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40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0-12-25
       
    论著
    小鼠神经系统中蛋白质降解通路调控分子的表达和分布
    宋彬彬, 董文洲, 贾炳泉, 甄然, 彭宇, 杨璇, 于佳
    2020, 40(6):  463-469.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20.06.001
    摘要 ( 324 )   PDF (1284KB) ( 374 )  
    图表数据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细胞蛋白质降解通路调控分子在小鼠神经系统中的表达和分布情况。方法 以6周龄野生型C57BL/6J小鼠眼、脑、脊髓、坐骨神经和肌肉组织为材料,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不同组织、解剖部位和亚细胞结构中蛋白质降解通路相关蛋白的分布和表达差异。结果 蛋白质降解通路相关蛋白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溶酶体关联膜蛋白2(lysosomal-associated membrane protein 2,LAMP2)、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A/B(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A/1B-light chain 3,LC3A/B)、自噬相关蛋白3(autophagy-related protein 3,Atg3)、Ras相关GTP结合蛋白7(Ras-related GTP-binding protein 7,Rab7)、钙蛋白酶(Calpain)大小亚基以及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lpastatin)在小鼠眼、脑、脊髓和肌肉中均有分布,但表达水平有一定差异。与小鼠脊髓相比,坐骨神经中Calpastatin含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泛素、Cathepsin D、LAMP2、LC3A/B、Atg3、Rab7、Calpain1大亚基含量明显减少(P<0.05),Calpain小亚基含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 生理条件下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和自噬系统在细胞中广泛存在,且在神经元中其主要发生于胞体;而Calpain系统中剪切型Calpain小亚基的含量在轴突束中相对较高,这提示在神经元轴突中Calpain降解通路可能发挥主要功能。
    双侧颈总动脉结扎致大鼠脑血流低灌注不同时程的神经功能障碍和病理学变化
    孙成成, 刘剑刚, 刘美霞, 李浩, 罗增刚
    2020, 40(6):  470-476.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20.06.002
    摘要 ( 355 )   PDF (2516KB) ( 387 )  
    图表数据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后不同时程的神经功能障碍、脑组织大体病理/显微病理和血清学炎性指标的变化。方法 将SPF级Wistar大鼠麻醉后,施行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造模成功的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术后2周、4周和6周共3组,每组10只。同时设立假手术组,大鼠10只,操作方法同模型组,但只穿线不结扎。分别于术后2周、4周和6周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检测,然后腹主动脉取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含量。采用脑组织TTC染色法评价脑缺血范围,HE染色后进行显微镜下脑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后2周组、4周组和6周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2周组比较,4周组和6周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下降明显(P<0.05)。血清炎性指标检测发现,与假手术组比较,不同时程模型组大鼠的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其余两个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脑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后2周组、4周组和6周组大鼠的脑组织缺血范围随时程延长而增加,脑组织形态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和炎性浸润。结论 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后脑组织病理改变由缺血发展到梗死灶出现,并伴随神经功能障碍,随时程的延长而变化不同,应根据药物作用机制选择干预时机。
    兔斯氏艾美耳球虫感染模型及巢式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温福利
    2020, 40(6):  477-482.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20.06.003
    摘要 ( 349 )   PDF (1407KB) ( 472 )  
