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6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6-12-25
       
    论著
    小鼠在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活病毒免疫原性评价中的应用
    孟华清, 杨婷, 谢天宏, 李华, 岳磊, 宋霞, 张也, 谢忠平
    2016, 36(6):  409-414.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6.06.001
    摘要 ( 158 )   PDF (489KB) ( 2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小鼠在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活病毒感染中免疫原性的应用,为减毒活疫苗研究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以不同剂量的CA16活病毒通过皮下、腹腔和肌肉途径接种不同 年龄的ICR和BALB/c小鼠,采集初次免疫7 d、21 d、28 d以及加强免疫7 d后的血样; 通过微量细胞病变中和法检测中和抗体效价, 细胞因子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6种细胞因子含量。结果 初次免疫后28 d,肌肉、腹腔和皮下途径免疫的小鼠血清抗体阳转率分别为83.33%、40.00%和 0.00%,抗体几何平均效价(GMT)分别为1∶169、1∶32和0; 加强免疫后,肌肉、腹腔和皮下途径免疫的小鼠血清抗体阳转率均达100%,抗体GMT分别为1∶813、1∶609和1∶ 32,肌肉和腹腔途径免疫的小鼠血清抗体GMT平均增长4.8倍和19.0倍; 加强免疫7 d的抗体阳转率达100%; 明显高于初次免疫28 d和21 d; BALB/c小鼠与ICR小鼠相比,前者的中和抗体效价和抗体阳转率明显高于后者, 而小鼠年龄对中和抗体效价和抗体阳转率的影响不显著( P>0.05); 免疫剂量对中和抗体效价和抗体阳转率的影响显著(P <0.05), 高剂量病毒免疫小鼠后中和抗体效价和抗体阳转率明显比低剂量高( P<0.05); 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加强免疫7 d后的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的含量与初次免疫7 d的相比显著增加。结论 BALB/c和ICR小鼠可做为CA16活病毒免疫原性评价的动物模型,以4~6周龄的BALB/c小鼠最为敏感。
    腹泻树鼩肠道阿米巴原虫携带情况调查
    宋庆凯, 苗雨润, 尹博文, 陈玲霞, 代解杰, 孙晓梅
    2016, 36(6):  415-418.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6.06.002
    摘要 ( 204 )   PDF (719KB) ( 2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腹泻树鼩肠道中阿米巴原虫携带情况,查找可能导致树鼩腹泻的寄生虫类病 原,为实验树鼩的寄生虫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78只腹泻树鼩新鲜粪便和全血,分离血清,其中野生来源样本45份,人工繁育样本33份。分别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法、碘液染色法进 行阿米巴原虫形态学检测,采用ELISA方法进行粪便中阿米巴抗原和血清中IgG抗体检测。结果 形态学镜检结果显示,野生来源和人工繁育腹泻树鼩肠道中阿米巴原虫携带率分别为 42.22%(19/45)、33.33%(11/33); 经ELISA检测粪便中阿米巴抗原,阿米巴原虫携带率分别为 64.44%(29/45)、42.42%(14/33)。采用ELISA粪便抗原检出率高于形态学镜检法。经ELISA检测 血清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6.67%(30/45)、63.63%(21/33)。结论 腹泻树鼩对阿米巴原虫的携带率较高,该原虫可能是导致树鼩腹泻的病原之一。日常饲养过程中应加强阿米巴病的监测和防 治,防止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
    大、小鼠绿脓杆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研究
    冯洁, 谢建云, 魏晓锋, 胡建华, 高诚
    2016, 36(6):  419-422.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6.06.003
    摘要 ( 126 )   PDF (1319KB) ( 2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近年来上海及江苏地区部分单位大、小鼠绿脓杆菌进行分离鉴定,采用脉冲场 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技术作基因型分析,以了解绿脓杆菌流行菌株与宿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无菌采集上海及江苏地区部分单位实验大、小鼠回盲部内容物进行绿脓杆菌分离培养,采 用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对分离菌进行鉴定。提取绿脓杆菌分离株基因组DNA,经Xba I酶切后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结果 共分离到67株绿脓杆菌,PFGE图谱可分为39种不同带型,14个 基因簇(A-N),优势簇分别为I、H、B和G,分别占17.9%(12/67)、14.9%(10/67)、13.4%(9/67)和 11.9%(8/67)。同一来源地的分离株大多呈现不同的基因簇。结论 67株细菌具有很大的基因多态性,呈散在分布,未见明显的流行特征。
