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基本信息
历史沿革
创刊40周年
编委会
现任编委
历任编委
青年编委
审稿专家
期刊政策
投稿指南
伦理道德
编辑与评审
更正与撤稿
开放获取
版权与存储
投稿必看
稿件要求细则
伦理道德细则
附件模板下载
在线期刊
当期文献
过刊浏览
重点文章
多媒体
视频
合作服务
科研通讯
刊务理事单位
广告合作
期刊订阅
纸质订阅
电子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办公
主管:上海科学院
主办:上海市实验动物学会
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
主编:王 健
邮发代号:4-789
国际刊号:ISSN 1674-5817
国内刊号:CN 31-1954/Q
检索
文章检索
年期检索
高级检索
友情链接
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
上海市实验动物学会
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
上海科学院
中国知网
万方医学网
PubMed
DOAJ
Laboratory Animals
Comparative Medicine
动物模型与实验医学(英文)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术语在线
更多>>
刊务理事单位
更多>>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3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0-02-28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胎羊宫内心脏介入手术后孕羊早产相关因素分析
杨森,华益民,周开宇,郑植,郭楠,朱琦,王一斌,石晓青,黄楠
2010, 30(2): 77-81.
摘要
(
1297
)
PDF
(269KB) (
10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胎羊宫内心脏介入手术后孕羊早产相关因素.方法 对8只怀孕波尔山羊实施胎羊宫内心脏介入手术.术中监测孕羊心率、血糖、血压及血气值,于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48 h分别检测孕羊血浆雌二醇(E
2
)、孕酮(P)、儿茶酚胺,白细胞介素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胎羊宫内心脏介入手术过程中孕羊心率、血压及血气值稳定,血糖略有增高.手术结束时刻孕羊血E
2
、E
2
/P、儿茶酚胺水平较术前增高(
P
<0.05);术后48 h,足月产组孕羊血E
2
、E
2
/P,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早产组孕羊血E
2
仍水平持续在较高水平.孕羊血白细胞介素-6在手术结束时点较术前增高(
P
<0.05);术后48 h,足月产组孕羊血白细胞介素-6明显下降,早产组孕羊血白细胞介素-6水平无明显降低.结论 胎羊宫内心脏介入术中孕羊雌孕激素、儿茶酚胺、炎性细胞因子等指标的变化可能是术后孕羊早产的相关因素.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复制方法学》
2010, 30(2): 81-81.
摘要
(
844
)
PDF
(58KB) (
7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浓度NaOH对小鼠精子DNA完整性的影响
宋丽伟1,史庭燕2,林菊芳1,李翀2,袁瑶2,欧伶1,施惠娟2
2010, 30(2): 82-86.
摘要
(
1432
)
PDF
(261KB) (
76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用精子DNA完整性评价NaOH溶液对小鼠精子进行头尾分离的最优条件.方法 取2~3月龄雄鼠附睾尾精子,稀释到合适浓度(5×10
6
~10×10
6
/ml),0~37℃下,加入不同浓度NaOH溶液孵育,显微镜下观察精子的头尾分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精子的质膜完整性及DNA完整性.结果 NaOH对精子头尾分离的效果,与碱浓度、作用时间和作用温度呈正相关,作用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头尾分离效果越好,但同时对精子DNA的损伤程度也就越大.本研究证实精子在10 mmol/t,NaOH溶液,0℃下孵育2 h,精子头尾分离的效率可达55%,而精子DNA损伤与空白对照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本研究条件下低浓度NaOH处理小鼠精子,方法简单易行,可有效去除小鼠尾巴,而又不使其DNA受损.
体外替代安全评价方法的验证-代谢性相互作用对细胞毒性的影响
周晶晶1,杨明2,毛玉昌3,陆解旗2,杨幼明3,胡卓汉1,3
2010, 30(2): 87-94.
