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基本信息
历史沿革
创刊40周年
编委会
现任编委
历任编委
青年编委
审稿专家
期刊政策
投稿指南
伦理道德
编辑与评审
更正与撤稿
开放获取
版权与存储
投稿必看
稿件要求细则
伦理道德细则
附件模板下载
在线期刊
当期文献
过刊浏览
重点文章
多媒体
视频
合作服务
科研通讯
刊务理事单位
广告合作
期刊订阅
纸质订阅
电子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办公
主管:上海科学院
主办:上海市实验动物学会
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
主编:王 健
邮发代号:4-789
国际刊号:ISSN 1674-5817
国内刊号:CN 31-1954/Q
检索
文章检索
年期检索
高级检索
友情链接
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
上海市实验动物学会
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
上海科学院
中国知网
万方医学网
PubMed
DOAJ
Laboratory Animals
Comparative Medicine
动物模型与实验医学(英文)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术语在线
更多>>
刊务理事单位
更多>>
当期目录
2008年 第2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8-02-29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黑色素瘤小鼠高转移模型体内筛选和细胞的建立
吴海燕1,2,姚明2,闫明霞2,刘蕾2,孔韩卫2,薛整风1
2008, 28(2): 67-73.
摘要
(
954
)
PDF
(825KB) (
7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采用体内综合筛选的方法 建立B16黑色素瘤小鼠高转移模型和相应细胞系,为系统性研究肿瘤转移机制和临床肿瘤治疗提供动物模型.方法 首先将小鼠黑色素瘤B16移植于T、B、NK免疫细胞缺陷的BNX小鼠皮下,通过皮下移植→肺转移→皮下移植→肺转移的体内循环筛选方法 筛选.在前三代筛选过程中,肿瘤直径达1.5 cm时切除皮下瘤,延长小鼠寿命以获得明显肺转移灶.在后三代体内筛选过程中,待小鼠自然濒死时,剖解获得肺转移灶.共通过体内筛选的方法 筛选六代,建立高转移细胞系.同时进行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情况观察、病理组织学、细胞生长曲线测定、流式细胞术分析、染色体分析和细胞侵袭基底膜实验.结果 BNX小鼠切瘤筛选3代后肺转移率达80%,转移程度达+++,转移天数平均达 45 d.直接皮下筛选第一代转移程度和转移率有所下降,但三代后,转移率也达到91.7% (11/12),转移程度也达到+++,转移天数缩短至35 d.病理组织学、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和染色体分析等结果 表明与黑色素瘤生物学特性相似.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一个肺转移率高、转移特性稳定、直观性好、操作简便的小鼠黑色素瘤B16自发高转移模型及相应的细胞系,为探讨肿瘤转移的生物学机制和抗转移治疗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本刊编辑部迁址通知
2008, 28(2): 73-73.
摘要
(
504
)
PDF
(50KB) (
6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鼠福利受损模型的建立及营养干预作用的研究
杨斐,胡樱,许兰文
2008, 28(2): 74-79.
摘要
(
968
)
PDF
(337KB) (
9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建立实验小鼠的福利受损模型,并研究营养干预对模型小鼠福利的改善作用.方法 以反复制动模拟常规实验处置对小鼠的福利损害,测定与福利相关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生化、生长指标和饲料效价,评价其在实验中消耗的生物学代价;采用营养咬棒对模型小鼠同步干预,测定相关指标.结果 制动小鼠体增重和饲料效价(FER)显著降低(
P
<0.01),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肾上腺素(EPI)、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显著升高(
P
<0.01),血清b-内啡肽(b-EP)、白介素-2(IL-2)水平、脾脏指数、外周血白细胞总数 (WBC)、脾脏T 、B 淋巴细胞增殖能力(SIT, SIB)显著降低(
P
<0.05,
P
<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营养咬棒组CORT、 ACTH 、EPI 和NE显著降低(
P
<0.05),脾脏指数、脾脏T 、B 淋巴细胞增殖能力、IL-2 和WBC显著升高(
P
<0.05,
P
<0.01).结论 制动小鼠再现了福利损害时动物的神经内分泌紊乱、免疫抑制和生长抑制状况,可作为福利受损的动物模型,营养干预有助于改善制动小鼠的神经内分泌紊乱和免疫抑制.
一种新的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方法
谢婷,赵琰,屈会化,高卫平,李翼飞,王庆国
2008, 28(2): 80-84.
