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基本信息
历史沿革
创刊40周年
编委会
现任编委
历任编委
青年编委
审稿专家
期刊政策
投稿指南
伦理道德
编辑与评审
更正与撤稿
开放获取
版权与存储
投稿必看
稿件要求细则
伦理道德细则
附件模板下载
在线期刊
当期文献
过刊浏览
重点文章
多媒体
视频
合作服务
科研通讯
刊务理事单位
广告合作
期刊订阅
纸质订阅
电子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办公
主管:上海科学院
主办:上海市实验动物学会
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
主编:王 健
邮发代号:4-789
国际刊号:ISSN 1674-5817
国内刊号:CN 31-1954/Q
检索
文章检索
年期检索
高级检索
友情链接
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
上海市实验动物学会
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
上海科学院
中国知网
万方医学网
PubMed
DOAJ
Laboratory Animals
Comparative Medicine
动物模型与实验医学(英文)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术语在线
更多>>
刊务理事单位
更多>>
当期目录
2008年 第2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8-01-31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动物行为学在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金玫蕾
2008, 28(1): 1-3.
摘要
(
966
)
PDF
(211KB) (
9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功能变化与心有肌梗死面积的相关性分析
杨建业1,张迎春2,唐俊明1,3,潘国栋1,王家宁1
2008, 28(1): 4-9.
摘要
(
1112
)
PDF
(613KB) (
6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不同处结扎处理后,分析心功能的变化与缺血再灌后心肌梗死面积的相关性.方法 雄性 Wistar 大鼠 70 只,随机分为 6 组即:假手术组,结扎(15、30、45、60 min)再灌注、结扎非再灌注.于处理后行心导管插管测量动脉收缩压(ASP)、动脉舒张压(ADP),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及左室压力上升及下降最大速度(±dp/dt
max
).结果 引起明显的心肌粳死至少需要结扎 30min.结扎(45、60min)再灌注、结扎非再灌注的心肌梗死明显,并观察到梗死区域心肌绝大部分已纤维化,且梗死面积变化较恒定.同时测定不同结扎时间心功能的变化发现,结扎(45、60 min)再灌注或结扎非再灌注各组 ASP、DAP、LVSP、±dp/dt
max
显著下降,LVEDP明显升高;不同结扎时间处理后,大鼠心功能的变化与心肌粳死后的梗死面积变化密切相关.结论 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上1/3处结扎45 rnin以上的大鼠出现明显的心肌梗死灶,而且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功能的降低与心肌梗死面积的增加呈负相关关系.
猪诱导室颤复苏后运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功能
李松华1,杨俊华1,王禹斌2,周正宇2,周慧英2,黄猛2,殷音2,刘慧婷2,顾静2,薛智谋2
2008, 28(1): 10-13.
摘要
(
1004
)
PDF
(207KB) (
7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猪在人工诱发心室颤动复苏后心脏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置右心室电极诱导太湖猪发生室颤,然后行经胸体外电除颤,并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价复苏成功后不同时间段太湖猪心功能状况.结果 二个实验组猪在复苏成功后心功能均降低,室颤6min组心功能降低与同组基础状态和室颤 2min 组均有显著性差异.至 72h 时恢复至与基础状态无差异.结论 随着室颤时间的延长,复苏成功后出现的心功能障碍越重.这种心功能障碍可能是一种伴左心室扩张的可逆性心功能不全.
蓝斑H
2
受体作用增强脑室注射组胺对颈动脉窦反射的抑制
张玉英,沈新娥,邹容,李金华,王国卿
2008, 28(1): 14-17.
