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肖林林, 杨逸萱, 黎珊杉, 罗兰诗雨, 尹思威, 孙俊铭, 施维, 欧阳轶强, 李习艺. 利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将人源三突变APP基因导入海马区构建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5, 45(3): 269-278. |
[2] |
杨丽雅, 宋涛, 何佳璘, 郭一鸣, 亓明康, 王含必, 王慧萍. 阴道萎缩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在药效评价中的应用[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6): 531-540. |
[3] |
卢心鹏, 刘蓉, 黄文博, 赵瑾, 李洪涛. 不同方法建立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的比较研究[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3): 201-206. |
[4] |
安鑫, 刘兰静, 步建平. 眼缺血综合征大鼠视网膜形态及RhoA和ROCK-2表达的变化[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0, 40(5): 397-. |
[5] |
黎民, 常学辉, 张良芝, 雷震, 罗申. 不同部位注射6-羟基多巴胺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比较分析[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8, 38(4): 261-266. |
[6] |
高峰, 张士更, 张楠, 张布衣, 戴玉樑, 李绍江. 慢性膀胱炎相关膀胱过度活动症大鼠模型的建立[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6, 36(5): 340-344. |
[7] |
冯佳, 向阳, 夏燕, 陈安平, 杨年安, 龚书识, 袁林. 三种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比较研究[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5, 35(1): 52-55. |
[8] |
乔明, 刘兰英, 王和生. 慢性过敏性哮喘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4, 34(1): 79-82. |
[9] |
田小芸, 董敏, 尤金炜, 赵长霖, 许龙祥, 恽时锋. 先天性白内障大鼠培育初报[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3, 33(5): 358-360. |
[10] |
施志冲, 杨隽, 谭延斌, 孙宇立, 俞筱琦, 潘杰, 肖萍. 壮骨胶囊抑制去势大鼠骨密度降低的作用[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1, 31(2): 111-114. |
[11] |
周文江1,2,陶林琳3. 新生隐球菌感染动物模型应用进展[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0, 30(3): 220-224. |
[12] |
刘纳新1,刘存丽2,陈周浔1,施红旗1. 地塞米松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模型血液TNF-α、IL-10和GR的影响[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8, 28(4): 230-233. |
[13] |
李冬梅1,2,胡文娟1,2,刘向云1,2,张晓芳2,闫晗2,谢淑武2,吴建辉2,孙祖越2. 大鼠自体免疫性前列腺炎模型的实验研究[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8, 28(3): 151-154. |
[14] |
容朝晖,瞿介明,何礼贤,李锡莹.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大鼠炎症反应及肺损伤研究[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1, 21(4): 198-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