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动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实验动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特邀云学术编辑罕园园博士整理)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作为中国实验动物科学领域内第一本专业学术期刊,持续追踪实验动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发展和变化情况,关注实验动物质量检测评价与科学监管、实验动物资源保存、共享和新资源动物的开发与利用,以及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特征和特性的深入研究,致力于面向作者和读者宣传实验动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法规、认可制度和管理要求。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本刊发表了多篇以深入研究实验动物生物学特性、新型实验动物资源开发和利用为目的的研究论文、管理论文和综述类论。现将相关论文汇总为专题,以期对我国实验动物科研及管理工作有所帮助,共同促进我国实验动物资源开发和利用更上一层楼。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SKH1-hr hr小鼠部分生物学特性观测
    徐春华1,沈艳1,彭秀华1,周文江1,2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0, 30 (6): 450-454.  
    摘要4119)      PDF (619KB)(1528)    收藏
    目的 了解SKH-1无毛小鼠(SKH1-hr hr)的一些生物学特性,为SKH-1无毛小鼠的推广与应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应用定期观测SKH-1无毛小鼠体重、统计繁殖特性,测定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卵巢或睾丸重量和检测SKH-1无毛小鼠血液生理与生化指标的方法,初步认知SKH-1无毛小鼠的生物学特性.结果 SKH-1无毛小鼠平均窝产仔数为10±3.4只,仔鼠成活率为77%,平均胎间隔为29.7±6.0 d;最早初产日龄为88日龄,最晚达124日龄.SKH-1无毛小鼠的体重随周龄增加而增长,前12周增长快,后期增重较慢,基本保持在平台期;雄鼠的生长速度比雌鼠快,28周龄的雄鼠和雌鼠的体重分别可达38±4.45和29±5.21 g.SKH-1无毛小鼠脏器较KM小鼠、裸小鼠重,且有胸腺.雌雄SKH-1无毛小鼠之间血液生理指标PLT,PDW,大血小板,NEU 存在显著差异( P<0.05),MPV存在极显著性差异( P<0.01),其他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雌雄小鼠之间血液生化指标ALT、AST 存在显著差异( P<0.05),其他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 本实验比较系统地得出了SKH-1无毛小鼠的生长发育、繁殖性能、血液学指标等生物学特性的数据,可为SKH-1无毛小鼠生物学特性、皮肤肿瘤模型及其他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的参考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家蚕作为模式生物在现代生物学中的应用
    朱晓苏,宋艳,徐世清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9, 29 (1): 61-65.  
    摘要2969)      PDF (328KB)(1063)    收藏
    家蚕作为鳞翅目昆虫的典型代表和理想的生物学模型对动物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 动作用,其特殊突变已经成为现代遗传工程研究的优良材料。随着家蚕全基因组框架图和精细图 制作的完成,家蚕将成为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研究领域较为理想的模式生物。本文综述了家蚕 对现代遗传学的贡献,分析了家蚕作为模式生物在发育生物学、生物反应器和基因组分子平台建 设等研究领域的现状,论述了家蚕作为模式生物的在现代生物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不同性别、年龄Wistar大鼠常规血液生化值测定
    黄小琼, 邝少松, 王刚, 饶子亮, 陆春丽, 刘盛来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6, 26 (4): 245-246.  
    摘要2538)      PDF (6892KB)(1011)    收藏
    目的 研究性别和年龄因素对SPF级近交系Wistar大鼠血液生化值的影响。方法 用ECHO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测定SPF级近交系Wistar大鼠血液生化值。结果 各周龄大鼠雌雄间各项血液生化指标比较结果:幼龄期3周龄动物的总胆固醇(TC)雌雄间差异显著( P<0.05);生长期6周龄动物白蛋白(ALB)、总蛋白TP雌雄间差异极其显著( P<0.01);生长期6周龄大鼠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甘油三脂(TG)、TC等指标雌雄间有显著差异( P<0.05)。成年期13周龄动物丙氨酸转氨酶(ALT)、ALB、甘油三脂(TG)指标雌雄间差异极其显著( P<0.01);老年期52周龄大鼠的尿素氮(BUN)、TP、TG、ALT等指标雌雄间差异极其显著( P<0.01);老年期(52周龄)大鼠的AST雌雄间有显著差异( P<0.05)。同性别各周龄大鼠的一些血液生化指标也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年龄、性别因素对SPF级近交系Wistar大鼠的血液生化值有极其显著的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SPF鸡(蛋)质量控制相关程序的建立与完善
    窦如海1,简政1,王应文1,李浩2,郑茂恩2,朱瑞良3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0, 30 (6): 455-461.  
    摘要2501)      PDF (418KB)(1563)    收藏
    SPF鸡指无特定病原体鸡,SPF蛋指不合有国际规定的19种病原体和相关抗体的卵.SPF鸡(蛋)是生物制品的原材料.主要用于生物制品及有关制品的疫苗制作、检验、检疫,其生产繁育条件在万级净化环境设施条件下进行.目前全国有19个SPF鸡场,年产SPF鸡蛋2000万枚左右,其中山东有12个SPF鸡场,年产SPF蛋1500万枚,供应全国30余个省市,出口14个国家和地区.因此建立和完善SPF鸡(蛋)的育雏、育成、产蛋、检测、质量控制配套程序以及SPF鸡(蛋)质量标准十分重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自发性Ⅱ型糖尿病模型db/db小鼠生物学特性研究
    李娜,张周,冯颖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0, 30 (1): 33-38.  
