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4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0-06-25
       
    创刊40周年专家论坛
    三类病毒性新发传染病动物模型的研发及应用进展概述
    李 峰, 李 顺, 任晓楠, 周晓辉
    2020, 40(3):  173.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20.03.001
    摘要 ( 463 )   PDF (569KB) ( 399 )  
    图表数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物模型是研究新发传染病的致病机制以及开发针对性疫苗和药物的重要基石,它对于人们加深对新发传染病的科学认识,从而研究和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等,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价值。本文针对近年来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三类病毒性新发传染病原(冠状病毒、黄病毒和流感病毒),简明概述相应实验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研究进展,并比较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冠状病毒(特别是2019 新型冠状病毒)、黄病毒(寨卡病毒和登革病毒)和流感病毒等导致的新发传染病的致病机制,以及在相应疫苗和药物研发中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提供一定的参考。

    论著
    超声引导下左心室内注射人肺癌细胞建立骨转移小鼠模型
    柴文君, 孙 磊, 刘晓丽, 潘洪玉, 郭天安, 徐 烨, 闫明霞
    2020, 40(3):  183.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20.03.002
    摘要 ( 603 )   PDF (569KB) ( 327 )  
    图表数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超声引导建立心内注射人肺癌细胞骨转移小鼠模型。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将人肺癌A549和NCI-H1299细胞分别注入NOD/SCID和BALB/c-nu/nu小鼠左心室,结合小动物活体成像、X线和小动物Micro-CT等多种小动物影像学方法观察模型建立和骨转移发生情况。采用HE染色法进行肿瘤组织的病理学观察。结果    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心内注射肺癌细胞时动物全部存活。小动物活体成像显示小鼠的中轴骨和四肢骨位置均有发光区域。X线及小动物Micro-CT对小鼠全身骨骼进行三维重构,显示小鼠胫骨平台和肩关节等部位均出现明显的骨质和骨膜缺损及破坏,骨正常组织形态消失,呈溶骨性改变,其影像学表现符合肿瘤性骨破坏的改变。大体解剖可见小鼠的中轴骨和四肢骨关节被肿瘤组织包裹,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转移灶。结论    超声引导下心内注射肺癌骨转移模型能够有效提高建模成功率,较真实地模拟临床肺癌患者骨转移的生物学特性,能够为肺癌转移机制研究、抗转移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等研究提供实验工具。

    冈田酸对斑马鱼幼鱼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
    王 雪, 刘可春, 杨学亮, 马玉奎, 张 云
    2020, 40(3):  190.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20.03.003
    摘要 ( 388 )   PDF (1397KB) ( 415 )  
    图表数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冈田酸(okadaic acid, OA)对斑马鱼幼鱼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初步探索斑马鱼模型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用0.05、0.10和0.20 µmol/L的OA溶液处理受精后3 d(3 dpf)的斑马鱼幼鱼7 d,记录幼鱼死亡数,并利用行为学分析系统采集幼鱼30 min内的游动轨迹,测量每组幼鱼的游动距离和呆滞时间。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处理组幼鱼体内蛋白磷酸酶2A(PP2A)和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0.05 µmol/L 和0.10 µmol/L OA组处理7 d后的幼鱼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值均>0.05),游动轨迹也无明显改变。与对照组比较,0.20 µmol/L OA组幼鱼存活率明显降低,游动活力明显下降,游动距离明显缩短,呆滞时间明显延长(P值均<0.05);而且幼鱼体内PP2A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α7-nAChR基因表达水平则无明显改变(P>0.05)。 结论    0.20 µmol/L的OA处理7 d导致斑马鱼幼鱼的神经行为功能异常。

