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32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2-12-25
       
    华东地区第12届实验动物科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选刊
    SHR/SP与Wistar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的比较研究
    曾贵刚, 张申, 顾坚忠, 陈国强
    2012, 32(6):  461-466.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6.001
    摘要 ( 176 )   PDF (356KB) ( 1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长期高血压与持续低灌流对自发性高血压脑卒中倾向大鼠(SHR/SP)血管性痴呆(VD)模型的影响。方法 选用雄性SHR/SP大鼠和Wistar大鼠,分为4组,分别为SHR/SP大鼠假手术组、模型组,Wistar大鼠假手术组、模型组,采用2VO(Bilateral carotid artery)分次结扎颈总动脉法制作VD模型,造模后选取存活大鼠,每组各10只。术后30 d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进行大脑病理切片观察。结果 在定位航行训练中,SHR/SP假手术组大鼠潜伏期明显长于Wistar假手术组大鼠,SHR/SP手术组大鼠潜伏期明显长于Wistar手术组大鼠,Wistar手术组大鼠潜伏期明显长于SHR/SP假手术组大鼠(P<0.05)。在空间探索实验中,Wistar假手术组、SHR/SP假手术组大鼠的游泳轨迹主要集中在平台象限,而Wistar模型组,SHR/SP模型组大鼠的游泳轨迹呈随机紊乱分布,跨越原平台次数明显少于两对照组大鼠。SHR/SP和Wistar大鼠手术组海马神经元损伤和小血管狭窄,与假手术组大鼠有明显区别。结论 SHR/SP大鼠VD模型,其大脑认知功能较Wistar大鼠VD模型受损更为严重,反应了持续高血压基础上产生的VD的特征,与持续高血压相比,持续低灌流对大脑认知功能的损害更加严重。
    心率变异性分析评估不同因素致亚健康大鼠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潘永明, 刘瑞敏, 吴蔚, 王辉, 贾临超, 徐孝平, 朱科燕, 陈民利
    2012, 32(6):  467-472.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6.002
    摘要 ( 141 )   PDF (338KB) ( 1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基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分析评估不同因素致亚健康大鼠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确定HRV指标与亚健康状态的发生关系。方法 将42只雄性SPF级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7组,即多因素组、多因素干预组、热水游泳组、饮食限制组、睡眠不足组、单纯束缚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通过热水游泳、饮食限制、睡眠剥夺、束缚等方式建立亚健康大鼠模型,多因素干预组给予300 mg/kg的抗衰老片浸膏粉,并分别在造模结束后及恢复3 d时遥测大鼠的心电图,利用HRV分析评估不同因素致亚健康大鼠自主神经功能情况。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时域分析显示亚健康大鼠的SDNN、RMSDD、STV、LTV均有所升高,且频谱分析显示亚健康大鼠VLF、LF、TP、LF/HF、LFnu上升和HFnu下降,且给予抗衰老片后能明显降低LF、LF/HF和LFnu(P<0.05)和显著升高HFnu(P<0.05),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RI、SDNN、LTV、LF、TP、LF/HF、LFnu、HFnu与亚健康产生密切相关(P<0.05), 且经逐步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下的HFnu(OR值=0.566,P=0.023)可作为评价亚健康产生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 不同因素致亚健康大鼠的自主神经功能均出现明显的紊乱, 且迷走神经活动抑制是亚健康产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可见基于HRV分析技术可无创性的客观评估机体亚健康状态的程度。
    生物净化前后长爪沙鼠微生物和寄生虫携带情况的比较
    戴方伟, 周莎桑, 宋晓明, 卢领群, 柯贤福, 郭红刚, 李长龙, 贺争鸣, 陈振文, 萨晓婴
    2012, 32(6):  473-476.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6.003
    摘要 ( 159 )   PDF (242KB) ( 1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生物净化前后长爪沙鼠微生物携带情况。方法 采集生物净化前后长爪沙鼠的气管、回盲部样本,经血平皿培养后,分离菌落进行纯培养,利用细菌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 气管经研磨后,转入选择性培养基鉴别培养; 分离血清进行泰泽病原体抗体检测。结果 生物净化后F1代、F2代和F3代长爪沙鼠泰泽病原体血清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生物净化后的其他微生物和寄生虫普查结果也表明,各项检测中均未发现清洁级啮齿类动物中需排除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结论 剖宫产和代乳技术能有效减少长爪沙鼠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
    蝇蛆卵蛋白粉对KM小鼠繁殖性能及仔鼠生长发育的影响