    摘要2479)      PDF (497KB)(1493)    收藏
    目的 以C57BL/KsJ-db,+表型正常小鼠为对照组,研究自发性Ⅱ型糖尿病动物C57BL/KsJ-db/db小鼠的体生长曲线、糖代谢曲线、血清胰岛素水平变化,主要脏器重量、脏器系数等部分生物学特性,并探讨其肝脏、肾脏和胰腺等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 实验为期20周,从第4周开始,每周测定db/db以及db/+小鼠体重、血糖,每2周测定血清胰岛素水平,20周龄处死,脏器、脂肪称重,部分组织用10%中性甲醛固定,制作病理切片.结果 ①db/db小鼠体重、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比同龄对照组高( P<0.01);②db/db小鼠各脂肪系数明显大于db/+小鼠( P<0.01),而脾脏、胰腺以及肾脏则相对萎缩,特别是脾脏和雌性小鼠的胰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 P<0.01);③db/db小鼠肝细胞大片坏死、脂肪变性、炎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肾间质组织充血、水肿,肾小管内见蛋白管型、上皮细胞脂肪变性;胰岛数量明显减少、体积缩小,岛内细胞数量也相对减少.结论 db/db小鼠是一种肥胖的,伴有高血糖、高度胰岛素抵抗,肝脏、肾脏病变和胰岛功能不足的适用性Ⅱ型糖尿病动物模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小鼠生物净化中的动情周期判定及超数排卵
    刘青青, 牛玉娜, 周正宇, 王婧, 卢明康, 薛智谋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4, 34 (1): 56-58.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4.01.012
    摘要2417)      PDF (370KB)(922)    收藏
    目的 准确判定小鼠动情周期的变化,并在动情周期的不同阶段诱导超数排卵,探索最佳的超排时间,以提高生物净化的成功率。 方法 C57BL/6J小鼠每日08:00至13:00,取阴道脱落细胞进行涂片,观察脱落细胞中白细胞、有核细胞和角质化细胞的比例及变化的规律,确定小鼠的动情周期。据判定的动情周期的各阶段,腹腔注射外源激素分别诱导超数排卵后,于输卵管中取卵母细胞计数,并统计分析。 结果 根据阴道涂片确定小鼠动情前期(包括过渡期)、动情期(I、II期)、动情后期和间情期。4~6周龄 C57BL/6J小鼠诱导超数排卵的最佳时期是动情前期,平均可获得23.20枚卵母细胞, 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01)。 结论 据阴道涂片观察, C57BL/6J小鼠单个动情周期持续4~10 d,动情周期内不同时间段超排效果也不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NIH、ICR和KM小鼠血常规及血清生化值测定
    杨锡平1, 胡一江1, 孟琼1, 何松森2, 谢小兵2, 夏和平2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0, 20 (2): 111-112.  
    摘要2225)      PDF (2885KB)(803)    收藏
    比较了4周龄时NIH、ICR和KM小鼠的血常规及血清生化值的异同性,结果表明:无论是所测血常规还是血清生化值,各品种间均有一些指标存在差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雌性SD大鼠主要脏器重量及其脏器系数观测
    陈文文,毛栋森,戴方伟,施张奎,萨晓婴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9, 29 (4): 259-261.  
    摘要1978)      PDF (175KB)(1103)    收藏
    目的 测定雌性SD大鼠主要脏器重量及其脏器系数的变化。方法 选用15、25、40,60和150日龄的雌性SD大鼠各30只,分别测定体重,安乐处死后取脑、颌下腺、心、肺、肝、脾、肾、肾上腺、胸腺、卵巢和子宫11个脏器称重,并计算脏器系数。结果 各主要脏器及性器官重量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各脏器重量在不同日龄段大部分都有显著性差异( P<0.05或 P<0.01)。随着日龄的增加,脑、肺、肾、心等器官的脏器系数则逐步下降,子宫和卵巢的脏器系数在40日龄内呈增长趋势,并达到高峰,随之下降。结论 雌性SD大鼠在15~150日龄内机体处于快速生长阶段,以体重增加最为显著,雌性SD大鼠体重和脏器重量除个别外差异均比较显著,而脏器系数则表现不一,性器官的增长速度明显大于体重的增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近交系小鼠超数排卵的研究
    时彦胜,周吉盛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1993, 13 (4): 200-202.  
    摘要1658)      PDF (2010KB)(914)    收藏
    近交系小鼠超数排卵(简称超排)的研究可为小鼠胚胎库的建立提供大量胚胎。以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为主,按不同品系小鼠的特点,加前列腺素(PGF )1μg/只以上。超排BALB/c系小鼠,平均每只雌鼠取可用胚胎22枚,C57BL/6;A系小鼠为23枚,对照组分别取得7枚和8枚,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超排处理后的雌鼠交配受孕率较高。实验结果提示改进的超排方法可提高国产激素制品的超排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不同月龄SD大鼠血液生化正常值探讨
    许兰文, 黄灵红, 杨幼明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1998, 18 (1): 42-43.  
    摘要1607)      PDF (2948KB)(726)    收藏
    测定了3、6、12、18、24月龄普通级SD大鼠的血液生化指标: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尿素氮、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酯酶。所测结果可作为不同月龄SD大鼠血液生化参考值。此外,24月龄雄性大鼠,其胆固醇和3、6月龄大鼠相比,其甘油三酯与3月龄大鼠相比,均有非常显著差异( P<0.01)。雌性大鼠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雄性大鼠的胆固醇均有随添龄而增高的趋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TAFA2基因剔除小鼠模型的建立
    孙莲花1,陈燕1,麻孙恺2,迟俊2,匡颖2,顾鸣敏1,王铸钢3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0, 30 (5): 322-328.  
