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基本信息
历史沿革
创刊40周年
编委会
现任编委
历任编委
青年编委
审稿专家
期刊政策
投稿指南
伦理道德
编辑与评审
更正与撤稿
开放获取
版权与存储
投稿必看
稿件要求细则
伦理道德细则
附件模板下载
在线期刊
当期文献
过刊浏览
重点文章
多媒体
视频
合作服务
科研通讯
刊务理事单位
广告合作
期刊订阅
纸质订阅
电子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办公
主管:上海科学院
主办:上海市实验动物学会
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
主编:王 健
邮发代号:4-789
国际刊号:ISSN 1674-5817
国内刊号:CN 31-1954/Q
检索
文章检索
年期检索
高级检索
友情链接
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
上海市实验动物学会
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
上海科学院
中国知网
万方医学网
PubMed
DOAJ
Laboratory Animals
Comparative Medicine
动物模型与实验医学(英文)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术语在线
更多>>
刊务理事单位
更多>>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31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1-10-15
上一期
下一期
创刊30周年纪念
千里始足下, 高山起微尘—办刊30周年纪念声中忆创刊
漆畹生
2011, 31(5): 313-318.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1.05.001
摘要
(
219
)
PDF
(281KB) (
8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刊31周年纪念
继往开来, 前程似锦—祝贺上海市实验动物学会成立十周年、杂志创刊三十周年
尹松林
2011, 31(5): 319-324.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1.05.002
摘要
(
163
)
PDF
(182KB) (
6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刊32周年纪念
任 重 道 远—写在《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创刊30周年之际
高诚
2011, 31(5): 321-321.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1.05.003
摘要
(
213
)
PDF
(140KB) (
3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型猪研究专题
小型猪心血管系统疾病动物模型研究现状及趋势
刘宇, 魏泓
2011, 31(5): 322-329.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1.05.004
摘要
(
364
)
PDF
(343KB) (
22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型猪在心血管系统动物模型制备方面具有诸多优势,一直是人类心血管疾病模型制备研究的最适动物。国内外已经具有丰富的小型猪心血管疾病模型资源,具备较系统的基本实验技术体系,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和数据。本文就小型猪心血管系统疾病动物模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总结。
体细胞克隆巴马小型猪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初步测定
陈会兰, 张德福, 吴彩凤, 戴建军, 张廷宇, 张树山, 顾晓龙, 吴斌
2011, 31(5): 330-332.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1.05.005
摘要
(
232
)
PDF
(217KB) (
6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体细胞克隆巴马小型猪的生理生化指标特性。
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和全自动生化仪,对体细胞克隆巴马小型猪血液的部分生理和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
结果
体细胞克隆巴马小型猪生理生化指标和同期普通巴马小型猪没有显著差异, 与人类大部分指标接近。
结论
体细胞克隆巴马小型猪和人类的生理生化特性有一定的相似性。
小型猪克隆胚的构建及胚胎移植研究
戴建军, 李垚, 顾晓龙, 张廷宇, 吴彩凤, 张树山, 吴斌, 陈会兰, 陈学进, 张德福
2011, 31(5): 333-337.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1.05.006
摘要
(
264
)
PDF
(3515KB) (
6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小型猪的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为开展转基因小型猪动物模型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方法
应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以小型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和枫泾猪耳成纤维细胞作为供体细胞进行体细胞核移植,并将两种重构胚混合后进行胚胎移植。
结果
两种供体细胞在体外发育能力上无显著差异(P>0.05); 电融合后进行化学激活能部分提高囊胚发育率,但差异不显著(P>0.05)。两种方法生产的小型猪和枫泾猪克隆胚胎混合后,经胚胎移植均能顺利产下4只健康后代。经微卫星亲缘关系鉴定,克隆猪100%与供体细胞相同,与代孕母猪无关。
