模式生物的在现代生物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0.
人肝癌原位移植瘤的活体动态观察
闫明霞,刘蕾,朱淼鑫,赵方瑜,萨冰清,梁琳慧,姚明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0, 30 (
6
): 401-405.
摘要
(
2840
)
PDF
(489KB)(
1897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GFP(绿色荧光蛋白)/Luciferase(荧光素酶,Luc)双标高效表达的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GFP/Luc,并建立该细胞的裸小鼠肝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观察裸小鼠肝原位移植瘤的生长及转移情况.方法 应用慢病毒转染的方法建立GFP/I.alC双标的SMMC-7721细胞系,接种于裸小鼠肝原位,采用活体成像技术监测该细胞在小鼠体内深部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建立了GFP/Luc双标表达率接近100%的SMMC-772l-GFP/Luc细胞系,进行裸小鼠肝原位移植后,应用活体成像系统可观察到裸小鼠肝原位早期的微小病灶和晚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而且,随着肿瘤移植时间的延长,移植瘤体积的增大,活体成像检测到的发光面积逐渐增大,发光强度也逐渐增加.结论 活体荧光成像系统可直接观察肝原位移植瘤模型中肿瘤的生长及转移,有助于了解人肝癌的生物学行为及其特性,鉴于其敏感、直观,动态、可靠的优点,它将为肝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极其有益的帮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1.
甲苯胺蓝在组织染色中应用范围的拓展
代小伟,黄澜,徐艳峰,马春梅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0, 30 (
6
): 440-444.
摘要
(
2762
)
PDF
(748KB)(
1578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推广甲苯胺蓝在组织染色中的应用.方法 取大鼠皮肤、肺脏、气管、大脑及脊髓等组织,4%甲醛固定后常规切片,分别进行甲苯胺蓝染色,镜下观察各组织细胞的特点.结果 经甲苯胺蓝染色,除神经元的尼氏体清晰显示外,皮肤的朗格汉斯细胞与黑素细胞及梅克尔细胞,肺脏的Ⅰ型、Ⅱ型肺泡细胞及巨噬细胞,气管的纤毛细胞和杯状细胞均得到不同程度区分,大脑皮质的分层也更加清晰.结论 甲苯胺蓝染色可应用于皮肤、肺脏、气管、大脑及脊髓组织,拓展了传统应用范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2.
利用PCR产物快速构建兔HPRT 基因无启动子打靶载体
郭毅1,张传山2,谷瑞环1,姚刚2,陈学进1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9, 29 (
2
): 86-92.
摘要
(
2749
)
PDF
(473KB)(
947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构建兔HPRT基因打靶载体的方法,为下一步获得兔 HPRT基因敲除动物模型和转基因兔奠定基础。法 首先在已经筛选到含有兔全长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 (Hypoxanthine guanine phosphoribosyl transferase,HPRT)基因BAC克隆(LBNL1-304M19)的基础上,利用Red重组系统,从此克隆上将一段12.5 kb无启动子的HPRT基因组片段克隆到pKS-质粒上,产生pKS-rHPRT质粒。后基于pKS-rHPRT和pIGCN21质粒,通过PCR的方法获得两个不同的带有50 bp HPRT 基因同源序列的IRES-eGFPCre-Frt/Neo/Frt同源重组片段,最终构建 HPRT 基因敲除打靶载体和无启动子基因敲入型打靶载体。果 PCR、限制性内切酶及DNA序列测定,表明载体构建成功。论 成功快速地构建了HPRT 基因敲除打靶载体和无启动子基因敲入型打靶载体。时对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敲除或插入DNA片段的效率进行了研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3.
感染性疾病动物模型标准化应用问题探讨
魏强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0, 30 (
6
): 397-400.
摘要
(
2649
)
PDF
(249KB)(
3613
)
附件资料
(164KB)
可视化
收藏
图表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4.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SCID小鼠血清中IgG的含量
陈陵际1, 尤永进2, 尹冬枚3, 陆丽娟4, 杨秋龙1, 张素胤1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1997, 17 (
1
): 20-21.
