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基本信息
历史沿革
创刊40周年
编委会
现任编委
历任编委
青年编委
审稿专家
期刊政策
投稿指南
伦理道德
编辑与评审
更正与撤稿
开放获取
版权与存储
投稿必看
稿件要求细则
伦理道德细则
附件模板下载
在线期刊
当期文献
过刊浏览
重点文章
多媒体
视频
合作服务
科研通讯
刊务理事单位
广告合作
期刊订阅
纸质订阅
电子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办公
主管:上海科学院
主办:上海市实验动物学会
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
主编:王 健
邮发代号:4-789
国际刊号:ISSN 1674-5817
国内刊号:CN 31-1954/Q
检索
文章检索
年期检索
高级检索
友情链接
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
上海市实验动物学会
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
上海科学院
中国知网
万方医学网
PubMed
DOAJ
Laboratory Animals
Comparative Medicine
动物模型与实验医学(英文)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术语在线
更多>>
刊务理事单位
更多>>
当期目录
2003年 第2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3-03-2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封面照片介绍
2003, 23(1): 1-1.
摘要
(
552
)
PDF
(820KB) (
5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热核酸酶nuc基因的克隆和序列测定
高正琴,邢华,孙怀昌,李厚达
2003, 23(1): 3-6.
摘要
(
1020
)
PDF
(3500KB) (
9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已公布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热核酸酶nuc基因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的引物,以鼠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SA.m0109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对其耐热核酸酶nuc基因片段进行扩增,获得了预计大小的片段。将这一片段克隆到质粒载体pGEM-T中,对重组质粒pGEM-NUC进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PCR鉴定和克隆片段的序列测定,证实了克隆片段的可靠性。
表皮生长因子影响小鼠舌苔形成的信号传导分子机制初探
詹瑧,侯亮
2003, 23(1): 7-9.
摘要
(
755
)
PDF
(3076KB) (
8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口腔滴注表皮生长因子(EGF),观察小鼠舌上皮细胞生长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研究EGF影响舌苔形成的分子机制。舌组织经HE染色、EGF-R SABC免疫组化染色和图像分析数据处理系统(CMIAS-98A多功能图象分析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EGF可能通过EGF-R机制进行信号传导促进小鼠舌上皮细胞增生、舌粘膜增厚、EGF-R表达增多。
小型猪舌超微结构及病理舌苔模型的初步研究
戴豪良,陈依萍,张盖,刘耿,万卫昌
2003, 23(1): 10-11.
摘要
(
748
)
PDF
(3028KB) (
8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小型猪舌的表面结构进行扫描、透射电镜的观察,结果表明,小型猪舌表面及舌上皮各层细胞结构的特点与人舌上皮基本相同。从解剖及组织学的角度来看,小型猪完全符合中医病理舌苔动物模型制作的要求。经过不同造模方法的摸索,最终用50%白酒加饱和食用碱溶液的混合液隔日灌胃的办法复制出了薄白腻苔的病理舌象模型。
猕猴肾脏自发病变的组织学观察
程树军,黄韧,秦瑶,谭文雅
2003, 23(1): 12-14.
摘要
(
699
)
PDF
(2729KB) (
8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人工饲养条件下猕猴脏器自发病变的发生情况,建立猕猴自发病变的病理图谱。采用常规组织学技术,观察了各个年龄阶段的68例猕猴肾脏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发现,79.4%的肾脏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变,包括肾小球、肾小管和肾间质的多种病变共14种。肾组织病变程度和病变发生率随年龄增长增加。自发病变对动物实验的干扰应引起足够重视。
弓形虫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王胜昌,谢建云,邵伟娟,高诚
2003, 23(1): 15-17.