    摘要1572)      PDF (467KB)(944)    收藏
    目的 建立TAFA2基因剔除小鼠模型,为在体研究TAFA2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中枢神经系统发生、发育的关系创造条件。 方法 运用生物信息学手段确定小鼠TAFA2基因组的序列,设计基因剔除策略,构建基因剔除载体pBR322-MK-MCS-TAFA2,以电穿孔方法将基因剔除载体导入ES细胞,用G418和Ganciclovoir进行正负筛选,获得双抗性克隆,PCR鉴定出正确同源重组的ES细胞克隆。 结果 同源重组的ES细胞注入小鼠囊胚后获得嵌合体小鼠,嵌合体小鼠与C57BL/6J小鼠交配后获得Aguoti(野生型)毛色的小鼠41只,其中14只为TAFA2基因剔除杂合子小鼠,阳性率为34.1%。在雌、雄杂合子小鼠交配的后代中获得纯合子小鼠,初步的表型观察未发现TAFA2基因剔除小鼠出现异常改变。 结论 已成功建立了TAFA2基因剔除小鼠模型,其中纯合子小鼠未出现胚胎致死现象。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BALB/c突变小鼠的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测定值
    王冬平1, 李善和1, 郑亚萍1, 张敏2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1997, 17 (4): 229-231.  
    摘要1458)      PDF (5714KB)(1230)    收藏
    测定了BALB/c突变小鼠3种表现型——全毛、稀毛、无毛小鼠的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值。结果:①血液学指标,3种表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3种表型的血小板计数和无毛小鼠的血红蛋白含量在性别之间均有极显著性差异。②血液生化指标,无毛小鼠的血糖、白蛋白高于全毛和稀毛小鼠。全毛小鼠的TG、AST、ALT,稀毛小鼠的P、CHO,无毛小鼠的TG、CHO值在雌雄间有显著性差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HAMS/C系小鼠血液生化正常值测定
    程玉新1, 陈兴2, 杨惠敏1, 刘玲玲1, 可玲1, 张军凌1, 许潞丹1, 张立2, 柳天平2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1997, 17 (1): 33-34.  
    摘要1452)      PDF (5177KB)(681)    收藏
    测定了HAMS/C系小鼠9项血液生化值,并与母系KM小鼠和父系DBA/2小鼠的相应生化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所测各值中,胆固醇、尿酸和肌酐值雌雄个体间具有显著差异( P<0.05或 P<0.01);与KM小鼠比较,肌酐、尿酸、总胆红素、胆固醇和甘油三酯5项生化指标差异显著( P<0.01);与DBA/2小鼠比较,除甘油三酯和总胆红素2项指标具有显著差异( P<0.01)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说明HAMS/C小鼠具有某些独特的生化特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斑马鱼肝脏胆管系统的研究
    初晓红1,濮俊毅1,2,姚一琳1,陈秋生1,胡建华2,高诚2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0, 30 (3): 167-173.  
    摘要1439)      PDF (1254KB)(998)    收藏
    目的 系统地观察斑马鱼肝脏胆管系统的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方法采用酶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以及透射电镜技术.结果 斑马鱼肝脏胆管系统在肝实质内呈树枝状分布.胆管系统由细胞内和细胞间毛细胆管、前胆小管,胆小管和胆管构成.细胞内毛细胆管起源于细胞核附近,并且存在向细胞表面迁移.在肝细胞之间,有一胞质少、细胞核呈狭长型的明显不同于肝细胞的细胞,此细胞为BP细胞,BP细胞通过紧密连接与肝细胞进行细胞问的通讯活动.前胆小管由BP细胞和肝细胞共同构成管道的管壁.胆小管管壁通常由2~4个上皮细胞构成,胆小管上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直接接触,并没有基底膜使之相隔.本实验通过透射电镜还观察到由一个上皮细胞质膜突起再内折形成的胆小管,并通过一个纵向的连接复合体密封管道.胆管的管壁上皮细胞由立方上皮细胞或柱状上皮细胞构成,胆管外有结缔组织环绕.此外,淋巴细胞也参与了胆管管壁上皮细胞的构成,表明胆管存在黏膜免疫的应答.前胆小管和胆小管是连接毛细胆管和胆管的部分,因此,本实验认为前胆小管和胆小管相当于哺乳动物的黑林管.Mg 2+-ATP酶反应显示,胆管系统被染成棕黑色,交织成网.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发现胆管系统的上皮细胞的胞体以及起源于这些细胞的胆汁管道也呈阳性.结论 斑马鱼胆管系统不仅与哺乳类和鸟类有差异,而且与其他硬骨鱼类也不完全相同.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新西兰白兔血液流变学特性动态变化
    恽时锋,张立波,董敏,赵志刚,许龙详,陈莉,刘彪,吴正林,田小芸,周森妹,郭联庆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0, 30 (5): 379-380.  
    摘要1424)      PDF (109KB)(920)    收藏
    目的 分析我院自繁培育的封闭群新西兰白兔的血液流变学特性和动态变化。 方法 采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新西兰白兔的血液样品,分别检测其、WBV(高、中、低切变率)、HCT、ESR等15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对其动态变化进行分析。 结果 检测获得了新西兰白兔15项血液流变学的正常值和动态变化,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新西兰白兔血液学流变学特性均无显著差异( P>0.05)。 结论 我院自繁培育的封闭群新西兰白兔血液流变学特性非常稳定。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WHBE兔主要脏器重量及脏器系数的测定
    徐剑钦,陈民利,张利棕,陈亮,潘永明,徐孝平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9, 29 (4): 266-268.  
