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基本信息
历史沿革
创刊40周年
编委会
现任编委
历任编委
青年编委
审稿专家
期刊政策
投稿指南
伦理道德
编辑与评审
更正与撤稿
开放获取
版权与存储
投稿必看
稿件要求细则
伦理道德细则
附件模板下载
在线期刊
当期文献
过刊浏览
重点文章
多媒体
视频
合作服务
科研通讯
刊务理事单位
广告合作
期刊订阅
纸质订阅
电子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办公
主管:上海科学院
主办:上海市实验动物学会
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
主编:王 健
邮发代号:4-789
国际刊号:ISSN 1674-5817
国内刊号:CN 31-1954/Q
检索
文章检索
年期检索
高级检索
友情链接
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
上海市实验动物学会
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
上海科学院
中国知网
万方医学网
PubMed
DOAJ
Laboratory Animals
Comparative Medicine
动物模型与实验医学(英文)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术语在线
更多>>
刊务理事单位
更多>>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3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3-04-2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己烯雌酚促进实验动物卵泡发育同步化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顾艳琼, 石燕, 王健, 孙兆贵
2013, 33(2): 79-83.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3.02.001
摘要
(
221
)
PDF
(437KB) (
3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人工合成的非甾体化合物己烯雌酚(DES)对性成熟前小鼠和大鼠卵巢中卵泡发育的影响,以及出现有卵泡同步化机理。
方法
取性成熟前雌性小鼠和大鼠,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DES,然后取卵巢经连续切片和HE染色后,统计整个卵巢内三级卵泡数量。同时,取卵巢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方法,分别检测泛素末端水解酶L1(UCH-L1),c-Jun结合蛋白1(Jab1)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因子p27
Kip1
在小鼠卵巢中的定位和含量。
结果
UCH-L1定位在卵巢中各级卵泡的卵母细胞中,Jab1分布于次级和三级卵泡的卵母细胞核中,而p27
Kip1
广泛分布于卵巢各类细胞中。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仅就卵母细胞而言,由于DES的处理,UCH-L1和Jab1的表达信号增强,而p27
Kip1
的信号变弱,与肿瘤细胞中的情况类似。然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以上3种蛋白在卵巢中相对β-actin的含量因DES处理而均呈现一定程度的上升变化趋势。青春前期的小鼠,在1~4周龄期间,卵巢中UCH-L1和p27
Kip1
的蛋白量随着周龄增加的趋势,而Jab1的变化趋势不明显。
结论
腹腔注射DES或导致卵巢内卵泡发育同步化,其中涉及的机理可能是,UCH-L1及其关联蛋白Jab1导致p27
Kip1
在卵母细胞核中的含量下降,进而导致了多个卵泡的卵母细胞同时发育启动。
诱发性糖尿病小鼠体外受精早期胚胎的差异基因分析
陶凌云, 强苏静, 高诚, 胡建华
2013, 33(2): 84-89.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3.02.002
摘要
(
291
)
PDF
(360KB) (
3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运用体外受精技术改变糖尿病小鼠胚胎的早期发育环境,研究母体糖尿病环境对早期胚胎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
选取6~8周龄ICR雌鼠2次腹腔注射小剂量STZ构建小鼠糖尿病模型,模型雌鼠超数排卵后通过体外受精的方法将培养至2-细胞的胚胎转移至正常假孕ICR雌鼠的输卵管内,取14 d胎龄的胚胎提取总RNA。用Agilent 2100 Bioanalyzer系统对总RNA进行质检合格后,经过逆转录、标记、杂交、洗脱,芯片结果用Affymetrix Scanner 3000进行扫描,用Command Console Software 3.1读取原始数据,实验重复3次。
