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39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9-02-25
       
    人物
    刘瑞三教授追思会
    周光兴
    2019, 39(1):  1-2.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9.01.001
    摘要 ( 190 )   PDF (241KB) ( 2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论坛
    树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优势与挑战
    贾杰, 代解杰
    2019, 39(1):  3-8.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9.01.002
    摘要 ( 401 )   PDF (463KB) ( 3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物模型是研究人类疾病发生机制和药物筛选及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手段。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及对疾病分子遗传机制研究的深入,啮齿类动物与人类遗传背景、生理及代谢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啮齿类动物很难体现人类疾病的复杂症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局限性日益突出。灵长类动物在进化上与人类更为接近,其生物学特性与人类非常相似,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灵长类动物遗传操作困难、研究周期长、成本高。树鼩是一种在进化上比啮齿类更为接近灵长类的小型哺乳动物,其神经功能障碍和感染性疾病等多个系统的关键因子和信号通路与人有保守和独特的特征,同时与灵长类动物比较,具有易饲养、繁殖快、研究成本低等优点,目前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领域。本文基于树鼩在生理代谢过程和组织解剖结构方面的特点,分析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优势与面临的问题。
    论著
    MPTP诱导树鼩帕金森疾病模型行为学检测方法研究
    张志成, 宋庆凯, 黎晓慧, 李娜, 黄鑫, 袁圆, 王璇, 李明学, 代解杰
    2019, 39(1):  9-14.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9.01.003
    摘要 ( 314 )   PDF (874KB) ( 3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树鼩急性帕金森疾病(PD)模型,对Catwalk、FPA检测系统作为评价PD行为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14只成年、健康的普通级滇缅树鼩,随机分为模型组(n=10)和对照组(n=4),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药物腹腔注射建立急性PD模型,对照组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结果 成功建立树鼩急性PD模型。建模1 d后, 与对照组树鼩相比,模型组树鼩空间利用指数下降、低运动性出现次数(BLM)指数显著升高(P均<0.001),表明模型组空间利用能力受损、活动度下降; 模型组右前爪(RF)、左前爪(LF)最大接触面积减少, RF、LF和右后爪(RH)爪印最大接触面积平均压力,以及RF、RH 、LF爪印平均压力及四肢平均力量均下降(P均<0.05),反映了树鼩肌肉僵硬度升高, 可以作为PD步态分析的定量指标; 0~15 Hz(TI1)震颤显著增强(P<0.01), 能较好模拟PD患者静止性震颤的临床表现。结论 MPTP致树鼩急性PD模型能较好模拟PD早期的临床表现。Catwalk、FDA检测系统可提供系统、客观、可靠的PD行为学数据。
    树鼩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分离鉴定
    王璇, 王文广, 李娜, 袁园, 张志成, 孙晓梅
    2019, 39(1):  15-20.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9.01.004
    摘要 ( 276 )   PDF (1242KB) ( 2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树鼩脊髓来源的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分离、鉴定方法以及原代培养技术。为体外利用树鼩星形胶质细胞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实验材料。方法 给新生树鼩实施安死术后采集脊髓组织, 于解剖显微镜下去除脊髓膜和血管, 减少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红细胞的影响, 然后使用胰蛋白酶和DNaseⅠ联合消化脊髓组织,分离培养。根据星形胶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小胶质细胞的贴壁时间差异,使用差速贴壁法去除成纤维细胞; 然后在细胞铺满后,使用恒温摇床振荡的方式去除少突胶质细胞;通过连续3次纯化,去除神经元。对所培养的细胞进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细胞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结果 采用胰蛋白酶和DNaseⅠ联合消化后差速贴壁培养,能够分离获得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具有典型的原浆型和纤维型特征,原浆型呈多角状,突起少而粗壮; 纤维型突起丰富且向外铺展开; 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GFAP表达阳性,且纯度可达到95%。结论 成功建立了树鼩的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分离纯化培养方法。