    摘要1407)      PDF (203KB)(954)    收藏
    目的 测定WHBE兔主要脏器重量并计算脏器系数。方法 实验选用成年啪E兔,测定体重和主要脏器重量,计算脏器系数,并对雌、雄WHBE兔脏器重量、脏器系数进行比较。结果 雌雄WHBE兔甲状腺差异有显著性( P<0.01),其他脏器系数,雌雄WHBE兔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wHBE兔脏器重量、脏器系数、消化道长度测定结果,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不同性别、年龄SPF级新西兰兔血液生理生化参数比较
    刘科,王刚,赵伟健,张富发,刘盛来,饶子亮,邝少松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9, 29 (1): 40-43.  
    摘要1349)      PDF (209KB)(757)    收藏
    目的 测定离乳1周龄和12月龄SPF级新西兰兔的血液学参数,并进行比对研究。方法 通过血液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SPF级新西兰兔血液学参数。结果 离乳1周雌性与雄性兔相比较,白细胞数、总蛋白指标差异极显著( P<0.01),红细胞、葡萄糖等6项指标差异显著( P<0.05)。12月龄雌和雄兔在红细胞、尿素氮等9项指标差异极显著( P<0.01),平均血红蛋白、红细胞分布密度等5项指标差异显著( P<0.05)。离乳1周龄雄兔和12月龄雄兔比较,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总蛋白浓度等18项指标差异极显著( P<0.01),血小板、葡萄糖浓度等4项指标差异显著( P<0.05)。离乳1周龄雌兔和12月龄雌兔相比较、在白细胞数、总蛋白浓度等8项指标差异极显著( P<0.01),在单核细胞比率差异显著( P<0.05),其余差异不显著( P>0.05)。结论 不同年龄、性别对SPF级新西兰兔血液学参数有重要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树鼩驯养中环境条件初步探讨
    刘汝文,角建林,陈丽玲,何保丽,李玛琳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0, 30 (5): 381-383.  
    摘要1345)      PDF (170KB)(1139)    收藏
    目的 通过实验室饲养树鼩,探讨更科学、更符合实际需要的普通级实验树鼩饲养环境条件。 方法 检测环境指数包括温度、光照、噪音、换气次数,落菌数,分析总结最适宜树鼩生长的环境参数。 结果 光照是所有因子中最重要的因子,光照时间12~14h,强度100~220 lx,比较有利于树鼩的四季繁殖。 结论 适宜普通级环境中饲养树鼩控制指标:温度18~29℃,相对湿度40%~66%;光照时间12~14h,强度100~220 lx;噪音50-60 dB;换气次数15~22次/h;落菌数10~40个/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我国SPF新西兰兔培育和生物学特性研究方面的进展
    王刚,刘科,赵伟健,黎雄才,张富发,邝少松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0, 30 (3): 229-232.  
    摘要1327)      PDF (254KB)(847)    收藏
    实验用兔是实验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应用于药品、生物制品的热原检定试验、抗血清的制备、皮肤刺激性试验和视神经、微生物学、运动医学等科研及教学领域,在我国的使用量仅次于大、小鼠、金黄仓鼠和豚鼠,是目前尚不可替代的实验材料和模型.国外发达国家实验兔研究与SPF级实验兔的培育和应用发展迅速.随着我国生命科学、医学领域研究水平的提高和为顺应我国新颁布的《中国药典》、《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对实验兔质量提出的要求,实验兔正逐步向SPF级/清洁级方向发展.本文就我国SPF级新西兰兔培育和生物特性研究工作的进展作一概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斑马鱼正常肝脏显微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初步观察
    初晓红1,濮俊毅1,2,3,包慧君1,胡建华2,3,高诚2,3,姚一琳1,徐春生1,覃君慧1,陈秋生1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0, 30 (1): 17-23.  
    摘要1324)      PDF (852KB)(937)    收藏
    目的 观察与分析斑马鱼肝脏的显微和超微结构.方法 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组织切片.结果 斑马鱼肝脏没有典型的门管区,静脉和胆管随机地分布在肝实质中,很难观察到动脉.肝板由两层并列的肝细胞排列成双层板状结构,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在肝板(肝细胞索)之间是血窦,肝细胞索呈弯曲、分支和吻合状态.肝细胞核大而圆,核仁分区明显,核孔数目多,且密度大,呈现细胞代谢活跃旺盛的形态.胞质中粗面内质网(RER)既有管状结构也有扁平囊状结构,扁平囊状结构的RER呈区域化的层层排列,可达二十余层.线粒体成群分布,并且与RER紧密接触,为RER合成蛋白质提供能量.电镜观察发现当细胞质富含线粒体、RER、核糖体时,核孔的数目多,细胞质内出现一定量的溶酶体,糖原在细胞质内有少量的聚集.当细胞质内有大量的糖原分布时,则核孔的数目较少,且细胞器也较少.胆管系统在肝脏内呈树枝状分布,胆小管包括细胞内胆小管和细胞间胆小管,细胞内胆小管腔内的微绒毛明显多于细胞间胆小管.本文也对内皮细胞、贮脂细胞,红细胞和淋巴细胞进行了描述.并对斑马鱼肝脏的结构与其他硬骨鱼类进行了比较.结论 斑马鱼肝细胞排列方式与其他硬骨鱼类有一定差异,也与前人的报道并不完全相同,这种差异和不同与动物种类和研究方法有一定关系.肝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在形态学角度证明了其活跃的合成和代谢功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东方田鼠人工繁育观察
    柏熊1, 邢正弘1, 沈志敏2, 刘雄伟2, 何新桥3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6, 26 (4): 242-244.  
