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基本信息
历史沿革
创刊40周年
编委会
现任编委
历任编委
青年编委
审稿专家
期刊政策
投稿指南
伦理道德
编辑与评审
更正与撤稿
开放获取
版权与存储
投稿必看
稿件要求细则
伦理道德细则
附件模板下载
在线期刊
当期文献
过刊浏览
重点文章
多媒体
视频
合作服务
科研通讯
刊务理事单位
广告合作
期刊订阅
纸质订阅
电子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办公
主管:上海科学院
主办:上海市实验动物学会
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
主编:王 健
邮发代号:4-789
国际刊号:ISSN 1674-5817
国内刊号:CN 31-1954/Q
检索
文章检索
年期检索
高级检索
友情链接
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
上海市实验动物学会
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
上海科学院
中国知网
万方医学网
PubMed
DOAJ
Laboratory Animals
Comparative Medicine
动物模型与实验医学(英文)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术语在线
更多>>
刊务理事单位
更多>>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3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0-03-31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不同缺血方式制作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大鼠模型的比较
贺月秋,陈惠金,钱龙华,陈冠仪
2010, 30(3): 153-157.
摘要
(
1327
)
PDF
(613KB) (
10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的缺血方式,创建与人类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病理相似的可靠PVL大鼠模型.方法随机将2日龄新生大鼠分为单侧颈总动脉结扎组、双侧颈总动脉结扎组以及假手术对照组.分别于术后2 d和21 d进行称重、光镜和电镜下脑病理评估.结果 术后2 d和21 d,双侧结扎组新生大鼠的体重显著低于单侧结扎组及假手术组(
P
均<0.05).光镜下病理学观察显示,双侧结扎组脑皮质结构相对完整;皮层下和脑室周围白质则病变明显,术后21 d,白质内见多个囊性疏松坏死区域形成.单侧结扎组皮层神经元呈弥漫性损伤,数量明显减少;皮层下白质则基本正常.两组在术后21 d白质损伤病理评分之间的差异呈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x
2
=8.751,
p
=0.003).术后21d电镜显示双侧结扎组白质内髓鞘形成较单侧结扎组明显减少.结论 单侧结扎组主要造成皮质受损,双侧结扎组则主要造成白质损伤,提示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是制作PVL动物模型的可靠方法.
姜黄素对大鼠脑损伤恢复作用的实验研究
殷广梅1,喻林升2,郑园园2,伊吉普2,叶光华2,吴淑珍2,赵康2
2010, 30(3): 158-162.
摘要
(
1276
)
PDF
(465KB) (
7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大鼠脑缺氧缺血损伤时NOS活力、caspase-3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Rice模型.雄性SD大鼠48只,每组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组)、脑缺氧缺血组(HI组)、姜黄素组(CU组)、溶剂对照组(SC组):生化方法检测脑组织NOS(一氧化氮合酶)活力;免疫组织化学测定大脑海马CA1区caspase-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的表达;电镜观察大脑海马形态学结构变化.结果 姜黄素可显著减少大脑海马神经细胞损伤数量,NOS酶活力含量明显减低,并且抑制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论 细胞凋亡参与了大脑缺氧缺血损伤的发生,姜黄素可能通过减低NOS酶活力、下调caspase-3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减轻脑缺氧缺血性损伤.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转归
黄健,程明军,华克勤
2010, 30(3): 163-166.
摘要
(
1263
)
PDF
(502KB) (
10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大鼠模型建立后盆底肌肉损伤及盆底功能的变化.方法雌性SD大鼠阴道内长时间放置水囊模拟产伤,造模后1、7、14、28和56 d进行喷嚏实验,用以测量尿动力学指标(漏尿点压力和最大膀胱容量),以及组织学检查造模后盆底肌肉损伤及盆底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大鼠的尿动力学检测中最大膀胱容量,漏尿点压力,盆底肌肉收缩力等发生了改变.结论 大鼠阴道内长时间放置水囊模的方法能够建立类似于人类产后压力性尿失禁表现的动物模型.
《常用实验动物解剖病理取材图谱》
2010, 30(3): 166-166.
摘要
(
957
)
PDF
(52KB) (
6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斑马鱼肝脏胆管系统的研究
初晓红1,濮俊毅1,2,姚一琳1,陈秋生1,胡建华2,高诚2
2010, 30(3): 167-173.