    图表数据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兔斯氏艾美耳球虫(Eimeria stiedai,E.stiedai)感染模型和巢式PCR诊断方法。方法 利用剖检、显微镜观察、血液生化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等方法对建立的兔E.stiedai模型进行鉴定。通过收集卵囊,提取E.stiedai的DNA,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E.stiedai巢式PCR检测方法。结果 临床剖检:兔腹围明显增大,解剖见肝脏肿大,肝脏表面和实质布满白色及淡黄色结节,胆囊和胆管肿大,胆汁呈淡黄色。显微镜观察:虫卵大小为(31.72~38.43)?m×(18.10~22.69)?m。血液生化检查:球蛋白(GLOB)指标偏高,肌酐(CREA)和碱性磷酸酶(ALKP)指标偏低,其余检测指标均在参考值范围内。病理组织学检查:肝组织和胆管中见大量粉红色E.stiedai虫卵。巢式PCR检查:最低检测限为1个卵囊DNA样本和1.14×103拷贝数质粒,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均未出现条带,重复性实验变异性系数<5%。结论 成功构建兔E.stiedai感染模型,建立的巢式PCR诊断方法可扩增出E. stiedai的特异片段,敏感性强,重复性好。
    小鼠胚胎移植影响因素的初步探索
    桂飞, 杨伟伟, 孙筱品, 顾美儿
    2020, 40(6):  483-488.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20.06.004
    摘要 ( 534 )   PDF (477KB) ( 399 )  
    图表数据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小鼠品系、胚胎移植方式和移植数量对胚胎移植结果的影响,以进一步优化并提高胚胎移植效率。方法 通过超数排卵及体外受精获得277个基因修饰小鼠品系的胚胎,将不同数量的胚胎移植至假孕雌鼠的单侧或双侧输卵管中,分析比较不同体外受精率品系、不同移植胚胎数及不同移植方法对窝产仔数和产仔率的影响。结果 体外受精率在0%~39% 的品系组窝产仔数(4.61±1.92)和产仔率[(19.21±9.70)%]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均P<0.01),体外受精率60%~69%组比90%~100% 组的窝产仔率明显升高(P<0.05)。移植胚胎数较少时(5枚),受体雌鼠能够妊娠,但窝产仔数较少,易发生食仔现象。移植胚胎数在10枚以上时,各组窝产仔数和产仔率均较高。其中,胚胎移植数量在15枚左右时产仔率最高,达到(46.67±11.56)%,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均P<0.01),表明此时胚胎利用率最大;移植数量达到25枚时,平均窝产仔数(9.67±1.53)最多,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均P<0.01);移植胚胎数增加到30枚后,窝产仔数(8.33±0.58)和产仔率[(27.33±2.31)%]均有所下降,表明此时已超过小鼠子宫能承受的最大负荷。单侧移植和双侧移植的窝产仔数和产仔率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体外受精率低于40%的小鼠品系的平均窝产仔数及产仔率均较低。移植胚胎数在15枚左右时,胚胎利用率最大;移植胚胎数在25枚左右时,窝产仔数最多。单双侧移植的窝产仔数和产仔率均无明显差异。
    实验动物与中医药专题
    芍药苷对Bayk8644诱导大鼠抑郁焦虑样行为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李萍, 李艺杰, 薛玲, 宋春红
    2020, 40(6):  489-495.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20.06.005
    摘要 ( 412 )   PDF (1781KB) ( 623 )  
    图表数据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基于L型电压依赖型钙通道探讨芍药苷改善大鼠抑郁焦虑样行为的药理作用机制 。方法 48只大鼠分为正常组,L型钙通道激动剂Bayk8644组,芍药苷高、中、低剂量组(200 mg·kg-1·d-1、100 mg·kg-1·d-1、50 mg·kg-1·d-1),阳性对照尼莫地平组(1 mg·kg-1·d-1)。正常组和Bayk8644组给予相同剂量的0.9%NaCl溶液,其余组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给药7 d后,除正常组外,其余组腹腔注射Bayk8644(0.2 mg·kg-1·d-1)。利用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评价大鼠行为学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海马体脑区钙调蛋白依赖的蛋白激酶Ⅱ(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type Ⅱ,CaMKⅡ)、磷酸化的CaMKⅡ(pho-CaMKⅡ)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大鼠相比,Bayk8644组大鼠旷场总路程、中央区停留时间、中央区总路程及直立次数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大鼠进入开放臂次数百分比(OE%)和时间百分比(OT%)明显降低(P<0.05或P<0.01),CaMKⅡ、pho-CaMK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BDN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Bayk8644组相比,芍药苷高、中剂量组旷场总路程延长,直立次数明显增多(P<0.05),芍药苷高剂量组中央区总路程明显延长(P<0.05),芍药苷高、中、低剂量组中央区停留时间明显延长(P<0.05),芍药苷高剂量组的OE%、OT%(P<0.05或P<0.01)和芍药苷中剂量组的OT%明显升高(P<0.05),芍药苷高剂量组大鼠CaMKⅡ和pho-CaMK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BDN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Bayk8644能引起大鼠抑郁焦虑样表现,芍药苷能拮抗Bayk8644的作用。芍药苷可能通过抑制L型钙通道影响CaMKⅡ蛋白的活化,从而发挥其药理作用。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白藜芦醇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制