结论
建立的克隆平台能够用于克隆猪的生产。
蚜肠霉素处理及细胞传代数对小型猪体细胞核移植胚胎发育的影响
张廷宇, 戴建军, 张树山, 吴彩凤, 张德福
2011, 31(5): 338-344.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1.05.007
摘要
(
242
)
PDF
(290KB) (
4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为优化小型猪体细胞核移植技术(SCNT)技术,探讨供体细胞不同类型、不同传代数以及蚜肠霉素(Aphidicolin,APC)处理各供体细胞对重构胚体外发育的影响。
方法
小型猪输卵管上皮细胞(OEC),耳成纤维细胞(EFC)和卵丘细胞(CC)分别经血清饥饿或血饥饿后再使用0.1 ?g/ml APC处理。核移植重构胚体外培养7 d, 以检测其发育能力。
结果
OEC经APC处理后, 重构胚的卵裂率和囊胚形成均显著高于仅血清饥饿处理组(61.82% vs 56.25%, 24.55% vs 17.86%; P<0.05)。以EFC为供体细胞,APC组重构胚卵裂率显著高于血清饥饿组(63.36% vs 57.01%; P<0.05)。注入CC,APC处理能显著提高重构胚的囊胚形成率(29.63%; P<0.05)。三种细胞经APC处理,CC作为核供体,重构胚的卵裂率和囊胚形成率最高。三种细胞中,无论哪一种作为核供体,其传代数对重构胚的发育没有影响。
结论
以CC为供体细胞,血清饥饿后再使用APC处理,更适合小型猪的体细胞核移植。
实验用五指山小型猪选育
王希龙, 闵凡贵, 潘金春, 袁文, 陈瑞爱, 黄保松, 王凤国
2011, 31(5): 345-348.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1.05.008
摘要
(
316
)
PDF
(244KB) (
10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培育符合生物医学研究需要、标准化程度高的实验用五指山小型猪。
方法
常规遗传育种技术与现代遗传育种技术相结合,对现有五指山小型猪资源进一步选育和实验动物标准化研究,以建立遗传多样性丰富的封闭群和基因纯合度高的近交系。
结果
利用我国特有的五指山小型猪资源及其已有的保种选育成果,在保持其体小特性的前提下,在封闭群引种群遗传多样性丰富,近交选育群引种群基因纯合度高的基础上,形成实验用封闭群和两个近交选育群。
结论
形成的封闭群和近交选育群保持了体型矮小的特性,标准化程度提高,生理、生化、遗传等生物学特性稳定,生产繁殖性能较高,具有广泛的环境适应性,是理想的实验动物资源,可满足多种研究领域的需要,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五指山小型猪繁殖性能测定
闵凡贵, 潘金春, 袁文, 陈瑞爱, 王凤国, 王希龙
2011, 31(5): 349-351.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1.05.009
摘要
(
313
)
PDF
(213KB) (
7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测定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繁殖性能指标。
方法
依据相关标准,测定普通级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种猪繁殖性能,并通过SAS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
结果
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繁殖行为学参数稳定,母猪性成熟早,胎次对窝产仔率、仔猪生存率以及个体重量有一定的影响,但多数统计学差异不显著。相关性分析显示,窝产活仔数与出生个体重间存在负相关,并且随着胎次的增加负相关性增强。
结论
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生产繁育性能较高,具有较好的实验动物化价值。仔猪个体发育过程中个体间差异仍有增大的趋势,提示种群仍需进一步选育和纯化。
实验用五指山小型猪生长发育测定
王希龙, 闵凡贵, 潘金春, 袁文, 陈瑞爱, 王凤国
2011, 31(5): 352-355.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1.05.010
摘要
(
192
)
PDF
(221KB) (
4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初生至12月龄的实验用五指山小型猪的生长发育进行测定和分析。
方法
按常规育种要求的方法,测定普通级实验用五指山小型猪生长发育相关的表型特征,并通过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五指山小型猪生长缓慢,体重轻,体型矮小,6月龄体重、体高、体长、胸围、腹围、臀长、管围、胸深、胸宽、臀宽、头长、额宽、颌距、尾长和尾围分别为: 12.11±2.99 kg、50.93±5.02 cm、32.64±3.81 cm、52.13±5.43 cm、50.64±5.77 cm、58.30±5.88 cm、18.77±2.29 cm、8.51±0.74 cm、16.80±2.09 cm、13.95±1.61 cm、11.95±1.31 cm、17.75±1.47 cm、7.93±0.54 cm、9.74±0.90 cm、14.90±2.40 cm和5.10±0.68 cm。
结论
五指山小型猪生长发育稳定,对不同的气候条件有较大的适应性, 适合在华南乃至我国广大地区饲养繁育。
五指山小型猪糖耐量试验及血脂分析
潘金春, 闵凡贵, 袁文, 王希龙, 陈华, 陈瑞爱, 王凤国, 罗书明, 叶建聪
2011, 31(5): 356-359.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1.05.011
摘要
(
211
)
PDF
(245KB) (
8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确定五指山小型猪的正常糖耐量水平,并检测血脂,筛查糖、脂代谢异常小型猪。
方法