摘要
(
1438
)
PDF
(1254KB) (
9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系统地观察斑马鱼肝脏胆管系统的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方法采用酶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以及透射电镜技术.结果 斑马鱼肝脏胆管系统在肝实质内呈树枝状分布.胆管系统由细胞内和细胞间毛细胆管、前胆小管,胆小管和胆管构成.细胞内毛细胆管起源于细胞核附近,并且存在向细胞表面迁移.在肝细胞之间,有一胞质少、细胞核呈狭长型的明显不同于肝细胞的细胞,此细胞为BP细胞,BP细胞通过紧密连接与肝细胞进行细胞问的通讯活动.前胆小管由BP细胞和肝细胞共同构成管道的管壁.胆小管管壁通常由2~4个上皮细胞构成,胆小管上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直接接触,并没有基底膜使之相隔.本实验通过透射电镜还观察到由一个上皮细胞质膜突起再内折形成的胆小管,并通过一个纵向的连接复合体密封管道.胆管的管壁上皮细胞由立方上皮细胞或柱状上皮细胞构成,胆管外有结缔组织环绕.此外,淋巴细胞也参与了胆管管壁上皮细胞的构成,表明胆管存在黏膜免疫的应答.前胆小管和胆小管是连接毛细胆管和胆管的部分,因此,本实验认为前胆小管和胆小管相当于哺乳动物的黑林管.Mg
2+
-ATP酶反应显示,胆管系统被染成棕黑色,交织成网.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发现胆管系统的上皮细胞的胞体以及起源于这些细胞的胆汁管道也呈阳性.结论 斑马鱼胆管系统不仅与哺乳类和鸟类有差异,而且与其他硬骨鱼类也不完全相同.
IL-4,GM-CSF体外诱导猪单核来源树突状细胞和功能鉴定
周谦君1,2,范慧敏1,刘中民1
2010, 30(3): 174-179.
摘要
(
2063
)
PDF
(461KB) (
13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体外大量培养扩增猪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DC(monocyte-derived DC,MoDC),对细胞表型,免疫学功能及生物学活性进行鉴定.方法提取猪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经GM-CSF和IL-4诱导,体外培养5~8d,得到悬浮的MoDC,培养第5天加入浓度为1μg/ml的LPS诱导成熟.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MoDC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表面CD80/86,SLA-Ⅱ,CD172a等分子表达,BrdU法测定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oDC对同种异体T细胞的刺激能力,ELISA法检测MLR上清液中IFN-γL-4水平.结果 IL-4/GM-CSF刺激猪PBMC,可以获得MoDC,其表型为CD1
+
CD14
+
CD172a
+
CD80/86
+
SLA-Ⅱ
+
,经LPS刺激后CD80,CD86,SLA-Ⅱ表达升高.结论 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猪PBMC成功获得了MoDC,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移植耐受诱导和应用于异种移植打下基础.
家兔宫颈注射荧光纳米颗粒盆腔淋巴结聚集性的实验观察
丰华,程明军,徐丛剑
2010, 30(3): 180-182.
摘要
(
1517
)
PDF
(266KB) (
9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NaYF
4
纳米颗粒宫颈注射后在家兔盆腔淋巴结聚集情况,并探讨聚集的最佳直径和最佳时间点.方法 10%NaYF
4
纳米颗粒(Ф20、50、100 nm)溶液注射家兔宫颈,注射后(2、10、30、60、120 min)分别取盆腔淋巴结制成切片,观察荧光颗粒的聚集情况,并用浓硝酸消化组织后定量检测NaYF
4
纳米颗粒浓度;10%50 nm NaYF
4
纳米颗粒溶液注射家兔宫颈10 min后取盆腔淋巴结,肝脏、肾脏和脾脏,并用浓硝酸消化组织后定量检测NaYF
4
纳米颗粒浓度.结果 50 nm是NaYF
4
纳米颗粒溶液注射家兔宫颈在盆腔淋巴结聚集的最佳直径,10 min是最佳时间点;家兔盆腔淋巴结中NaYF
4
纳米颗粒的量大于肝、脾和肾等脏器的量.结论 NaYF
4
纳米颗粒溶液经宫颈注射后能够在家兔的盆腔淋巴结中富集.