摘要
(
848
)
PDF
(217KB) (
10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用气相液氮运输罐运输小鼠胚胎和短时间保存小鼠胚胎的可行性.方法 实验使用 4 个小鼠品系(C57BL/6、B6D2、DBA/2、B10A),通过体外授精的方法得到2-细胞胚胎,用玻璃化冷冻法冷冻胚胎并储存于液相液氮罐,然后转移至气相液氮运输罐内放置14 d再转入液相液氮罐,最后进行复苏移植.结果 4 个品系的冷冻胚胎的复苏率分别为 69.7%、77.27%、77.59%、72.64%,对照组的相应复苏率为97%、84.38%、75%、71.43%,差异均不明显(
P
<0.05).4 个品系胚胎移植后,除 B10A 这个品系的出生率差异显著外(
P
<0.01),其他 3 个品系的差异均不显著(
P
>0.05).结论 在气相液氮运输罐短时间内储存胚胎或通过气相液氮运输罐进行胚胎运输是可行的.
本刊编辑部迁址通知
2008, 28(1): 17-17.
摘要
(
521
)
PDF
(46KB) (
5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相液氮运输罐短期储存胚胎的可行性研究
陈禹雷1,陈浩杰2,刘丽均1,赵丹凤1,徐平1
2008, 28(1): 18-22.
摘要
(
991
)
PDF
(495KB) (
6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用气相液氮运输罐运输小鼠胚胎和短时间保存小鼠胚胎的可行性.方法 实验使用 4 个小鼠品系(C57BL/6、B6D2、DBA/2、B10A),通过体外授精的方法得到2-细胞胚胎,用玻璃化冷冻法冷冻胚胎并储存于液相液氮罐,然后转移至气相液氮运输罐内放置14 d再转入液相液氮罐,最后进行复苏移植.结果 4 个品系的冷冻胚胎的复苏率分别为 69.7%、77.27%、77.59%、72.64%,对照组的相应复苏率为97%、84.38%、75%、71.43%,差异均不明显(
P
<0.05).4 个品系胚胎移植后,除 B10A 这个品系的出生率差异显著外(
P
<0.01),其他 3 个品系的差异均不显著(
P
>0.05).结论 在气相液氮运输罐短时间内储存胚胎或通过气相液氮运输罐进行胚胎运输是可行的.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复制方法学》已经出版
2008, 28(1): 22-22.
摘要
(
560
)
PDF
(49KB) (
5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活化血小板流式细胞术不同检测方法比较
王志军1,2,湛玉良2,程文立2,于长安2,柯元南2
2008, 28(1): 23-26.
摘要
(
1086
)
PDF
(220KB) (
7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不同的处理方法对活化血小板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Wistar 大鼠 8 只,腹主动脉抽血,分别用常规全血法、内固定全血法、外固定全血法、富血小板血浆先固定法、富血小板血浆后固定法 5 种方法处理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表面 CD62 的表达.采用 SPSS 11.5 统计软件分析结果.结果 不同处理方法测定的 CD62 表达程度不同,内固定全血法<外固定全血法<常规全血法<PRP 先固定法<PRP 后固定法,各组之间差别显著.结论 内固定全血法能够迅速固定血小板,避免血小板的体外活化,更能够反映体内血小板活化的实际情况.
辐射损伤对小鼠不同组织VEGF表达的影响
斌1,杨占山2,周正宇3,金美芳1
2008, 28(1): 27-29.
摘要
(
691
)
PDF
(229KB) (
6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小鼠肺、胸腺、小肠、脾不同组织受到辐射损伤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 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使用不同剂量(0、4、8 Gy)的 X 射线照射小鼠,然后取其肺、胸腺、小肠、脾组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鹰(RT-PcR)法研究照射后24h不同组织中的VEGF mRNA表达水平.结果 经 4、8 Gy 射线照射后 24h,肠、肺组织 VEGFmRNA 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05).脾、胸腺组织 VEGF mRNA 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升高.4 Gy 射线照射后 VEGF mRNA 表达水平与其它剂量射线照射组相比显著升高(
P
<0.01).结论 不同剂量辐射损伤后脾、胸腺组织 VEGF mRNA 表达增强,肠、肺组织 VEGF mRNA 表达变化差异不大,VEGF 可能对免疫系统比对其他组织的辐射防护作用大,这为放射性损伤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两种品系家蚕人工饲料继代繁育技术的建立
安学芳,朱幼玲
2008, 28(1): 30-32.