摘要
(
2573
)
PDF
(4019KB)(
758
)
可视化
收藏
为判明SCID小鼠繁育过程中有无“渗漏”现象,采用了酶联免疫吸附法,(双抗夹心法)测定SCID小鼠血清中IgG含量。结果表明:SCID小鼠每毫升血清中IgG含量都低于1μg,未出现“渗漏”。而BALB/c裸小鼠及杂合正常小鼠每毫升血清中IgG含量都大于3mg。本法操作简便,较为理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5.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诱发病毒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初探
李吉达,徐守振,王建琳,尹燕博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0, 30 (
5
): 340-343.
摘要
(
2547
)
PDF
(579KB)(
1105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人工感染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发病猪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探讨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用作SARS病毒性肺损伤动物模型的可行性。 方法 用高致病性蓝耳病毒株NVDC-JXA1 株人工感染试验猪10头,制备、观察肺组织病理切片,并与报道的SARS病毒引起的肺损伤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人工感染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后试验猪全部发病死亡,肺脏均呈现典型的间质性肺炎变化,比较高致病性蓝耳病与SARS病毒所引起的肺损伤发现两者具有极高的相似性。 结论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或可用作SARS病毒性肺损伤的动物模型,对于研究SARS病毒致病机理具有一定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6.
慢性肾功能衰竭比格犬腹膜透析管置管方法介绍
林若勤1,傅晓晴1,杨朝阳1,朱龙1,李慧勇2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0, 30 (
6
): 462-464.
摘要
(
2546
)
PDF
(187KB)(
1377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比格犬模型腹膜透析管置管方法.方法 采用美国BAXTER成人腹膜透析管系列产品以外科手术方法置入比格犬腹腔内膀胱底部直肠窝,并作腹膜透析管皮下隧道与开口处特殊设计.结果 腹膜透析管内置稳定,隧道开口处未见感染溃烂现象.第75天全部处死实验动物,解剖后肉眼观察全部实验动物腹膜透析管内置部分色泽未变化,与腹腔周围组织相容性好,但实验动物腹膜透析管都存在部分透析孔为大网膜组织堵塞的现象.结论 本文所述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比格犬模型腹膜透析管置管方法为可行之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7.
间歇性缺氧及睡眠剥夺建立大鼠睡眠呼吸暂停模型
徐劲松1,袁春华2,宋宁燕1,黄国明3,夏国际1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0, 30 (
2
): 95-99.
摘要
(
2540
)
PDF
(479KB)(
868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大鼠模型.方法 选取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是常氧正常睡眠对照组,常氧睡眠剥夺组,间歇性低氧正常睡眠组,间歇性低氧睡眠剥夺组,每组8只.实验期间每周测定鼠尾收缩压1次,在缺氧、睡眠剥夺终点测定有创动脉压、心脏重量(CW),左心室重量(LVW),并计算出心脏质量指数(CMI);取大动脉、肺、肾组织石腊包埋,病理切片光镜观察.结果 随时间的延长,睡眠剥夺组、间歇性低氧组、间歇性低氧睡眠剥夺组鼠尾压逐步升高,并出现左室重量、心脏重量增加,以间歇性低氧睡眠剥夺组最为明显;组织病理显示低氧睡眠剥夺组大鼠动脉壁不规则增厚,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可见蛋白管型;肺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变窄.结论 通过模拟间歇性缺氧及睡眠剥夺机制建立了大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动物模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8.
不同性别、年龄Wistar大鼠常规血液生化值测定
黄小琼, 邝少松, 王刚, 饶子亮, 陆春丽, 刘盛来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6, 26 (
4
): 245-246.
摘要
(
2538
)
PDF
(6892KB)(
1011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性别和年龄因素对SPF级近交系Wistar大鼠血液生化值的影响。方法 用ECHO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测定SPF级近交系Wistar大鼠血液生化值。结果 各周龄大鼠雌雄间各项血液生化指标比较结果:幼龄期3周龄动物的总胆固醇(TC)雌雄间差异显著(
P
<0.05);生长期6周龄动物白蛋白(ALB)、总蛋白TP雌雄间差异极其显著(
P
<0.01);生长期6周龄大鼠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甘油三脂(TG)、TC等指标雌雄间有显著差异(
P
<0.05)。成年期13周龄动物丙氨酸转氨酶(ALT)、ALB、甘油三脂(TG)指标雌雄间差异极其显著(
P
<0.01);老年期52周龄大鼠的尿素氮(BUN)、TP、TG、ALT等指标雌雄间差异极其显著(
P
<0.01);老年期(52周龄)大鼠的AST雌雄间有显著差异(
P
<0.05)。同性别各周龄大鼠的一些血液生化指标也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年龄、性别因素对SPF级近交系Wistar大鼠的血液生化值有极其显著的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9.