    树鼩连接黏附分子A的基因克隆及初步功能研究#br#
    李晓飞, 孙晓梅, 王文广, 匡德宣, 陆彩霞, 仝品芬, 罕园园, 李 娜, 代解杰
    2020, 40(3):  196.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20.03.004
    摘要 ( 521 )   PDF (2650KB) ( 324 )  
    图表数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获取树鼩连接黏附分子A(junctional adhesion molecule A,JAM-A)的全长编码序列并进行分子特征分析,探讨JAM-A作为呼肠孤病毒受体入侵树鼩原代肺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  提取健康树鼩组织总RNA,采用反转录PCR和cDNA末端快速克隆技术获取JAM-A基因;Unipro UGENE分析编码氨基酸,使用MEGA 6.0软件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JAM-A在树鼩25个组织和血液中的表达分布情况;于树鼩原代肺上皮细胞上进行受体的特异性抗体阻断处理,然后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病毒抗原对呼肠孤病毒感染的影响。结果    获取了JAM-A基因cDNA全长序列,2 962 bp;系统发育树进化分析显示JAM-A基因与人的亲缘关系较啮齿类更近;JAM-A分子广泛表达于树鼩的外周组织,而在呼吸道和消化道表达水平更高。特异性抗体作用于细胞显著降低病毒抗原的免疫荧光积分吸光度值(P<0.000 1)。结论    首次克隆并分析了JAM-A的基因序列,验证JAM-A分子是呼肠孤病毒入侵树鼩的主要受体,提示树鼩可作为一种新的呼肠孤病毒动物模型。
    基于自发糖尿病模型小鼠代谢组学的全植物蛋白配方饲料研究#br#
    李雷斌, 许 佳, 方远书, 姜正前, 裘颖儿, 王文倩, 赵先哲
    2020, 40(3):  204.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20.03.005
    摘要 ( 277 )   PDF (2704KB) ( 347 )  
    图表数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全植物蛋白饲料是否能应用于C57BL/6J 小鼠及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饲养。方法    C57BL/6J小鼠雌雄各50 只,分别随机分配到普通鱼粉蛋白饲料对照组和全植物蛋白饲料实验组;db/db和ob/ob雌性小鼠各20 只,分别随机分配到普通糖尿病模型鼠饲料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鼠全植物蛋白饲料实验组。以上各品系小鼠均为4周龄,喂养持续16周。实验期间对各品系各组小鼠进行日常情况观察和4周1次血糖测量;在处死各组小鼠之前,取各组小鼠尿液进行代谢组学研究;实验结束后采集每组小鼠的血样进行血细胞计数及血液生化的检测,并取肝脏、肾脏及胰腺等游离棉酚靶器官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各组小鼠在体质量、血糖及脏器组织结构各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代谢组学研究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尿液中亮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和苏氨酸的含量有所不同。结论   以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蛋白的全植物蛋白饲料对C57BL/6J、db/db和ob/ob小鼠是安全可行的。

    前列环素E1对肝动脉碘化油栓塞术后肝纤维化家兔的影响#br#
    李 磊, 李向利, 胡惠敏
    2020, 40(3):  212.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20.03.006
    摘要 ( 298 )   PDF (843KB) ( 311 )  
    图表数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前列环素E1(prostacyclin E1,PGE1)对肝动脉碘化油栓塞术后肝纤维化家兔Smad2和Smad4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成年家兔3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给药组。饲养1周后3组兔均在麻醉下行气管插管,并模拟行肝动脉碘化油栓塞术,然后假手术组经肝右动脉注入生理盐水1 mL,给药组经肝右动脉注入碘化油1 mL+0.2 mL PGE1,模型组经肝右动脉注入碘化油1 mL。术后2、4、6和8 d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兔血清学指标,术后8 d解剖兔并取其肝组织作病理学检查,并且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兔肝组织中Smad2和Smad4 mRNA水平。 结果    假手术组兔术后2、4、6和8 d的血清学指标无明显改变。与假手术组相比,给药组和模型组各时间点的血清学指标随时间增加而明显升高(P<0.05);给药组各时间点血清学指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假手术组兔术后8 d肝病理学检查无明显纤维化发生;而给药组和模型组兔病理学标本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且给药组较模型组肝纤维化明显(P<0.05)。给药组和模型组较假手术组兔肝组织中Smad2和Smad4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给药组较模型组肝组织中Smad2和Smad4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PGE1应用于肝动脉碘化油栓塞术,能改善术后肝纤维化情况,并降低肝组织中Smad2和Smad4 mRNA表达水平,从而对肝损伤保护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骆驼奶对DSS诱导的小鼠急性肠炎的保护作用
    崔畅婉, 于 淼, 王 爽, 吴 思, 孙峥嵘
    2020, 40(3):  218.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20.03.007
    摘要 ( 449 )   PDF (439KB) ( 294 )  
    图表数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骆驼奶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急性肠炎的保护作用。 方法     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使用双蒸水灌胃,实验组使用骆驼奶灌胃,14 d后经 3%DSS水溶液自由饮用诱导建立急性肠炎模型。流式细胞术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免疫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细胞因子含量。 结果    相对于双蒸水对照组,骆驼奶实验组小鼠体质量下降缓慢(P<0.05),生存率提高,组织学评分下降(P<0.05),γ干扰素(IFN-γ)阳性表达的辅助性T淋巴(CD4+IFN-γ+)细胞比例增加(P<0.05),白细胞介素-17(IL-17)阳性表达的辅助性T淋巴(CD4+IL-17+)细胞比例下降(P<0.05),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增高(P<0.0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7降低(P<0.05)。结论   骆驼奶可能通过调节T细胞分化和细胞因子分泌,缓解DSS诱导的小鼠急性肠炎。