摘要
(
941
)
PDF
(3526KB) (
8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弓形虫P30基因序列设计二对引物分别进行了PCR一次扩增和套式扩增,结果这两对引物在一次扩增和套式扩增中分别出现预期的扩增片段914bp、522bp和522bp;套式扩增出现的条带比一次扩增出现的条带亮度明显增强。提示 套式扩增比一次扩增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用外引物进行扩增后,最低可以检测到1pg的弓形虫DNA。说明 所建立的反应体系具有高度的敏感性。用内引物对人工感染弓形虫的ICR小鼠血液、组织进行弓形虫DNA的检测,结果均扩增出522bp的扩增带。根据B1基因序列设计的引物进行PCR一次扩增和半套式扩增。结果 均出现预期的扩增片段619bp、362bp和362bp;用半套式扩增检测感染弓形虫的ICR小鼠血液、组织时可扩增出522bp的扩增带,半套式扩增比一次扩增更敏感。
犬股动脉植入记忆合金支架建立血管再狭窄模型的实验研究
郭军,杨庭树
2003, 23(1): 18-20.
摘要
(
598
)
PDF
(2764KB) (
8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建立近似于临床PTCA及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动物模型,经颈动脉入路将镍钛记忆合金自展支架植入犬股动脉。12周后进行病理学观察,支架植入段血管平滑肌细胞大量增殖,胶原合成增加,新生内膜形成,造成管腔明显狭窄。经颈动脉将记忆合金支架植入犬股动脉方法操作简单,内膜增生可靠,病理过程近似临床再狭窄,是研究支架术后再狭窄,尤其是平滑肌细胞迁移、增殖的可靠动物模型。
兔髂动脉内膜损伤后血管狭窄模型的建立
王卫东1,陈绍亮1,许兰文2,石洪成1
2003, 23(1): 21-22.
摘要
(
847
)
PDF
(3001KB) (
6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动物模型是研究再狭窄机制的基础,根据国人冠状动脉的解剖特点,用直径2.5mm球囊导管,损伤兔髂动脉内膜,28d后,组织经HE染色、Van Gieson 胶原染色、α-肌动蛋白免疫组化实验,通过图像分析系统分析,测定狭窄指数和增殖指数。结果表明,此动物模型能较好地模拟PTCA后血管再狭窄的病理过程,证实平滑肌细胞的增生是引起再狭窄的主要原因。
三个不同品系近交系大鼠的RAPD分析及比较
谢建云,邵伟娟,王胜昌,高诚
2003, 23(1): 23-25.
摘要
(
744
)
PDF
(2571KB) (
6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用9条随机引物,对Wistar、WKY、F344三个品系的近交系大鼠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结果显示同一品系大鼠不同个体之间的RAPD图谱都相同,表明所测的三个品系大鼠内部遗传背景均一,在不同品系大鼠之间的RAPD结果有差异,Wistar与WKY之间、Wistar与F344之间、WKY与F344之间的共享度分别为87.9%、98.5%和89.2%。RAPD方法可以作为一种检测近交系大鼠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及区分不同品系近交系鼠的遗传检测方法。
橡胶籽油对大鼠胚胎发育的影响
杨丽萍,乔伟伟,杨幼明,周文江
2003, 23(1): 26-35.
摘要
(
844
)
PDF
(2614KB) (
8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橡胶籽油对SD大鼠胚胎发育的影响,将60只妊娠SD大鼠随机分成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高中低剂量处理组。孕鼠于妊娠7~16d分别灌服植物油、敌枯双和高中低剂量橡胶籽油。妊娠0、7、12、16、20 d称重。妊娠20d处死剖腹取子宫,检查并记录着床数、吸收胎、死胎和活胎数;活胎鼠观测胎盘、胎仔体重、体长、尾长和外观。结果表明:阳性对照组孕鼠体重增长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剂量处理组(
P
<0.05),而剂量处理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无差异(
P
<0.05);活胎仔数、吸收胎数、死胎数、平均胎仔体重、体长及尾长,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剂量处理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05),而剂量处理组与阴性对照组无差异(
P
<0.05)。结果提示,橡胶籽油对SD大鼠胚胎发育无明显致畸和胚胎毒性作用。
齐鲁精英科技先锋——记山东省实验动物学会理事长窦如海研究员
2003, 23(1): 29-29.