人多发性骨髓瘤荷瘤SCID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其生长特性
洑翔科1, 邓忠彬1, 朱伟2, 周正宇1, 王禹斌1, 周慧英1, 薛智谋1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4, 24 (
4
): 230-233.
摘要
(
2501
)
PDF
(8922KB)(
650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人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在SCID小鼠免疫重建前后体内生长的特性和免疫细胞对肿瘤的作用,建立人多发性骨髓瘤(MM)荷瘤SCID小鼠模型。体外培养IL-6依赖的人MM细胞株XG7,接种于SCID小鼠和用人淋巴细胞重建的SCID小鼠皮下;监测成瘤状态,通过免疫组化观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s)杀伤。结果表明:成瘤后的肿瘤细胞CD28、CD138等分子的表达与接种前没有明显变化;免疫重建后的SCID小鼠成瘤潜伏期延长,瘤体积小;免疫重建后的SCID小鼠肿瘤组织中,有人CD3+ T细胞的浸润。结果提示:SCID小鼠是建立肿瘤模型和肿瘤免疫研究的良好动物;免疫重建后的SCID小鼠体内肿瘤生长受抑制;人MM细胞在小鼠体内的生长状态与淋巴细胞免疫有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0.
SPF鸡(蛋)质量控制相关程序的建立与完善
窦如海1,简政1,王应文1,李浩2,郑茂恩2,朱瑞良3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0, 30 (
6
): 455-461.
摘要
(
2501
)
PDF
(418KB)(
1563
)
可视化
收藏
SPF鸡指无特定病原体鸡,SPF蛋指不合有国际规定的19种病原体和相关抗体的卵.SPF鸡(蛋)是生物制品的原材料.主要用于生物制品及有关制品的疫苗制作、检验、检疫,其生产繁育条件在万级净化环境设施条件下进行.目前全国有19个SPF鸡场,年产SPF鸡蛋2000万枚左右,其中山东有12个SPF鸡场,年产SPF蛋1500万枚,供应全国30余个省市,出口14个国家和地区.因此建立和完善SPF鸡(蛋)的育雏、育成、产蛋、检测、质量控制配套程序以及SPF鸡(蛋)质量标准十分重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1.
自发性Ⅱ型糖尿病模型db/db小鼠生物学特性研究
李娜,张周,冯颖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0, 30 (
1
): 33-38.
摘要
(
2479
)
PDF
(497KB)(
149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C57BL/KsJ-db,+表型正常小鼠为对照组,研究自发性Ⅱ型糖尿病动物C57BL/KsJ-db/db小鼠的体生长曲线、糖代谢曲线、血清胰岛素水平变化,主要脏器重量、脏器系数等部分生物学特性,并探讨其肝脏、肾脏和胰腺等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 实验为期20周,从第4周开始,每周测定db/db以及db/+小鼠体重、血糖,每2周测定血清胰岛素水平,20周龄处死,脏器、脂肪称重,部分组织用10%中性甲醛固定,制作病理切片.结果 ①db/db小鼠体重、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比同龄对照组高(
P
<0.01);②db/db小鼠各脂肪系数明显大于db/+小鼠(
P
<0.01),而脾脏、胰腺以及肾脏则相对萎缩,特别是脾脏和雌性小鼠的胰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
P
<0.01);③db/db小鼠肝细胞大片坏死、脂肪变性、炎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肾间质组织充血、水肿,肾小管内见蛋白管型、上皮细胞脂肪变性;胰岛数量明显减少、体积缩小,岛内细胞数量也相对减少.结论 db/db小鼠是一种肥胖的,伴有高血糖、高度胰岛素抵抗,肝脏、肾脏病变和胰岛功能不足的适用性Ⅱ型糖尿病动物模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2.