    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元小红, 贺丰, 江泽辉, 赵赫, 叶超, 伍绍明, 于海川, 李春根
    2016, 36(6):  423-427.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6.06.004
    摘要 ( 144 )   PDF (712KB) ( 2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理想的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NB)动物模型并评估脊髓及膀胱状态。方法 16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假手术)6只,实验组(T9脊髓全横断损伤大鼠模型)10只,记录每日实验组大鼠手法排尿量等情况以评估SCI后NB恢复情况,术后2周使用尿流动力学方法检测并比较两组大鼠膀胱内压以评估大鼠膀胱状态。结果 实验组大鼠术后1 d、5 d、10 d、13 d、14 d时尿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鼠(P<0.05),术后16 d实验组大鼠尿量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术后一周内, 大鼠手法辅助排尿量逐渐增加并达到最大。术后一周后, 大鼠辅助排尿量逐渐减低并于两周时渐渐稳定。对照组及实验组大鼠在最大膀胱压、膀胱基础压、排尿阈、收缩间隔、膀胱容量、排尿效率的参数值分别为26.60±4.31 mmH2O、21.66±2.56 mmH2O; 11.66±1.33 mmH2O、14.72±2.65 mmH2O; 20.46±0.52 mmH2O、16.99±0.81 mmH2O; 1.36±1.58 min、2.02±0.36 min; 0.82±0.15 mL、2.20±0.24 mL; 92.67%±1.97%、25.33%±4.4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采用T9水平脊髓全横断损伤制作的NB大鼠模型可操作性强,易量化、可重 复,在正确积极的术后护理下并发症少、死亡率低。使用术后SCI大鼠手法排尿量的变化判断脊髓恢复情况,并以尿流动力学方法检测大鼠在膀胱连续灌注下的膀胱压力变化来评价其膀胱状态客观可行。
    颅内注射无水乙醇致小鼠脑损伤模型的初步观察
    胡凡, 戴有金, 侯道荣
    2016, 36(6):  428-432.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6.06.005
    摘要 ( 316 )   PDF (976KB) ( 2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经颅注射无水乙醇建立小鼠脑损伤模型。方法 60只 ICR小鼠分为6组,颅内注射不同剂量的无水乙醇,建立小鼠脑损伤模型。7 d后对各组小鼠脑组织做病理、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基因表达等检测。结果 15 mL无水乙醇剂量组的死亡率为30%,造模成功率为100%; 造模后各实验组初期表现为行走和平衡功能障碍,后期恢复正常,但采食量和体 质量明显下降。脑损伤造模后,神经细胞出现坏死,周围出现水肿并伴有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细胞间隙扩大; 微血管外间隙扩大并且血管内有血细胞渗出; 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出现空泡样病变。脑组织SOD活性下降和MDA含量显著升高。Q-PCR检测环氧合酶-2( Cox-2),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突触小体相关蛋白-25( SNAP-25) 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COX -2, VEGFSNAP-25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结论 颅内注射无水乙醇建立小鼠脑损伤模型较传统大鼠脑损伤模型的建立操作简单、模型表型均一,重复性好,成功率高。
    三种饲料建立大鼠缺铁性贫血模型的比较
    丁广宇, 潘绵立, 胡寒, 刘艺, 沈龙海
    2016, 36(6):  433-436.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6.06.006