    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环指蛋白126基因敲除小鼠
    高梦樵, 艾东旭, 李钰, 孙菲, 王进, 范君文, 袁征, 刘源, 孙兆增
    2019, 39(1):  21-25.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9.01.005
    摘要 ( 335 )   PDF (1031KB) ( 2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利用CRISPR/Cas9技术,获得环指蛋白126(RNF126)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方法 针对C57BL/6小鼠Rnf126基因的第四外显子设计敲除引物,构建sgRNA重组表达载体。通过体外转录获得sgRNA及Cas9 mRNA,并以显微注射的方式将RNA导入到C57BL/6小鼠的受精卵中,通过胚胎移植至代孕母鼠。获得子代工程鼠后,用PCR对其进行鉴定。结果 成功获得针对鼠Rnf126基因的sgRNA以及Cas9 mRNA; 通过显微注射获得了82枚状态良好的受精卵并成功移植至3只代孕母鼠体内; 获得了11只F0代仔鼠,鉴定后选择一只单链缺失62个碱基的阳性鼠进行扩繁并在F1、F2代检测到该突变。结论 成功构建Rnf126基因敲除C57BL/6小鼠,该模型可用于RNF126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靶向大鼠Vegf/Vegfr基因siRNA的基因沉默效应研究
    陈林中日, 殷冬来, 赵泽婷, 韦芊含, 陈昕, 张雨梅
    2019, 39(1):  26-33.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9.01.006
    摘要 ( 211 )   PDF (1437KB) ( 2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筛选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Vegfr)基因的siRNA序列,有效沉默大鼠Vegf/Vegfr基因的表达。方法 根据大鼠Vegf、Vegfr1 (Flt1)、Vegfr2 (Flk1)基因,设计合成了各三个siRNA序列,转染大鼠内皮细胞后,通过RT-PCR、Western blot检测对靶基因的沉默效果。结果 所设计的siRNA有2个序列可有效沉默Vegf的表达,分别有一个序列可有效沉默Flt1和Flk1的表达。结论 所筛选出的靶向Vegf/Vegfr基因的siRNA有效序列,可用于VEGF/VEGFR相关的血管生成研究中。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马芹, 闫文卓, 周洁, 高诚, 刘铁龙, 赵丽丽, 陈洪岩, 陆涛峰
    2019, 39(1):  34-38.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9.01.007
    摘要 ( 238 )   PDF (1129KB) ( 3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简便检测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方法。方法 针对Genbank 中FPV基因组设计了4条LAMP扩增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确定高效的LAMP扩增条件。结果 建立的LAMP方法在65 ℃水浴条件下反应60 min可对FPV进行高效扩增,检测限量为5.01×102拷贝/µL,比常规PCR检测的敏感性高10倍,且与猫疱疹病毒1型(FHV-1),犬细小病毒(CPV)及犬腺病毒(CAV)均无交叉反应。结论 建立的LAMP方法设备要求低、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FPV临床样品的快速检测。
    两种小鼠肺癌模型的构建及Micro PET-CT观察
    沈艳, 王韵, 张汝, 阮铮, 毛建华
    2019, 39(1):  39-45.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9.01.008
    摘要 ( 646 )   PDF (1430KB) ( 3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尾静脉注射与肋间隙肺部原位注射人源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制备肺癌小鼠模型肿瘤形成情况的差异。方法 使用NSCLC株NCI-H1975细胞,通过尾静脉注射以及经肋间隙肺部原位注射的方法制备NOD-SCID小鼠肺癌模型,于造模后15 d,应用小动物PET-CT技术观察小鼠肺部肿瘤形成情况; 解剖小鼠,检测肺部病理改变。结果 造模15 d后,经尾静脉注射NCI-H1975细胞的小鼠在肺部不能检测到肿瘤,而经肋间隙肺部原位注射NCI-H1975细胞的小鼠能够在肺部检测到明显的肿瘤形成。结论 肋间隙肺部原位注射肺癌细胞制备的肺癌小鼠模型肺部肿瘤形成均一、稳定、可重复、高效,是较好制备原位肺癌模型的方法。
    局部应用碘酊对兔游离皮瓣的影响
    侯栋, 程少华, 宋阳, 宋鹏飞, 王雷, 薛会朝
    2019, 39(1):  46-51.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9.01.009
    摘要 ( 291 )   PDF (1922KB) ( 3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兔皮下积液动物模型,探究质量分数2%碘酊对皮下积液及皮瓣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3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A、B、C、D四组,A、B两组为对照组,C、D两组为处理组。处理组用2%碘酊处理游离皮瓣,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处理游离皮瓣。分别于术后3 d处死A、C组,术后5 d处死B、D组,检测体质量、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皮下积液量,对游离皮瓣处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 处理组的皮下积液量少于对照组 (P<0.05); 胶原纤维增生占比及血管增生数量处理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体质量、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碘酊能促进兔游离皮瓣处胶原纤维及血管增生,减少皮下积液,加速创面愈合。