摘要
(
914
)
PDF
(625KB) (
9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改进线栓法大鼠局灶性脑缺血(MCAO)模型,使其制作简便,提高造模的成功率和可重复性,制成稳定均一的MCAO模型.方法 大鼠麻醉后,分离颈总动脉(CCA)和颈外动脉(ECA),将鼠头沿长轴方向扭转向左侧45 °, 拉直ECA与颈内动脉(ICA)的夹角.使用头端3 mm硅胶包埋制成0.26~0.3 mm膨大的线栓,插入自CCA与ICA分叉点18 mm.术后2 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术后20 h行TTC染色.结果 术后2 h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均为2分, TTC染色示大鼠大脑中动脉(MCA)皮层分布区产生梗死灶,梗死比为(19.066±1.556)%,水肿比为1.031±0.024.造模成功率为93.75%,死亡率为6.25%,并发症发生率为6.25%.结论 该模型制作方法 操作方便,成功率高,可成为一种实用的动物模型.
《常用实验动物解剖病理取材图谱》已经出版
2008, 28(2): 84-84.
摘要
(
524
)
PDF
(50KB) (
6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花青素对肺癌细胞NCI-H460的体内外抗肿瘤效应
高爱霞1,罗巨东2,吴庆婷3,李厚达3,薛智谋1
2008, 28(2): 85-89.
摘要
(
1109
)
PDF
(284KB) (
7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花青素对肺癌细胞NCI-H460的体内外抗肿瘤效应.方法 采用细胞记数和台盼蓝拒染法观察对细胞增殖和活力的影响;用MTT比色分析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计算出IC 50值;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测细胞的凋亡; 利用裸鼠肺癌细胞移植瘤模型观察花青素对裸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花青素可以使NCI-H460细胞的活力明显下降,对NCI-H460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并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IC
50
值为90.8 mg/ml;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有典型的梯形条带;花青素对裸鼠肿瘤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 花青素能明显抑制NCI-H460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抑制裸鼠肿瘤的生长.
西藏小型猪SLA-DQA基因外显子2
张建明1,曹桂荣2,王玉珏1,李金泽1,岳敏1,顾为望1
2008, 28(2): 90-94.
摘要
(
898
)
PDF
(616KB) (
6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西藏小型猪SLA-DQA基因第2外显子不同酶切位点的基因型多态性以及等位基因的多态性,检验这些酶切位点上的基因频率是否达到Hardy-Weinberg 平衡态.方法 采用EcoRⅠ和AluⅠ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对西藏小型猪SLA-DQA 目的 基因的第1和第2内含子部分序列以及完整的外显子2进行 PCR-RFLP分析.结果 结果 表明,经EcoRⅠ酶切后,以纯合子BB基因型居多,BB、 AB、AA基因型频率分布为0.4500、0.3167和0.2333,其中B 为优势等位基因(0.6083); 经AluⅠ酶切后,MN基因型频率(0.5000)分别高于MM型(0.3000)和 NN型(0.2000),其中M为优势等位基因(0.5500).经卡方适合性检验验证, EcoRⅠ酶切位点c2值未达到显著水平(
P
>0.05),而AluⅠ酶切位点c2值则具有显著差异(
P
<0.05).综合双酶切结果 ,共出现7种组合带型,其中 BBMM组合带型出现的频率最高(0.3000),暂没有发现AANN以及 BBNN两种组合带型.结论 西藏小型猪SLA-DQA基因在AluⅠ酶切位点上没有达到Hardy-Weinberg 平衡态,在该位点的遗传选择压力较EcoRⅠ位点大.
腺嘌呤诱发慢性肾衰模型大鼠内分泌变化的研究
黄迪1,何立群2,杨雪军2,肖静3
2008, 28(2): 95-98.
摘要
(
918
)
PDF
(464KB) (
7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SHIV-B'whu感染中国猕猴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方法 SHIV-B'whu感染中国猕猴,4次传代(P1~P4),定时测量动物体温变化,对各代感染的猴在第14天处死,进行病理学解剖观察,并且对全身主要脏器以及多处淋巴结组织取材做病理分析.结果 中国猕猴在感染急性期体温有短暂升高,经病理分析,4代感染猴均有典型的间质性肺炎特征,肝组织有点状或灶性坏死,淋巴窦扩张,淋巴滤泡萎缩,淋巴细胞减少,淋巴结出现噬红细胞现象,组织巨噬细胞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从P1到P4逐步增加,从3.5%到22%.结论 SHIV-B'whu能成功感染中国猕猴,引起与HIV感染人后所相似的免疫病理学变化.
SHIV-B'hu感染中国猕猴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唐志佼,代明,包容,王勇,张晶,鲜巧阳,饶艳,李任翔,孙理华
2008, 28(2): 99-101.