小鼠生物净化中的动情周期判定及超数排卵
刘青青, 牛玉娜, 周正宇, 王婧, 卢明康, 薛智谋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4, 34 (
1
): 56-58.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4.01.012
摘要
(
2417
)
PDF
(370KB)(
918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准确判定小鼠动情周期的变化,并在动情周期的不同阶段诱导超数排卵,探索最佳的超排时间,以提高生物净化的成功率。
方法
C57BL/6J小鼠每日08:00至13:00,取阴道脱落细胞进行涂片,观察脱落细胞中白细胞、有核细胞和角质化细胞的比例及变化的规律,确定小鼠的动情周期。据判定的动情周期的各阶段,腹腔注射外源激素分别诱导超数排卵后,于输卵管中取卵母细胞计数,并统计分析。
结果
根据阴道涂片确定小鼠动情前期(包括过渡期)、动情期(I、II期)、动情后期和间情期。4~6周龄 C57BL/6J小鼠诱导超数排卵的最佳时期是动情前期,平均可获得23.20枚卵母细胞, 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01)。
结论
据阴道涂片观察, C57BL/6J小鼠单个动情周期持续4~10 d,动情周期内不同时间段超排效果也不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3.
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福利与AAALAC认证
高建峰,谢莉萍,陈健东,黄俊华,覃菊艳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0, 30 (
6
): 465-467.
摘要
(
2270
)
PDF
(194KB)(
1487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生物科学研究领域中实验动物的使用数量迅猛增加,非人灵长类作为与人类亲缘关系上最近的实验动物,其福利状况引起社会公众的极大关注.本文就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在日常饲养管理和动物实验中的福利要求及AAALAC认证过程做一论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4.
ssp411基因siRNA表达载体的构建与有效干扰质粒的筛选
华敏敏1,李玉华2,李润生2,施惠娟2,欧伶1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9, 29 (
2
): 74-80.
摘要
(
2266
)
PDF
(571KB)(
929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探索精子细胞特异表达的新基因ssp411在受精及早胚发育中的功能,设计并构建了以ssp411基因为靶点的RNA干扰表达载体siRNA-ssp411s,筛选其中对ssp411基因有显著干扰作用的表达质粒。法 根据已知的ssp411 mRNA序列,选择设计三条带发卡结构的核苷酸序列,克隆到含有U6启动子的载体pRNAT-U6.1中并测序分析。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干扰质粒与表达质粒ssp411-pDsRed共转染293T细胞,24h后,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并收集细胞,通过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干扰质粒对ssp411 mRNA的干扰效果。果 3个ssp411的siRNA片断被成功克隆到pRNAT-U6.1质粒载体中,插入片段测序结果与设计的序列完全一致。时定量PCR结果表明,针对ssp411基因蛋白编码区3-22序列构建的干扰质粒效果最好,干扰效率可达71%。结论 成功构建了能表达ssp411 shRNA(small hairpin RNA)的重组质粒,同时通过共转染技术,筛选到一个干扰效果达70%以上的干扰片断,为建立转基因RNA干扰小鼠模型,在体内研究ssp411基因及蛋白的生殖生物学功能打好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5.
愤怒郁怒诱发经前期综合征病证结合猕猴模型的建立及行为学评价
张惠云,魏盛,乔明琦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0, 30 (
6
): 406-409.
摘要
(
2251
)
PDF
(239KB)(
1718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制备愤怒郁怒诱发经前期综合征病证结合猕猴模型,为愤怒郁怒诱发情志病证脑中枢机理探索提供合适的对象.方法 以雌性实验猕猴为对象,经由社会压力应激法诱导猕猴出现怒情绪,然后应用前期研制的《雌性实验猕猴情绪评价量表》对猕猴不同情绪类型进行量化打分,依据打分结果鉴别分化出愤怒、郁怒情绪亚型,分别以愤怒、郁怒猕猴为对象应用择时挤压造模法制备经前期综合征病证结合猕猴模型.结果 造模刺激后,PMS肝气逆证模型组猕猴愤怒因子积分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
P
<0.01),而给药后猕猴愤怒因子积分较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i>
P
</i>>0.05).PMS肝气郁证模型组猕猴抑郁因子积分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
P
<0.01),而给药后猕猴抑郁因子积分较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i>
P
</i>>0.05).结论 依据30 min成组随意观测及量表积分结果可见应用社会压力应激配合择时挤压造模法能较好诱导出实验猕猴愤怒郁怒情绪反应并进而形成经前期综合征病证表现,主观观测及客观评分结果可作为评价实验猕猴病证表现的较好测量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6.
