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3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4-06-25
       
    论著
    肺移植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大鼠模型建立及其miRNA表达谱分析
    汪进益, 曹浩, 洪暄, 陈国涵, 范慧敏, 李钦传, 刘中民
    2014, 34(3):  171-175.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4.03.001
    摘要 ( 154 )   PDF (498KB) ( 1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建立大鼠原位气管移植模拟肺移植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obliterative bronchiolitis, OB)的病理生理过程,为研究肺移植后OB中microRNA (miRNA)表达谱分析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 通过近交系大鼠原位气管移植,建立模拟肺移植后发生OB的动物模型。模型成功后使用HE染色对气管移植模型进行评估;提取移植气管组织进行microarray芯片检测,同时应用实时定量RT-PCR(RT-qPCR)验证miRNAs芯片结果的可靠性。结果 成功建立了大鼠原位气管移植的模型26/30例(成功率为86.67%); 术后4周移植气管病理检查提示“移植气管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模型OB的发生率为100%。miRNA芯片筛选出移植气管OB组织中表达上调15个和下调14个; 验证其中显著上调miR-146a、miR-155和显著下调miR-451结果与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原位气管移植能够稳定形成模拟肺移植后OB的气道阻塞性病变,可适用于肺移植后OB的miRNA表达谱分析研究的动物模型。
    人牙与牛牙用于人工龋损实验的比较病理学观察
    楚金普, 周学东
    2014, 34(3):  176-180.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4.03.002
    摘要 ( 432 )   PDF (692KB) ( 1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牛牙与人牙两种不同釉质样品体外形成早期人工龋损的病理学特征,寻找更接近人牙龋损的实验标本,以便于龋病病因及防治的研究。方法 在体外人牙釉质与牛牙釉质上制备人工早期釉质龋损,采用体视显微镜、透射光显微镜、偏振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人工龋的病理学变化。结果 经脱矿后,两种牙釉质样本实验开窗区表面完整,呈白垩色不透明状; 在人牙釉质与牛牙釉质上制备的人工龋损都具有完整的表层和表层下脱矿,但牛牙釉质脱矿深度大于人牙釉质; 牙釉质表面可清楚见到釉柱的中心溶解破坏,可见较清晰的、成束的晶体颗粒,牛牙与人牙略有不同,凹坑略大于人牙,晶体颗粒较人牙的稍粗。结论 体外脱矿系统在牛牙釉质制备的人工龋损病理学特点类似于人牙釉质,与早期自然龋损相似,故与人牙具有相似化学组成的牛牙很适合代替人牙用于龋病的研究。
    低氧肺动脉高压大鼠蛋白激酶CβII蛋白表达及膜转位水平的变化
    郭万金, 施熠炜, 张爱珍, 杜永成
    2014, 34(3):  181-186.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4.03.003
    摘要 ( 146 )   PDF (606KB) ( 1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并初步探讨蛋白基酶CβII(PKCβII)在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建立慢性常压低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将清洁级SD大鼠,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低氧1 d、3 d、7 d、14 d和21 d组,检测大鼠右心室收缩压(right ventricle systolic pressure, RVSP)和右心室肥厚指数(right ventricle hypertrophy index,RVHI),采用HE染色观察肺动脉病理学改变, 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大鼠肺动脉内PKCβII蛋白表达和膜转位水平的变化。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低氧暴露1 d、3 d、7 d、14 d、21 d后RVSP均明显上升(P<0.05); RVHI低氧3 d、7 d、14 d、21 d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 低氧暴露3、7和21 d组肺动脉病理学改变明显。(2)PKCβII蛋白的表达量在慢性低氧3 d、7 d、14 d和21 d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慢性低氧3 d后PKCβII膜转位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PKCβII蛋白表达和膜转位水平的下调可能参与了大鼠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缺血再灌注及顺铂诱导小鼠急性肾损伤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姜燕, 王葳, 李泽争, 程劲, 王巍巍, 张金元