    SD大鼠自发性回肠黏液性腺癌1例的病理学观察
    英永, 夏玉洁, 汤连升, 贾婵媛, 张海静, 胡建廷
    2020, 40(3):  223.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20.03.008
    摘要 ( 318 )   PDF (547KB) ( 289 )  
    图表数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灌胃重复给药毒性试验中空白对照组SD大鼠出现1例雄性大鼠回肠黏液性腺癌。肉眼观察形态学见回肠浆膜层有3处结节,大小分别为1.4 cm×1.3cm、0.7 cm×0.5cm和0.4cm×0.3cm。HE染色显示,肿瘤细胞主要由立方细胞或柱状、杯状细胞组成,并排列成腺样结构,阿利新蓝-过硪酸-雪夫染色显示,肿瘤细胞质及腺腔内产生黏液样蛋白6结果表明该结节符合黏液性腺癌的形态学特征。
    一种改良大鼠颅骨缺损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张雅雯, 朱光旭, 李雅喆, 李 昊, 王绍晔, 张皓云, 王凤斌
    2020, 40(3):  227.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20.03.009
    摘要 ( 493 )   PDF (743KB) ( 352 )  
    图表数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理想的大鼠颅骨缺损模型构建方法,提高骨缺损动物模型成功率。方法   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应用传统的颅骨缺损模型手术方法,只用空心环钻头,垂直于颅骨表面用力,钻取颅骨全层缺损;实验组应用改良的手术方法,用空心和实心两种钻头,而且在钻取颅骨过程的不同阶段改变钻头的用力方向。比较两组模型的手术钻孔时间,以及术中有无骨膜、硬脑膜、脑组织损伤和出血等并发症,术后8周观察两组模型中植入的氧化铝生物陶瓷材料有无移位、松动以及与骨结合的情况,并比较两组造模成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手术钻孔时间明显缩短(P<0.01),术中骨膜、硬脑膜、脑组织损伤和出血等并发症显著减少(P<0.05),且术后氧化铝生物陶瓷材料无移位和松动情况发生(P<0.05),材料与颅骨结合良好,造模成功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    改良的大鼠颅骨缺损模型构建方法具有手术钻孔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可大大提高造模成功率,并能有效评价骨科植入材料在体内的骨修复性能。
    刺芒柄花素对Ⅱ型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的缓解作用
    侯 伟, 万 趸
    2020, 40(3):  232.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20.03.010
    摘要 ( 310 )   PDF (451KB) ( 266 )  
    图表数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刺芒柄花素对Ⅱ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骨病大鼠骨质疏松的缓解作用。 方法    使用链脲佐菌素(STZ)+高脂饲料联合的方式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以灌胃方式给予糖尿病模型大鼠高、中、低质量浓度(100 mg/kg、50 mg/kg和20 mg/kg)的刺芒柄花素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股骨骨密度、血清睾酮(T)和雌二醇(E2)水平,以及大鼠股骨骨钙素(OC)、肾脏CYP24A1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Ⅱ型糖尿病组的骨密度、血清T和E2水平、股骨OC和肾脏CYP24A1 mRNA表达均下降;而刺芒柄花素能逆转上述现象,并且高浓度组的效果最好。结论    刺芒柄花素对Ⅱ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骨病大鼠的骨质疏松具有缓解作用。

    小鼠嗜肺巴斯德杆菌PCR检测方法的优化及在不同样本处理中初步应用#br#
    彭丽娜, 潘雅君, 张 曼, 谷佳男, 徐汪节
    2020, 40(3):  236.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20.03.011
    摘要 ( 290 )   PDF (1005KB) ( 343 )  
    图表数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活体实验动物中嗜肺巴斯德杆菌的实时快速、灵敏简便的PCR检测方法。方法    通过比较不同样本采集及处理方法,优化样本的处理流程,简化DNA的提取步骤,快速获取PCR模板后对嗜肺巴斯德杆菌Jawetz型和Heyl型进行PCR扩增,并结合测序进行鉴定。结果    4种采样方法中,口腔样本的检测效果最好;2种DNA提取方法中,用培养后煮沸1 min的方法能快速获取样本中细菌基因组DNA,比试剂盒提取方法效果更好。结论    通过培养煮沸1 min的方法快速提取实验动物口腔样本中的细菌基因组DNA作为PCR模板,能显著提高嗜肺巴斯德杆菌的阳性检出率。