四种麻醉药物对小鼠自主意识恢复时间影响的观察
杨伟敏,姜莹,旺静,丁隽,严国锋,袁春萍,刘吉宏,陈学进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9, 29 (
2
): 130-131.
摘要
(
2232
)
PDF
(195KB)(
1899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对KM小鼠进行麻醉时,在小鼠脱离外科深麻醉期后,恢复自主意识的时间。方法 实验分别以戊巴比妥钠60 mg/kg、水合氯醛350 mg/kg、氯胺酮100 mg/kg与咪唑安定5 mg/kg复合,进行腹腔注射麻醉;异氟烷以氧气为输送载体以4%的浓度进行吸入诱导麻醉,在小鼠进入外科深麻醉期后,以2%的浓度维持麻醉;对KM小鼠麻醉后的起效时间、外科浅麻醉期状态、外科深麻醉期状态、脱离深麻醉期状态的时间点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除水合氯醛麻醉外,雌、雄小鼠恢复自主意识的时间无显著性差异;异氟烷吸入麻醉与药物腹腔注射麻醉的3组相比,小鼠恢复自主意识的时间差异显著(
P
<0.05), 在药物腹腔注射麻醉的3组中, 氯胺酮与咪唑安定复合麻醉除与戊巴比妥钠麻醉的雄性小鼠、水合氯醛麻醉的雌性小鼠无差异外,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异氟烷吸入麻醉在小鼠脱离外科深麻醉期后,恢复自主意识的时间最短,药物腹腔注射麻醉中采用氯胺酮与咪唑安定复合麻醉,小鼠也较快恢复自主意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7.
NIH、ICR和KM小鼠血常规及血清生化值测定
杨锡平1, 胡一江1, 孟琼1, 何松森2, 谢小兵2, 夏和平2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0, 20 (
2
): 111-112.
摘要
(
2225
)
PDF
(2885KB)(
803
)
可视化
收藏
比较了4周龄时NIH、ICR和KM小鼠的血常规及血清生化值的异同性,结果表明:无论是所测血常规还是血清生化值,各品种间均有一些指标存在差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8.
小鼠特应性皮炎建模方法的改进
纪莲, 马铁, 狄正鸿, 刘冬妍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8, 38 (
4
): 267-271.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8.04.005
摘要
(
2216
)
PDF
(5342KB)(
82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用卵清蛋白(OVA)致敏小鼠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建立一种更为简便、稳定的小鼠AD模型。
方法
采用6周龄BALB/c雌性小鼠,第1日腹腔注射200 µg/mL OVA溶液0.5 mL系统致敏,第6日皮下注射100 µg/mL OVA溶液0.5 mL再次致敏。并于第18、39日背部局部贴含50 µL,1 000 µg/mLOVA的1.5 cm
2
的无菌纱布,每日更换,分2次局部致敏,各持续1周。第46日,观察小鼠皮肤及其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总IgE水平,统计成模率及动物死亡情况。
结果
AD模型小鼠皮肤肉眼可见潮红、脱屑、偶见结痂等皮炎改变;病理可见表皮细胞增厚,过度角化,真皮内淋巴细胞等浸润。模型组小鼠血清总IgE水平为(6 296.17±1 021.28) ng/L,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的(1 280.97±501.24) ng/L和生理盐水组的(1 327.57±629.71) ng/L(均P<0.01)。成模率为94%,死亡率6%。
结论
该方法可以成功建立小鼠AD模型,造模方法简单,成模率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9.
严重烫伤内毒素血症SD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检测与GIK干预研究
王占科1,2,常津1,汪仕良3,许霖水3,刘龙燕2,胡扬涛2,余文2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0, 30 (
6
): 420-423.