    2014, 34(3):  187-192.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4.03.004
    摘要 ( 305 )   PDF (983KB) ( 2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缺血再灌注及顺铂诱导两种方式建立急性肾损伤小鼠模型的最适条件。方法 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顺铂诱导组; 根据肾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0 min(sham, 假手术)[30 min、40 min、45 min]及顺铂腹腔注射不同剂量0 mg/kg(control, 对照)[12.5 mg/kg、15 mg/kg、20 mg/kg单次及10 mg/kg两次]分不同亚组,检测血尿素氮(BUN)和肌酐(Scr)水平, 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并根据肾小管坏死程度进行评分(ATN评分); TUNEL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建模24 h后血Scr、BUN和ATN评分明显升高, 与Sham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 凋亡阳性细胞数逐渐增多, 肾组织损伤程度加重, 45 min组部分肾小管坏死。顺铂诱导组建模后24 h Scr、BUN和ATN评分逐渐升高,与contro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顺铂浓度的升高, Scr、BUN上升幅度相对较小, 10 mg/kg两次注射组凋亡阳性细胞数相对较多, ATN评分显示肾小管中度损伤。结论 小鼠肾缺血30~40 min是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模型较为理想的缺血时间; 10 mg/kg两次注射是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模型较适宜剂量,缺血再灌注组肾组织损伤程度重于顺铂诱导组。
    巴马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
    陈方明, 潘永明, 陈亮, 施源, 朱科燕, 余旭平, 陈民利
    2014, 34(3):  193-198.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4.03.005
    摘要 ( 234 )   PDF (655KB) ( 2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测高脂诱导巴马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腹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相关炎症因子表达情况。方法 取4~5月龄巴马小型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每组各5只。正常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模型组均饲喂高脂饲料,连续饲喂 24周,取腹主动脉和冠状动脉进行油红“O”脂肪染色和常规HE染色,并进行免疫组化观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油红O染色显示模型组腹主动脉可见明显脂纹沉积; HE染色显示模型组腹主动脉内膜明显增厚,为AS病灶III型,冠状动脉可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为AS病灶IV型; 免疫组化观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腹主动脉MCP-1、NF-κB p65和VCAM-1蛋白表达水平表达显著增加(P<0.05),冠状动脉MCP-1、NF-κB p65、ICAM-1和VCAM-1阳性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 巴马小型猪AS模型腹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病变符合临床AS病变特征,其MCP-1、NF-κB p65、ICAM-1、VCAM-1蛋白表达均不同程度升高,与临床AS炎症反应和发生机制相符。
    六种实验动物心血管系统比较组织学观察
    王媛媛, 徐文漭, 李霞, 李涛, 戴芳, 杨举伦, 宋蜀伶, 刘强高
    2014, 34(3):  199-204.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4.03.006
    摘要 ( 310 )   PDF (866KB) ( 2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6种常用实验动物心血管系统组织形态学结构的差异。方法 选取猕猴30只、昆明小鼠20只、SD大鼠20只、日本大耳白兔18只、比格犬16只、树鼩20只。除昆明小鼠采用颈椎脱臼致死外,其余动物经静脉麻醉后放血处死,行病理解剖完整取出心脏及部分血管,体积分数10%福尔马林固定,玻璃容器密闭保存。对心脏及血管进行病理大体检查和取材,常规病理HE制片及染色,同时行必要的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心脏及血管的组织结构和细胞结构异同。结果 (1)6种实验动物心脏结构无明显差异,唯有心肌细胞形态上有所差异; (2)6种实验动物心脏间质内胶原纤维沉积情况有差异; (3)6种实验动物的心肌纤维间营养血管分布情况有差异; (4)6种实验动物大动脉血管结构无明显差异,但中膜厚度及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含量有差异。结论 实验动物心血管系统的比较组织学研究结果为教学及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也为制定《实验动物病理检测标准》作基础并提供了相应的对照依据。
