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动物设施设备

    实验动物设施设备
    (特邀云学术编辑罕园园博士整理)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作为中国实验动物科学领域内第一本专业学术期刊,持续追踪国际实验动物设施设备的新法规、新进展,实验室认可认证,以及不同设施设备下的动物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致力于面向作者和读者宣传实验设施设备的法规、认可制度和管理要求。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本刊发表了多篇以提高实验动物设施设备设计、使用与管理为目的的研究论文、管理论文和综述类论文,同时也有实验设施设备相关会议的报道。现将相关论文汇总为专题,以期对我国实验动物科研及管理工作有所帮助,共同促进我国实验动物设施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高校ABSL-2实验室流程管理的实践探讨:以厦门大学为例
    郑秀青, 邵志强, 宋婧, 张越华, 苏金华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4): 364-370.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160
    摘要429)   HTML359)    PDF (1300KB)(299)    收藏

    建立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动物生物安全二级(animal biosafety level-2,ABSL-2)实验室是支持高校涉及病原微生物教学和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本文以厦门大学实验动物中心ABSL-2实验室为例,分别从资质备案,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日常工作管理,压力梯度控制,人员、动物及物品的管理,生物安全监督检查,以及废弃物处理等方面,详细阐述了ABSL-2实验室的运行及管理模式,并针对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CNAS实验动物机构认可与AAALAC认证的比较分析
    吴孝槐, 肖巧喆, 庞万勇, 白玉, 李垚, 卢选成, 冯涛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3): 237-243.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2.033
    摘要991)   HTML132)    PDF (821KB)(1744)    收藏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CNAS)实验动物机构认可是我国实验动物管理的重要制度,是致力于保障我国实验动物质量和福利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第三方评价制度。美国实验动物饲养管理评估认证协会(Association for Assessment and Accreditation of Laboratory Animal Care,AAALAC)认证是为全球实验动物管理和使用机构提供动物福利和伦理认证服务的一种评价活动。本文从CNAS与AAALAC的性质、CNAS认可和AAALAC认证本质、评价依据和文件、评审流程、评审人员管理、结果采信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两项实验动物机构评价制度的差异与特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从评审角度讨论动物实验室文件管理中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
    李海玉, 许虎峰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3): 244-247.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114
    摘要359)   HTML23)    PDF (744KB)(538)    收藏

    医院建立一个良好的动物实验平台,需配套建立一套完善的动物实验管理体系。其中,文件管理是一个关键环节。笔者从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CNAS)实验室认可与检测机构认可评审员的角度出发,讨论动物实验室文件管理中常见问题,并探讨完善策略,为相关从业人员的管理水平提升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实验动物屏障设施管理中面临的生物安全问题及对策探讨
    杨玉琴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2): 95-101.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164
    摘要558)   HTML142)    PDF (798KB)(1116)    收藏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控制实验动物生物危害是使用实验动物的基础。本文从实验动物设施管理者的角度,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实验动物中心的生物安全管理经验为基础,分析了目前实验动物屏障设施在保证动物实验顺利开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潜在生物安全威胁,并探讨了降低此类风险的相关对策,以期为良好控制动物实验中生物安全问题提供借鉴。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自主研发生物安全型换笼工作台的性能检测与评价
    苏世博, 马文杰, 王伟, 郭慧娟, 张贺, 王梓, 康雷, 刘守琦, 刘怀然, 司昌德, 苟春天, 张伟, 陈洪岩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2): 102-110.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102