选择未去势的五指山小型猪,禁食不禁水12 h后按1.2 ml/kg体重的剂量静脉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并分别在注糖前、注糖后10、30、60、90和120 min采血测定血糖值。同时采取空腹血清送实验室检测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生化指标。
结果
静脉注糖后血糖水平出现显著性波动,注糖后10 min内血糖水平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直至注糖后90 min恢复到给糖前水平。有7头小型猪的糖耐量部分血糖值超过95%置信度上线值,有12头小型猪部分相关的血清生化指标值超过95%置信度上线值。相关性分析发现Glu与TG、TC、HDL-C、LDL-C这4个指标都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多因素分析表明TG、HDL-C与Glu显著相关。
结论
筛选出糖代谢或脂代谢异常,以及糖耐量减低的小型猪。
滇南小耳猪与云南野猪SLA-DQA基因的多态性比较
刘荣辉, 卢丽仪, 陶璇, 于辉, 李华
2011, 31(5): 360-364.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1.05.012
摘要
(
175
)
PDF
(914KB) (
4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滇南小耳猪与云南野猪(S. s. silvianus) SLA-DQA基因不同酶切位点的基因型多态性以及等位基因的多态性,检验这些酶切位点上的基因频率是否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
方法
采用EcoRⅠ和AluⅠ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对滇南小耳猪和云南野猪SLA-DQA第1和第2内含子部分序列以及完整的外显子2进行PCR-RFLP分析。
结果
在EcoRⅠ与Alu I酶切位点上均得到3种基因型,在这两个酶切位点上版纳系有9种组合基因型,明光系有8种组合基因型,而野猪仅发现4种组合基因型。经χ
2
适合性检验表明: 滇南小耳猪SLA-DQA外显子2在EcoR I与Alu I酶切位点上均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但明光系和云南野猪在两酶切位点均达到了平衡状态(P>0.05)。
结论
滇南小耳猪SLA-DQA在EcoR I与Alu I酶切位点均表现为中度多态, 云南野猪在EcoR I为中度多态, 在Alu I酶切位点则为低度多态; 滇南小耳猪的Hardy-Weinberg不平衡主要来自版纳系小耳猪。
十一酸睾酮对老龄贵州小型猪前列腺的影响
艾世鹏, 王明镇, 詹新义, 钱星凯, 吴曙光
2011, 31(5): 365-367.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1.05.013
摘要
(
197
)
PDF
(19088KB) (
2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十一酸睾酮对老龄贵州小型猪前列腺的影响。
方法
将10只贵州小型猪分为正常组、十一酸睾酮组。十一酸睾酮组一次性肌肉注射十一酸睾酮注射液30 mg/kg。第30日禁食12 h后,复合麻醉,取前列腺称重,计算前列腺指数,前列腺组织标本做病理学检测。
结果
十一酸睾酮能引起贵州小型猪前列腺重量增大,其组织腺泡多为小腺泡,腺泡壁皱褶大量增多,腺上皮浆液性细胞减少或消失,分界不清楚,常染色质多于异染色质。
结论
老龄贵州小型猪经一次性肌注十一酸睾酮30 mg/kg引起前列腺增生,可用于建立老龄贵州小型猪前列腺增生模型。
实验用小型猪病理学诊断规范的制定
陈华, 赵德明, 黎立, 遇秀玲
2011, 31(5): 368-370.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1.05.014
摘要
(
199
)
PDF
(228KB) (
6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北京市科委科研项目的支持下,作者制定了北京市地方标准—《实验用小型猪病理学诊断规范》。本文介绍了这一地方标准的制定原则,对主要内容的编制作了说明,并对其它实验动物病理学诊断标准的制定进行了讨论。
论著
采用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对胃癌皮下和原位移植肿瘤生长的动态观察
彭秀华, 沈艳, 徐春华, 杨玉琴, 周文江
2011, 31(5): 371-375.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1.05.015
摘要
(
338
)
PDF
(9408KB) (
2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采用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系统对裸小鼠皮下和原位移植MKN-45-Luc胃癌细胞组织瘤块后,进行肿瘤生长的动态观察。
方法
将转染Luc的MKN-45 胃癌细胞接种于裸小鼠皮下,成瘤后取瘤块分别接种于裸小鼠的皮下和胃部,并用活体荧光成像系统定期监测MKN-45-Luc细胞在小鼠体内成瘤的动态变化过程。
结果
从第1~5周,随着肿瘤移植时间的增加,皮下和原位瘤所表达荧光素酶的面积逐渐增大,荧光光子数也逐渐增加,移植瘤体积、荧光面积与荧光光子数成正相关(r=0.882, P<0.001)。5~6周时移植瘤体积、荧光面积与荧光光子数无相关性。
结论
采用活体荧光成像系统能非常完整地观察活体动物体内胃癌的生长及转移过程。为研究MKN-45胃癌生长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依据。
两个品系小鼠肺纤维化模型的比较观察
刘蓉, 赵瑾, 李洪涛, 谭亚夏, 陈国勤
2011, 31(5): 376-380.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1.05.016
摘要
(
367
)
PDF
(23367KB) (
2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采用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Bleomycin,BLM)的方法,比较观察两个品系小鼠肺纤维化程度,确定适用的肺纤维化小鼠模型。