摘要
(
779
)
PDF
(1226KB) (
6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双相电震除颤对心肌损伤的研究
邓忠彬1,薛智谋1,王禹斌1,卞士中2,周慧英1,周正宇1,黄猛1
2003, 23(1): 36-38.
摘要
(
876
)
PDF
(4207KB) (
5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30只太湖猪进行单双相电震心脏除颤,采用病理检查、心电图记录以及除颤前后肌酸磷酸酶及其同工酶(CPK和CPK-MB)测定来评价心肌损伤。肉眼观察和显微镜检查发现,单双相电震都有心内膜水肿、心肌出血、局部心肌断裂及退行性病变等病理变化。但双相电震效果明显好于单相电震,单相电震的4只猪(除颤9~12次,能量20~50J)心肌变软,切开后可见凝血,心内膜附有血栓,体外除颤时有5只猪(除颤5次,能量360J)局部心肌断裂;而双相电震的体内和体外各有一只发生心肌退行性病变。心电图记录到单相电震4只猪发生ST段压低或ST段抬高和2只房室阻滞;双相电震时,心电图发生的变化分别为2只ST段压低和1只房室阻滞。而CPK和CPK-MB检测数值相差较大,未作具体评价。本实验提示:双相电震引起的心肌损伤好于单相电震;损伤可能由热和电等因素造成;除颤总能量相仿,用高能量少次数的除颤方法比低能量多次数对心肌的损伤要大;损伤部位可以愈合。
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
张国庆,陈惠金,蒋明华,钱龙华,张金凤,吴强
2003, 23(1): 39-42.
摘要
(
762
)
PDF
(4230KB) (
6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新生儿脑缺氧缺血性损伤,建立合宜的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十分必要。本研究通过夹闭双侧颈总动脉60min和缺氧2h,成功建立了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由脑病理检查、环加氧酶-2基因的特异表达以及肉眼检视术后颈总动脉良好再通所证实。
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P53蛋白磷酸化激活的变化
袁红花,张光毅
2003, 23(1): 43-44.
摘要
(
575
)
PDF
(2893KB) (
7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四动脉结扎(4-VO)建立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利用抗P53的磷酸化多克隆抗体以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组织中P53蛋白磷酸化激活的变化。发现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组织中P53蛋白含量升高,并具有时间依赖性,缺血再灌注后3d达到峰值,4d迅速下降。
热休克因子1基因剔除小鼠的遗传特征及基因型分析
陈广文1,刘煋2,汤百争2,王慷慨1,肖献忠1
2003, 23(1): 45-47.
摘要
(
655
)
PDF
(2833KB) (
5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观察热休克因子1基金剔除小鼠的遗传特征和基因型,摸索获得较多纯合子的繁殖技术,建立3组繁殖组合方式:①野生型♂×野生型♀组;②杂合子♂×杂合子♀组;③纯合子♂×杂合子♀组,并比较各组子代的基因型。结果表明,杂合子♂×杂合子♀组和纯合子♂×杂合子♀组,获得纯合子子代分别为10.8%和22.0%。纯合子♂×杂合子♀组每胎产仔数(4.3只/胎)较野生型♂×野生型♀组(6.5只/胎)及杂合子♂×杂合子♀组(6.4只/胎)少。通过HSF1剔除鼠的不同繁殖方法的比较及遗传特性观察,揭示了获得较多纯合子HSF1剔除小鼠的繁殖技术。
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对大鼠肾电解质转运的影响
庄明1,王健2
2003, 23(1): 48-50.