    摘要391)   HTML127)    PDF (1461KB)(453)    收藏

    目的 对自主研发的生物安全型换笼工作台进行功能检测与安全性评价。方法 依据YY 0569—2011《Ⅱ级生物安全柜》、RB/T 199—2015《实验室设备生物安全性能评价技术规范》等标准对自主研发的由深圳泓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生物安全型换笼工作台(HT-1303)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检测,并判定其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换笼工作台的主体外观完整性和稳定性、工作区洁净度、流入气流流速、下降气流流速、照度、噪声、气流流向、高效过滤器等检测效果良好,达到Ⅱ级生物安全柜标准。污染物品回收舱及器物表面灭菌舱的气密性效果良好,其尺寸、灭菌笼盒数量等还需进一步改进。结论 本团队研制的生物安全型换笼工作台可实现整机正常运行,其各项指标合格,能够完成负压环境下独立通风笼具的更换,并保证操作者、实验对象及环境的安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微电解无菌水系统在实验动物屏障设施中应用的跟踪监测
    张薇, 唐彬, 赵勇, 张志妮, 邓新燕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2): 117-121.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154
    摘要360)   HTML292)    PDF (704KB)(317)    收藏

    目的 跟踪观察实验动物屏障设施长期应用微电解无菌水系统是否可以持续维持终端供水的无菌。方法 在2018年4月—2022年3月期间,每季度跟踪监测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生产繁殖SPF级大小鼠的屏障设施中微电解无菌水系统1次。设置8个采样点,包括微电解出水口进入输水管道前取样点1个、终端出水口6个、输水管网回水取样点1个。按无菌操作流程取样,依据国家标准GB 14925—2010、GB/T 14926.41—2001进行微电解无菌水微生物检测。结果 2018年4月—2022年3月共进行17次采样;在微电解无菌水系统正常运行期间,8个采样点的微电解水均检测无菌,符合国家标准。结论 微电解无菌水系统能持续维持终端供水的无菌,可以长期应用于实验动物屏障设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高校实验动物设施维护保养采用社会化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吴强, 任倩, 华晨, 周正宇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 (1): 81-85.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183
    摘要258)   HTML28)    PDF (680KB)(377)    收藏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实验动物设施运营维护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结合苏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提出高校采用社会化服务模式进行实验动物设施维护保养可有效控制系统风险,同时提高设施的使用效率。这也符合国家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要求。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CNAS实验动物机构认可进展
    吴孝槐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1, 41 (5): 384-391.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141
    摘要749)   HTML277)    PDF (1886KB)(891)    收藏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CNAS)实验动物机构认可制是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中国国情的第三方评价制度,与实验动物许可证制度互为补充,是我国实验动物机构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文介绍了CNAS实验动物机构认可的起源、发展历程、认可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完善实验动物机构认可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病原微生物防控在实验动物设施管理与生物安全控制中的作用探讨
    罗银珠, 闵凡贵, 王静, 何丽芳, 潘金春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1, 41 (5): 443-449.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0.219
    摘要401)   HTML27)    PDF (1188KB)(668)    收藏
    生物安全管理是实验动物设施管理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生物医药研究快速发展,动物实验及实验动物设施建设需求不断增大。规范实验动物设施管理,保障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安全,加强实验动物健康监测体系建设,是目前行业良性发展的必然需要。病原微生物控制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核心,是评价实验室良好运行及其规范管理的一个重要指标。动物实验室因涉及动物活体实验或病原微生物感染实验,其潜在的生物安全风险更大。病原微生物控制是降低职业暴露风险和减少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有效途径。笔者总结多年的实验动物设施管理及生物安全控制经验,从病原微生物防控角度分析实验动物设施管理中的生物安全控制关键环节和注意事项,为提升实验动物设施管理及生物安全控制水平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小鼠生活笼实验引入适应期的必要性研究