    陈丽, 袁进, 徐名衬, 张建, 汪思应, 顾为望
    2012, 32(6):  477-481.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6.004
    摘要 ( 143 )   PDF (268KB) ( 1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含蝇蛆卵蛋白粉饲料对KM小鼠繁殖性能及其胎仔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记录妊娠鼠、仔鼠生理变化指标,采用修订Fox方案检测各项生长发育指标。结果 不同组别妊娠小鼠体质量增加无显著差异(P>0.05); 初生仔鼠数、窝重、平均体质量及各组间仔鼠平均体长、尾长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饲料组仔鼠离乳前窝重、仔鼠离乳后体质量变化和食物利用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 不同饲料组仔鼠躯体/生理发育指标: 耳廓分离、睁眼、张耳和出毛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 但雌性仔鼠阴道开口和雄性仔鼠睾丸下降较基础饲料组要早(P<0.01)。结论 含蝇蛆卵蛋白粉饲料能够满足SPF级KM小鼠生长发育的需要。
    山东省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王可洲, 金东庆, 周东顺, 朱靖, 郑茂恩
    2012, 32(6):  482-485.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6.005
    摘要 ( 121 )   PDF (268KB) ( 1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山东省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项目获山东省自主创新重大科技专项支持。山东省实验动物中心作为项目承担单位,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为参加单位,该项目历时5年,目前基本建成集实验动物生产繁育体系、动物实验规范化服务体系、实验动物科学管理体系、实验动物信息(网络)体系、实验动物监督检测服务体系于一体的平台体系。目前已经在山东省医学科学院东部新区建成一个规模较大的实验动物生产繁育基地和动物实验服务基地。
    山东省实验动物质量监督检测现状及对策
    周东顺, 贾玉萍, 王可洲, 邵楠, 金东庆
    2012, 32(6):  486-488.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6.006
    摘要 ( 114 )   PDF (162KB) ( 1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目前山东省实验动物质量监督检测的现状及对策。方法 通过对近年来山东省实验动物质量监督检测情况,包括实验室建设,大、小鼠、SPF鸡(鸡胚)质量监督检测结果,以及检测过程中存在的困难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在肯定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找出存在的不足并探讨解决办法。结果 2009~2011年检测的SPF级和清洁级大、小鼠中病原菌检出率很低,仅检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沙门氏菌各一例; 病毒检出主要集中在MHV、SV、RCV、PVM、MVM、TEMV; 体外寄生虫、鞭毛虫和蠕虫都有检出,而鞭毛虫检出率最高。2010~2011年SPF鸡(鸡胚)质量监督检测结果统计表明,病毒检出主要集中在REO、CAV、AEV、EDS等,尤其以REO检出率最高。结论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山东省实验动物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已逐步走向完善; 但监督检测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抽检比例相对较低;受检测试剂的限制,检测方法比较单一等。
    骨-腱结点动物模型的建立及MRI动态观察
    梁佩红, 李爱国, 何敏聪, 钟敏之, 陈松, 梁治平, 杨小红, 王文
    2012, 32(6):  489-492.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6.007
    摘要 ( 133 )   PDF (416KB) ( 1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骨–肌腱结点愈合过程的动物模型并进行MRI观察。方法 用12只新西兰大白兔分别行兔髌骨部分切除后,再行髌腱结合术,于术后2周、4周、8周、12周进行大体和MRI检查。结果 大体和MRI检查动态显示术后2、4、8、12周骨-肌腱结合部组织愈合过程,该过程以松质骨再生和骨–肌腱愈合接点纤维软骨带的再生为特征,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恢复。结论 经改良的动物模型不影响骨-肌腱结点愈合,有利于MRI的正确观察。
    论著
    uPA-/-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中的α-SMA、MMP13表达分析与模型评价
    夏敏杰, 成倩倩, 王玉柱, 田芳, 温成丽, 王晓东, 李卫华, 丁训诚
    2012, 32(6):  493-498.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6.008