结果
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121个(P<0.05),其中有119个基因实验组的表达量是对照组的0.5倍以下,2个基因实验组的表达量是对照组的2倍以上。
结论
母体糖尿病环境能影响其卵子的生长发育,通过上调代谢相关基因和下调发育相关基因影响早期胚胎的生长发育。
人源性食管癌移植瘤模型的建立、评价及其应用的初步研究
欧阳可栋, 刘继斌, 王科, 胡刚, 顾莹, 谢付波, 赵强, 张亚华, 杨伟敏, 闻丹忆, 张一心, 秦宵然
2013, 33(2): 90-98.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3.02.003
摘要
(
311
)
PDF
(586KB) (
3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用临床新鲜肿瘤组织移植于免疫缺陷小鼠以建立人源性食管癌移植瘤模型并初步评估其应用性。
方法
将36例食管癌手术切除组织分别移植于SCID小鼠皮下,待移植瘤长成后对其进行裸鼠间连续传代。当每例模型的移植瘤体积生长至500
~
1 000 mm
3
时,收集肿瘤组织作4种处理,一部分继续用于鼠间传代,一部分组织冻存于液氮中用于将来肿瘤组织复苏模型重建, 一部分组织作速冻处理用于DNA/RNA提取, 一部分组织固定于福尔马林溶液中作石蜡包埋和HE染色用于病理学研究。选用其中4例模型ESX001、ESX002、ESX003和ESX004进行体外药敏实验和体内药效实验以评价4例人源性食管癌移植瘤对常用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
结果
36例食管癌手术切除组织接种和传代,成功23例,成功率为63.89%。异种移植瘤生长稳定并能连续传代,各代移植瘤组织形态学特征与患者肿瘤组织一致。23例液氮保存的人源食管癌移植瘤组织复苏后移植于SCID小鼠皮下, 21例成功生长肿瘤, 复苏成功率为91.30%。体外药敏实验表明4例人食管癌模型对临床上常用的抗肿瘤药物索拉非尼(Sorafenib)、5-氟尿嘧啶(5-FU)、阿霉素(Doxorubicin)、特罗凯(Tarceva)、和伊立替康(Irinotecan)敏感; 对多西紫杉醇(Docetaxel)敏感性存在病例差异,其中ESX003和ESX004对多西紫杉醇无反应。体内药效实验表明Irinotecan在100 mg/kg剂量下对4例人食管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相对肿瘤增殖率分别为22.02%、39.63%、21.69%和39.70%。
结论
成功建立了人源性食管癌小鼠移植瘤模型,移植瘤保留了临床食管癌的病理特征。冻存的肿瘤组织,经复苏后仍可建立小鼠移植瘤模型,提示本研究建立的人源性食管癌移植瘤模型具有可持续应用性。4例人源性食管癌移植瘤模型的体外药敏实验和体内药效实验均表明人源性食管癌移植瘤模型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可用于抗肿瘤药物的筛选及转化医学研究。
人结肠癌移植瘤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初步研究
万伯顺, 于静娴, 陈跃宇, 王晓敏, 赵方瑜, 姚明, 闫明霞
2013, 33(2): 99-105.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3.02.004
摘要
(
361
)
PDF
(928KB) (
3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利用中等分化的人结肠癌细胞建立小鼠皮下和原位移植瘤模型,以研究中国人种结肠癌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并为结肠癌的防治研究提供有用的实验工具。
方法
人新鲜结肠癌标本接种于BNX小鼠皮下,体内反复传代,待模型稳定后再转入BALB/c-nu/nu裸小鼠体内继续传代,使之生物学性状保持稳定,从而建立人结肠癌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比较人结肠癌标本在两种不同免疫缺陷动物体内的生长情况,并绘制生长曲线。采用组织块法建立人结肠癌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观察原位成瘤、生长及转移等情况。组织病理学检测皮下移植瘤与人结肠癌标本的组织学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皮下移植瘤中ESA、CEA、C-erbB-2、P53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移植瘤的细胞周期,并进行DNA倍体分析。
结果
通过体内反复传代筛选成功建立了中等分化的人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利用皮下瘤成功建立了人结肠癌原位移植瘤模型,成瘤率达到5/8(62.5%),但肝脏、腹腔、淋巴结等未见明显转移。移植瘤组织切片观察显示肿瘤为腺癌I~II级,与人结肠癌组织标本相似。免疫组化显示ESA和CEA呈阳性至强阳性表达; C-erbB-2和P53呈阳性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查发现肿瘤细胞处于G