摘要
(
1054
)
PDF
(273KB) (
9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SHIV-B'whu感染中国猕猴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方法 SHIV-B'whu感染中国猕猴,4次传代(P1~P4),定时测量动物体温变化,对各代感染的猴在第14天处死,进行病理学解剖观察,并且对全身主要脏器以及多处淋巴结组织取材做病理分析.结果 中国猕猴在感染急性期体温有短暂升高,经病理分析,4代感染猴均有典型的间质性肺炎特征,肝组织有点状或灶性坏死,淋巴窦扩张,淋巴滤泡萎缩,淋巴细胞减少,淋巴结出现噬红细胞现象,组织巨噬细胞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从P1到P4逐步增加,从3.5%到22%.结论 SHIV-B'whu能成功感染中国猕猴,引起与HIV感染人后所相似的免疫病理学变化.
骨髓移植修复辐射损伤小鼠卵巢的实验研究
王玉珏1,曹桂荣2,张建明1,那顺巴雅尔1,顾为望1
2008, 28(2): 102-105.
摘要
(
918
)
PDF
(505KB) (
7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辐射后的小鼠进行骨髓移植,评价移植对辐射后受损的卵巢功能的影响,并探讨骨髓移植对卵巢损伤修复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6~10周龄雌性SPF昆明小鼠100只,20只作为骨髓移植供体, 40只作为对照组,单次辐射后不采取任何措施;40只作为实验组 ,单次辐射后48 h进行骨髓移植.在辐射前2 d,骨髓移植第1, 5, 15, 30天取血检测雌二醇(E
2
),促卵泡生成激素(FSH) 水平,测定卵巢与小鼠体重的比例系数,并光镜观察卵巢的组织形态变化.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在骨髓移植第15、30天,对照组成熟卵泡数量减少,卵巢血管增生,有纤维化;实验组可见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成熟卵泡,黄体数目较多.对照组与实验组脏器系数有明显差异.对照组E
2
和FSH维持在18 ng/L和3 IU/L左右,而实验组的E
2
水平不断上升至24.69 ng/L, FSH水平下降至2.14 IU/L,差异均极具显著性 (
P
<0.05).结论 骨髓移植对卵巢的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功能.
雌性食蟹猴月经周期中血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的变化
马南花1,黎宗强2,覃坚1,郑丽萍1,朱旭1,黄胜贤1,谢莉萍3
2008, 28(2): 106-109.
摘要
(
1117
)
PDF
(199KB) (
6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正常雌性食蟹猴的月经周期中血清雌激素、孕激素的变化规律. 方法 20只4 ~6岁性成熟雌性食蟹猴(体重为3.4 ~ 8.4 kg),每日定时采集血液(历时31~51 d),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技术测定血清雌二醇(E
2
)、孕酮(P)的水平.从中选取6只月经周期明显的食蟹猴,观察其在月经期、卵泡期、排卵期及黄体期E
2
、 P的变化规律. 结果 E
2
、P水平随着月经周期而变化,E
2
的峰值出现于卵泡期和黄体期,而以卵泡期为最高;P在黄体期出现高峰.结论 雌性食蟹猴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孕激素的变化规律与育龄妇女月经周期中的变化规律相似.雌性食蟹猴可作为妇女月经周期中不同时期雌激素、孕激素的消长水平研究的模型.
两种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制作方法的改良和比较
刘纳新1,管敏强2,陈通克2,赵惠玲2,陈锡文2
2008, 28(2): 110-113.
摘要
(
910
)
PDF
(288KB) (
9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两种大鼠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制作方法 的各自特点及其应用.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胆胰管直接穿刺组(A 组,
n
= 16)、经十二指肠肠壁穿刺组(B 组,
n
= 16)和对照组(C组,
n
= 8).取A组、B组其中一半大鼠(分别为A1组和B1组)与C组一起在制模后 24 h处死,观察各组手术时间、腹水量、淀粉酶含量和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同时对 A组、B组的剩余大鼠(分别为A2组和B2组)作4 d的生存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 24 h胰腺病理改变均表现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1组和B1组的 24 h淀粉酶和腹水量显著高于C组 (
P
<0. 01),而这些指标在A1组和B1组之间没有差异;A1组和B1组的制模时间存在差异 (
P
< 0. 05); 4 d内生存分析提示B2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A2组(
P
<0. 05).结论 经十二指肠肠壁穿刺复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方法 明显优于胆胰管直接穿刺法;而胆胰管直接穿刺法由于操作简便,在某些短期研究仍可选用.
猪伪狂犬病病毒PCR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李春华1,胡建华2,张婉华1,孙凤萍1,高骏1,王英1,蒋凤英1
2008, 28(2): 114-117.
摘要
(
972
)
PDF
(326KB) (
8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的PCR检测方法 .方法 根据PrV gB基因序列,应用primer 5.0软件自行设计、合成一对引物进行PCR反应,优化反应条件,建立检测 PrV的PCR方法 ,并应用于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 以PrV上海株细胞培养物DNA为模板,扩增出263 bp的特异性条带,对扩增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和BLAST在线比对,与 GenBank中PrV的gB序列一致.对临床样品进行PCR检测,与病毒分离结果 一致.结论 所建立的PCR方法 敏感、特异,可用于实验用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快速检测.