摘要
(
1336
)
PDF
(372KB) (
11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随着近20年实验动物伦理原则的逐步普及,学术界、工业界和政府管理部门开始研究和推广动物试验的替代方法,用于药品、食品和化妆品的安全评价.美国15个政府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成立了"替代评价方法协调委员会(ICCVAM)"并指定和验证了评价方法.作者按照ICCVAM推荐的方法,应用体外细胞毒性评价方法和代谢性相互作用评价方法,研究出入境天然产物制品的毒性作用及其代谢性活化或代谢性解毒机制.方法 用人肝微粒体,研究了天然产物制品对肝细胞色素P450亚酶的作用.用超低温冻存的人肝原代细胞,评价了5个进口天然产物制品的细胞毒性(MTT方法).应用化学抑制法,研究了细胞色素P4502A6,2C9,2C19和3A4对天然产物制品细胞毒性的影响.结果 天然产物制品TA-07-004和TA-07-005对CYP1A2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它们的IC
50
分别为初始浓度的0.22%和0.03%,且它们对CYP3A4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它们的IC
50
分别为初始浓度的0.49%和0.20%.天然产物制品TA-07-003没有肝细胞毒性,其余4个天然产物制品观察到有肝细胞毒性,它们的IC
50
分别为初始浓度的0.37%,0.26%,0.62%和0.19%.在研究与天然产物制品TA-07-005细胞毒性有关的细胞色素P450亚型酶中,发现CYP2C9、CYP2A6、CYP2C19和CYP3A4活性被抑制后能减轻TA-07-005对肝细胞的毒性,说明TA-07-005被CYP450生物活化后毒性增加.结论 用人原代肝细胞模型为基础的替代方法研究细胞毒性及代谢性相互作用对细胞毒性的影响是可行的.
《实验动物学教程》
2010, 30(2): 94-94.
摘要
(
791
)
PDF
(66KB) (
7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间歇性缺氧及睡眠剥夺建立大鼠睡眠呼吸暂停模型
徐劲松1,袁春华2,宋宁燕1,黄国明3,夏国际1
2010, 30(2): 95-99.
摘要
(
2540
)
PDF
(479KB) (
8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大鼠模型.方法 选取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是常氧正常睡眠对照组,常氧睡眠剥夺组,间歇性低氧正常睡眠组,间歇性低氧睡眠剥夺组,每组8只.实验期间每周测定鼠尾收缩压1次,在缺氧、睡眠剥夺终点测定有创动脉压、心脏重量(CW),左心室重量(LVW),并计算出心脏质量指数(CMI);取大动脉、肺、肾组织石腊包埋,病理切片光镜观察.结果 随时间的延长,睡眠剥夺组、间歇性低氧组、间歇性低氧睡眠剥夺组鼠尾压逐步升高,并出现左室重量、心脏重量增加,以间歇性低氧睡眠剥夺组最为明显;组织病理显示低氧睡眠剥夺组大鼠动脉壁不规则增厚,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可见蛋白管型;肺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变窄.结论 通过模拟间歇性缺氧及睡眠剥夺机制建立了大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动物模型.
重组表达SOD对野生小家鼠精子的冷冻保护作用
林菊芳1,贾晓峰2,宋丽伟1,周宇荀3,赵健1,施惠娟2
2010, 30(2): 100-104.
摘要
(
2129
)
PDF
(283KB) (
10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重组表达的MnSOD或CuZnSOD对野生小家鼠精子冷冻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R18S3为基础冷冻保护剂,分别添加不同浓度重组表达的MnSOD或CuZnSOD,通过对各组ICR小鼠冻融精子的活力、质膜完整性、DNA损伤的比较,筛选出两种SOD的合理浓度,并将其添加于野生小家鼠的精子冷冻保护液中,观察添加SOD后,冻融野生小家鼠精子活力、质膜完整性、DNA损伤以及体外受精率的变化.结果 添加100U CuZnSOD和200UMnSOD后野生小家鼠冻融精子的活力以及质膜完整性都有显著性提高(
P
<0.05);添加200U MnSOD野生小家鼠冻融精子的体外受精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提高(
P
<0.05),而添加100U CuZnSOD体外受精率则无显著变化.结论 在小鼠精子冷冻培养液中添加200U重组表达的MnSOD浓度,对野生小鼠精子冷冻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F344/NSIc与Wistar NWN大鼠对1-溴丙烷引发毒效应的比较研究
李卫华1,2,王海兰3,Gaku Ichihara4,丁训诚2,周志俊1
2010, 30(2): 105-108.