0
-G
1
期的比例为67.50%±5.59%,G
2
-M期为4.47%±2.31%,S期为28.02%±7.13%,分析DNA倍体为1.74±0.02。
结论
本实验利用恶性程度较低的中等分化人结肠癌组织成功建立了结肠癌皮下及原位移植瘤模型,该模型生物学特性稳定,保持了人结肠癌标本的生物学特点。
慢性缺O
2
高CO
2
性大鼠小脑水肿及姜黄素的保护作用
毛香岚, 赵翔, 李泽杰, 蔡鸿勇, 张涛, 叶光华, 喻林升
2013, 33(2): 106-111.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3.02.005
摘要
(
250
)
PDF
(845KB) (
3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缺O
2
高CO
2
对大鼠小脑组织的损伤, 并阐明姜黄素对其的保护作用。
方法
成年SD大鼠15只随机分为3组: 对照组、实验组及姜黄素组。实验组及姜黄素组于常压低O
2
高CO
2
舱内建立低O
2
高CO
2
大鼠脑模型。用HE染色、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缺O
2
高CO
2
情况下大鼠小脑细胞水肿程度差异; 实时荧光PCR检测水通道蛋白4(AQP4)mRNA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表达差异。
结果
实验组大鼠小脑细胞水肿程度明显,AQP4基因的表达相对较高; 姜黄素组大鼠小脑细胞水肿程度较轻,AQP4基因的表达明显减少。
结论
在缺O
2
高CO
2
的环境中大鼠小脑组织出现水肿,和AQP4基因表达有关,姜黄素对该情况有保护作用。
斑马鱼肠黏膜屏障的结构与组成
章琳俐, 姚一琳, 初晓红, 张茜, 杨平, 卞勋光, 刘仪, 胡建华, 高诚, 林金杏, 陈秋生
2013, 33(2): 112-116.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3.02.006
摘要
(
371
)
PDF
(651KB) (
3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和分析斑马鱼肠黏膜屏障的结构与组成。
方法
应用透射电镜、组织化学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系统观测和分析斑马鱼肠粘膜屏障的组织结构和细胞组成。
结果
斑马鱼肠道吸收细胞之间具有发达的连接复合体,自上而下依次可见紧密连接、中间连接和桥粒,它们构成封闭的机械屏障; 肠黏膜上皮的吸收细胞之间分布着丰富的杯状细胞,尤以后肠的数量最多,PAS反应呈强阳性,其分泌物在肠腔面形成一层粘液层,为肠黏膜化学屏障的主要细胞; 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和肥大细胞,为斑马鱼肠黏膜的主要免疫细胞。黏膜上皮中内分泌细胞既有开放型也有封闭型,纹状缘发达呈线状(或膜状)衬于肠上皮腔面。
结论
斑马鱼肠黏膜屏障系统由较完整的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和免疫屏障的结构组成,可作为肠黏膜屏障研究的动物模型。
经颅注射无水乙醇建立大鼠脑损伤模型初步探讨
贺继刚, 沈振亚, 滕小梅, 丁英龙
2013, 33(2): 117-120.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3.02.007
摘要
(
227
)
PDF
(476KB) (
3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如何经颅注射无水乙醇建立大鼠脑损伤模型。
方法
10只SD大鼠 ,采用经颅注射无水乙醇建立大鼠脑损伤模型。
结果
大鼠脑损伤模型成功率为100%。10只脑损伤大鼠,均存活。10只假手术组大鼠也全部存活。实验组及假手术组术后4周体重无显著差异(376.1±11.5 g vs 353.2±10.3 g; P=1.534)。日饮食量也无显著差异(23.4±3.1 g vs 19.8±2.3 g; P=0.723)。通过脑核磁共振、病理HE染色、及脑组织切片TTC染色检测可以证实建模成功。
结论
经颅注射无水乙醇建立大鼠脑损伤模型较传统大鼠脑损伤模型的建立操作简单、模型成功率高,结果可靠。
低氧对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王世强, 娄淑杰
2013, 33(2): 121-125.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3.02.008
摘要
(
282
)
PDF
(397KB) (
3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和分析不同低氧浓度对海马神经干细胞(NSC
S
)增殖的影响。
方法
在体积分数4% O
2
、1% O
2
及常氧环境下培养新生SD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观察低氧对神经球数量和直径的影响。
结果