    张晓节, 蒋磊
    2020, 40(6):  496-505.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20.06.006
    摘要 ( 300 )   PDF (2307KB) ( 410 )  
    图表数据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信息筛选方法,探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SV)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MI/R)损伤的作用,以及其在大鼠体内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筛选RSV作用基因靶点,并利用GeneCards数据库筛选MI/R损伤相关靶基因。运用R语言软件对RSV和MI/R相关靶基因取交集,筛选得到RSV治疗MI/R损伤可能的靶基因,并通过Cytoscape软件绘制基因网络,筛选出核心靶基因;最后运用R语言软件对这些靶基因进行GO及KEGG通路分析。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MI/R)和白藜芦醇给药组(RSV)。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导MI/R损伤大鼠模型,然后测定大鼠血浆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Ⅰ,cTnⅠ)含量以及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心肌结构,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2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表达。结果 网络药理学信息筛选发现RSV治疗MI/R损伤的核心靶基因有86个,主要涉及细胞因子受体、磷酸酶结合和死亡受体等生物学过程,以及参与调控糖尿病并发症的AGE-RAGE信号通路和细胞凋亡信号通路。大鼠体内实验结果显示,相比于Sham组,MI/R组心肌组织中TRAIL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血浆LDH、CK及cTnⅠ含量明显增加(均P<0.01),心肌梗死面积增大,同时心肌组织中肌纤维排列紊乱,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Bcl-2表达明显下调(P<0.05);而RSV组心肌纤维排列相对规则,LDH、CK、cTnⅠ含量及TRAIL蛋白表达量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减少,细胞凋亡率降低(均P<0.05)。结论 RSV可能通过调节TRAIL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凋亡,从而逆转MI/R损伤。
    裸鼹鼠研究专题
    裸鼹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外泌体的分离及鉴定
    冯延, 武文卿, 张静远, 李煜, 李壘辰, 袁征, 崔淑芳
    2020, 40(6):  506-512.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20.06.007
    摘要 ( 400 )   PDF (1380KB) ( 395 )  
    图表数据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离培养裸鼹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并对其进行鉴定,探讨裸鼹鼠皮肤成纤维细胞是否具有分泌外泌体的能力。方法 无菌取新生裸鼹鼠背部皮肤,剪碎成1~2 mm2大小,将组织块平铺于细胞培养皿中,待贴壁后以低糖DMEM(含20%胎牛血清)培养液进行培养,胰酶消化法对传代培养细胞进行纯化;通过细胞免疫荧光、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波形蛋白表达情况,对成纤维细胞进行鉴定;待细胞生长至融合度约80%时,改换低糖DMEM(含20%去除外泌体的胎牛血清)培养48 h后收集上清液,超高速离心法分离外泌体,透射电镜观察形态,纳米流式分析颗粒直径,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外泌体相关特异性蛋白表达情况,进行外泌体鉴定。结果 新生裸鼹鼠背部皮肤组织块培养30 h后可见少量细胞自组织块游离出,培养5 d后可见大量细胞自组织块游离生长,细胞呈细长梭形或不规则多角形,放射状生长。细胞免疫荧光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均证实分离细胞表达波形蛋白。超高速离心法离心细胞上清液,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膜状杯托样外泌体,纳米流式分析粒径在46.75~206.75 nm,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显示其对外泌体特异性蛋白CD63、肿瘤易感基因101(tumor susceptibility gene,TSG101)和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具有特异性。结论 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并表达成纤维细胞的特征分子波形蛋白。裸鼹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具有分泌外泌体的能力,为研究裸鼹鼠外泌体所携带的生物活性分子及其生物学功能提供了基础。
    60Co γ射线辐射对裸鼹鼠肾脏、肺脏以及骨骼肌的影响
    张静远, 张倩倩, 赵懿宁, 杨蓉, 张成财, 贺辰囧, 袁征, 崔淑芳
    2020, 40(6):  513-518.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20.06.008
    摘要 ( 380 )   PDF (1366KB) ( 373 )  