    尹媛, 陆璐, 王蕴, 杨景, 付鹤玲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1, 41 (4): 358-362.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0.154
    摘要416)   HTML29)    PDF (1013KB)(853)    收藏
    目的 探讨用于小鼠代谢功能检测的生活笼实验是否需要引入适应期,以及如何判断和设置适应期时间长短。 方法 收集2016—2017年的31次小鼠生活笼实验数据。每次实验设置3 d即72 h适应期,记录小鼠饮水、饮食、产热率和体质量等数据,72 h后开始正式检测。对收集到的饮水、饮食、产热率和体质量数据做24 h分段分析,判断小鼠适应效果。 结果 356只小鼠中有约12%在96 h实验结束时饮水量低于1 mL,24~48 h与48~72 h的饮水量、进食量、产热率和体质量均存在明显差异(均 P<0.05);48~72 h与72~96 h的饮水量、产热率和体质量无明显差异( P>0.05),但进食量仍存在明显差异( P<0.05)。对各次实验的进食量适应性做独立验证,发现进食量适应性与小鼠体质量存在显著相关性( P<0.05)。 结论 有约12%的小鼠在72 h适应期结束后仍无法适应新水瓶,设计实验时需要考虑增加样本数量。如果进食量数据不是重点研究方向,48 h适应期已经足够得到稳定结果。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两种不同类型实验动物屏障设施的气流组织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技术分析
    周斌, 赵勇, 汪亚兵, 刘吉宏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1, 41 (3): 252-258.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1.077
    摘要468)   HTML221)    PDF (1353KB)(390)    收藏
    选取动物实验和生产两种不同类型屏障设施作为研究对象,以余热排除效率、氨气排污效率、二氧化碳排污效率以及平均空气龄作为其气流组织的评价指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技术,对比分析了在不同换气次数、不同排风口位置情况下,两种类型实验动物设施的气流组织优劣势。结果表明,以上述指标评价时,顶部送风、下侧排风辅助的送排风形式较为适合。此外,对于饲养密度高的实验动物生产设施,建议根据饲养室的热负荷程度调整最低换气次数。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一种大鼠跑台抗阻训练模型的构建
    蔺海旗, 王震, 林文弢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1, 41 (2): 143-147.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0.089
    摘要309)   HTML14)    PDF (570KB)(302)    收藏
    目的 构建一种大鼠跑台抗阻训练模型。 方法 选用19月龄的雄性SD大鼠40只,通过测试确定跑台放置的角度和速度,并根据大鼠尾部负重负荷及全血乳酸的变化来确定抗阻训练模型的运动方案。 结果 大鼠在坡度35°跑台,以15 m/min跑速进行抗阻训练,运动效果较好。运动8~15 s时,全血乳酸浓度均值为3.8~5.2 mmol/L。根据能量代谢和全血乳酸半时反应情况,设定大鼠抗阻训练跑15 s、间歇30 s为一次训练。每组4次训练后全血乳酸浓度较为稳定;每组间歇3 min,每天3组,全血乳酸浓度为4~5 mmol/L。 结论 通过设置跑台的坡度、速度和大鼠尾部负重等参数,建立了一种大鼠跑台抗阻训练模型。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溶液式环境控制设备在实验动物设施中的应用
    张婷, 陈亮亮, 李海翔, 黄发洲, 蔡武凯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1, 41 (2): 161-165.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0.199
    摘要229)   HTML21)    PDF (856KB)(304)    收藏
    近年来溶液式环境控制设备在实验动物设施建设中逐渐得到了应用和推广。本文实测和分析了溶液式环境控制设备在实验动物设施中的应用情况,从环境控制效果、系统配电、运行能耗、排气处理、安装条件以及使用维护等方面,将其与传统环境控制设备进行了对比,为进一步促进溶液式环境控制设备在实验动物设施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独立通风笼盒内换气次数与压差差异性分析
    张建平, 傅江南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8, 38 (3): 231-235.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8.03.013
    摘要526)      PDF (1093KB)(355)    收藏
    目的 评估独立通风笼盒(IVC)使用过程中,在设定参数下,同一笼架内各个笼盒换气次数及内外压差之间的差异。 方法 屏障环境内,以单面IVC为检测对象,设备参数设置:换气次数50次/h、40次/h,压差+20 Pa、+10 Pa,检测笼盒送风口的风速及笼盒内外压差。 结果 设定换气次数与实测笼盒内换气次数存在差异,实测值在设定值的±30次/h范围内波动,并且同一笼架上笼盒与笼盒之间的换气次数实测值差异较大,在30次/h~60次/h; 不同位置笼盒间内外压差的差异较小,实测值均在设定值的±10 Pa范围内波动。 结论 为保证笼盒内微环境的一致性,减少环境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如何将同一架IVC笼盒之间的换气次数和内外压差波动控制在较低范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小动物控温手术台的改造及其在实验教学中初步应用