体外受精对小鼠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性成熟期血清生化指标的分析
冯玉芳1,陶凌云2,3,邵伟娟4,高诚2,3
2008, 28(2): 118-120.
摘要
(
833
)
PDF
(184KB) (
8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体外受精技术对小鼠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了解性成熟期小鼠的生理状况.方法 将体外受精的2-细胞胚胎植入假孕母鼠输卵管,待胚胎发育至 14 d胚龄,手术取出,称胚胎重; 另有部分母鼠自然产下仔鼠,称取仔鼠的出生重; 待其成长至性成熟期(6周龄),取血测其血清生化指标.结果 体外受精小鼠14 d胚胎重比对照组高16.5%(
P
<0.001); 仔鼠初生重比对照组高13.2%(
P
<0.001); 而性成熟期小鼠的血清生化值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体外受精影响小鼠早期胚胎发育,但不影响性成熟期小鼠的血清生化值.
不同浓度H
2
O
2
体外诱导大鼠海马细胞氧化损伤观察
刁波,唐瑛,王晓昆,李德忠
2008, 28(2): 121-124.
摘要
(
851
)
PDF
(629KB) (
7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H
2
O
2
诱导大鼠海马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最佳浓度.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的H
2
O
2
与大鼠海马细胞共同培养 24 h.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法测定细胞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中Bax与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细胞比较,当H
2
O
2
浓度高于 1 mmol/L时细胞形态损伤明显加重,细胞活性降低,bax蛋白高度表达;当 H
2
O
2
浓度低于1 mmol/L时细胞形态无明显损伤, 细胞活性无明显改变,bcl-2蛋白高度表达.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H
2
O
2
浓度1 mmol/L时为模型最佳复制浓度.
兔胫骨髓腔解剖特点与髓内钉固定模型建立
薛锋1,侯春林2,陈庆泉2
2008, 28(2): 125-128.
摘要
(
916
)
PDF
(195KB) (
7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根据兔胫骨髓腔的解剖特点及解剖学参数制成适合兔胫骨固定髓内钉,建立兔胫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模型.方法 采用2.8~3.0 kg新西兰兔18只,取材双侧胫骨进行形态学观查,每层间隔5 mm进行CT扫描,测量不同节段髓腔的口径,根据髓腔解剖学特点,设计适合兔胫骨骨折固定的髓内钉.胫骨中上1/3处截骨,制作骨折固定髓内钉模型.结果 兔胫骨上段髓腔截面呈三角形,下段呈椭圆形,中段为两者的过渡区.髓内钉截面制成三角形,上粗下细.胫骨骨折经髓内钉固定后固定效果满意.结论 根据兔胫骨髓腔特点制成的髓内钉及用该髓内钉固定后可建立标准的兔胫骨骨折模型.
树鼩人工哺育初步研究
钱玉婧1,蒋金萍1,张瑞忠1,2
2008, 28(2): 129-130.
摘要
(
1001
)
PDF
(109KB) (
7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采用人工哺育方法 ,避免人工驯养条件下树鼩不愿哺乳、食仔或母乳缺乏,提高仔树鼩的存活率,并使其正常生长发育. 方法 人工辅助母树鼩哺乳或配制人工乳哺乳.即人工保定母树鼩,侧卧,让其新生仔或其他寄养仔自行寻找乳头哺乳;如母树鼩产后缺乳或无寄养条件,配制营养丰富的代用乳人工喂养. 结果 25只仔树鼩经人工哺育方法 喂养存活19只,存活率为76%,体重增长与文献报道相似.而初始繁殖的13只仔树鼩经自然哺乳,仅存活2只.结论 已基本掌握仔树鼩的人工哺育方法 ,一定程度上为在实验室环境下大规模人工驯养繁殖树鼩提供了经验.
玩具对小鼠生长繁育性能影响初探
顾卫忠1,王晓东1,鲍世民2,邢正弘1,陈国强1
2008, 28(2): 131-132.
摘要
(
1110
)
PDF
(111KB) (
8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动物玩具对小鼠繁育性能的影响.方法 将BALB/c 小鼠配对后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实验组饲育笼中增设动物玩具,观测其母鼠的怀孕率、产仔率、离乳率及仔代的生长情况.结果 实验组母鼠的怀孕率高于对照组10%;实验组仔鼠体重增长较快.结论 实验表明笼内增设动物玩具可提高动物福利水平,也可提高单位时间内繁殖性能.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复制方法学》已经出版
2008, 28(2): 132-132.
摘要
(
449
)
PDF
(61KB) (
6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