    摘要1323)      PDF (7072KB)(769)    收藏
    目的 观察东方田鼠人工繁育状况,为抗日本血吸虫机制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分别将东方田鼠长江中下游亚种( M.f.calamorum)洞庭湖种群、指名亚种( M.f.fortis)青铜峡种群、东北亚种( M.f.pelliceus)金山屯种群的野生鼠引入上海实验室人工繁育,饲料以专利配制之人工颗粒料喂养。观察统计其繁育特性。结果 三亚种的东方田鼠在上海实验室内饲育均能繁殖,可突破野外的季节性差异全年繁殖。妊娠期约20 d,平均窝产仔数洞庭湖种群为4.9±0.98只,青铜峡种群为5.3±1.06只,金山屯种群为3.97±0.52只。幼仔离乳率洞庭湖种群为89.7%±10.7%,青铜峡种群为97.2%±5.02%,金山屯种群为80.7%±9.09%。结论 三亚种东方田鼠人工繁育状况良好,为东方田鼠的实验动物化打下了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不同月龄p21HBsAg/HBsAg和p21HBX/HBX转基因小鼠几种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王冬平1,孙岩松1,隋丽华1,尚书江1,吴娜1,尚世臣1,杨晓2,李慕1,孔德强1,李桂军1,凡秀1,张爱兰1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9, 29 (6): 393-396.  
    摘要1319)      PDF (179KB)(1071)    收藏
    目的 测定p21HBsAg/HBsAg和p21HBX/HBX转基因小鼠及野生型小鼠的血清生化指标,探讨几种血清生化指标在两种转基因小鼠及野生型小鼠的变化规律。方法 对p21HBsAg/HBsAg和p21HBX/HBX转基因小鼠不同月龄11种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比较。结果 p21HBsAg/HBsAg和p21HBX/HBX转基因小鼠不同月龄、不同的指标雌雄之间t检验差异显著,并且随着月龄的变化,雌雄之间的变化规律不同。结论 p21HBsAg/HBsAg和p21HBX/HBX基因的转入对小鼠的血清生化指标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SPF级KM小鼠繁殖及生长发育性能测定
    李爱学,尚世臣,曾林,王鹏,李吉庆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9, 29 (5): 317-318.  
    摘要1270)      PDF (113KB)(754)    收藏
    目的 在屏障环境下,对本中心饲养的SPF级KM小鼠繁殖及生长发育性能进行测定。方法 从繁殖鼠中选80对,雌雄1:1长期同居,在生产过程中统计繁殖性能参数;从大群中随机选40窝刚出生0日龄仔鼠,统计其生长发育指标。结果 SPF级KM小鼠的平均窝产仔数为12.97±0.47只,平均离乳率均为97.94%,平均胎间隔为22.69±0.47 d.离乳后小鼠的体重有一个陕速增长期;5周龄后,增长速度放慢;10周龄时基本达到体成熟。结论 设施环境对KM小鼠繁殖性能及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裸大鼠生物学特性的初步观测
    沈艳1,周文江2,杨永昕1,彭秀华1,沈芳1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9, 29 (1): 44-47.  
    摘要1249)      PDF (213KB)(732)    收藏
    目的 了解裸大鼠(mu/mu)的生物学特性,为裸大鼠的推广与应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应用定期测定裸大鼠体重、统计繁殖特性和检测裸大鼠血液生理与生化指标的方法,初步探索裸大鼠的生物学特性。结果 对裸大鼠繁殖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裸大鼠平均产仔数为13.2±0.6只,仔鼠成活率为50%,平均胎间隔为40.3±7.6 d;最早的初产日龄为89日龄,最晚的达156日龄,以92~105日龄初产的居多,占总对数的45%。对裸大鼠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裸大鼠的体重随周龄增加而增长,前20周增长快,后期增重较慢,基本保持在平台期;公鼠的生长速度比母鼠快,30周龄的公鼠和母鼠的体重分别可达365.59±12.36 g和268.22±12.42 g。雌雄裸大鼠之间HCT、CHE、Na、HGB、TBA差异显著( P<0.05,或 P<0.01),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白细胞分类中各指标也均无显著的差异。结论 裸大鼠具有自身的生物学特性,是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模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毕格犬诱导发情的研究
    邢华1, 余道伦2, 周天胜1, 薛整风1, 李厚达1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6, 26 (3): 160-164.  
    摘要1245)      PDF (13760KB)(543)    收藏
    目的 寻求有效、方便的犬诱导发情方法。方法 以不同剂量和给药次数的PMSG与HCG组合的程序,对乏情期犬、青年不发情犬和老龄不育犬等三种繁殖史母犬进行外源激素诱导发情实验。结果 外源激素PMSG+hCG可成功诱导乏情期犬和青年不发情犬的发情,而对老龄不育犬无效。实验中对激素PMSG的处理不同程序进行比较试验,对乏情期犬进行诱导的结果发现,在给药总剂量不变的情况下,一次给药诱导发情的有效率为25%(4/16),多次少量给药诱导发情的有效率为68.8%(11/16)。结论 发现多次少量给药PMSG比一次给药PMSG的诱导成功率有显著提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BNX小鼠生物学特性及其肿瘤模型的初步应用
    范士明1, 2, 姚明2, 邢华2, 闫明霞1, 徐向明3, 孔韩卫2, 李厚达2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6, 26 (2): 75-79.  