摘要
(
2208
)
PDF
(219KB)(
1579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严重烫伤内毒素血症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及GIK(极化液)的干预效果.方法 SD大鼠90只,制作30%体表面积(TBsA)Ⅲ°烫伤内毒素血症大鼠,随机分为烫伤内毒素血症组(
n
=30),极化液干预组(
n
=30),对照组(
n
=30).测定烫伤内毒素血症组伤前和伤后不同时相点以及极化液干预组伤后7 d空腹血胰岛素、血糖、腹腔给糖30min后胰岛素和血糖水平,计算并观察稳态模式评估法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糖负荷后胰岛素增量和血糖增量比值(△ INS30/△ GLU30)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 烫伤内毒素血症组伤后1、3、5和7 d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均明显高于伤前,HOMA-β指数和△INS30/△ GLU30比值均明显低于伤前,HOMA-IR指数明显高于伤前(均
P
<0.01).极化液干预组空腹血糖明显低于其治疗对照组,HOMA-β指教和△INS30/△GLU30比值均明显高于其治疗对照组,HOMA-IR指数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严重创伤内毒素血症机体胰岛β细胞基础胰岛素分泌和糖负荷后早期胰岛素分泌功能均明显下降,早期使用极化液/胰岛素对胰岛β细胞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0.
Breakdance
斑马鱼杂合子的早衰表型研究
陈桢玥1,2,徐晓雷2,吴立群1,陆国平1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0, 30 (
6
): 410-414.
摘要
(
2207
)
PDF
(464KB)(
147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有心律失常表型的
Breakdance
突变斑马鱼(
bretb
218)已被证实是人类同源基因
kcnh2
的纯合子突变体.它的杂合子tb218+/-虽没有明显的心律失常表型,却表现出早衰的态势.本研究旨在了解该杂合子斑马鱼的早衰表型,建立衰老研究的脊椎动物模型,并为进一步探索
kcnh2
基因突变与早衰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 生存曲线记录斑马鱼的预期寿命:用脊柱弯曲度和脊柱弯曲比值2个参数评估斑马鱼形态学的改变;挑战性游泳耐力试验评估斑马鱼的运动能力;心电图检测电生理活动的改变.结果 杂合子tb218+/-斑马鱼的生存率从20月龄起急剧下降,至40月龄时仅为8%,远低于野生型斑马鱼的80%;tb218+/-斑马鱼与野生型斑马鱼的脊柱弯曲度差异从8月龄起开始显现,20月龄后更明显,32月龄tb218+/-斑马鱼的脊柱弯曲度与60月龄野生型斑马鱼相当;挑战性游泳耐力试验发现,8月龄和20月龄tb218+/-斑马鱼的运动能力与野生型相当,但在32月龄时,其运动能力较同龄野生型斑马鱼降低56.44%;心电图检测发现,tb218+/-斑马鱼的心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幅度较野生型大,QTc间期在各月龄段均略长于野生型,尤其在8月龄时,但并未发现随月龄增长而延长的趋势.结论 杂合子tb218+/-斑马鱼呈现早衰态势,包括生存期缩短,脊柱弯曲早现,运动能力下降,心率随月龄增长的下降幅度增大及部分月龄段的QTc间期明显延长;这些表型可能与
kcnh2
基因的突变相关;该鱼系有望成为早衰研究的颇有价值的脊椎动物模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1.
2020版美国兽医协会动物安乐死指南解析
卢今, 张颖, 潘学营, 王剑, 严国锋, 周晶, 朱莲, 陈学进, 李垚, 庞万勇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1, 41 (
3
): 195-206.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086
摘要
(
2188
)
HTML
(
467
)
PDF
(963KB)(
1672
)
可视化
收藏
巴比妥酸盐及其衍生物的过量注射是绝大多数动物种类首选的安乐死方法,然而在此类药物不能或很难获得时,兽医可参考美国兽医协会现行版《动物安乐死指南》(AVMA Guidelines for the Euthanasia of Animals)(简称《指南》)选用其他合适的安乐死方法。2020版《指南》根据最新的研究文献,对现有的安乐死方法、技术和药物进行补充及修改。本文总结了2020版《指南》的更新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列举了适用于常见实验动物种类的首选安乐死方法、条件性接受安乐死方法和不可接受的安乐死方法,另外简述了实施动物安乐死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2.
痤疮丙酸杆菌介导的小鼠肝脏肉芽肿疾病模型建立及机制探究
孙康1, 2, 汪良1, 郝丽2, 黄瑞3, 张雁云2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6, 26 (
4
): 203-206.