(1)对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效率的影响: 体积分数1%低氧组神经球数量明显低于常氧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体积分数4%低氧组神经球数量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但不具有显著性差异。(2)对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速度的影响。在培养24 h、36 h和48 h后,体积分数1%低氧组神经球的直径都小于对照组, 且在24 h和36 h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在48 h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在培养24 h、36 h和48 h后,体积分数4%低氧组神经球的直径都大于对照组,在36 h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48 h时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体积分数4%低氧浓度环境既提高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效率也提高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增殖速度;体积分数1%低氧浓度环境则既抑制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效率也抑制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增殖速度。提示中度低氧有利于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增殖; 过度低氧不利于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增殖。
西藏小型猪胰岛细胞体外分离和纯化方法
戚文军, 汪亦男, 胡强, 唐华, 那顺巴雅尔, 顾为望
2013, 33(2): 126-129.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3.02.009
摘要
(
251
)
PDF
(275KB) (
3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确定成体西藏小型猪胰岛细胞体外分离、纯化的理想条件,为异种移植治疗糖尿病提供高质量的胰岛细胞。
方法
对比不同质量浓度的胶原酶(1 mg/ml, 2 mg/ml, 3 mg/ml, 4 mg/ml)和同一质量浓度不同时间点(0 min, 15 min, 30 min, 45 min, 60 min, 75 min, 90 min)分离获得胰岛细胞的数量和效果; 使用Ficoll400密度梯度离心、淋巴分离液分离、离心和静置4种方法纯化胰岛细胞悬液,比较最终收集到的胰岛细胞数量和效果; 用DTZ染色计算胰岛细胞的纯度; 用AO/ PI染色计算胰岛细胞存活率。
结果
确定了不同质量浓度的胶原酶获取胰岛细胞的最佳时间,胶原酶1 mg/ml和2 mg/ml组为45 min,3 mg/ml和4 mg/ml组为30 min, 各组在最佳时间点获得胰岛细胞的数量最多的为1 mg/ml组, 胰岛细胞形态完整;4种纯化方法中,收集的胰岛细胞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静置组> Ficoll400密度梯度离心组>离心组>淋巴分离液离心组。经AO/PI染色后检测胰岛细胞的存活率为95.00%以上。
结论
在组织块剪碎消化的情况下, 胶原酶质量浓度1 mg/ml、消化时间45 min的分离条件可获得数量较多的胰岛细胞,Ficoll400密度梯度离心的纯化手段收集到的胰岛细胞效果最好。
小型猪腹壁拉链装置的细胞毒性试验及排异反应观测
余琛琳, 汤球, 刘志学, 马雷, 徐晨, 蔡丽萍, 崔淑芳
2013, 33(2): 130-134.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3.02.010
摘要
(
287
)
PDF
(285KB) (
3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体外细胞毒性试验和在体排异反应试验,评价小型猪腹壁拉链装置的安全性。
方法
通过CCK-8法细胞毒性试验,评价小型猪腹壁拉链装置材料的细胞毒性; 通过分别测定空白对照组(C组)、外科手术组(S组)和小型猪腹壁拉链模型组(M组)外科手术前(0 d)及术后1 d、3 d、7 d、14 d 和21 d血清IL-1、IL-6 、IL-10 和TNF-〈等免疫细胞因子的浓度变化, 评价了小型猪腹壁拉链装置的安全性。
结果
细胞毒性为0~Ⅰ级; IL-1、IL-6、IL-10和TNF-〈值,M组和S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M组和S组分别与C组相比较,术后1 d和3 d均显著升高、有极显著差异(P<0.01),术后7 d、14 d、21 d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小型猪腹壁拉链装置体外细胞毒性合格,符合生物材料的国家标准; 在体排异反应试验表明生物拉链本身没有引起严重的排异反应或炎症反应,安全性良好,为小型猪腹壁拉链动物模型的建立和推广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实验依据。