泰泽病原体nested-PCR检测方法的优化及应用研究
冯洁1,2,谢建云1,2,胡建华1,2,高诚1,2
2010, 30(3): 183-187.
摘要
(
1369
)
PDF
(664KB) (
8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泰泽病原体nested-PCR检测方法进行优化和应用研究.方法以感染泰泽病原体RJ株的大鼠肝组织作为阳性对照,按国标GB/T 14926.10-2008间接免疫荧光检测(IFA)呈阳性的上海地区大鼠肝组织为材料,对本室已建立的泰泽病原体nested-PCR检测方法中的DNA抽提方法和PCR过程进行优化,并应用于22只免疫抑制实验动物的泰泽病原体检测.结果 肝脏组织DNA以酚/氯仿抽提法为好:nested-PCR出现196 bp的特异性条带,此方法的敏感性达1pg;产物纯化后进行测序比对分析显示,上海地区实验大鼠感染样品以及RJ株感染样品的序列均与Genbank中泰泽病原体16S rRNA(Genbank D14638.1)的同源性为100%.应用研究表明,22个样品中IFA检测阳性样品8个,阳性率为36.4%:Nested-PCR检测阳性样品13个,包含所有的IFA阳性样品,阳性率为59.1%.结论 本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经进一步应用改进后,可用于泰泽病原体的检测.
三聚氰胺急性毒性及中药三金汤的清除作用
张薇1,张钟广2,许崇辉3,欧阳少伦3,赵勇1,胡海勋1,黎福荣1,林以理1,钟女奇1,庄少慧1,邹移海2
2010, 30(3): 188-192.
摘要
(
1450
)
PDF
(512KB) (
8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三聚氰胺急性毒性及中药三金汤对三聚氰胺的清除作用.方法昆明小鼠90只,分为7组灌胃三聚氰胺,2组对照,观察其对小鼠的毒性.昆明小鼠70只分为7组,三金汤预防高、中、低剂量组,三金汤治疗组、三聚氰胺模型组、2组对照,一次性给予三聚氰胺后,观察三金汤对小鼠肾和肺三聚氰胺的清除作用.结果 昆明小鼠灌胃三聚氰胺的LD
50
为9366mg/kg,肾脏未见结晶,肾、肝、肺有炎性细胞浸润.三聚氰胺灌胃后在肾、肺含量分别为327 ng/g、177.5 ng/g,三金汤预防高剂量组清除三聚氰胺效果最佳,肾、肺三聚氰胺含量分别降低至58 ng/g、28.2 ng/g.结论 本实验条件下,初步认定三聚氰胺属微毒或无毒;中药三金汤对小鼠体内三聚氰胺的清除作用以三金汤预防高剂量组的效果最佳.
外源性apelin对大鼠低氧性肾早期纤维化作用的初步观察
吴晓东,胡晓丽,洪林,范小芳,毛孙忠,龚永生
2010, 30(3): 193-196.
摘要
(
1245
)
PDF
(360KB) (
9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外源性小分子活性肽apelin对大鼠低氧性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低氧组和低氧+apelin组.Apelin组通过皮下埋植微量渗透泵持给予[pGlu]apelin-13(10 nmol/kg/d).低氧4周后,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含量以及肾组织羟脯氨酸(Hyp)、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VG染色观察肾间质纤维化情况.结果 ①各组间血清BUN及Scr无显著性差别;②肾组织Hyp含量:低氧组较正常对照组高35.4%(
P
<0.01),而apelin组较低氧组低24.6%(
P
<0.05);③MDA含量:低氧组较正常对照组高38.9%(
P
<0.01),而apelin组较低氧组低55.7%(
P
<0.01);SOD活性:低氧组较正常对照组低55.1%(
P
<0.01),但apelin组较低氧组高20.7%(
P
<0.01);④VG染色显示低氧组肾血管胶原纤维增生明显,而apelin组明显改善.结论 Apelin对低氧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具有防治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调节氧化-抗氧化失衡有关.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复制方法学》
2010, 30(3): 196-196.