摘要
(
1368
)
PDF
(233KB) (
8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研究F344/NSIc与Wistar NWN两种大鼠对1-溴丙烷(1-BP)引发的毒性发应.方法 雄性Wistar NWN和F344/NSIc大鼠各6只,吸入染毒5 030 mg/m
3
1-BP 1周.取睾丸做病理切片,过碘酸希夫氏染色;切取胫后支神经,Klüver-Barrera法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 睾丸组织病理学显示,1-BP染毒后第Ⅷ发育阶段的生精上皮中出现长形精子细胞滞留.胫后支神经组织病理学显示,1-BP染毒后周围神经的髓鞘出现卵圆形的缺失变性.Wistar和F344/NSIc两种大鼠均出现了上述病理学改变.结论 1-BP毒性的典型病理学改变在F344/NSIc与Wistar NWN两种大鼠中均得以重现.F344/NSIc纯种大鼠是进行1-溴丙烷毒效应基因水平的研究的适宜品系.
NF-κB参与脂多糖诱导的潘氏细胞脱颗粒
郑海明,陶凯忠,郑萍
2010, 30(2): 109-112.
摘要
(
1294
)
PDF
(363KB) (
7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脂多糖(LPS)诱导潘氏细胞脱颗粒的动物模型,研究NF-κB信号通路是否参与脱颗粒过程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KM小鼠18只,均分为对照组、脂多糖(LPS)组和吡咯烷二硫基甲酸盐(PDTC)组.各组小肠插管,对照组灌注生理盐水,LPS组和PDTC组灌注LPS(100μg/ml,1.5 ml/h),PDTC组术前1 h腹腔注射NF-κB抑制剂PDTC.收集0~30 min、30~60 min、60~120 min三个时间段灌注液,ELISA检测灌注液溶菌酶浓度并计算相对浓度.免疫组化观察肠黏膜NF-κB活性.结果 ①各时间段LPS组溶菌酶相对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05).②PDTC组溶菌酶相对浓度低于LPS组,至60~12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③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F-κB在肠腺中上部上皮细胞、绒毛上皮细胞、黏膜固有层细胞的胞浆和(或)胞核呈强阳性染色,潘氏细胞胞浆、细胞核呈弱阳性染色.PDTC组染色明显减弱.结论 LPS可诱导潘氏细胞脱颗粒,NF-κB可能参与这一过程,其机制可能涉及到间接途径,即LPS首先活化邻近细胞的NF-κB通路再间接引起潘氏细胞脱颗粒.
常规给药应激对实验大鼠和小鼠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
胡樱,杨斐,吴剑平
2010, 30(2): 113-116.
摘要
(
1482
)
PDF
(291KB) (
10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和评价常规给药应激对大鼠和小鼠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Wistar大鼠建立经口灌胃、腹腔注射、肌肉注射应激模型,测定外周WBC和WSCR,以及血清IL-2、IL-4、IFN-γ水平,并计算IFN-γ/IL-4比值:采用ICR小鼠建立经口灌胃应激、腹腔注射应激模型,测定外周WBC、WSCR和血清IL-2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分析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所有应激大鼠血清IL-2和外周WBC降低,IFN-γ和IFN-γ/IL-4升高,腹腔注射应激和肌肉注射应激大鼠WSCR升高;所有应激小鼠血清IL-2降低,灌胃应激小鼠WBC和WSCR均降低,腹腔注射应激小鼠WBC升高.结论 经口灌胃、腹腔注射、肌肉注射操作所引起的应激均可导致大鼠、小鼠的免疫部分指标发生变化,其主要特点是IL-2和WBC降低、IFN-γ升高以及T
b1
极化.
束缚应激致亚健康状态大鼠的免疫功能改变与中药干预的影响
艾秀峰,冷晓霞,陈民利,朱科燕,周卫民,陶涛,潘永明,屠珏
2010, 30(2): 117-120.
摘要
(
1342
)
PDF
(232KB) (
9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束缚应激致亚健康状态大鼠模型的免疫功能的改变,探讨中药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抗衰老片组和六味地黄丸组,采用限制活动模拟人类心理应激因素,建立大鼠亚健康状态模型,同时,用抗衰老片和六味地黄丸进行干预,测定应激大鼠的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造模21 d后,模型大鼠的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NK细胞活性、IL-2和IFN-γ含量及胸腺指数均显著降低(
P
<0.05).给予抗衰老片和六味地黄丸后,模型大鼠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胸腺指数,IL-2含量均显著升高(
P
<0.05),NK细胞活性有升高趋势.结论 束缚应激致亚健康状态大鼠模型的免疫功能下降,给予抗衰老片和六味地黄丸后,可明显提高亚健康状态大鼠的免疫功能,提示中药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可能与调节机体细胞与体液免疫有关.