    摘要 ( 272 )   PDF (386KB) ( 2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饲料配方对建立Wistar大鼠缺铁性贫血模型的影响。方法 将3~4周龄Wistar大鼠分为4组,即A、B、C和正常对照组, A、B、C组分别饲喂3种不同配方饲料, 正常对照组饲喂正常饲料。实验持续35 d, 实验期间每周称量各组大鼠体质量及摄食量同时观察大鼠行为、外观体征等变化。35 d后取血, 检测相关血常规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含量、红细胞压积等。结果 A组大鼠Hb含量降到90 g/L以下, 且行为和体态表现也符合缺铁贫血特征, 达到造模要求; B组大鼠Hb含量没有降低; C组大鼠Hb含量有所降低, 但未达到90 g/L以下。结论 A组饲料配方可以成功建立大鼠缺铁性贫血模型,B、C组配方均不适用于缺铁性模型的建立。
    局部阻断法行犬肾部分切除术
    傅点, 程文, 田丰, 李平, 张征宇, 葛京平, 高建平
    2016, 36(6):  437-440.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6.06.007
    摘要 ( 292 )   PDF (1167KB) ( 2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以局部阻断法替代肾动脉或肾蒂阻断行肾部分切除术,以彻底克服术中肾热缺血, 达到最大限度地保护肾组织、维护肾功能的目的。方法 雄性比格犬8只,分为两组,实验组5只,在局部阻断法下行肾部分切除术,对照组3只,按常规手术方法予以阻断肾动脉后行肾部分 切除术。所有犬均在术前、术后1 d、3 d、7 d及30 d测量血肌酐值。结果 所有动物均成功实施肾部分切除术,麻醉苏醒后,即可原地活动,次日给予进食,1周后恢复如常,观察1个月未 见明显异常。两组实验动物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阻断时间及术后肾功能恢复方面均无统计 学差异。结论 本术式获得了成功的动物模型,采用自制“肾血流阻断器”在血流局部阻断下行肾部分切除术,术野清晰,血流阻断效果好,安全、有效; 并且可能能够更好保留肾组织、维护肾功能和有效地控制肿瘤细胞经血循环转移。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并将该技术应用于人体的开放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四个品种小型猪血液学指标测定及比较
    杨李厂, 周文兵, 丁隽, 周新初, 张建平, 谢东, 杨伟敏
    2016, 36(6):  441-446.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6.06.008
    摘要 ( 197 )   PDF (410KB) ( 2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比较四个品种小型猪的血液学生物学特性。方法 分别选取上海地区饲养的巴马小型猪、贵州小型猪和版纳小型猪及陆川小型猪,每个品种雌雄各20头,3~6月龄,测量其 血液生理、血清生化与血凝指标,然后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数据比较。结果 四个品种的小型猪血液生理14个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清生化12个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凝4个指标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 <0.05)。分别对各品种群体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巴马小型猪群体雌雄间血液常规、血清生化和血凝指标差异显著( P<0.05)的指标分别有6项、4项和3项,而贵州小型猪、版纳小型猪和陆川小型猪雌雄间差异指标较少或差异不显著。四品种小型猪相同性别间比较,也有较多指标差异显著。结论 测定和比较的巴马小型猪、贵州小型猪、版纳小型猪和陆川小型猪在血液学、血清生化和血凝等方面数据,为应用和选择小型猪开展相关生物医学和药物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三种处理方法对兔慢性骨髓炎病灶骨杀菌效果初探
    孔庆柱, 杨佳宁, 王贺龙, 赵胜军, 孔素红, 赵佳林, 金宇
    2016, 36(6):  447-450.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6.06.009
    摘要 ( 225 )   PDF (1300KB) ( 2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蒸馏水煮沸、碘伏冲洗及抗生素冲洗三种方法对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兔胫骨 慢性骨髓炎的杀菌效果。方法 建立兔胫骨慢性骨髓炎模型,将模型兔随机分成3组,分别截取 病骨,然后编号,做不同处理。A组: 用碘伏原液冲洗30 min; B组: 蒸馏水煮沸30 min; C组: 抗生素(对金葡菌敏感)冲洗,随机取部分处理后的病骨分别进行细菌学培养, 放置于标准培养皿培养48 h,综合两者结果,以髓腔内容物病理学检测及培养后菌落数为金标准,比较3种方法的杀菌 效果。结果 1)3组处理方法均不会对病骨造成质破坏,均能保持良好的形态相容性; 2)高倍镜下观察3组培养基平均菌落数: 蒸馏水组<碘伏组<抗生素组; 3)病理学检测,蒸馏水煮沸组无明显成骨细胞,处理后几乎成为死骨组织。结论 3种不同方法对兔胫骨慢性骨髓炎都有灭菌效果,碘伏浸泡方法更具优势。
    经验交流
    典型发达国家实验动物人道终点的选择