摘要
(
618
)
PDF
(59KB) (
6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糖高脂饲料联合地塞米松诱发树鼩血糖、血脂异常
李海燕,黎家敏,李靖潇,王新兴,代解杰,孙晓梅
2010, 30(3): 197-200.
摘要
(
1264
)
PDF
(274KB) (
11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用高糖高脂饲料+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诱导树鼩糖代谢和脂代谢紊乱,为建立实验性2型糖尿病疾病模型提供基础.方法 14只雄性中缅树鼩,随机分为高糖高脂组(胆6)和高糖高脂+DEX组(3 mg/kg,h.I.,
n
=8),连续观察8周,并测定树鼩空腹血糖(FBG)、体重、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alc).结果 高糖高脂饮食联合地塞米松皮下注射后能够在短时间内使树鼩血糖升高,体重降低,同时发生脂代谢紊乱,糖耐量异常.结论 高糖高脂+地塞米松连续多次空腹注射可诱发树鼩糖代谢、脂代谢紊乱,且动物状态良好.
大鼠甲状腺功能干预性保护效果的观察
白殿卿1,李诗运2,郑颖1
2010, 30(3): 201-204.
摘要
(
1306
)
PDF
(317KB) (
7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优甲乐和稳定性碘对
131
I处理大鼠后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影响,为临床
131
I治疗甲亢和非毒性甲状腺肿提供参考.方法 54只Wistar大鼠分成三组,各18只,均按甲状腺质量计算
131
I给予剂量.A组单纯给予
131
I作为对照组;B组于
131
I处理后第20日起连续给予优甲乐片30 d;C组在
131
I处理后24 h给予稳定性碘10 μmol.给
131
I后15,60,90 d测定三组动物的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
3
)、甲状腺素(T
4
)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并取甲状腺组织切片计数甲状腺细胞数.结果
131
I处理后15 d,3组甲状腺细胞计数及各项功能观察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60 d时C组T
4
低于B组(
P
<0.05);90d时C组游离T
4
、总T
4
低于A、B两组(
P
<0.05).结论
131
I处理后早期大鼠给予优甲乐片干预能有效改善甲状腺滤泡的受损情况,从而降低甲减的发生;
131
I处理后24 h给予大鼠稳定性碘干预则加重
131
I对甲状腺的损伤.
急性拘束冷应激对大鼠血清中几种生化指标含量的动态观察
吴军1,任晓丽2,林飞燕1,林婷婷1,包晶莹1,楼哲丰1,方舟溪3,吴步猛2
2010, 30(3): 205-208.
摘要
(
1210
)
PDF
(231KB) (
6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拘束冷应激对大鼠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T)、肌酸激酶(CK)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50日龄清洁级大鼠56只,随机分为7组,即0、0.5、1.0、1.5、2.0、2.5和3.0h组.采用拘束冷应激法,在应激相应的时间后,检测大鼠血清中ACTH、CORT、CK、ALT浓度和胃溃疡指数的测定.结果 ①大鼠血清中的ACTH浓度随着应激时间的增加呈现迅速升高的趋势,0.5 h达到最高值,之后又迅速下降,逐渐趋于平缓;②血清中的CORT浓度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1.5 h达到最高值,之后又迅速下降,逐渐趋于平缓;③血清中的CK和ALT活力显著升高,且随着冷应激时间的增加而递增;④大鼠胃溃疡指数在应激初期呈现迅速升高的趋势,2.5 h时达到最高值.结论 拘束冷应激可使大鼠血清中的ACTH和CORT的浓度上升,至最高值后迅速下降;而血清中CK和ALT的浓度则随着拘束冷应激时间的增加而递增.拘束冷应激导致大鼠发生急性胃溃疡,应激2.5 h时最严重,提示拘束冷应激大鼠模型的造模时间以2.5 h为最佳.
《实验动物学教程》
2010, 30(3): 208-208.
摘要
(
581
)
PDF
(61KB) (
6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种呋塞米口服制剂在兔血浆中浓度变化的比较
王婧,王禹斌,周慧英,刘慧婷,周正宇,薛智谋
2010, 30(3): 209-211.