    睡眠剥夺对大鼠肝脏铁代谢的影响
    管宇, 严晓丽, 王国华, 张晓峰
    2014, 34(3):  205-209.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4.03.007
    摘要 ( 160 )   PDF (366KB) ( 2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睡眠剥夺对大鼠肝脏铁代谢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理。方法 20只雄性SD大鼠(180±10 g)随机分为对照组(CG)和睡眠剥夺组(SDG)。CG大鼠正常饲养,SDG大鼠采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建立模型。睡眠剥夺5 d后,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肝组织铁离子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铁调素基因HAMP及IL-6、IL-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肝组织铁蛋白、磷酸化STAT3蛋白表达。结果 与CG组相比,SDG大鼠血清铁离子降低(P<0.05),而肝脏内的铁离子浓度升高(P<0.01); SDG大鼠肝组织HAMP、IL-6和IL-1 mRNA表达量分别升高1.1、3.2和1.7倍(P值均小于0.01); SDG大鼠肝脏组织铁蛋白和pSTAT3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睡眠剥夺可能通过IL-6-hepcidin轴导致大鼠机体铁代谢紊乱。
    安神定志灵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模型大鼠自发活动、焦虑及空间学习能力的影响
    苗竞, 刘成全, 韩新民
    2014, 34(3):  210-213.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4.03.008
    摘要 ( 277 )   PDF (361KB) ( 2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安神定志灵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模型大鼠自主活动、焦虑及空间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托莫西汀组、安神定志灵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另将8只WKY大鼠设为正常组,灌胃4周。分别在给药前,给药3周后行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及水迷宫。结果 旷场试验中安神定志灵低剂量组(P<0.05)及托莫西汀组(P<0.01)可减少大鼠总活动路程,Morris水迷宫实验中均可增加穿越平台次数(P<0.01),同时安神定志灵组可减少大鼠进入开臂次数及停留时间(P<0.01)。结论 安神定志灵可减少大鼠自发活动,缓解焦虑行为,改善大鼠空间记忆学习能力。
    玉米肽和有氧运动对肥胖大鼠血浆Glucagon、MCP-1、PP和PYY水平的影响
    李翔, 史仍飞, 娄淑杰
    2014, 34(3):  214-218.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4.03.009
    摘要 ( 201 )   PDF (418KB) ( 2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观察玉米肽和有氧运动对肥胖大鼠血浆内胰高血糖素(Glucagon)、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1,MCP- 1)、胰多肽(Pancreatic polypeptide, PP)和酪酪肽(Peptide YY,PYY)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减控大鼠体质量的可能激素相关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150只,随机选取15只作为普通饲料组(C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余135只给予高脂饲料以建肥胖模型。8周后将40只雄性肥胖大鼠随机分为肥胖对照组(OC组)、酪蛋白组(Cas组)、玉米肽组(CP组)、运动组(OE组)和玉米肽运动组(OEC组), 其中OE组和OEC组进行4周的有氧运动。使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Glucagon、MCP-1、PP和PYY水平。结果 建模成功后经过4周干预,OC组大鼠体质量显著高于C组,OE组和OEC组大鼠体质量与OC组相比显著降低。OC组大鼠血Glucagon水平与C组无显著差异,CP组大鼠血Glucagon水平与OC组相比显著降低。OC组大鼠血MCP-1水平显著高于C组,CP组、OE组和OEC组与OC组大鼠血MCP-1水平相比显著降低。OC组大鼠血PYY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OEC组大鼠血PYY水平显著高于OC组和CP组; 各组大鼠间血PP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单纯服用玉米肽可以降低肥胖大鼠血Glucagon和MCP-1水平。玉米肽结合有氧运动可降低肥胖大鼠体质量以及血液内的MCP-1水平,并提高肥胖大鼠血液内PYY水平。
    水溶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制备及其在大鼠体内分布
    赵文, 张婀娜, 赵强
    2014, 34(3):  219-222.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4.03.010