    摘要1229)      PDF (13881KB)(611)    收藏
    目的 观察BNX小鼠生物学特性及肿瘤生长转移情况,为BNX小鼠的推广与应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应用定期测定BNX小鼠体重、统计繁殖特性和检测BNX小鼠血液生理与生化指标的方法,初步探索BNX小鼠的生物学特性;应用原位移植和皮下移植的方法分别研究BNX小鼠在人胃癌(MKN-45)和人黑色素瘤(SCI-375)肿瘤动物模型研究中的应用。结果4~30周龄BNX小鼠的体重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外周血常规指标中BNX小鼠的白细胞数只及正常小鼠的25%,而外周血清生化指标与正常小鼠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人胃癌(MKN-45)BNX小鼠原位移植瘤模型和人黑色素瘤(SCI-375)BNX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转移率分别高于T细胞免疫缺陷的裸小鼠和T、B细胞联合免疫缺陷的SCID小鼠。结论BNX小鼠比一般的免疫缺陷动物更适合应用于肿瘤转移模型的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生物遥测法监测清醒状态下Beagle犬的心电生理特性
    李娜,王文誉,奚剑飞,徐皓,丁爽爽,张周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0, 30 (5): 354-358.  
    摘要1226)      PDF (245KB)(1208)    收藏
    目的 在Beagle犬侧腹部肌肉组织上埋置传感器,采用生物遥测法监测清醒状态下动物的心率、体温、血流动力学及心电图各项指标。 方法 手术埋置传感器,恢复两周后,采用Dataquest A.R.T.2.3系统连续监测24 h内的心率、体温、血流动力学和心电图指标,并于次周重复一次。 结果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该方法所监测指标基本维持正常水平,但上午10:00部分指标升至最高,心率值达到95.58±15.89次/分钟,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及舒张压也分别升至最高达152.37±10.67 mmHg,109.37±5.90 mmHg和87.73±5.01 mmHg,且两次实验结果间比较也没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 体内埋置传感器方法可以更加准确的监测清醒状态下Beagle犬的各项心血管指标,且动物在饮食过程中呈现出较高兴奋的状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老龄Wistar大鼠脏器重量及血液生化值测定
    李善如, 王冬平, 耿志贤, 江其辉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1995, 15 (3): 179-181.  
    摘要1221)      PDF (3115KB)(494)    收藏
    测定24月龄Wistar大鼠的主要脏器重量和血液生化值,并与2月龄大鼠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4月龄大鼠心、肝、脾、肺、肾等多数脏器的绝对重量为雌性显著低于雄性( P<0.05或 P<0.01),肾上腺却相反( P<0.05)。雌性心、肺、肾的脏器系数显著高于雄性( P<0.05),肾上腺的脏器系数极显著高于雄性( P<0.01);大多数24月龄大鼠的胸腺都萎缩,不可见。除卵巢、肾上腺外,24月龄大鼠其它脏器的绝对重量皆显著高于2月龄大鼠。除肾外,2月龄大鼠其它脏器的脏器系数皆为显著高于24月龄大鼠;24月龄雌雄性大鼠血清甘油三酯、白蛋白,钙含量高于雄性;磷、氯含量低于雄性血清总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血糖、钙、氯含量皆显著高于2月龄大鼠( P<0.01);其中,老龄鼠总胆固醇、血糖、肌酐和甘油三酯含量的升高与人相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三个品种兔血液生化特性的比较
    应华忠,朱科燕,陈民利,寿旗扬,吕建敏,潘永明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9, 29 (6): 407-410.  
    摘要1201)      PDF (224KB)(954)    收藏
    目的 测定和比较分析WHBE兔,日本大耳白兔、新西兰白兔血液学生化指标,揭示WHBE兔血液生化学特性。方法 选择WHBE兔、日本大耳白兔、新西兰白兔各40只,雌雄各半,耳中央动脉采血,应用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仪测定27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 ①性别因素对WHBE兔的Ca、P、CHOL、HDL-C、LDL-C,FMN六项指标存在着显著差异( P<0.05, P<0.01);②与日本大耳白兔和新西兰白兔比较,WHBE兔的部分血液生化指标与日本大耳白兔和新西兰兔存在显著差异,可能与WHBE兔的特性有关;③与人类血液生化参数比较,WHBE兔除CHOL、HDL-C、LDL-C、UA、CK、CK-MB与人类有显著差异外,其它指标均于人类接近。结论 WHBE兔可能适合于作为研究人的部分血液生化值变化扣代谢模型的实验动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灰仓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脏器系数性别间比较
    王洪1,廖力夫2,徐艺玫2,刘双环1,马丽颖1,岳秉飞1,邢瑞昌1,贺争鸣1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9, 29 (6): 375-378.  
