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3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3-08-25
       
    论著
    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1型禽腺病毒的构建
    周洁, 赵莉, 胡建华, 高诚
    2013, 33(4):  249-255.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3.04.001
    摘要 ( 154 )   PDF (6315KB) ( 2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禽腺病毒。方法 通过带有禽腺病毒基因组复制非必需区(nt40 065~nt43 684)侧翼序列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转移质粒与亲本禽腺病毒在鸡肝癌细胞内同源重组,缺失掉了两侧翼序列之间的复制非必需区而替换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完整表达盒。为提高同源重组率,对质粒转染细胞的条件进行了摸索,确定了最佳转染条件为细胞以3×105/ ml密度接种到6孔板上,36 h后用8 μl lipofectamine 2000试剂和3 μg pUC-LR-eGFP质粒转染,蚀斑方法筛选重组病毒。结果 获得了表达EGFP的重组病毒单一克隆株rFAV-I-eGFP。结论 研究结果为开展禽类活载体疫苗研制及相关基础研究提供了有利参考。
    精子膜处理方法对精子介导的外源质粒转基因效率的影响
    贾晓峰, 徐彦, 刘淼, 王亮, 施惠娟
    2013, 33(4):  256-260.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3.04.002
    摘要 ( 135 )   PDF (6685KB) ( 3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超声、NaOH和溶血卵磷脂三种小鼠精子膜处理方法对转染质粒与精子共孵育后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授精,观察质粒转染的效率。方法 采用上述三种方法对小鼠精子进行膜处理,通过Transgreen/PI荧光染色,观察小鼠精子质膜的完整性;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精子DNA的完整性;将处理后的小鼠精子与带GFP的转染质粒共孵育,再采用ICSI 与促排卵后成熟小鼠卵子授精,统计各组受精率、卵裂率及荧光囊胚率,观察三种方法对小鼠精子作为质粒载体ICSI后转基因效率的影响。结果 溶血卵磷脂方法处理小鼠精子膜的效果显著优于超声和NaOH组(99.2% vs 94.7%%,90.9)(P<0.05)。三种方法对小鼠精子DNA结构的损伤无显著性差异(P>0.05),行ICSI后三组小鼠胚胎发育率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之间荧光胚胎的形成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三种小鼠精子膜处理方法的效率均能达到90%以上,且对小鼠精子DNA的损伤、行ICSI后小鼠胚胎的发育率和转基因效率无显著差异,因此,三种方法均可用于ICSI法小鼠转基因研究。
    不同剂量电离辐射对小鼠睾丸的损伤效应
    刘李娜, 周茜, 孙欢, 唐瑛
    2013, 33(4):  261-264.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3.04.003
    摘要 ( 198 )   PDF (13184KB) ( 1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电离辐射对小鼠睾丸的损伤效应。方法 12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5 Gy、3.5 Gy、4.5 Gy和5.5 Gy 60Coγ射线照射组,每组24只。60Coγ照射后3 d、7 d和14 d测定睾丸指数、附睾指数、精子数和精子畸形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小鼠睾丸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辐照后3 d, 照射组小鼠附睾指数上升,随后下降,其中辐照后14 d, 4.5 Gy和5.5 Gy组与对照组或同组3 d时比较均差异明显(P<0.01或P <0.05); 各照射组睾丸指数在辐照后7 d和14 d均明显下降(P<0.01或P<0.05), 与辐照后3 d比较5.5 Gy组下降明显(P<0.01)。各照射组的精子畸形率在3 d、7 d和14 d时均明显上升(P<0.01或P<0.05),其中5.5 Gy组上升较快,精子数也下降明显(P<0.01),5.5 Gy组生精小管肌样细胞及基膜均模糊不清。2.5 Gy组辐照后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辐照对小鼠睾丸造成的损伤程度与辐照剂量呈正相关,其中3.5 Gy和4.5 Gy是较适合制作小鼠睾丸辐射损伤模型的剂量。
    SPECT/CT骨显像诊断兔应力性骨折的实验研究
    蔡良, 曾贵刚, 乔伟伟, 石洪成, 张申, 陈曙光, 胡鹏程, 李蓓蕾
    2013, 33(4):  265-270.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3.04.004
    摘要 ( 181 )   PDF (22613KB) ( 1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SPECT/CT(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骨融合显像在应力性骨折(stress fracture,SF)诊断方面较单纯骨平面显像(Bone Scintigraphy,BS)诊断的增益价值。方法 雄性新西兰白兔12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8只,根据实验方案进行特制的跑跳训练,持续5周; 对照组4只,让其自由活动5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进行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ethylene diphosphonate, MDP)骨平面显像和SPECT/CT骨融合显像。由专业医师双盲法判读骨平面图像、骨SPECT图像和SPECT/CT骨融合显像图像,诊断有无应力性骨折病灶,并与对应胫骨的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骨平面显像诊断应力性骨折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准确性分别为31.25%(5/16)、87.50%(7/8)、50.00%(12/24); SPECT/CT骨融合显像诊断应力性骨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5.00%(12/16)、87.50%(7/8)和79.17%(19/24)。结论 在诊断应力性骨折方面, SPECT/CT骨融合显像较单纯99Tcm-MDP骨显像有增益价值,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巴马小型猪不同发情周期的阴道细胞学观察