    摘要 ( 163 )   PDF (600KB) ( 2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制备水溶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并研究其在动物体内的分布。方法 采用高温分解法制备有机相Fe3O4磁性纳米粒子,然后采用2,3-二巯基丁二酸(DMSA)对磁性纳米晶体进行表面修饰,得到水溶性氧化铁纳米颗粒(Water-Soluble Iron Oxide Nanparticles,WION),将WION通过尾静脉注射入SD大鼠体内,在不同时间处死大鼠,组织切片染色观察WION在大鼠体内的分布,对WION的生物相容性做初步探讨。结果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晶体的表面通过疏水长链烷烃稳定,Fe3O4纳米晶体在环己烷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性,颗粒并无聚集现象; 尾静脉注射0.5 ml的WION溶液(1 mg/ml)24 h后,WION主要集中在脾脏和肝脏,其次是肾脏和肺。结论 采用高温分解法成功制备了Fe3O4磁性纳米粒子,其具有良好的表面形貌。进一步采用2,3-二巯基丁二酸(DMSA)对其进行表面修饰,获得了分散性良好的水溶性氧化铁纳米颗粒(WION)。
    保留不同长度十二指肠的DJB术后GK大鼠肠道激素的研究
    陈立新, 赵先哲, 乔伟伟, 顾坚忠, 王龙霞
    2014, 34(3):  223-227.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4.03.011
    摘要 ( 132 )   PDF (386KB) ( 2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保留不同长度十二指肠十二指肠-空肠转流术(DJB)手术动物模型,探讨术后GK大鼠肠道激素的变化规律。方法 雄性GK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n=6),I组: 假手术组; Ⅱ组: DJB手术组; Ⅲ组: 十二指肠保留8 mm DJB手术组; Ⅳ组: 十二指肠保留18 mm DJB手术组。分别于DJB术后9周进行颈动脉置管术,置管后1周行口服糖耐量试验及采血检测肠道激素GLP-1及GIP的变化情况。结果 所有大鼠都能长期存活; Ⅲ组GK大鼠的糖耐量、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量及GLP-1的分泌量均较I组有显著提高(P<0.05),GIP初始分泌量较I组有显著降低(P<0.05); Ⅳ组GK大鼠的糖耐量、第一时相胰岛素及GLP-1的分泌量、GIP初始分泌量较I组无明显差异(P>0.05); II组GK大鼠的第一时相胰岛素及GLP-1的分泌量显著高于IV组(P<0.05),在30 min时GIP 分泌量显著高于IV组(P<0.05)。结论 胃肠转流手术控制血糖的水平一方面是通过重新建立抑胰岛素分泌激素及促胰岛素分泌激素新的分泌量平衡; 另一方面则是通过降低GIP的分泌量,使机体的胰岛素抵抗情况得以改善。
    黄连素联合二甲双胍对实验性高脂血症的降血脂作用
    马毅, 曹军平, 徐丽, 李霞, 李冬梅, 孙慧萍
    2014, 34(3):  228-231.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4.03.012
    摘要 ( 278 )   PDF (311KB) ( 1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黄连素合用二甲双胍(B-M合剂,2∶1)对高脂血症大鼠和小鼠的降血脂作用。方法 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大鼠慢性高脂血症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B-M合剂三个剂量组(280 mg/kg、140 mg/kg、70 mg/kg)、二甲双胍组(140 mg/kg), 每组10只, 灌胃给药21 d,取血清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尾静脉注射Triton WR-1339建立小鼠急性高脂血症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B-M合剂三个剂量组(400 mg/kg、200 mg/kg、100 mg/kg)、二甲双胍组(200 mg/kg), 每组10只, 造模前3 d开始灌胃给药,造模后24 h取血清测定TG、TC、HDL-C和LDL-C水平。结果 B-M合剂各剂量均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G、TC和LDL-C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M合剂各剂量能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脂水平,其中高剂量组血清TG、TC、HDL-C和LDL-C水平比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中剂量组明显降低血清TG、TC和LDL-C水平(P<0.05或P<0.01),低剂量组则主要降低血清LDL-C水平(P<0.05)。降血脂效应呈现出一定的剂量相关性。结论 黄连素合用二甲双胍可有效改善高脂血症的脂质代谢紊乱。
    黄芪多糖对小鼠B16-BL6黑色素瘤肺转移的影响
    赵勇, 张璐, 蔡丽萍, 徐晨
    2014, 34(3):  232-234.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4.03.013