    图表数据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60Co γ-射线辐射后裸鼹鼠肾脏、肺脏和骨骼肌组织形态结构变化和相应组织氧化应激指标变化。方法 裸鼹鼠经全身一次性10 Gy 60Co γ-射线辐射,分别于辐射后7 d和14 d采集裸鼹鼠肾脏、肺脏和腓肠肌,制作石蜡切片,经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肾脏、肺脏和骨骼肌形态结构;采用动物组织生化检测试剂盒检测肾脏、肺脏和腓肠肌组织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等指标。结果 辐射后裸鼹鼠肾脏、肺脏和骨骼肌均无明显病理改变。辐射后肾脏组织中的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GSH含量先显著升高(P<0.05),后显著降低(P<0.05),GSSG和T-AOC未出现显著变化(P>0.05);肺脏组织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GSH、GSSG和T-AOC随时间延长先降低后升高(P<0.05);骨骼肌中MDA的含量显著上升(P<0.01),而GSH和GSSH的含量随时间的延长先降低后升高(P<0.01),T-AOC在辐射后7 d出现明显下降(P<0.01),14 d时仍然维持7 d水平。结论 裸鼹鼠肾脏、肺脏和骨骼肌在高剂量60Co γ-射线辐射后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耐受能力,具体耐受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60Co γ射线辐射对裸鼹鼠脾脏的影响
    杨蓉, 赵懿宁, 杨文静, 赵善民, 柴宇静, 张成财, 袁征, 崔淑芳
    2020, 40(6):  519-522.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20.06.009
    摘要 ( 381 )   PDF (646KB) ( 368 )  
    图表数据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60Co γ-射线辐射后裸鼹鼠脾脏免疫系统及组织生物化学指标的变化,初步了解裸鼹鼠脾脏辐射耐受特性。方法 用辐照剂量率为1.163 Gy/min,总剂量为10 Gy的60Coγ-射线对裸鼹鼠全身一次性辐射。采集正常对照及辐照后7 d、14 d和21 d的裸鼹鼠脾脏,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比例。采用动物组织生化检测试剂盒检测脾脏组织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等指标。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辐照后B淋巴细胞比例及巨噬细胞比例均明显升高(P< 0.01)。生化检测结果显示,辐照后脾脏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GSH和GSSH逐渐明显降低(P<0.05);辐照后 T-AOC水平明显降低(P<0.01),但辐照后21 d有所上升,明显高于辐照后7 d和14 d(均P<0.01)。结论 裸鼹鼠脾脏对60Co γ-射线具有一定程度的耐受能力,但其耐受机制尚未明确。
    脂多糖对裸鼹鼠肺脏组织影响的初探
    张成财, 刘尹航, 陈超, 江文正
    2020, 40(6):  523-527.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20.06.010
    摘要 ( 347 )   PDF (645KB) ( 372 )  
    图表数据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和分析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裸鼹鼠肺脏组织形态结构和病理学相关指标的影响,初步探讨裸鼹鼠是否存在LPS耐受。方法 雄性裸鼹鼠1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体质量以10 mg/kg给药量腹腔注射LPS,对照组注射同等体积的0.9%NaCl溶液(生理盐水)。给药后6 h,采集肺脏,检测肺组织湿干重量比值;制作石蜡切片,经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显微结构; 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组织细胞中活性氧含量、肺组织细胞凋亡率。结果 实验组裸鼹鼠肺组织结构完整,肺泡孔内无明显渗出液和炎性细胞浸润等病变。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肺组织湿干质量比未发生显著变化,早期凋亡率未发生显著变化,但晚期凋亡率显著升高(P <0.01),活性氧含量显著升高(P < 0.05)。结论 裸鼹鼠对LPS诱导的肺损伤有一定程度的耐受性,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经验交流
    兔“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解救”实验中乙酰胆碱酯酶活力测定技术的改进
    王秋静, 宋祥福, 李天舒
    2020, 40(6):  528-530.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20.06.011
    摘要 ( 334 )   PDF (374KB) ( 268 )  
    图表数据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改进“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解救”实验技术方法,探索出一种能替代传统检测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的方法;寻找到替换原实验设计中应用的临床严控处方药品。方法 在硫代乙酰胆碱-联硫代双硝基苯甲酸法的基础上,对部分实验技术方法和条件进行改进,建立改进后AChE活力测定方法。结果 改进后的AChE活力测定结果与传统一致;找到了具有同样解救作用效果的替代药。结论 改进后的检测方法准确可靠,操作时间短,安全;替代药品能使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药理学经典实验得以延续。