方法
BALB/c小鼠和C57BL/6小鼠分别分成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5 mg/kg),对照组气管内注射相同体积生理盐水。所有小鼠于造模后第28日处死,观察肺系数、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及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结果
光镜下各模型组肺组织呈不同程度纤维化, 其中以 C57BL/6小鼠最为明显; 模型组的羟脯氨酸(HY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C57BL/6小鼠模型组肺系数及HYP明显高于BALB/c小鼠模型组。
结论
通过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BALB/c及C57BL/6小鼠均能复制肺纤维化模型,以C57BL/6小鼠肺纤维化程度最高,获得的肺纤维化模型较为理想。
逆转录酶活性检测方法在金黄仓鼠中的应用
付瑞, 巩薇, 岳秉飞, 贺争鸣
2011, 31(5): 381-383.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1.05.017
摘要
(
242
)
PDF
(799KB) (
6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应用逆转录酶活性检测方法对金黄仓鼠及其它动物血清、细胞进行检测。
方法
根据雀麦草花叶病毒RNA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加入样品对RNA进行逆转录PCR,电泳观察有无特异条带以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逆转录酶。
结果
在兔、豚鼠、大鼠以及仓鼠血清中检出逆转录酶活性阳性样本。
结论
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应用于动物血清中逆转录酶活性的检测。
黑线毛足仓鼠实验动物化及部分生物学特性观察
黄珍祯, 赵源, 樊海艇, 汤家铭
2011, 31(5): 384-388.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1.05.018
摘要
(
433
)
PDF
(5884KB) (
9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将宠物黑线毛足仓鼠实验动物化,扩大实验仓鼠的种质资源。
方法
按啮齿动物分类鉴别方法鉴定属种; 按照实验动物标准化要求进行人工繁育,观察个体生长发育、繁殖、解剖学特点,称重测定主要脏器、检测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指标。
结果
经外形、头骨测定和染色体检查,符合仓鼠亚科毛足属的黑线毛足仓鼠的特征。黑线毛足仓鼠在普通级环境中饲喂全价营养颗粒饲料能长期同居繁殖,生长发育良好。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检测除少数指标外,两性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结论
经过人工繁育和标准化,黑线毛足仓鼠已初步达到实验动物化。生长发育、繁殖的观察和主要脏器称重、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指标检测为其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里的应用提供参考。
基因修饰小鼠的病毒检测方法初探
刘香梅, 张钰, 袁文, 罗显立
2011, 31(5): 389-391.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1.05.019
摘要
(
150
)
PDF
(1354KB) (
4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清学方法对基因修饰小鼠检测适用性。
方法
根据国家标准要求,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血清学方法)等方法对基因修饰小鼠的11个病毒项目进行检测。
结果
应用血清学方法对基因剔除小鼠在ECT、TMEV等8项病毒检测中,非特性对照OD值显著升高,出现明显干扰现象。
结论
用血清学方法检测基因剔除小鼠病毒时,检测结果的判定受到影响。
讲座
国外主要和新发啮齿动物病原体简介
刘吉宏, 沈智, 王建飞
2011, 31(5): 392-398.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1.05.020
摘要
(
251
)
PDF
(974KB) (
10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生物医药产业的快发展以及国际间实验动物交流的更加深入与广泛,实验动物特别是大、小鼠疾病的流行情况也呈现了新的特点。一方面,有新被发现的病原体在大、小鼠群中迅速传播; 另一方面,一些传统的流行性疾病在动物群中仍处在高感染率的状况。这些病原感染实验大、小鼠后常常能引起动物免疫功能、生理生化指标、繁殖性能等方面的变化、甚至是明显的临床症状(特别是免疫缺陷型动物)和病理学变化。这对动物健康及实验研究将带来严重的影响。本文就国际上近年来大、小鼠中主要及新发现的流行病病原体的发现过程、诊断方法、临床症状、以及它们对实验潜在的影响作简要的介绍,以期能为国内实验动物科技工作者提供参考。
综述
轮状病毒感染小鼠模型研究进展
杨蒙蒙, 张琰, 刘新友, 罗佳波
2011, 31(5): 399-403.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1.05.021
摘要
(
211
)
PDF
(253KB) (
7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轮状病毒感染小鼠模型首次建立以来的研究概况。对同源性轮状病毒(即鼠源病毒)和异源性轮状病毒感染小鼠在体内病毒复制、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以其病理生理机制等方面的不同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