    摘要 ( 142 )   PDF (852KB) ( 1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采用uPA基因缺失(uPA-/-)小鼠构建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经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与金属基质蛋白酶-13(MMP13)的表达分析,评价其可行性。方法 选取成年雄性BL/6J野生型和uPA-/-基因缺失型小鼠, 分为4组: 对照组(Con-WT, Con-uPA-/-)和模型组(Mod-WT, Mod-uPA-/-),每组20只。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10% CCl4, 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橄榄油, 每周2次, 连续6周, 诱导小鼠肝纤维化。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α-SMA和MMP13的mRNA表达, 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分析α-SMA和MMP13的蛋白表达。结果 Real-time PCR结果显示, uPA-/-小鼠的肝脏中α-SMA、MMP13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WT小鼠;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 α-SMA蛋白和MMP13蛋白在对照组小鼠肝脏中几乎不表达, 在Mod-WT中有少量表达,在Mod-uPA-/-中表达明显增多;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 Mod- uPA-/-的α-SMA和MMP13表达高于Mod-WT。结论 α-SMA的mRNA和蛋白表达在uPA-/-小鼠中均明显升高, uPA基因的缺失促进了肝星型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化,从而加速了细胞外基质蛋白在肝脏中的沉积; MMP13蛋白表达在肝纤维化模型小鼠中均有明显升高。uPA基因缺失(uPA-/-)小鼠是建立肝纤维化模型的易感品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仓鼠皮肤深Ⅱ度烫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马嵋, 张燕, 魏琴, 姜涛, 段明军, 张春, 王雪梅, 侯月梅
    2012, 32(6):  499-502.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6.009
    摘要 ( 279 )   PDF (399KB) ( 1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移植对仓鼠皮肤深Ⅱ度烫伤的治疗作用以及对其机制研究。方法 将40只仓鼠复制皮肤深Ⅱ度烫伤模型并随机分为: 干细胞移植组(A组)和模型对照组(B组),将体外培养至第5代的同种异体BMMSCs, 数目为1×107/ml, 通过局部注射加表面涂抹上清的方法移植至干细胞移植组烫伤部位, 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 观察愈合效果, 分别于移植后1、3、7、14 d每组5只取材行HE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PCR检测皮肤肥大细胞糜蛋白酶数量。结果 干细胞移植组愈合速度快于对照组,HE染色结果显示移植组愈合质量好于对照组,PCR检测结果显示,两组均检测到糜蛋白酶表达,在第3日表达最高。结论 BMMSCs能促进创面愈合,皮肤肥大细胞糜蛋白酶可能参与了创面愈合过程。
    工频电磁场接触对大鼠生殖功能的影响
    郁琳, 石燕, 徐彦, 王伟锋, 苗茂华, 施惠娟, 孙兆贵, 袁伟
    2012, 32(6):  503-507.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6.010
    摘要 ( 93 )   PDF (608KB) ( 1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工频电磁场接触对大鼠生殖功能的影响,用以研究人类的电磁场接触对生殖功能的损伤风险。方法 自行设计制备磁场发生仪,把大鼠暴露于一定强度的磁场中生活一段时间。观察雌性大鼠的甾体激素水平、动情周期和生殖状况和数量; 并观察雄性大鼠的睾丸和附睾重量、精子密度、活动精子比例和精子质膜完整性。结果 本实验发现工频电磁场强度达1 mT,每日暴露时间8 h, 自4周龄开始持续1个月,不会对雌性大鼠成年后甾体激素分泌情况和生育后代的情况产生显著影响, 仅仅导致发情频率提高; 而2 mT,每日暴露12 h,自8周龄开始持续2个月,可导致雄性大鼠的活动精子比例下降。结论 在大鼠卵母细胞和精子发生过程中,环境工频磁场会导致雌性大鼠的发情频率增加,雄性大鼠的活动精子比例下降。
    两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感染SKH-1无毛小鼠模型的比较研究
    陈雪雨, 彭秀华, 朱萍妹, 徐春华, 周文江, 周光兴
    2012, 32(6):  508-511.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6.011
    摘要 ( 144 )   PDF (564KB) ( 1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建立不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皮肤感染模型的方法。方法 48只SPF级雌性SKH-1无毛小鼠随机分成4组, 对照组分别采用皮下注射及针头损伤后涂抹无菌PBS造成, 皮下注射组及针头损伤组分别采用皮下注射及针头损伤后涂抹MRSA(ST-239)菌悬液造成, 从感染形态、脓肿/溃疡体积、皮肤荷菌量及形态学等方面对模型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两种感染途径所致小鼠皮肤感染形态、体积、荷菌量等均有显著差异; 皮肤病理改变差异明显, 皮下注射组小鼠皮肤形成明显脓肿, 炎症反应相对局限, 针头损伤组小鼠皮肤无脓肿形成,炎症反应呈弥漫分布。结论 皮下注射和针头损伤后涂抹MRSA可分别造成小鼠皮肤脓肿模型和外伤感染模型。
    II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波动模型的初步建立及其特点
    朱延涛, 金蓉家, 钟杰敏, 李守业, 徐志伟, 寿旗扬, 蔡月琴, 王辉