    陈健, 张金玉, 胡进平, 权福实, 袁宝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9, 39 (4): 323-325.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9.04.013
    摘要163)      PDF (857KB)(254)    收藏
    介绍对小动物控温手术台的改造及其在实验教学中初步应用。对原有实验装置进行重新设计和改造,解决了原有手术台在使用中的问题,降低了手术中动物的死亡率,提高了动物福利和手术成功率,使动物实验能够简便、安全、高效地进行,保障了实验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关于建设我国实验动物福利保障体系的思考
    刘晓宇, 赵海龙, 卢选成, 李晓燕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9, 39 (4): 326-330.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9.04.014
    摘要205)      PDF (546KB)(312)    收藏
    基于我国实验动物福利现状,本文阐述自《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发布以来我国实验动物福利工作被提出、重视,而后逐步进入制度化建设的过程。从梳理现况、发现不足、借鉴国际经验、立足我国国情等方面分析了“建设什么样的实验动物福利保障体系”的问题。提出我国实验动物福利保障体系应建立在许可证制度和质量合格证制度基础上,确保实验动物的基本福利; 以实验动物机构认可制度为支点,推动全国实验动物福利工作达到更高水平; 管理网应覆盖所有实验动物和所有环节,消灭盲区。我国应在宣传贯彻实验动物福利理念、推动实验动物福利立法和发挥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等方面继续推进我国实验动物福利保障体系建设,争取在下个三十年实验动物管理工作能取得更辉煌的成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实验动物屏障设施常用的6种消毒剂
    潘明明, 陈枉枉, 王艳, 王婧, 周正宇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9, 39 (6): 489-495.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9.06.012
    摘要564)      PDF (516KB)(449)    收藏
    控制实验动物屏障设施病原微生物不仅关乎实验动物质量和实验结果的可信度,更关系到人员健康和环境安全。在实验动物屏障设施的运行过程中,人员和物品的进出等可能带入病原微生物,因此屏障设施的日常卫生消毒至关重要。本文选取实验动物屏障设施中常用的6种消毒剂,对其性质、作用机理、毒性、职业健康安全和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实验动物屏障设施选取合理有效的消毒剂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屏障环境的哨兵动物应用
    赵勇, 范春, 朱闽娟, 金益, 陈国强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0, 40 (1): 70-73.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20.01.012
    摘要411)      PDF (346KB)(330)    收藏
    屏障环境哨兵动物设置除考虑哨兵动物种属、品系、性别、周龄、数量、接触方式、放置位置、检测频次外,也要考虑排除动物受到的应激对监测结果干扰。依据实验动物“3R原则”,哨兵动物既可作微生物监测的指示动物,又可用于饲料营养的监测,提出设置哨兵动物数即实际检测哨兵动物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浅谈ABSL-2实验室运行管理要点
    杨华, 赵勇, 宋志刚, 李顺, 周晓辉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0, 40 (2): 149-153.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20.02.011
    摘要499)      PDF (481KB)(321)    收藏
    实验动物是医学研究广泛应用的重要工具, 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生物安全保障是支撑人类生物医学研究与相关科技进步的关键基础条件之一。目前,动物生物安全二级(ABSL-2) 实验室已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的多个领域。本文通过介绍ABSL-2实验室管理要点,围绕实验室建筑设计、资质审批及实验项目审批管理、设施运行、人员管理、操作规程、应急处置等方面,如何加强管理,建立一个有效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以防止危害生物因子泄露,提高动物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支撑水平,为同行提供信息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实验动物设施中牛棒状杆菌感染的防治策略
    黎 明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0, 40 (3): 252-.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20.03.014
    摘要766)      PDF (423KB)(413)    收藏