    2014一2018年江苏省及上海市部分机构普通级实验犬质量检测情况
    盛雅洁, 肖春兰, 赵丽娟, 周正宇
    2020, 40(6):  531-533.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20.06.012
    摘要 ( 267 )   PDF (347KB) ( 2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实验动物国家标准并结合实际检测中积累的相关数据,介绍了 2014-2018年江苏省及上海市部分机构普通级实验犬质量监督抽检及委托检测结果,希望能为普通级实验犬的生产和使用单位提供有益的参考。
    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实验动物学课程中的应用与探索
    王志昇, 杨丽, 吴璟, 冉林武, 杨文
    2020, 40(6):  534-536.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20.06.013
    摘要 ( 289 )   PDF (342KB) ( 2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实验动物学是一门专业性和应用性极强的综合性学科,学好该课程对下一步开展动物实验研究具有很大的帮助,但由于该学科建立较晚,目前尚缺乏系统有效的教学方法。近些年,BOPPPS教学模式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本研究对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实验动物学”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和评价。实践证明,BOPPPS教学模式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在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参与度、专注度和成绩等方面更显优势,适用于小班教学。随着不断优化完善,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实验动物学”课程教学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针对生物医学类研究生实验动物学教学的思考
    周正宇
    2020, 40(6):  537-539.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20.06.014
    摘要 ( 245 )   PDF (356KB) ( 2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是支撑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条件,对培养研究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研究生实验动物学的教学实践,从动物福利与人文教育、标准化与课题设计、动手能力与课程设置三个方面探讨提升研究生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提高动物实验数据准确性和稳定性的可行方法,旨在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教育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综述
    肿瘤类器官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罗宝花, 张永斌, 刘晓秋, 师长宏
    2020, 40(6):  540-546.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20.06.015
    摘要 ( 449 )   PDF (435KB) ( 510 )  
    图表数据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来源于特异性干细胞,经体外三维培养,形成与原器官相类似的空间形态结构,称为类器官(organoid)。运用该培养技术形成的肿瘤类器官,可以较好地再现原发肿瘤的体内特征及异质性,而且所需形成时间短、传代稳定,弥补了传统肿瘤模型的缺陷,可用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机制研究、药物筛选与个体化治疗、免疫治疗和液体活检等。本文将从肿瘤类器官模型的发展简史、建立方法、应用前景及局限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斑马鱼糖尿病模型的构建及应用进展
    江霞, 钱豪杰, 魏迅, 郑羽旋, 周正宇
    2020, 40(6):  547-552.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20.06.016
    摘要 ( 568 )   PDF (410KB) ( 5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糖尿病是一组代谢紊乱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常用的糖尿病模型动物主要有小鼠、大鼠、兔、小型猪和猕猴等。另外,斑马鱼(Danio rerio)作为一种模式生物,在很多领域已被用于构建人类疾病模型,包括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研究中斑马鱼模型也取得了一定的应用进展。本文总结了现有的斑马鱼糖尿病模型构建方法以及应用进展,以期为今后糖尿病斑马鱼模型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规范与指南
    学术研究实施与报告和医学期刊编辑与发表的推荐规范(二)
    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2019年12月更新
    2020, 40(6):  553-558.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20.06.017
    摘要 ( 151 )   PDF (398KB) ( 2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