摘要
(
874
)
PDF
(122KB) (
7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采用人工配合饲料室内饲养繁育日系大造和中系 797 家蚕,逐步建立人工饲料继代繁育技术,为科研长期提供健康稳定的实验昆虫.方法 利用人工配合饲料,采取相对恒温恒湿的饲养管理方法以及严格的选留种技术,在室内人工饲养繁育该2种品系.结果 日系大造已继代繁育 12 代,中系 797 已继代繁育 10 代,产卵量及蛹重均高于引种后的前几代;在人工环境条件能继续传代并保持其生产性能的稳定性、科学试验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结论 该两个品系家蚕已适宜室内人工饲养繁育;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人工饲养继代繁育技术,保证了该品系家蚕的周年循环饲养繁育.
MRL/1pr狼疮小鼠肾、脾、淋巴结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彭秀华1,冯艳玲1,杨华1,沈艳1,杨永昕1,周文江1,2
2008, 28(1): 33-35.
摘要
(
1311
)
PDF
(407KB) (
7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 MRL/lpr 狼疮小鼠的肾、脾、淋巴结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方法 取 16 周龄MRL/liar小鼠,解剖取腋下淋巴结、颌下淋巴结、肾脏、和脾脏,固定于 10% 的中性甲醛溶液中,脱水、石蜡包埋、切片、HE 染色、光镜检查,病理分析.结果 肾问质内少量炎细胞浸润,肾间质小血管扩张充血,局灶性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少量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部分区域肾小管上皮细胞水样变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略增厚,血管扩张充血明显.偶见肾小球内细胞数增多,内见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基底膜略增厚.脾小体明、暗区及小结帽区结构正常.偶见红髓中出现少量浆细胞及小动脉周增生,中央动脉稍厚.多核巨细胞增生明显.淋巴滤泡增生.生发中心扩大.结论 16 周龄 MRL/lpr狼疮小鼠的肾、脾、淋巴结组织病理学变化符合人类疾病特点.
玩具对小鼠攻击行为影响初探
王晓东1,顾卫忠1,鲍世民2,邢正弘1,陈国强1
2008, 28(1): 36-38.
摘要
(
968
)
PDF
(238KB) (
7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采用动物攻击性行为指标评估实验动物玩具对小鼠福利的影响.方法 60 只 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 30 只,实验组放置动物玩具,对照组不放置,在 7d 内每天观察记录小鼠受到攻击的伤害程度和攻击数,分析比较第 4、7 天小鼠受到攻击的伤害程度及攻击数,计算第 4、7 天实验组相对对照组的攻击风险系数.结果 第4 、7 天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0%(3/30)、30%(9/30)的小鼠在尾巴、耳朵、身体背部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第4、7天对照组小鼠受到的攻击风险系数分别是实验组的2.8倍和3.9倍.结论 实验动物玩具对小鼠攻击性行为引起的伤害具有一定的防范效果.
《常用实验动物解剖病理取材图谱》已经出版
2008, 28(1): 38-38.
摘要
(
438
)
PDF
(58KB) (
5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被动吸烟对小鼠骨髓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的影响
刘文静1,杨月阳2
2008, 28(1): 39-40.
摘要
(
946
)
PDF
(115KB) (
8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被动吸烟对小鼠骨髓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的影响规律.方法 创造被动吸烟的模型环境,设立对照组,对昆明小鼠分别染毒 9、18、27 d 后观察,采集其骨髓细胞,制备小鼠骨髓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标本并检测其SCE率.结果 染毒 9 d 的 SCE 值(6.894±0.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SCE 值(5.871±0.15)(
P
<0.05),18 d 和 27 d 的 SCE 值分别为(7.77±0.28、8.29 5±0.38)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 :被动吸烟环境对小鼠的 SCE 率有一定影响.
两种代谢笼对小鼠尿液收集等效果的比较
顾锋,周勇,肖忠标,姜莹,杨伟敏,潘振业
2008, 28(1): 41-42.