    随着国内创新药产业的发展,各类免疫缺陷及重度免疫缺陷动物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各个实验动物机构。伴随而来的问题是,越来越多的实验动物设施内和动物种群中都出现了牛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bovis)的感染。目前,牛棒状杆菌尚未列入我国 SPF 级动物病原菌排除列表,但该条件致病菌对免疫缺陷动物有极大的危害性。该病原菌由于具有快速传播和极难清除的特点,对免疫缺陷动物设施有灾难性的危害,过去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本文结合国内外对该细菌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过去6年作者在2个实验动物设施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策略,为实验动物设施内牛棒状杆菌污染的预防和清除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三维热管在实验动物设施除湿中的节能应用
    吴强, 尤军, 吴成, 王志毅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0, 40 (5): 437-.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20.05.013
    摘要245)      PDF (711KB)(261)    收藏
    实验动物设施;热管;除湿;回收能量 
    图表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微电解水用于SPF级实验动物饮用水初探
    张薇, 唐彬, 黎福荣, 赵勇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8, 38 (5): 394-398.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8.05.013
    摘要311)      PDF (588KB)(264)    收藏
    目的 对屏障繁育设施中应用微电解无菌水系统的输水管网、水进行细菌监测,并观察饮用微电解无菌水对SPF级SD大鼠血液生化的影响。 方法 从2015年~2017年对微电解制水系统6个出水点进行跟踪采样检测。21日龄SD大鼠分为2组,每组雌雄各20只,分别饮用微电解水、高压灭菌水,饮用1~8个月后分别麻醉,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液生化。 结果 对微电解制水系统长达2年多的跟踪检测,微电解水、输水管网均未检测到细菌。21日龄SD大鼠分别饮用微电解水与饮用高压灭菌水1~8月后检测,血液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屏障繁育设施应用微电解无菌水系统,对水及管网有持续性消毒杀菌作用,水和管网长期保持无菌;21日龄SD大鼠饮用微电解水8个月对血液生化指标没有明显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独立通气动物笼和开放笼饲养大鼠比较观察
    李俊鹏, 秦美蓉, 冼静雯, 谢天柱, 金毅, 陈润桦, 黄泽愉, 陈宁, 王晓炜, 王平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8, 38 (5): 399-402.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8.05.014
    摘要257)      PDF (6867KB)(124)    收藏
    目的 观察独立通气动物笼(IVC)和开放笼两种饲养方式对大鼠生长的影响。 方法 屏障内用IVC和开放笼同时饲养大鼠,连续30 d,观察动物的体质量、摄食量、血液学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并进行病理学检查。 结果 IVC和开放笼所饲养大鼠均正常生长,但两种饲养方式大鼠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尿素氮和总胆固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IVC和开放笼所饲养大鼠均正常生长,但部分血液学和血清生化指标有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高校实验动物屏障设施微生物监控管理
    彭丽娜, 王朝霞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8, 38 (2): 154-159.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8.02.015
    摘要161)      PDF (446KB)(346)    收藏
    通过阐述实验动物微生物监控的理念,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环境质量控制、动物质量控制、人员管理等三个主要控制点对高校实验动物屏障设施微生物监控管理进行了探讨,以期对高校实验动物屏障设施微生物监控管理提供有益借鉴,使其制定出符合自身设施的动物微生物监测计划。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川北医学院实验动物屏障系统管理初探
    杨国淋, 魏玲, 苏畅, 李阳友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7, 37 (4): 328-330.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4.015
    摘要178)      PDF (368KB)(253)    收藏
    实验动物是医学、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条件。屏障环境是进行清洁级和SPF动物的生产、实验和检疫的必要条件,是提供合格、标准、高质量实验动物的保障。本文结合我校实验动物的繁殖、饲养和实验环境,参照国家实验动物环境标准(GB 14925-2010),从屏障环境设施的标准操作规程、操作人员的管理、屏障设施维护、屏障系统环境因素和实验动物的质量监控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动物中心的屏障环境设施建设和有效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一种实验动物新型隔离器系统的研制