摘要
(
667
)
PDF
(3091KB) (
8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确定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BN52021对正常和肾病大鼠尿电解质排泄的影响,制备大鼠阿霉素肾病模型,观察使用BN52021后大鼠尿电解质的排泄情况。结果发现用BN52021后1周,大鼠尿Na
+
排泄量从对照组的2.49±0.19mmol/24h增加到处理组的3.98±1.09 mmol/24h,C1
-1
排泄量从1.52±0.21 mmol/24 h增加到2.24±0.65 mmol/24 h,而K
+
的排泄则从1.25±0.55 mmol/24h减小到0.45±0.21 mmol/24 h(
P
<0.01);且BN52021处理的大鼠,肾髓质的Na
+
-K
+
-ATP酶活性为1.80±1.70μmolP.mg
-1
蛋白.h
-1
,较对照组的4.60±1.10 μmolP.mg
-1
蛋白。h
-1
(
P
<0.01),明显受到抑制。结论表明,BN52021抑制大鼠肾脏Na
+
、Cl
-
的重吸收及K+的分泌,这一作用与大鼠肾髓质Na
+
-K
+
-ATP的酶活性抑制有关。
上海实验动物科技界举行迎春茶话会
王晓明
2003, 23(1): 50-50.
摘要
(
552
)
PDF
(1151KB) (
5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兔冻伤模型的建立
周慧英1,薛智谋1,周正宇1,蓝明扬1,卞士忠2,孙志红2,庄启元2
2003, 23(1): 51-52.
摘要
(
659
)
PDF
(1715KB) (
5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冻伤治疗提供参考而建立了兔冻伤模型。方法是将银圆在液氮中冷却至-196℃后紧贴兔皮肤3、5、10s,分别观察其致伤结果。致冻3s可使兔皮肤发生Ⅱ度冻伤的病理改变;致冻5s则可使兔皮肤发生Ⅱ度~深Ⅱ度冻伤;而致冻10s可造成深Ⅱ度以上病理改变。结果表明,致冻5s所造成的Ⅱ度~深Ⅱ度冻伤可作为标准建立动物模型。
脊髓鞘内给药改良法——腰骶部埋管及直接注射
唐甩恩,周文华,顾钧,张富强,刘惠芬
2003, 23(1): 53-54.
摘要
(
735
)
PDF
(2095KB) (
6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降低鞘内埋管动物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对脊髓鞘内慢性套管埋植方法进行改良:长期慢性给药,可在腰骶部埋管;对急性处理或给药次数不多的可在腰骶部直接注射给药。传统方法埋管,死亡率和致残率分别为25%和30%,腰骶部埋管致残率为5%,直接注射给药合格率为100%。是二种鞘内给药的新的选择方法。
食蟹猴体温、心率和呼吸率测定
许定泽,汪云龙,王燕,董建香,赛白,李生学
2003, 23(1): 55-56.
摘要
(
921
)
PDF
(1641KB) (
6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食蟹猴的疾病提供正常对照数据,测定了448只健康食蟹猴的体温、心率及呼吸率。分析了性别、年龄、麻醉与否对测定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测得的各项参数,在性别间幼年猴差异不大,而成年猴的心率及呼吸率差异较大;幼年猴高于成年猴;非麻醉状态下高于麻醉状态下测定的结果。
麦冬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
黄厚才,倪正
2003, 23(1): 57-58.
摘要
(
642
)
PDF
(1549KB) (
6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实验就麦冬对小鼠微循环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把KM小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丹参液对照、阿司匹林对照、麦冬1(石油醚提取液)、麦冬2(乙醇提取液)、麦冬3(水提取液)共6组进行试验,观察其用药前后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麦冬的3个组均能显著改变小鼠微动、静脉的管径,改善其血液流态,加快血流速度。
猕猴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郅琦1,陈永昌2,陈学进3
2003, 23(1): 59-62.
摘要
(
849
)
PDF
(4181KB) (
6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猕猴作为灵长类动物,与人类具有许多极为相似的生物学特性,是生物医学研究中理想的高级实验动物。本文简要介绍了猕猴的生物学特性,着重综述了猕猴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发展我国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之浅见
魏振年
2003, 23(1): 62-64.
摘要
(
611
)
PDF
(1963KB) (
5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