摘要
(
1052
)
PDF
(172KB) (
10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为研究两种呋塞米制剂的血浆呋塞米浓度变化情况.方法日本大耳兔分别用呋塞米制剂Ⅰ、Ⅱ灌胃,在灌胃后15、20、60、90、120、180、240min分别采集兔血浆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兔血浆样品中呋塞米含量.结果 血浆呋塞米含量在0.2~5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
=0.9996).呋塞米制剂Ⅰ在服用后15 min内血浆呋塞米浓度即达到峰值,其后迅速下降.而服用呋塞米制剂Ⅱ后兔血浆中呋塞米含量基本保持稳定,维持在1.2 mg/L左右的水平.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用以检测动物血浆中呋塞米含量;相比于呋塞米制剂Ⅰ,呋塞米制剂Ⅱ是缓释制荆.
上海市科委组织实验动物应急演练
富群华
2010, 30(3): 211-211.
摘要
(
958
)
PDF
(67KB) (
7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伊维菌素和中西杀灭菊酯防治兔皮毛螨和痒螨疗效观察
束培中,张建光,陈俏梅,李宝义,颜龙春,屈霞琴,王键,王倩,姜文琴,沈艳
2010, 30(3): 212-213.
摘要
(
1284
)
PDF
(107KB) (
7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为消除兔体外寄生的食寄蔡勒螨和兔牦螨(这两种螨以下简称皮毛螨)以及痒螨.方法兔皮下注射伊维菌素再结合兔体表及兔笼等环境喷洒中西杀灭菊酯,有耳螨的兔再在耳内滴入中西杀灭菊酯原液.结果 兔体外寄生虫阳性率:皮毛螨试验前100%,试验后0%;有痒螨的兔试验后均转为阴性.结论 体内外结合用药,可达到消除体外寄生虫目的.
毒理学实验生化检验质量控制与管理要点探讨
于峰1,张静1,牛广华2
2010, 30(3): 214-216.
摘要
(
1065
)
PDF
(192KB) (
15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苏省实验动物产业化发展现状和对策
张维祥1,白冬梅1,单斌1,薛智谋2
2010, 30(3): 217-219.
摘要
(
1204
)
PDF
(175KB) (
9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江苏省实验动物产业发展现状的阐述,分析了实验动物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江苏省实验动物产业化发展目标及解决问题的对策,为江苏省实验动物科学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新生隐球菌感染动物模型应用进展
周文江1,2,陶林琳3
2010, 30(3): 220-224.
摘要
(
1702
)
PDF
(353KB) (
9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生隐球菌是一种具荚膜的酵母样真菌,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和肺脏,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成人.近年来隐球菌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因而引起国内外真菌学家的高度重视.系统研究新生隐球菌感染导致疾病的关键是动物实验.该菌感染最常用的动物模型主要是小鼠、大鼠和豚鼠,其他动物如兔、猪和一些非哺乳动物也已被用于制作新生隐球菌动物模型.这些动物模型的构建对进一步研究新生隐球菌发病机制、免疫学变化、疫苗的开发和有效的药物的筛选等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就近几年新生隐球菌感染动物模型的进展作一综述.
子宫肌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荆慧娟1,刘振华2,许建阳2
2010, 30(3): 225-228.
摘要
(
1387
)
PDF
(240KB) (
8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子宫肌瘤(Uterine Leiomyoma)是困扰育龄妇女的最常见良性肿瘤之一,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子宫肌瘤的治疗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建立动物模型是进行子宫肌瘤研究的常用方法,本文对子宫肌瘤常见动物模型作一综述.
我国SPF新西兰兔培育和生物学特性研究方面的进展
王刚,刘科,赵伟健,黎雄才,张富发,邝少松
2010, 30(3): 229-232.
摘要
(
1327
)
PDF
(254KB) (
8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验用兔是实验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应用于药品、生物制品的热原检定试验、抗血清的制备、皮肤刺激性试验和视神经、微生物学、运动医学等科研及教学领域,在我国的使用量仅次于大、小鼠、金黄仓鼠和豚鼠,是目前尚不可替代的实验材料和模型.国外发达国家实验兔研究与SPF级实验兔的培育和应用发展迅速.随着我国生命科学、医学领域研究水平的提高和为顺应我国新颁布的《中国药典》、《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对实验兔质量提出的要求,实验兔正逐步向SPF级/清洁级方向发展.本文就我国SPF级新西兰兔培育和生物特性研究工作的进展作一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