    卢领群, 石巧娟, 金秀清, 刘月环, 郭红刚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7, 37 (3): 224-226.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3.011
    摘要196)      PDF (889KB)(272)    收藏
    介绍了一种新型无菌隔离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与传统的隔离器相比, 其操作更加灵活、高效。该隔离器已授权为国家实用新型专利(ZL200920117874.X)。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排气通风笼具微环境的动态检测
    王贵平, 薛智谋, 周正宇, 吴强, 华晨, 王婧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7, 37 (2): 150-154.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2.013
    摘要173)      PDF (523KB)(292)    收藏
    目的 动态检测屏障环境中用于小鼠的新型排气通风笼具(EVC)的微环境指标。 方法 测定两种饲养小鼠的EVC笼盒内通风风速和笼盒体积,计算笼盒换气次数。使用刨花垫料时换笼周期设置为7 d,使用玉米芯垫料时换笼周期设置为14 d,分别在每种换笼周期内每日连续检测笼盒内的噪声、压差、温度、相对湿度和氨浓度指标。 结果 两种EVC笼盒内噪声分别为54.2±3.4 db和55.6±4.1 db,笼盒与屏障环境压差分别为-23.1±9.2 Pa和-27.5±11.6 Pa。从换笼周期第1日起,饲养小鼠的EVC笼盒内的温度差、相对湿度和氨浓度都呈现逐步升高的趋势; 使用刨花垫料的两种EVC笼盒其第6日的氨浓度分别达到1.28±0.08 mg/m 3和1.33±0.15 mg/m 3,笼盒内温度分别为23.5±0.27 ℃和22.8±0.15 ℃,湿度分别为67.8%±2.2%和70.2%±1.1%;而使用玉米芯垫料的两种EVC笼盒内第12日达到氨浓度分别为1.95±0.46 mg/m 3和2.17±0.33 mg/m 3,笼盒内温度分别为23.8±0.4 ℃和24.1±0.2 ℃,湿度分别为70.3%±1.8%和69.6%±1.8%。 结论 使用EVC笼盒饲养小鼠时,刨花垫料采取每6日换笼及玉米芯垫料采取每12日换笼的方案,可以使笼盒内的微环境指标: 噪声、压差、温度、湿度和氨浓度,均符合国标GB14925-2010要求。提示EVC与玉米芯垫料相结合,有助于维持笼盒内微环境稳定,可用于实验动物的生产和相关研究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单笼与群居饲养对雌性食蟹猴情绪的影响
    李伟, 金益, 邢正弘, 陈国强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7, 37 (1): 46-49.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1.010
    摘要224)      PDF (408KB)(236)    收藏
    目的 了解单笼与群居饲养雌性食蟹猴的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A)、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及与情绪相关的心电、血压的差异,探讨生活环境对食蟹猴情绪的影响。 方法 选取9只4~6岁雌性食蟹猴,前5个月单笼饲养,后5个月群居饲养,分别测量其心电、血压、NA、5-HT、DA、日常表情行为等相关指标。 结果 整个实验期间, 心电参数中的心室率、PR间期、QT间期及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NA、5-HT、DA)、血压中的舒张压值等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单笼阶段的愤怒、焦虑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群居; 性行为、活动度、快乐因子得分显著低于群居(P<0.05)。 结论 食蟹猴更适合群居饲养, 如果长期单笼饲养,将对其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心电、血压参数中某些指标产生较大影响, 并易于产生多种负面情绪。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新疆子午沙鼠尿液采集方法的建立及尿液部分生化指标的测定
    徐艺玫, 史深, 罗芸, 燕顺生, 赵红琼, 廖力夫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7, 37 (1): 55-58.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1.012
    摘要263)      PDF (474KB)(262)    收藏
    目的 建立子午沙鼠尿液采集方法,测定分析野生子午沙鼠尿液部分生化和电解质指标,并与SD大鼠尿液生化指标进行比较。 方法 在实验室内适应性饲养野生子午沙鼠3个月,采用自制尿液收集装置采集40只子午沙鼠和40只SD大鼠24 h尿液,用于尿液部分生化与电解质指标测定。 结果 自制装置可成功收集子午沙鼠和SD大鼠24 h尿液。子午沙鼠24 h的尿液量为3~3.5 mL, 1.5月龄SD大鼠为8~10 mL。肉眼观察, 子午沙鼠和SD大鼠的尿液多为黄色、透明、有氨味。子午沙鼠尿液pH为7.80±0.40; 尿比重为1.011±0.005; SD大鼠尿液相应数值为7.12±0.03和1.018±0.003。子午沙鼠和SD大鼠的生化指标大多为阴性, 但有个别动物样本有不同程度的阳性。子午沙鼠尿液电解质指标在捕获地区间和性别间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 结论 本文建立的尿液采集方法和测定结果为子午沙鼠实验动物化和相关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实验动物饲育设施设备发展研讨会暨《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编辑委员会会议”在苏州召开
    本刊编辑部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6, 36 (6): 478-478.  