束缚应激致亚健康状态大鼠氧自由基变化及中药干预作用
谢日青,冷晓霞,陈民利,朱科燕,林琳,陶涛,余佳,潘永明
2010, 30(2): 121-123.
摘要
(
1315
)
PDF
(228KB) (
9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限制大鼠活动致束缚应激形成大鼠亚健康状态模型,观察亚健康状态大鼠氧自由基变化及中药干预效果.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320~360 g,随机分成4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抗衰老片组和六味地黄丸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它各组每天限制大鼠活动3 h,形成束缚应激,建立亚健康状态大鼠模型.在造模同时,各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试验第14 d和21 d,各组随机取5只大鼠,经腹腔取静脉血,测定SOD、GSH-Px活性和MDA、LD含量.结果 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中SOD、GSH-Px活性明显降低(
P
<0.05,
P
<0.01),MDA、LD含量明显升高(
P
<0.05);给予抗衰老片后显著提高大鼠血清中SOD、GSH-Px活性和降低血清MDA、LD含量(
P
<0.05,
P
<0.01).结论 连续每日限制活动3 h可使大鼠产生束缚应激,导致抗氧化能力降低,这可能与亚健康状态的形成有关.给予抗衰老片和六味地黄丸可明显提高血清中SOD、GSH-Px活性和降低MDA、LD含量.
束缚应激致亚健康状态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及中药的干预作用
肖慧,冷晓霞,陈民利,朱科燕,周卫民,陶涛,潘永明,寿旗扬
2010, 30(2): 124-128.
摘要
(
1272
)
PDF
(295KB) (
11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束缚应激致亚健康状态大鼠模型的行为学变化以及血清中CORT的含量,脑组织中TChE活性和5-HT含量变化,探讨中药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取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320~360 g,随机分成4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抗衰老片组、六味地黄丸组,每组10只,采用束缚方法限制活动模拟人类心理应激因素,建立大鼠亚健康状态模型,在造模同时,用抗衰老片、六味地黄丸等中药进行干预,测定亚健康状态大鼠的耐力,学习记忆力及血清中CORT的含量,脑组织TChE活性和5-HT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模型对照组大鼠的挣扎次数明显减少和静止时间明显延长(
P
<0.01),游泳路程和搜索平台的潜伏期明显延长(
P
<0.05);主动回避的潜伏期、电击次数和电击时间均有所延长,但差异不显著(
P
>0.05);血清CORT显著升高(
P
<0.05),脑组织TChE活性和5-HT含量明显升高(
P
<0.05).而给予抗衰老片和六味地黄丸后,大鼠的挣扎次数明显增多,静止时间呈缩短趋势,其中抗衰老片组的挣扎次数差异显著(
P
<0.01);大鼠游泳路程显著缩短(
P
<0.05),且搜索平台的潜伏期有减少趋势(
P
>0.05),主动回避的潜伏期、电击次数和电击时间变化不明显.血清CORT含量、脑组织中TChE活性和5-HT含量显著降低(
P
<0.05,
P
<0.01).结论 束缚应激致亚健康状态大鼠的的耐力和学习记忆力下降,血清CORT含量、脑组织中TChE活性和5-HT含量升高,而抗衰老片、六味地黄丸等中药可有效改善心理应激致亚健康状态大鼠的耐力及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激素含量及神经递质功能有关.
“优化”原则在保健食品功效研发试验中的应用
卢笑丛,王玉娥,田洁,樊柏林,孙凡中,柯翔鸿
2010, 30(2): 129-131.
摘要
(
1018
)
PDF
(180KB) (
8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优化”方法在保健食品研发过程中应用.方法 在事先调研受试品成分的基础上,采用“优化”设计的方法,利用实验中有共性的程序和个性特点来进行组合式设计的方法,对某受试的保健食品进行缓解疲劳和增强免疫功能的8项指标试验.结果 (1)只采用了120只小鼠,获得受试品对小鼠机体8项影响作用的信息.(2)初步判断产品具有缓解疲劳和增强免疫的作用.结论 采用实验方案设计和实验指标选定的优化方法,可以用少量的动物获得到研发过程所需的更多的信息.