摘要
(
2144
)
PDF
(12639KB)(
1106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小鼠肝脏肉芽肿模型及探讨其机制。方法 痤疮丙酸杆菌(
P.acnes
)经尾静脉注射给C57BL/6J(B6)小鼠.在注射前、注射后1、6 h及1、2、3、5、7 d分别检测外周血F4/80
-
B220
-
CD11c
+
细胞含量及ALT(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并作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而将外周血分离出来的F4/80
-
B220
-
CD11c
+
细胞经尾静脉注射给同种正常小鼠,建立过继转移模型,观察其ALT水平及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注射
P.acnes
的小鼠外周血F4/80
-
B220
-
CD11c
+
细胞含量及ALT水平明显升高,病理学观察显示肝脏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并形成肉芽肿.F4/80
-
B220
-
CD11c
+
细胞过继转移的小鼠ALT水平亦明显升高,肝脏病理切片发现有肉芽肿形成,与注射P.acnes的小鼠肝脏病理切片结果相一致.结论
P.acnes
能成功诱导建立小鼠肝脏肉芽肿模型,且
P.acnes
注射后升高的F4/80
-
B220
-
CD11c
+
细胞是诱导形成肝肉芽肿的主要因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3.
重组表达SOD对野生小家鼠精子的冷冻保护作用
林菊芳1,贾晓峰2,宋丽伟1,周宇荀3,赵健1,施惠娟2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0, 30 (
2
): 100-104.
摘要
(
2129
)
PDF
(283KB)(
1029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重组表达的MnSOD或CuZnSOD对野生小家鼠精子冷冻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R18S3为基础冷冻保护剂,分别添加不同浓度重组表达的MnSOD或CuZnSOD,通过对各组ICR小鼠冻融精子的活力、质膜完整性、DNA损伤的比较,筛选出两种SOD的合理浓度,并将其添加于野生小家鼠的精子冷冻保护液中,观察添加SOD后,冻融野生小家鼠精子活力、质膜完整性、DNA损伤以及体外受精率的变化.结果 添加100U CuZnSOD和200UMnSOD后野生小家鼠冻融精子的活力以及质膜完整性都有显著性提高(
P
<0.05);添加200U MnSOD野生小家鼠冻融精子的体外受精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提高(
P
<0.05),而添加100U CuZnSOD体外受精率则无显著变化.结论 在小鼠精子冷冻培养液中添加200U重组表达的MnSOD浓度,对野生小鼠精子冷冻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4.
高频超声心动图观察低血钾对兔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陆敏,徐荣,王迎春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0, 30 (
6
): 424-427.
摘要
(
2121
)
PDF
(304KB)(
160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应用经胸高频超声实时监测低血钾时不同钾离子浓度对实验兔心脏结构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探讨血钾离子浓度与心脏功能改变的相关性,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给实验兔肌注速尿溶液建立低钾动物模型,采用M型超声心动图实时监测心脏形态、内部血流频谱动态变化及其功能变化,并对心脏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血钾浓度降低初期和中期,实验兔心脏形态和功能变化不大,当血钾降低到2.0±0.3 mmol/L,心腔迅速扩大,心脏功能降低,直至心脏停博.心肌病理切片显示心肌细胞肿胀,胞质内大量空泡形成.结论 低血钾可以使实验兔的心脏结构及功能发生一系列变化,超声心动图可以无创、准确、实时地监测这种改变,并随时评价心脏功能,因此,超声心电图对监测因低钾引起的心脏并发症提供了一种便捷可靠的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5.
心房颤动动物模型现状
赵峰, 黄鑫, 李莉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6, 26 (
4
): 257-260.
摘要
(
2083
)
PDF
(11366KB)(
855
)
可视化
收藏
从1980年代至今,已经建立了许多心房颤动(房颤)动物模型,采用药物、电刺激、人为创伤、缺氧等方法可以诱发房颤。近年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作小动物房颤模型也取得了许多进展。本文就房颤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6.
“南昌兔”培育初报
褚芳, 罗厚良, 万筱荣, 周银平, 周明, 陈方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1998, 18 (
3,4
): 157-159.