    陶凌云, 周洁, 倪丽菊, 陈懿斐, 高诚
    2016, 36(6):  451-454.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6.06.010
    摘要 ( 218 )   PDF (409KB) ( 3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验动物作为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实验材料,在达到科学目标和目的后必然涉及人道终 点的选择, 典型发达国家实验动物的法律法规相对完善,人道终点的选择也有具体的章法,研究典型发达国家实验动物法律法规中人道终点的选择和做法,对我国实验动物福利立法有启示作用。
    医院实验动物兽医角色探讨
    许虎峰, 孙晨阳
    2016, 36(6):  455-460.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6.06.011
    摘要 ( 332 )   PDF (538KB) ( 2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验动物兽医不同于传统概念里的兽医,除了要关注实验研究全程中动物的健康之外, 还要关注实验后给动物施行安死术、尸体及其废弃物的处理。实验动物兽医的工作范围大,在实验室担任的角色重要,因此对实验动物兽医职责的探讨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笔者就首都医科 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实验动物兽医扮演的角色进行观察和探讨,期望给业内同行提供参考。
    动物实验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薛麒, 张莹辉, 吴思捷, 任小侠, 姚文生
    2016, 36(6):  461-465.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6.06.012
    摘要 ( 111 )   PDF (678KB) ( 2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动物实验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基本功能和使用特 点等。该系统实现了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生物安全审批、动物实验申请、动物实验登记管理 等一系列流程的信息化操作,达到了实现无纸化办公、解决异地化办公及提高动物实验数据统计 分析能力的目的。本文同时也探讨了该系统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希望能为其他相似单位动物实 验管理系统的开发提供参考。
    综述
    先兆子痫动物模型的制备
    李冬冬, 朱敏, 庞琴霞, 丁佩芳
    2016, 36(6):  466-472.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6.06.013
    摘要 ( 301 )   PDF (503KB) ( 3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先兆子痫(PE)是以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妇产科疾病,并常伴有全身 多个脏器损害, 是严重威胁母婴安全、导致孕、产妇及围生儿发病及死亡的重要原因,其病因及 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借助PE动物模型开展相关研究,是阐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或药物 疗效的重要手段。目前,该疾病的造模方法主要分为环境刺激法、化学药物干扰法、手术干预法、 基因干预法四类。所选择的动物主要有大鼠、小鼠。此外,家兔、犬、猕猴、狒狒、羊等在手术 干预法中也有应用。在PE发病机制的研究中,动物模型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PE动物模型制备 方法进行综述,并进一步介绍了各种方法制备的动物模型的评价标准及其特点。
    TX 小鼠研究进展
    张薇, 唐彬, 黎福荣
    2016, 36(6):  473-478.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6.06.014
    摘要 ( 431 )   PDF (549KB) ( 3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X 小鼠(toxic milk mouse)是由DL近交系小鼠繁殖到第68 代所产生的自然突变品系。主要表现为低色素化、生长迟缓、震颤和运动功能障碍等,其与Wilson 病的共同点包括: 遗传方式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成年小鼠体内铜大量沉积使血清铜和血清铜蓝蛋白水平降低等特点。文 章从TX 小鼠的病理生理学、致病机理、病理治疗学等多个方面综述了TX小鼠的研究现状。
    简讯
    总目次
    总目次
    2016, 36(6):  479-484. 
    摘要 ( 57 )   PDF (456KB) ( 1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