    摘要68)      PDF (152KB)(144)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单笼与群居饲养对雌性食蟹猴生理指标的影响
    李伟, 金益, 柏熊, 王晓东, 邢正弘, 王校权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6, 36 (5): 369-373.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6.05.009
    摘要230)      PDF (376KB)(247)    收藏
    目的 了解单笼与群居饲养雌性食蟹猴生理指标的差异。 方法 选取9只4~6岁雌性食蟹猴作为实验对象,前5个月单笼饲养,后5个月群居饲养。对体质量、体温、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阶段指标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 食蟹猴单笼阶段的体质量显著低于群居阶段(P<0.05)。血常规中,单笼阶段的白细胞计数(WBC)、嗜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极显著高于群居阶段(P<0.01); 单笼阶段的单核细胞计数(MONO)、单核细胞百分比(MONO%)极显著低于群居阶段(P<0.01); 单笼阶段的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显著低于群居阶段(P<0.05)。血液生化中,单笼阶段的总胆红素(TBIL)极显著低于群居阶段(P<0.01); 单笼阶段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显著高于群居阶段(P<0.05)。单笼阶段的尿常规中的蛋白质阳性率高于群居阶段,组间相比差异显著(P<0.05)。其余指标组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食蟹猴更适合群居饲养,如果长期单笼饲养,可能对其体质量及血液学和尿常规中某些指标产生较大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介绍一种简易“X”型大鼠固定法的使用
    高原, 刘丁龙, 徐平, 虎力, 张伟波, 温珮彤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6, 36 (5): 378-381.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6.05.011
    摘要207)      PDF (628KB)(241)    收藏
    目的 探讨一种可适用于实验大鼠且能进行较长时间固定的简易方法,为大鼠进行针刺或电针操作提供技术支持。 方法 以110~120 cm长的棉线绳2根、6 cm宽口径的透明胶带、20 cm长1 cm宽的丝带为材料,参照骨科锁骨骨折的固定方法,对大鼠进行“X”型固定操作。 结果 采用“X”型固定法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鼠得到了有效的固定,从而极大提高了实验效率。 结论 “X”型固定法是一种简易、经济、高效且较为安全的大鼠固定方法,便于长时间留针或电针干预,可在大鼠实验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符合AAALAC要求的实验猴饲养和集群化管理
    王俐梅, 郭健敏, 汪巨峰, 杨威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6, 36 (5): 396-399.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6.05.016
    摘要185)      PDF (362KB)(290)    收藏
    建立符合国际实验动物评估和认可委员会(AAALAC)要求的实验猴饲养和集群化管理程序有利于研究机构人道和科学地对待动物,最大程度表达动物的天性,从而保障动物的健康和福利。本文总结了AAALAC要求下的实验猴的饲养程序和集群化管理程序,具体包括实验猴的基本饲养程序、实验猴集群化管理等方面。并进一步探讨了符合国际动物福利标准的实验猴集群化管理对于确保动物健康,为实验提供可靠而准确资料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实验动物行为与环境质量研究进展
    田立立, 魏晓锋, 高诚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6, 36 (3): 237-242.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6.03.016
    摘要161)      PDF (470KB)(196)    收藏
    实验动物行为是其针对某种刺激的反应或因与其所在的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活方式,包括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这里的环境指动物直接生活的场所,包括实验动物设施和饲养笼盒。本文主要综述环境条件对实验动物的生活和行为造成的影响,并结合实验动物相关标准,探索动物生存环境的适宜条件和合理水平,为提高动物福利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一种通用型实验动物保定支架的设计
    银欢, 赵建文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5, 35 (4): 326-327.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5.04.015
    摘要116)      PDF (303KB)(204)    收藏
    目的 研制一种通用型实验动物保定支架。 方法 根据动物的体型大小,调节固定支架的颈部、腹部固定装置。 结果 该固定支架可将动物固定,适合于给药、外科手术等实验操作。 结论 该保定支架可按实验动物的体型,准确定位、保定,通用性较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浅谈高校IVC动物实验室的管理制度
    孔丽娟, 王欣丽, 王成, 郝智慧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5, 35 (4): 328-329.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5.04.017
    摘要132)      PDF (320KB)(220)    收藏