摘要
(
2082
)
PDF
(3901KB)(
911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改进大耳白兔的生长速度和新西兰兔耳朵偏小的弱点,以新西兰母兔和大耳白公兔为亲本进行杂交,从杂交1代中选取理想型免,完成了3个世代的横交和优选,所育“南昌兔”在繁殖性能、幼兔生长速度、耳朵大小、血管清晰度等方面与选育目标相近。1~3世代繁殖结果显示,平均产仔数为8.3~9.1只,活产率95.2%~98.7%,平均哺乳仔数6.6~6.7只,平均离乳仔数6.3~6.4只,离乳存活率达95.1%,21日龄窝重达2300g,30~60日龄仔兔平均日增重33.6g。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7.
浅谈新建实验动物设施工艺流程平面图的重要性
唐强根,蔡正明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0, 30 (
6
): 468-471.
摘要
(
2081
)
PDF
(261KB)(
1506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实验动物环境设施建设的专业性特点,结合目前设施建设工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新建项目在设计阶段开始时就应十分重视“工艺流程平面”的设计,这是设计阶段第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开始到施工图设计、选材,设备选型等方方面面.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8.
一例患腹泻症藏酋猴继发感染病例病理学观察
钟振东1,许跃忠1,姚方1,魏建军2,钟浩1,周亮1,何永亮1,李军晖1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0, 30 (
6
): 432-435.
摘要
(
2070
)
PDF
(451KB)(
1642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探明患腹泻症藏酋猴继发感染病例的致病机理.方法 对一例曾有反复腹泻病史的8岁龄藏酋猴进行病理学研究.结果 临床症状上,该猴处于严重脱水状态;大体解剖上,该猴的肺部和小肠均出现严重眼观病变;组织病理学上,该猴的肝脏、肾脏组织均出现颗粒变性和空泡变性,多组织器官性的血管发生淤血、充血,管壁间质发生水肿;胰腺、膀胱和脑部组织均未见异常组织病变.结论 猕猴的腹泻具有病因复杂和季节性发生的特点,治疗应坚持中草药治疗为主,西药治疗为辅的原则.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9.
IL-4,GM-CSF体外诱导猪单核来源树突状细胞和功能鉴定
周谦君1,2,范慧敏1,刘中民1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0, 30 (
3
): 174-179.
摘要
(
2063
)
PDF
(461KB)(
1334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体外大量培养扩增猪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DC(monocyte-derived DC,MoDC),对细胞表型,免疫学功能及生物学活性进行鉴定.方法提取猪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经GM-CSF和IL-4诱导,体外培养5~8d,得到悬浮的MoDC,培养第5天加入浓度为1μg/ml的LPS诱导成熟.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MoDC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表面CD80/86,SLA-Ⅱ,CD172a等分子表达,BrdU法测定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oDC对同种异体T细胞的刺激能力,ELISA法检测MLR上清液中IFN-γL-4水平.结果 IL-4/GM-CSF刺激猪PBMC,可以获得MoDC,其表型为CD1
+
CD14
+
CD172a
+
CD80/86
+
SLA-Ⅱ
+
,经LPS刺激后CD80,CD86,SLA-Ⅱ表达升高.结论 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猪PBMC成功获得了MoDC,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移植耐受诱导和应用于异种移植打下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40.
高脂饮食喂养大鼠脂肪组织GRP78mRNA的表达及意义
刘佳,都健,裴丽娜,罗红飞,郭宁宁,林志楠,张克莹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0, 30 (
6
): 436-439.
摘要
(
2031
)
PDF
(281KB)(
1759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观察高脂喂养的胰岛素抵抗大鼠内脏脂肪组织中GRP78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胰岛素抵抗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C组)和高脂饮食组(HF组),每组15只.喂养10周后,应用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实验技术评估胰岛素抵抗模型的建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法检测脂肪组织GRP78mRNA的表达.同时检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测定血糖(BG)、胰岛素(INS),测定各组大鼠内脏脂肪的重量与体重的比值.结果 (1)喂养10周后HF组的葡萄搪输注率(GIR)明显低于NC组(
P
<0.01),HF组胰岛素明显高于NC组(
P
<0.05);(2)HF组大鼠内脏脂肪组织中GRP78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与N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3)10周末,HF组大鼠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及内脏脂肪相对含量均明显升高(
P
<0.01).结论 高脂喂养10周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建立成功,高脂饮食可诱导内脏脂肪组织GRP78mRNA表达增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