摘要
(
970
)
PDF
(115KB) (
11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测传统代谢笼对动物24h代谢测定中尿液收集等结合的误差.方法 在万级净化的屏障环境内,用 2 种不同的代谢笼对 4 个品系转基因小鼠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 进口的大鼠和小鼠代谢笼测定值较为可信,经与国产代谢笼比较在动物尿液收集量上呈极显著差异(
P
<0.001);而动物进食量和饮水量上2种代谢笼差异不显著(
P
>0.05).结论 进口代谢笼可排除人为误差,更具科学性.
实验动物生物学特性数据化表达的规范化与数据共享
贺争鸣1,邢瑞昌1,岳秉飞1,黄韧2,薛成2,王晓明2,鲍世民3,徐平3,高翔4,郭仕英4,曲连东5,陈洪岩5,刘运忠6
2008, 28(1): 43-45.
摘要
(
892
)
PDF
(199KB) (
6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学特性数据化表达是实验动物标准化的内容之一,也是实验动物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的条件之一.制定实验动物资源描述规范和有关规程,对实验动物生物学特性和基本信息进行规范化和标准的整理和描述,可为科技工作者提供深入、详尽的资源信息,推动实验动物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云南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培训与教育的探讨
云南省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昆明医学院,昆明 650031
2008, 28(1): 46-48.
摘要
(
568
)
PDF
(266KB) (
5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实验动物科学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培养和造就具有较高业务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的实验动物从业人员队伍是推动实验动物科技工作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实验动物培训工作进行回顾,并对目前云南省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的情况进行初步分析,探索云南省实验动物从业人员教育培训的发展方向.
实验动物学课程实验课教学法初探
王生存,邵义祥
2008, 28(1): 49-50.
摘要
(
825
)
PDF
(132KB) (
7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验动物学课程的实践性和操作性非常强,实验教学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从不同的学生心理、专业特点、教学安排等方面可初步探讨该课程实验课的教学规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优化现有的教学方法.
化学物品致癌毒性检测中所见小鼠肿瘤形态简述
漆畹生
2008, 28(1): 51-56.
摘要
(
870
)
PDF
(418KB) (
8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鼠念珠菌感染模型和遗传因素研究
章小缓1,胡雁1,Camile S Farah2,Robert B Ashman2
2008, 28(1): 57-61.
摘要
(
966
)
PDF
(309KB) (
8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色念珠菌是能感染人类皮肤和粘膜的真菌.当宿主的免疫系统受到抑制时,可导致念珠菌病.建立动物实验模型对研究不同类型的人类念珠菌病非常必要,如系统性和皮肤粘膜的念珠菌感染模型.目前,最为常见的是系统性念珠菌动物模型.而能准确反映人类皮肤粘膜念珠菌感染的动物模型仍未稳定建立.值得庆幸的是,特异性基因剔除小鼠(Specific-gene knock out mice)的出现为研究念珠菌与宿主的免疫应答提供了更为直接和准确的模型.
Events supported by ICLAS
2008, 28(1): 57-61.
摘要
(
243
)
PDF
(54KB) (
4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研究进展
邝胜利,胡兵
2008, 28(1): 62-66.
摘要
(
711
)
PDF
(313KB) (
9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各种原因所致肝损伤的创伤愈合反应,表现为肝内结缔组织增生与沉积,是慢性肝病重要的病理特征,也是进一步向肝硬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制备出标准而理想的动物模型是疾病研究的基础,选择与各种原因所致人类慢性肝病相似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不仅是研究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的重要基础,也是临床评价肝纤维化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有效手段.大鼠是肝纤维化造模的常用实验动物,本文讨论了几种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致病机制、肝脏病理变化,每种模型的优缺点及主要用途等.
ICLAS Network for Promotlon of Anlmal Quallty in Research
2008, 28(1): 62-66.
摘要
(
419
)
PDF
(53KB) (
4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