    摘要1199)      PDF (212KB)(873)    收藏
    目的 测定灰仓鼠的血液生理生化正常值,测定灰仓鼠的体重和内脏器官(心、肝、脾、肺、肾、肾上腺和胸腺)的重量,统计各内脏器官的相对重量,并对两性的正常值进行比较。方法 将41只8周龄灰仓鼠,采血后,测定血液生理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用天平称量灰仓鼠的体重,解剖后称量各内脏器官的重量。结果 8周龄灰仓鼠血液生理指标中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GB)和红细胞压积(HCT)性别差异有显著性( P<0.01),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性别之间有差异( P<0.05);8周灰仓鼠血清生化指标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BUN)、肌酐(CREA)和葡萄糖(GLU)性别之间有差异( P<0.05);8周龄灰仓鼠的脏器系数中,脾、右肾和右肾上腺的脏器系数性别差异极显著( P<0.001),肺的脏器系数性别差异显著( P<0.01),心的脏器系数性别之间有差异( P<0.05);脾的绝对重量性别之间有差异( P<0.05)。结论 灰仓鼠的脏器系数、血液生理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指标两性间测定值有差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C57BL/6J、129/SvJ及其杂交一代小鼠的行为学比较研究
    万颖寒, 沈如凌, 王珏, 龚慧, 李俊, 董茹, 费俭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9, 39 (6): 429-436.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9.06.002
    摘要1198)      PDF (1081KB)(684)    收藏
    目的 比较C57BL/6J和129/SvJ两种不同遗传背景及其杂交一代(F1)在行为学表型上的差异。 方法 将C57BL/6J小鼠和129/SvJ小鼠交配繁育,得到两种F1小鼠129B6F1和B6129F1, 连同C57BL/6J和129/SvJ按照不同性别分为8组,每组小鼠数量n≥12,进行旷场活动、悬尾、水迷宫、被动回避、热板实验等行为学研究,分别从焦虑、抑郁、学习记忆、热痛四个方面比较C57BL/6J和129/SvJ小鼠及F1小鼠的行为表现。 结果 在旷场活动中,与129/SvJ比较,F1在外周、边缘的活动差异显著(P<0.01); 在悬尾活动中,F1的行为没有显著性差异; 在水迷宫和被动回避活动中,与C57BL/6J比较,F1寻找到平台的潜伏期和进入暗箱的潜伏期差异显著(P<0.05)。 结论 F1的不同行为表型受到亲代的不同遗传背景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WHBE兔网织红细胞计数与分群测定
    周卫民,潘永明,陈民利,王辉,林琳,王德军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9, 29 (6): 411-414.  
    摘要1192)      PDF (229KB)(704)    收藏
    目的 测定和比较分析WHBE兔、日本大耳白兔和新西兰白兔的网织红细胞计数与分群的变化。方法 选择WHBE兔、日本大耳白兔、新西兰白兔各40只,雌雄各半,耳动脉采血,应用Bayer ADVIA 120五分类血球分析仪测定实验兔网织红细胞参数。结果 ①性别因素对WHBE兔RDwr,HDWr、CHDWr、RDWm、CHDWm、RDWg、CHDWg等有显著差异( P<0.05, P<0.01);②WHBE兔的网织红细胞参数与日本大耳白兔和新西兰白兔存在着显著差异,如WHBE兔的网织红细胞参数均明显低于日本大耳白兔、新西兰白兔( P<0.01);③与人的血液学生理指标比较,发现WHBE兔的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与人类接近。结论 WHBE兔网织红细胞计数与分群有其自身的特性,有可能作为人类贫血疾病等研究的模型动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ALK3/α-MHC基因敲除小鼠部分生物学特性的观测
    陈锡文,陈通克,王一龙,管敏强,林蓓蓓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9, 29 (4): 254-256.  
    摘要1181)      PDF (155KB)(1154)    收藏
    目的 测定ALK3/α-MHC和C57BL/6小鼠的生理生化正常值及其脏器重量等。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血细胞分析仪分别8~9周龄C57BL/6、ALK3雌、雄小鼠的常用血液学指标及生化指标值进行检测;并测定了各小鼠的脏器。结果 C57BL/6和ALK3/α-MHC小鼠血液的PIT、HGB差异显著( P<0.05)。C57BL/6和ALK3/α.MHC雌、雄之间小鼠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酸激酶(CK)差异显著;乳酸脱氢酶(LDH)差异极显著。脏器系数无显著差异。结论 ALK3/α-MHC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和脏器指标的测定数据,将为从事生物医药研究等的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几种常用免疫缺陷小鼠的血液学及血液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与比较分析
    谈小倩, 瞿伟, 李亮, 钱珍, 顾坚忠, 徐平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1, 41 (2): 155-160.   DOI: 10.12300/j.issn.1674-5817.2020.123
    摘要1166)   HTML31)    PDF (405KB)(783)    收藏
    目的 测定与比较分析几种常用免疫缺陷小鼠的血液学(血常规与血清生化)指标和血液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为肿瘤、免疫学等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方法 (1) BALB/cA-nude、SCID、NOD-SCID和NPSG共4个免疫缺陷小鼠品系,每品系取6周龄小鼠各20只(雌雄各半),同周龄近交系BALB/cA小鼠作对照,采血后测定血常规(30项)和血清生化(25项)指标;(2)4种免疫缺陷小鼠6周龄,每品系雌雄随机各取2只,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淋巴细胞亚群,同周龄近交系BALB/cA小鼠作对照。 结果 (1)免疫缺陷小鼠的白细胞数(WBC)、淋巴细胞数(LYMPH)、淋巴细胞百分率(LYMPH%)和中性粒细胞数(NEUT)低于BALB/cA小鼠(P<0.01),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EUT%)和网织红细胞数高于BALB/cA小鼠(P<0.05,P<0.01);SCID、NOD-SCID、NPSG小鼠的WBC、LYMPH和LYMPH%显著低于BALB/cA-nude小鼠(P<0.05),NEUT%高于BALB/cA-nude小鼠(P<0.05)。(2)NOD-SCID和NPSG小鼠的血糖、三酰甘油水平低于BALB/cA小鼠(P<0.01),而尿酸水平相对偏高(P<0.05)。(3)BALB/cA-nude小鼠T细胞严重缺失,B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降低;SCID和NOD-SCID小鼠T细胞缺失,B细胞和NK细胞活性降低更加明显;NPSG小鼠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均表现为缺失。 结论 BALB/cA-nude、SCID、NOD-SCID和NPSG小鼠的血液学性状和血液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率均符合相应免疫缺陷小鼠的品系特征。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NZB×NZW)F1小鼠的饲养管理和生长发育观察
    孙汉英, 刘文励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1996, 16 (1): 43-44.  