    2012, 32(6):  512-516.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6.012
    摘要 ( 86 )   PDF (492KB) ( 1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II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波动模型,同时观察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大鼠胰腺损伤情况。方法 用30 mg/kg链脲佐菌素诱导SD大鼠糖尿病模型,错时腹腔注射0.375 g/kg葡萄糖和皮下注射超短效胰岛素制备糖尿病血糖波动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游离脂肪酸(FFA)、胰岛素(INS)、胰腺中Bax和Bcl-2含量。结果 模型波动组和模型组的血糖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模型波动组和模型组中HbAlc、FFA、INS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模型波动组中 HbAlc、FFA、INS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含量(P<0.01); 模型波动组胰腺中Bax含量显著升高(P<0.01)、Bcl-2含量显著下降(P<0.01)。结论 每日两次错时注射胰岛素和葡萄糖可以成功建立大鼠糖尿病血糖波动模型,且血糖波动能加重胰腺损伤程度。
    卡马西平对斑马鱼胚胎心脏功能的影响
    王雪, 王希敏, 韩利文, 刘可春, 何秋霞, 彭维兵
    2012, 32(6):  517-520.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6.013
    摘要 ( 121 )   PDF (284KB) ( 1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以斑马鱼为动物模型进行药物毒性作用研究的可行性。方法 用不同浓度卡马西平处理发育48 h斑马鱼胚胎,于药物处理后8 h、16 h、24 h观察各组胚胎心脏形态变化,并计数心率。药物处理24 h后终止药物作用,并于4 h、8 h、24 h连续观察各组胚胎心率的恢复情况。结果 卡马西平处理引起斑马鱼胚胎心率降低,随处理时间延长和药物浓度升高下降越明显,卡马西平引起胚胎心率下降的 24 h EC50约为626.07 µmol/L,终止药物作用后8 h,胚胎心率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卡马西平引起斑马鱼胚胎心率降低,并呈现量效依赖性,卡马西平对心率的抑制具有可逆性。
    三种饲育环境中清洁级大鼠部分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
    胡樱, 杨斐, 吴剑平
    2012, 32(6):  521-526.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6.014
    摘要 ( 133 )   PDF (291KB) ( 1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屏障环境设施+IVC、屏障环境设施+常规笼具、普通环境设施+IVC三种饲育环境对清洁级大鼠的机体应激水平、免疫状况和血液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方法 将三组清洁级Wistar大鼠分别饲养在三种饲育环境中,经45 d习服后,测定并比较各组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和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与屏障环境设施内常规笼中的大鼠相比,屏障环境设施内IVC中的大鼠CORT、IL-2、IL-1α、TNF-α、WBC、IL-1β、Fractalkine、CREA低,而IL-1β、Fractalkine、BUN、Ca、Ca/P比值高,普通环境设施内IVC中大鼠的CORT、MCP-1、TNF-α、GLU、CREA低,而IL-1α、Fractalkine、RBC、HGB、HCT、TP、ALB、UA、Ca、Ca/P比值、K、CO2高,且不同环境设施内IVC中的大鼠IL-1β、IL-10、MCP-1、RBC、HGB、HCT、BUN、IL-1α、ALB、ALT、UA、K各项指标也均有差异。结论 大鼠对不同饲育环境的习服导致机体应激本底、细胞因子基础水平、血液学和血液生化特性方面出现较多差异,宜根据饲养目的、饲养周期、饲养中需要排除的干扰因素选择合适的饲育环境。
    人胰腺癌原位模型移植技术的改进
    鄢云彪, 曹慧娟, 孙淑军, 戴建业, 郑宁宁, 房军伟, 苟小军, 方东, 杨桂柱, 张永煜
    2012, 32(6):  527-530.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6.015
    摘要 ( 136 )   PDF (750KB) ( 1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改进人胰腺癌原位模型的移植技术。方法 采用粘合法替代传统的缝合法,建立人胰腺癌原位模型,并进行了药效学验证。结果 改进方法接种的肿瘤呈扩张性生长,浸润至周边组织,接种5周后肠系膜、胃、肾脏和卵巢等发生转移,药效学验证实验表明吉西他滨对该模型肿瘤的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 改进的粘合法移植技术可以建立人胰腺癌原位模型。
    金霉素改善小型猪腹壁拉链动物模型术部疗效观察
    蔡丽萍, 余琛琳, 徐晨, 崔淑芳
    2012, 32(6):  531-533.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6.016