    针对目前高校动物实验室的特点和管理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结合我校独立通风笼盒 (IVC)动物实验室的管理经验,在实验室现存的硬件设施条件下,从软件制度上着手加强管理,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减少因人员带来的环境污染,从而更好地发挥高校公共实验室平台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北美实验动物认可管理现状
    史光华, 吕京, 葛红梅, 周洁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5, 35 (2): 138-141.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5.02.011
    摘要134)      PDF (392KB)(160)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实验动物质量环境影响因素的探讨
    王欢, 吴俊, 朱勇, 吕京, 史光华, 谢景欣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4, 34 (6): 503-506.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4.06.015
    摘要136)      PDF (468KB)(228)    收藏
    目的 更全面地了解实验动物质量环境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实验动物质量提供保障条件,从而为动物饲养环境及设施的建设与评价要求及相关标准提供参考。 方法 根据国内外有关实验动物环境标准要求及文献报道,以及被公认的对各类动物生长有不良影响的其他环境因素,结合我国现行有关实验动物环境设施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对影响动物质量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更为全面的应予以控制的动物生长影响因素。 结果 现有标准未充分考虑各类实验动物饲养环境的影响因素。不同温湿度对不同种类动物的影响有差异,噪声频率高低对某些动物的影响有特异性,大气和装修材料散发的化学污染物、紫外线、振动、电磁辐射等对动物的影响不能忽略。 结论 应补充和完善实验动物环境中需进行控制的动物质量影响因素,以进一步保证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以NOEV[dB(C)]作为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噪声标准指标与限值的探讨
    魏社林, 袁文, 蔡巧冰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4, 34 (6): 507-508.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4.06.016
    摘要176)      PDF (247KB)(210)    收藏
    我国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国家标准GB14925-2010以及国外相关标准噪声指标采用A声级噪声值dB(A),该指标以人类的听觉特性为基础。我国噪声标准限值为≤60 dB(A),亦来源于人类听觉要求。科学事实和已有科学研究显示目前采用的指标与限值均不尽合理,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论证。同时本文综合现有研究文献,提出以最大无可见影响客观噪声值NOEV[dB(C)],No observed Effect Volume [dB(C)],作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噪声标准的指标与限值,并推断得出不同种类实验动物的NOEV[dB(C)]是不同的。具体数值需要通过新的研究方可获得,本文或可为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噪声标准的指标与限值达到科学有据提出了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利用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评估较低压差状态下独立通风笼盒(IVC)内微生物污染情况
    赵维波, 王静, 闵凡贵, 刘香梅, 邝慧文, 张钰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4, 34 (6): 509-511.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4.06.017
    摘要131)      PDF (314KB)(208)    收藏
    目的 利用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制造微生物感染环境,评估在低压差条件下独立通风笼盒(IVC)内微生物的污染情况。 方法 IVC压差分别设定为 3 Pa和10 Pa,放置于负压屏障环境内。分别在笼架外四角、中间的笼盒盖上以及对应的笼盒内放置培养皿,细菌培养皿为血平皿,病毒培养皿为内置直径2 cm吸附滤纸的玻璃平皿。将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放置于距离笼架2 m处,间隔48 h分别雾化5 ml的1.9×10 8个/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2.4×10 -4 TCID50的小鼠脑脊髓炎病毒,雾化停止后30 min、60 min,用培养法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预先放置的平皿内病原。 结果 大、小鼠IVC在设定为10 Pa及3 Pa时,实际测定压差分别为2.2 Pa和7.8 Pa, 经培养法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数量在30 min检测最低值为222个/平皿,60 min检测均大于500个/平皿,而放置于笼盒内的平皿未见生长;小鼠脑脊髓炎病毒拷贝数在30 min检测最低为1.23×10 2,60 min最低为1.61×10 4 ,而放置于笼盒内的平皿未能检出。 结论 IVC笼盒在最小压差为2.2 Pa时也能够防止外来病原的进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