    摘要1164)      PDF (3347KB)(405)    收藏
    从美国Jackson实验室引进自身免疫缺陷(NZB×NZW)F1小鼠40只,该鼠在3~6月龄时,大多数雌鼠会产生自身免疫性抗体,引起致命的免疫复合物型肾炎,是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理的模型。简介引进后饲养管理的方法和经验。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NZB、NZW和(NZB×NZW)F1小鼠血液学和血清生化值
    周文江1, 杨丽萍1, 朱以明1, 许晨2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0, 20 (1): 40-42.  
    摘要1151)      PDF (4623KB)(640)    收藏
    测定了NZB、NZW、杂交F1代小鼠血液学和血清生化值。结果如下:①血液学指标中。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计数在性别和品系间差异极显著( P<0.01),其余指标无显著差异。②血清生化指标中NZB、NZW、杂交F1代小鼠的碱性磷酸酶、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在性别、品系间有极显著差异( P<0.01)。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小型猪大脑动脉环和基底动脉的形态学特点
    李维宙, 陈耀星, 李谦正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1994, 14 (1): 9-13.  
    摘要1133)      PDF (9298KB)(670)    收藏
    为利用小型猪建立人类脑血管病模型提供形态学资料,研究了14头3~5月龄小型猪(北京农业大学育成)的脑血管标本。发现:①其大脑动脉环的组成与人和其他猪种相似,但其中8例(57.1%)的左右两侧大脑后动脉近侧段以钝角相连,此点与人和其他猪种不同。按的分类法,小型猪的大脑动脉环多数相当于原始型(11/14,78.6%),其余为过渡型。②椎动脉与枕动脉汇合成脑脊动脉进入椎管,其分支与对侧同名动脉相吻合形成脑脊环,并发出基底动脉和脊髓腹侧动脉。③基底动脉的位置与其他家畜近似,全长多呈弯曲状,与成人基底动脉弯曲状况相似,并以一个弯曲者稍多;其管径由后向前逐渐变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雌性食蟹猴月经周期中血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的变化
    马南花1,黎宗强2,覃坚1,郑丽萍1,朱旭1,黄胜贤1,谢莉萍3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8, 28 (2): 106-109.  
    摘要1117)      PDF (199KB)(692)    收藏
    目的 观察正常雌性食蟹猴的月经周期中血清雌激素、孕激素的变化规律. 方法 20只4 ~6岁性成熟雌性食蟹猴(体重为3.4 ~ 8.4 kg),每日定时采集血液(历时31~51 d),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技术测定血清雌二醇(E 2 )、孕酮(P)的水平.从中选取6只月经周期明显的食蟹猴,观察其在月经期、卵泡期、排卵期及黄体期E 2、 P的变化规律. 结果 E 2、P水平随着月经周期而变化,E 2 的峰值出现于卵泡期和黄体期,而以卵泡期为最高;P在黄体期出现高峰.结论 雌性食蟹猴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孕激素的变化规律与育龄妇女月经周期中的变化规律相似.雌性食蟹猴可作为妇女月经周期中不同时期雌激素、孕激素的消长水平研究的模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东方田鼠的实验室饲养及其抗血吸虫感染特性
    朱国正, 汪英华, 雷观愚, 刘瑞三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1991, 11 (4): 193-198.  
    摘要1115)      PDF (15203KB)(420)    收藏
    湖南洞庭湖滩上的东方田鼠,是已知啮齿动物中唯一对日本血吸虫感染有颉抗作用的野生鼠类。本研究对该鼠在实验室内饲养特性进行观察,说明可以用普通饲养仓鼠的方法饲养繁育成功。通过人工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证明,不论是接触过疫水的野生田鼠,或实验室内繁殖的未接触过疫水的第二代田鼠,均有抗感染现象。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Beagle犬核素心血池造影和常规心电图分析
    许兰文, 杨幼明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1996, 16 (3,4): 165-166.  
    摘要1113)      PDF (4031KB)(676)    收藏
    为了解Beagle犬的心功能参数及心电图正常值,应用SPECT显像仪对3只Beagle犬作了门电路心血池显像,还分析了68例成年Beagle犬(5~6月龄52只,10~12月龄16只)标准导联心电图。结果显示,Beagle犬心功能参数EF(左心室射血分数)为69.1%±7.41%,PER(左室高峰射血率)为4.02±1.27,PFR(左室高峰充盈率)为3.83±0.96。Beagle大心率平均为142.8次/min(100~204次/min),多为窦性心律,穿窦性心律不齐约占1/3左右,少数(4/68)呈心动过缓,多数心电轴在+70°至+90°。P波直立,QRS主波向上,S—T段基本在等电位线,T波方向多数向上,偶有低平或双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