一例藏酋猴创伤所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病理学观察
钟振东,许跃忠,钟浩,易勇,廖世平,陈晓虎,曾涛,王红星
2010, 30(2): 132-135.
摘要
(
1184
)
PDF
(410KB) (
10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为探明藏酋猴创伤所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致病机理.方法 对一例实验藏酋猴因创伤所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例进行了系统的病理学观察.结果 藏酋猴的剖检病变主要表现为肝脏肿大,肺萎缩,头部皮下组织大面积出血、坏死,腋下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水肿.病理组织学表现为全身各组织器官不同程度的水肿、变性、坏死,尤以心,肺、肝、肾、肠和脑的病变较为明显.结论 颅外组织损伤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改良小鼠腰段蛛网膜下腔置管法
翁莹琪,郭曲练,王锷,王瑞珂
2010, 30(2): 136-140.
摘要
(
1222
)
PDF
(255KB) (
10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小鼠蛛网膜下腔置管技术.方法 5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Wu方法组(
n
=30)和改良方法组(
n
=20),分别行蛛网膜下腔置管,观察两组小鼠的置管情况和脊髓解剖情况,置管合格的小鼠术后10d检测运动协调功能和吗啡鞘内注射的镇痛作用.结果 两组小鼠在术中死亡率、术后运动功能障碍、脊髓损伤、利多卡因试验阳性率、亚甲蓝定位导管位置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10),改良方法组小鼠的导管泄露率、置管失败率、导管回缩/拔出发生率显著低于Wu方法组(
P
<0.05).两组小鼠置管后第10天的运动协调功能以及吗啡鞘内注射的镇痛作用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
>0.10).结论 该方法简单易行,成功率高,是适合小鼠蛛网膜下腔置管的可靠方法.
ICR-Nrf2基因敲除小鼠基因型、年龄、性别与脏器重量系数的相关性探讨
田小芸,恽时锋,郭联庆,许龙祥,董敏,赵志刚
2010, 30(2): 141-144.
摘要
(
1591
)
PDF
(200KB) (
10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基因敲除小鼠(ICR-Nrf2)主要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方法 分别取1、3、6月龄Nrf2敲除及正常ICR小鼠雌雄各15只,用Sartorius电子天平分别测定体重和主要脏器重量,计算脏器系数,并进行多因素分析分析.结果 基因型、年龄和性别因素分别对体重的影响和两两交互作用均有差异(
P
<0.05).基因型和年龄分别对几乎所有脏器的重量和系数都有影响(
P
<0.01或0.05),而性别因素的影响则因脏器而不同.结论 Nrf2可能在ICR小鼠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青蒿琥酯对S
180
荷瘤小鼠免疫调节的作用及机制初探
黄彩玲1,林勇1,肖柳英2,潘竞锵2,张丹2
2010, 30(2): 145-148.
摘要
(
1446
)
PDF
(230KB) (
7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青蒿琥酯对S
180
荷瘤小鼠免疫调节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方法 移植性S
180
1:1肿瘤组织生理盐水混悬液,每只小鼠腋窝皮下接种S
180
肿瘤细胞悬液.24 h后,ip给药青蒿琥酯,每天给药1次,连续10 d.检测S
180
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结果 青蒿琥酯高(60g·kg
-1
·d
-1
)、中(30g.kg
-1
.d
-1
)和青蒿琥酯低(15 g.kg
-1
.d
-1
)剂量组.能显著抑制S
180
生长和升高S
180
荷瘤小鼠血清IgG抗体水平,对2,4-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的迟发性超敏反应有增强作用;诱导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细胞;提高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碳粒廓清作用;促进PHA(植物血球凝集素);并能增强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作用.结论 青蒿琥酯对小鼠S
180
荷瘤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并能显著增强荷瘤小鼠S
180
的细胞免疫功能.
大肠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万伯顺1,2,陈锦先1,姚明2
2010, 30(2): 149-152.
摘要
(
1234
)
PDF
(268KB) (
11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大肠癌肿瘤动物模型是研究大肠癌的重要工具,本文就实验中常用的大肠癌动物模型以及主要特点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