    田芳, 夏敏杰, 王玉柱, 周新初, 李卫华, 丁训诚
    2013, 33(4):  271-274.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3.04.005
    摘要 ( 321 )   PDF (10234KB) ( 4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广西巴马小型猪不同发情周期的阴道细胞学特点。方法 选取发情间期、发情前期和发情期小型猪各4只,阴道涂片,分别进行HE染色和巴氏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阴道涂片细胞形态, 进行分类和计数。结果 广西巴马小型猪阴道涂片中HE染色和巴氏染色均可见白细胞、副基细胞、小中间细胞、大中间细胞和角化上皮细胞,发情间期: 白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发情前期和发情期(P<0.01); 发情前期: 副基细胞和小中间细胞明显高于发情间期和发情期(P<0.01); 发情期: 大中间细胞和角化上皮细胞明显高于发情间期和发情前期(P<0.01)。结论 阴道涂片法可作为确定广西巴马小型猪发情周期的辅助方法,对小型猪的繁殖育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豚鼠弓形虫抗体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李晓波, 付瑞, 巩薇, 王吉, 卫礼, 王淑菁, 岳秉飞, 贺争鸣
    2013, 33(4):  275-278.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3.04.006
    摘要 ( 157 )   PDF (1243KB) ( 3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以弓形虫重组抗原的豚鼠弓形虫抗体ELISA方法,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 根据重组抗原的工作浓度包被酶标板,确定酶标二抗浓度,对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稳定性和重复性等进行测试。结果 确定酶标二抗最佳稀释度为1∶8 000; 与豚鼠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仙台病毒(SV)、肺炎病毒(PVM)及呼肠孤3型(Reo3)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 对已知阳性血清的检测上限可达1∶2 560; 6个月的稳定性试验显示A490值的相对偏差均小于15%; 批内变异系数(CV)5.7%~9.5%,批间变异系数(CV)1.9%~9.0%; 对182份样本的检测表明豚鼠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7.14%(13/182),与IFA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100%,与商品化试剂盒的阳性符合率为92.3%,阴性符合率为100%。结论 建立的豚鼠弓形虫重组抗原ELISA检测方法可用以弓形虫抗体的常规检测。
    广西地区人工驯繁猕猴、食蟹猴胃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初步调查
    李健, 全琛宇, 施维, 周庆安, 张鸿满, 黄维义, 何国声
    2013, 33(4):  279-284.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3.04.007
    摘要 ( 324 )   PDF (42828KB) ( 1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广西人工驯养、自繁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猕猴、食蟹猴)胃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驯繁场的常规饲养管理设置,将猴群分为生长猴群、繁殖猴群、检疫猴群三类, 于2008~2012年间采集广西区内六家驯繁场共784份粪样, 同时采用直接涂片法、饱和食盐水漂浮法、醛-醚沉淀法对粪样进行处理后镜检。结果 猴胃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72.4%。共检查出原虫5类分别为: 阿米巴原虫、人毛滴虫、贾第虫、结肠小袋纤毛虫及球虫; 线虫5类分别为: 鞭虫、类圆线虫、泡翼线虫、食道口线虫、卷口线虫; 绦虫2类分别为膜壳绦虫、司氏伯特绦虫; 以及吸虫1类、粉螨1类。生长猴群感染胃肠道寄生虫的种类最少,检疫猴群感染种类多,繁殖猴群则介于两种猴群之间。其中生长猴群与繁殖猴群肠道原虫的感染率相对较高,以阿米巴原虫与结肠小袋纤毛虫的感染为主。结论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生活史简单的原虫以及驱虫药驱杀效果不佳的土源性线虫已成为危害广西驯繁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的主要虫种,可作为防控依据: 而部分检出虫种可作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病原体,因此在防范人与猴群之间的疾病传播中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荔枝核提取物对D-半乳糖诱发小鼠学习记忆损伤的保护机制
    叶红梅, 钟春燕, 黄敏贤, 吕俊华
    2013, 33(4):  285-289.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3.04.008