    摘要 ( 146 )   PDF (442KB) ( 1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黄芪多糖对小鼠B16-BL6黑色素瘤肺转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采用B16-BL6小鼠人工肺转移模型研究不同剂量黄芪多糖对黑色素瘤肺转移的影响;测量给药后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的变化探讨其可能的机制。结果 高剂量组的黄芪多糖能够显著抑制小鼠B16-BL6黑色素瘤肺转移,并能增加小鼠脾脏指数。结论 高剂量黄芪多糖可能通过增强免疫达到抗黑色素瘤细胞肺转移的作用。
    综述
    三种实验兔血液学指标测定
    恽时锋, 胡文娟, 董敏, 方天, 尤金炜, 陈莉, 赵志刚, 许龙祥, 刘彪, 梁磊, 吴正林, 祁树宝, 田小芸
    2014, 34(3):  235-237.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4.03.014
    摘要 ( 196 )   PDF (281KB) ( 1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测定不同性别、不同品种实验兔血液学指标并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新西兰白兔、中国白兔和青紫兰兔各40只,雌雄各半,耳中央动脉采血,对WBC、RBC、HGB等15项血液学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和比较。结果 封闭群新西兰白兔血液学生理指标雌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中国白兔淋巴细胞总数性别间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性别青紫兰兔红细胞总数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品种实验兔间,封闭群新西兰白兔的WBC、GR、MCH、PCT、LYM、PLT等指标与青紫兰兔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P<0.01),新西兰兔与中国白兔比,PCT、MPV、PDW、MCH、MCHV、GR、LYM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P<0.01),其余血液生理指标与新西兰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新西兰兔性别间血液学生理指标无显著差异,生长发育较为稳定; 不同品种实验兔具有特定的血液学生理特性,相互间差异显著,必须科学地选择实验动物,使实验结果更加客观、准确。
    安徽省实验动物管理现状与发展思考
    周宁, 李筱青, 严尚学, 黄德武, 李舜, 蔡标, 刘伟, 冷静, 郭凯, 李进华
    2014, 34(3):  238-241.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4.03.015
    摘要 ( 113 )   PDF (378KB) ( 1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猴巨细胞病毒研究进展
    王莎莎, 贺争鸣
    2014, 34(3):  242-248.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4.03.016
    摘要 ( 212 )   PDF (430KB) ( 2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猴巨细胞病毒(Simian Cytomegalovirus,SCMV)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疱疹病毒beta亚型,是一群有囊膜的DNA病毒,与疱疹病毒拥有相似的结构特点,而且能引起持续的隐性感染。目前SCMV作为最合适的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研究模型被广为关注,探究其感染途径、致病机理、诊疗方法等研究将为HCMV的研究打下基础。本文就SCMV的发现与分类、生物学特性及感染特征与免疫应答、检测方法、疫苗研究以及发展前景做一综述,以期为研究者提供一些有用参考。
    SPF级实验兔研究进展
    郭中坤, 王可洲, 吕素军
    2014, 34(3):  249-254.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4.03.017
    摘要 ( 154 )   PDF (461KB) ( 1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PF级实验兔的研究始于1950年代末,至今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为更好了解国内外SPF级实验兔的发展状况,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更丰富的资料,本文从SPF级实验兔的培育和饲养管理、生物学特性和应用研究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常规实验操作对啮齿类动物应激系统的影响
    韦姗姗, 杨合金, 屈会化, 赵琰, 王庆国
    2014, 34(3):  255-258.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4.03.018
    摘要 ( 98 )   PDF (367KB) ( 1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已经证实,常规实验操作,如抓取、灌胃、麻醉、采血、束缚、搬运等,会引起实验动物的应激反应,导致与应激有关的生理指标发生显著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因此明确常规实验操作对实验动物的具体影响尤为重要。但由于这些操作的普遍性,这种影响常常被研究者所忽视。本文分别从以上方面对啮齿类动物应激系统的影响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