    陆眠宁Ⅱ与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实验猪经自然腔道内窥镜手术的效果观察#br#
    黄佩娣, 李海文, 郑焕填, 李 健
    2020, 40(3):  242.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20.03.012
    摘要 ( 355 )   PDF (533KB) ( 312 )  
    图表数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诱导麻醉药陆眠宁Ⅱ或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实验猪经自然腔道内窥镜口入路、穿胃壁入腹行胃胆囊支架置入保胆取石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16头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2组:A组使用陆眠宁Ⅱ诱导麻醉,B组使用氯胺酮诱导麻醉。术中用丙泊酚维持麻醉,观察两组实验猪的生命体征、术中情况、诱导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丙泊酚用量。 结果    两组实验猪的麻醉均顺利,而且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两组平均心率、平均呼吸频率、平均血氧饱和度、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中平均体温较术前和术后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实验猪在术中轻度体动发生率为25.0%,B组为37.5%;A组3只实验猪在术中出现抽搐,B组无此现象,组间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诱导麻醉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A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苏醒时间和平均丙泊酚用量与B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陆眠宁Ⅱ或氯胺酮诱导复合丙泊酚麻醉应用于实验猪经自然腔道内窥镜口入路、穿胃壁入腹的胃胆囊支架置入保胆取石术,可获得安全麻醉;其中,氯胺酮的诱导时间更短,术中无抽搐,可供临床参考。

    一种消毒剂急性眼刺激性猪角膜试验检测方法的建立#br#
    李 敏, 李光先, 李培宁, 陈梓灵, 刘 颖, 朱素珍, 庞增雄, 刘冬虹, 刘香梅
    2020, 40(3):  248.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20.03.013
    摘要 ( 349 )   PDF (358KB) ( 306 )  
    图表数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一种用猪角膜进行消毒产品急性眼刺激性体外检测的方法。方法    采用乙醇和咪唑2种阳性物作为质控标准品,在猪角膜体系上进行体外试验条件的探索。结果    经液体和固体2种消毒剂验证得出,乙醇暴露10 min、孵育80 min和咪唑暴露3 h、孵育70 min的条件下,猪角膜体外刺激评分在牛角膜混浊与通透性(bovine corneal opacity and permeability, BCOP)试验相应的阳性物标准范围内,该试验系统成立。结论   用猪眼代替牛眼初步建立了一种消毒剂急性眼刺激性试验方法,可为消毒产品安全性检测提供参考。
    经验交流
    实验动物设施中牛棒状杆菌感染的防治策略
    黎 明
    2020, 40(3):  252.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20.03.014
    摘要 ( 734 )   PDF (423KB) ( 3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国内创新药产业的发展,各类免疫缺陷及重度免疫缺陷动物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各个实验动物机构。伴随而来的问题是,越来越多的实验动物设施内和动物种群中都出现了牛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bovis)的感染。目前,牛棒状杆菌尚未列入我国 SPF 级动物病原菌排除列表,但该条件致病菌对免疫缺陷动物有极大的危害性。该病原菌由于具有快速传播和极难清除的特点,对免疫缺陷动物设施有灾难性的危害,过去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本文结合国内外对该细菌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过去6年作者在2个实验动物设施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策略,为实验动物设施内牛棒状杆菌污染的预防和清除提供参考。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实验动物管理系统介绍
    胡永艳, 陶迎红, 孔申申
    2020, 40(3):  257.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20.03.015
    摘要 ( 269 )   PDF (779KB) ( 405 )  
    图表数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验动物设施是专业的实验动物饲养、使用和管理的科研平台,运用科学管理手段可高效准确地获取更加可靠的科学研究结果。本文结合实际工作过程中的需求,应用开源数据库MYSQL等软件开发了一个可应用于小型实验动物科研平台的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了伦理管理、资源预定、笼位详情记录管理与统计等功能模块,并利用互联网、二维码、移动终端等技术,让科研人员(使用者)能够在移动端完成实验申请、动物饲养状态查看、实时笼位信息采集及实验需求预定;管理人员在电脑后台或移动端受理、管理并统计分析相关信息。系统实现了实验动物使用信息双向(管理人员/使用者)在线更新、数据采集、异常报警、实时共享和数据自动分析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