    鹿茸干预去卵巢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的实验评价
    曲雷鸣, 龚伟
    2019, 39(1):  52-55.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9.01.010
    摘要 ( 194 )   PDF (332KB) ( 2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依据中医学“肾藏精生髓主骨”理论、骨的生长发育与肾精-脑髓-骨髓密切相关,研究鹿茸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下丘脑-肾-骨的调节机制。方法 采用去卵巢造模方法建立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仙灵骨葆组、补佳乐组、鹿茸组; 连续给药12周后; 以双能 X 线骨密度分析仪进行骨密度(BMD)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股骨、肾、下丘脑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TGF-β1诱导早期应答基因1(TIEG1)活性。结果 连续给药12周后,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模型组大鼠骨密度显著降低(P<0.05), 与模型组比较,鹿茸可明显提高大鼠骨密度; 与正常组比较, 模型组大鼠骨、肾、下丘脑TGF-β1、TIEG1活性显著降低(P<0.05), 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骨、肾、下丘脑组织中TGF-β1、TIEG1活性显著升高(P<0.05)。结论 骨质疏松症病理机制之一是 TGF-β1 与 TIEG1活性异常,鹿茸对下丘脑-肾-骨反馈机制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
    经验交流
    SPF金黄仓鼠种群的建立及质量控制
    张华琼, 夏爽, 吴燕茹, 何凡
    2019, 39(1):  56-60.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9.01.011
    摘要 ( 227 )   PDF (518KB) ( 2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为配合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世界卫生组织(WHO)预认证,建立高质量的SPF金黄仓鼠种群。方法 通过剖宫产手术按照既定的配种方式建立SPF金黄仓鼠新种群,全面质量控制,定期抽样检测。结果 建立了SPF金黄仓鼠核心群和生产群,19种病毒、6种寄生虫和17种细菌检测阴性。结论 新建SPF金黄仓鼠种群质量符合WHO TRS 980的要求。
    山西省实验动物工作现状及对策建议
    庞文彪, 续国强, 陈朝阳, 宋国华
    2019, 39(1):  61-64.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9.01.012
    摘要 ( 205 )   PDF (359KB) ( 2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山西省实验动物工作做了详细的调查,就山西省实验动物工作现状和取得的成绩进行了介绍,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粗浅的分析,提出了下一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综述
    恶性疟原虫动物模型及基因编辑研究进展
    匡德宣, 王文广, 孙晓梅, 代解杰
    2019, 39(1):  65-71.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9.01.013
    摘要 ( 294 )   PDF (465KB) ( 3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恶性疟原虫是人体疟疾的病原体,恶性疟原虫动物模型是研究人疟原虫感染、慢性致病机制、药物评价和人疟原虫疫苗研制的重要实验材料。迄今为至,恶性疟原虫动物模型研究主要涉及非人灵长类、免疫缺陷小鼠、转基因技术以及CRISPR/Cas9系统等领域。本文对恶性疟原虫体内外感染动物模型及基因编辑研究做总结分析,为今后恶性疟原虫动物模型建立及基因编辑研究提供参考。
    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研究进展
    纪莲, 马铁, 刘冬妍
    2019, 39(1):  72-76.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9.01.014
    摘要 ( 256 )   PDF (471KB) ( 3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临床深入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药物和预防对策提供合理的大鼠模型。本文对EMs大鼠模型的发病机制、建模方法、优化措施、评价标准以及模型应用等进行综合阐述和比较,研究者可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建模方法,使其更加贴合实验及临床研究的需要。
    鸟类鸣叫及生物学意义的研究现状
    杨利琼, 谢君, 刘昉昉, 陈建, 徐帆
    2019, 39(1):  77-82.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9.01.015
    摘要 ( 341 )   PDF (390KB) ( 2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声音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不仅存在各种自然现象中,还存在于各种生物之间的通信交流中。鸟类各种鸣叫通信,不仅包含了生物体发声器官的自身振动信息,还有丰富的神经生物学信息。本文以乞求、歌唱、警报和逃逸四类的鸟类鸣叫及其背后所包含生物学意义进行综述,为禽类相关生物医学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