    摘要 ( 151 )   PDF (825KB) ( 2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荔枝核提取物(Litchi Seed Aqueous Extracts,LSAE)对D-半乳糖诱发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50只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石杉碱甲组(HU, 0.4 mg·kg-1·d-1)、LSAE低剂量(15 g·kg-1·d-1)和高剂量(60 g·kg-1·d-1)剂量组。上述动物除空白组外,均连续8周皮下(sc)注射 D-半乳糖(500 mg·kg-1·d-1),并于第5周起分别灌胃相应药物。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用流式细胞仪测小鼠脑组织线粒体膜电位,采用RT-PCR方法测凋亡基因bcl-2mRNA、baxmRNA及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mRNA的表达。结果 LSAE可明显改善模型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提高脑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增强抗凋亡基因bcl-2mRNA表达,降低促凋亡基因baxmRNA含量,同时下调脑组织β-APPmRNA的表达。结论 LSAE具有改善D-半乳糖诱发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提高脑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抑制细胞凋亡和下调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的表达有关。
    β-咔啉类衍生物对BALB/c裸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张燕, 范文玺, 徐艺玫, 史深, 贵友军, 燕顺生
    2013, 33(4):  290-295.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3.04.009
    摘要 ( 159 )   PDF (34309KB) ( 1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β-咔啉类衍生物(HMD)对人肝癌裸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雄性BALB/c裸小鼠每只以2×107个活细胞/ml(0.2 ml)建立人肝癌的裸小鼠模型,随机分为HMD低剂量组(0.22 mg/kg); HMD中剂量组(0.44 mg/kg); HMD高剂量组(0.87 mg/kg); 5-氟尿嘧啶注射液组(5-Fu)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各组连续给药15 d。观察HMD对裸小鼠人肝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对裸小鼠主要脏器的毒性。结果 HMD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组对裸小鼠人肝癌移植瘤体重的影响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HMD中、高剂量组及阳性组对裸小鼠体质量增加影响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对肝脏重量及肝脏系数的影响,HMD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肾脏及肾脏系数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HMD对人肝癌HepG2裸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未见有异常毒性症状出现。
    裸鼹鼠的人工饲养繁育初步研究
    孙伟, 汤球, 赵善民, 林丽芳, 袁子彦, 张璐, 余琛琳, 蔡丽萍, 徐晨, 崔淑芳
    2013, 33(4):  296-300.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3.04.010
    摘要 ( 538 )   PDF (14052KB) ( 1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裸鼹鼠的人工饲养和繁育方法。方法 在科学的饲养管理和适宜的饲养环境下, 采用全同胞兄妹交配的方法,观察统计裸鼹鼠的妊娠率、胎间隔、窝产仔数、离乳数和成活率。结果 通过7对裸鼹鼠的繁育观察, 表明裸鼹鼠能适应人工环境。雌雄鼠初次交配年龄为8~12月龄, 第1胎妊娠率为71.43%; 5只母鼠第1胎平均产仔数9.20±3.90只/窝, 离乳数7.60±5.03只/窝, 成活率为75.10%±42.49%; 第2胎胎间隔89.00±19.53 d、产仔数9.60±5.68只/窝、离乳数6.20±4.09只/窝, 成活率为74.33%±34.19%; 第3胎胎间隔99.60±17.17 d、产仔数12.40±4.77只/窝、离乳数10.00±3.08只/窝,成活率为82.91%±16.70%。结论 裸鼹鼠在人工环境适应后,繁殖性能大大提高,可以培育出实验动物化的裸鼹鼠。
    裸鼹鼠与C57BL/6小鼠自噬调节的比较研究
    林丽芳, 赵懿宁, 赵善民, 汤球, 孙伟, 张璐, 袁子彦, 徐晨, 崔淑芳
    2013, 33(4):  301-305.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3.04.011
    摘要 ( 176 )   PDF (1052KB) ( 3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裸鼹鼠与小鼠的自噬调节,以期为裸鼹鼠高自噬、抗癌、衰老缓慢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电镜技术和蛋白印迹检测新生裸鼹鼠和C57BL/6小鼠肝脏和肺脏组织的自噬水平。自噬干扰裸鼹鼠成纤维细胞和小鼠成纤维细胞,24、48、72 h CCK-8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蛋白印迹检测各组细胞各个时间点Beclin 1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C57BL/6小鼠比较,裸鼹鼠组织的LC3B表达显著较高。裸鼹鼠细胞对自噬抑制剂3-MA具有一定的耐药性, 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对裸鼹鼠细胞的增殖抑制显著高于小鼠细胞。结论 裸鼹鼠组织具有高自噬水平, 应对外界的自噬抑制压力时, 裸鼹鼠细胞的自身调节能力明显高于C57BL/6小鼠。
    绿色荧光裸小鼠的选育初报
    张立波, 刘彪, 田小芸, 吴正林, 周森妹, 尤金炜, 方天, 恽时锋
    2013, 33(4):  306-309.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3.04.012