    摘要 ( 146 )   PDF (316KB) ( 1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金霉素对于小型猪腹壁拉链术部的抗感染效果,为科研和教学中应用小型猪腹壁拉链模型开展相关实验提供可借鉴的护理方案。方法 小型猪腹壁拉链动物模型共12只,随机分为3组,金霉素组采用金霉素软膏涂抹腹壁拉链手术切口局部; 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的碘酊消毒后纱布敷盖护理; 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比较3组小型猪模型的术部恢复情况。结果 与常规护理组和对照组,金霉素组术后3~5 d动物恢复状态较好,至术后5 d,已观察不到红肿、结痂和渗血现象。结论 金霉素外涂于小型猪腹壁拉链术部可有效的预防伤口感染的发生,有助于延长小型猪腹壁拉链模型的使用时间,提高小型猪的使用效果。
    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组织相容性和致畸毒性研究
    郭锋, 刘清芳
    2012, 32(6):  534-537.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6.017
    摘要 ( 112 )   PDF (249KB) ( 1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组织相容性和致畸毒性,为医疗产品安全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产品进行细胞毒性试验、豚鼠迟发型接触性致敏试验、皮肤刺激试验以评价其组织相容性,进行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微核试验以评价其致畸毒性。结果 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无细胞毒性、不会致敏和引起皮内刺激,无遗传毒性(不会引起染色体畸变),无诱导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发生率增高作用。结论 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组织相容性良好、无致畸毒性。
    苯胺对小鼠肝脏的急性毒性作用
    屈景凯, 刘艳冬, 宋祥福, 李铁骥
    2012, 32(6):  538-540.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6.018
    摘要 ( 160 )   PDF (196KB) ( 1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经肺脏吸入染毒,观察苯胺对小鼠肝脏的急性毒作用,探讨苯胺中毒早期的肝脏细胞损伤指标。方法 将4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102 mg/m3)、中剂量组(204 mg/m3)、高剂量组(408 mg/m3), 静式吸入染毒, 连续7 d,每日2 h; 染毒结束后禁饮食1 d,处死采集样本。测定肝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及丙二醛(MDA)水平并计算脏器系数。结果 不同剂量组与对照组间体质量变化及肝脏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剂量组与对照组间肝组织T-SOD活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剂量组间肝组织T-SOD活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与对照组及低剂量组间肝组织中MD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与对照组肝组织中MD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间肝组织中MDA水平变化不明显。结论 苯胺急性吸入中毒能够对小鼠肝组织、细胞造成损害,肝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可能作为苯胺中毒导致肝细胞受损诊断的生化指标,肝组织SOD活力可以反映机体清除超氧阴离子,保护细胞免受损伤的能力。
    浅谈实验猫的一些饲养与管理体会
    詹红微, 王爱国, 王福金, 邱泽文, 陈军, 王亮, 王靖宇
    2012, 32(6):  541-543.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6.019
    摘要 ( 190 )   PDF (193KB) ( 1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于笼养的限制,导致实验用猫繁殖力低下。根据近年饲养实验猫的体会,对实验猫从营养与饲喂、猫舍及猫笼的选择与设置、猫的繁殖以及猫的行为等方面做了简要总结。实验猫应按不同年龄段分别喂给不同时期的全价成品猫粮; 猫舍及猫笼应干净、宽敞、明亮; 春夏季应主抓猫的繁殖工作; 应避免不公平饲喂和对待。
    实验动物设施低能耗间隙回风系统及其节能分析
    刘洋, 沈晋明, 汪亚兵
    2012, 32(6):  544-548.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6.020
    摘要 ( 115 )   PDF (328KB) ( 1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保证实验动物设施环境控制质量前提下,针对传统的全新风直流运行模式,本文提出了降耗间隙回风模式及其系统,同时提出了能耗率法,基于当地气候条件确定了系统全新风转换到回风模式的临界温度,通过分析和计算认为该系统模式在有效保证环境控制质量的前提下,能够降低10%~20%的能耗。
    综述
    实验动物应激后氧化应激状态监测方法的进展
    曾宪成, 马璟, 常艳, 刘全海
    2012, 32(6):  549-552.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6.021
    摘要 ( 125 )   PDF (248KB) ( 1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激可以引起实验动物出现氧化应激。应激后机体多个环节能量代谢的改变是其引起氧化应激的机制之一。糖皮质激素参与了应激后氧化应激的发生。检测机体活性氧(ROS)水平,抗氧化能力及氧化应激损害标志物含量,可用来评估氧化应激发生及其危害。本文将就近年来实验动物应激如何引起氧化应激、其发生机制及监测方法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