    摘要 ( 203 )   PDF (10202KB) ( 2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选育系统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BALB/c裸小鼠,并对该小鼠各组织器官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进行观察。方法 根据遗传学原理对C57BL/6-TgN(GFP) 小鼠与BALB/c裸小鼠进行杂交、自交和回交,建立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BALB/c裸小鼠,对该小鼠遗传质量进行检测; 解剖观察胸腺生长情况以及多组织器官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选育出的BALB/c带绿色荧光蛋白的裸小鼠(简称荧光裸小鼠),外观呈黄绿色; 胸腺缺失; 在荧光显微镜下,脑、心脏、肺脏、肝脏、肾脏及胰腺等组织器官可见明显绿色荧光。结论 成功选育出BALB/c绿色荧光裸小鼠,该小鼠外观呈黄绿色,全身主要组织器官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
    3~4岁猕猴生理指标的测定
    邢凤英, 严国锋, 杨伟敏, 陈学进, 李垚
    2013, 33(4):  310-314.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3.04.013
    摘要 ( 222 )   PDF (259KB) ( 2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3~4岁猕猴生理指标基础数据。方法 对100只3~4岁猕猴(♂50只, ♀50只)进行了较全面的血液学和心肺功能等生理指标的测定,包括血常规30项、血液生化22项、凝血功能2项以及血压、心电图、呼吸次数。结果 血常规中,雌性猕猴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极显著低于雄性猕猴(P<0.01); 雌性猕猴极显著高于雄性的项目有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嗜碱性粒细胞计数(BASO#)、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与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BASO%)(P<0.01); 显著高的项目有白细胞计数(WBC)和淋巴细胞计数(LYMPH)(P<0.05)。血液生化指标中,雌性猕猴极显著低于雄性的项目为尿素氮(BUN)、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与无机磷(IP)(P<0.01); 显著低的项目为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和直接胆红素(DBIL)(P<0.05); 雌性猕猴显著高于雄性的项目为血糖(GLU),血钙(Ca)和甘油三酯(TG)(P<0.05)。血凝与血压、心电图的各参数中,雌、雄性别的猕猴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呼吸次数的监测结果显示雌性猕猴的呼吸次数较雄性猕猴极显著减少(P<0.01)。结论 建立了3~4岁实验用猕猴的生理指标的正常值,为猕猴实验和疾病诊断中相关生理指标的分析提供了基础参考值。
    大鼠、犬和食蟹猴血液学和血清生化指标正常参考值的测定
    许丽, 苏欣, 潘琦, 邵悦, 刘向云, 孙祖越
    2013, 33(4):  315-318.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3.04.014
    摘要 ( 158 )   PDF (226KB) ( 5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毒理学研究常见动物SD大鼠、Beagle犬和食蟹猴血液学及血清生化指标正常参考值。方法 采用ABX VET ABC动物血球计数仪和Hitachi 7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检测血液学和血清生化指标,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检验。结果 经统计分析,得出了雌雄SD大鼠、Beagle犬和食蟹猴血液学及血清生化指标正常参考值的均值及标准差。结论 初步建立不同性别间 SD大鼠、Beagle犬和食蟹猴的血液学和血生化指标正常值。
    综述
    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与转座子介导的转基因技术
    孔彭成, 王美珊, 朱莲, 李和平, 蒋满喜, 陈学进
    2013, 33(4):  319-323.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3.04.015
    摘要 ( 90 )   PDF (436KB) ( 2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已经成为治疗人类不育症和小鼠生殖生物学研究的一种有效手段。 而且ICSI介导的转基因作为一种动物转基因技术,仍然不够完善。但是相比传统的原核注射技术,该技术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导入较大片段的外源基因(比如人工酵母染色体YAC)。最近研究者们又发展了一种ICSI与转座子结合的转基因技术,能够高效地生产转基因后代,其效率几乎可以与慢病毒载体法相媲美,值得在转基因动物研究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精索静脉曲张大鼠模型的构建及评价
    曹欢, 周铁, 侯建国
    2013, 33(4):  324-328.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3.04.016
    摘要 ( 105 )   PDF (1080KB) ( 3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精索静脉曲张(VC)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精索静脉曲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逐渐深入,成功构建精索静脉曲张的动物模型对相关研究具有较大意义。大鼠用于精索静脉曲张动物模型的构建已有30余年,随着人们对大鼠解剖认识的不断深入,建模方法也得到了一定的改进。现就相关情况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