实验兔应力性骨折模型骨骼形态及生化指标的改变
张江, 赵先哲, 乔伟伟, 曾贵刚, 张申
2013, 33(2): 135-138.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3.02.011
摘要
(
143
)
PDF
(391KB) (
3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实验兔应力性骨折模型建立后,骨骼形态的改变及生化指标的变化。
方法
60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30只,实验组30只。实验组动物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刺激,使实验兔产生跳跃运动,每周训练6 d,共5周。每周取样,利用骨骼病理形态的变化、血液中甲状旁腺素、降钙素及骨钙素和血液及组织的钙、磷及锌的变化对建模方法进行评价。
结果
骨骼组织损害随运动天数增加而逐渐加重; 血清中锌的含量在实验第3周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血清中甲状旁腺素、降钙素及骨钙素的含量在整个实验周期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
结论
在应力性骨折的发展过程中,钙和锌元素的变化与骨骼损伤有密切的联系。
小鼠股动脉及胃插管复合手术模型制备方法
岳霞, Ruth Magaye, 王尊, 戴娜, 赵进顺, 邹宝波
2013, 33(2): 139-143.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3.02.012
摘要
(
240
)
PDF
(300KB) (
3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介绍一种小鼠经股动脉及胃插管制作的复合手术模型。
方法
雄性小鼠异氟烷麻醉后,先放置股动脉导管。然后,在左上腹行横向切口,将已经准备好的胃插管植入左上腹处皮下,并从颈部引出。切开腹部肌肉,暴露胃体,在胃的底部造口后植入胃插管。固定双导管,将其通过旋转输液阀与输液泵相连,术后输液泵持续灌注20 u/ml的肝素(12~15 µl/h)。
结果
手术后1~2 d,动物基本都能恢复到正常生理状况。手术后7 d,动脉导管与胃管均无堵塞且固定良好,无伤口感染、胃瘘管及腹腔脓肿。
结论
本文介绍的这种在非禁食状态下,经显微外科手术建立的小鼠股动脉及胃插管动物模型,手术后的动物损伤轻,外来异物在小鼠胃内占的比例较小,有利于动物的恢复与进食消化。这是一种动态、安全有效的手术模型,可广泛用于营养代谢、药理学、毒理学等领域的实验研究。
单次或多次尾静脉采血对大鼠血液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刘永珍, 王皓, 杜鸣, 邬军良, 宫丽崑, 任进
2013, 33(2): 144-148.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3.02.013
摘要
(
247
)
PDF
(246KB) (
3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24 h内单次或多次尾静脉采血对大鼠血液学和血清生化学参数的影响,探讨大鼠毒性实验中主实验动物/恢复期动物同时伴随毒代采血的可行性。
方法
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雌雄各半。本实验共设2个模型,模型1(模拟单次给药毒性实验): 设24 h内未采血组和多次采血组。模型2(模拟28 d连续给药毒性实验): 设24 h内未采血组、单次采血组和多次采血组。模型1和模型2大鼠分别在第2日和第29日经腹主动脉采血进行血液学和血清生化参数检测。
结果
与未采血组相比,模型2单次采血组雌、雄大鼠和模型1多次采血组雄性大鼠的各项检测指标未见异常,模型1多次采血组雌性大鼠和模型2多次采血组雌、雄大鼠的红细胞参数及部分血清生化参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结论
在控制一定时间内总采血量的情况下,进行某些药物的大鼠毒性评价时,可以考虑主实验动物/恢复期动物同时伴随毒代采血。
经验交流
三种实验动物X线摄影技术的难点分析
刘雳, 曹捷, 李博, 辛刚, 陈威威
2013, 33(2): 149-152.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3.02.014
摘要
(
229
)
PDF
(684KB) (
4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实验动物的X线摄影已在科研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其实际操作时仍存在很多难点。针对这些难点,对摄影时的动物体位、曝光条件等方面的进行设计与探讨,使之实现检查的合理化与最优化,以提高实验动物的医学影像检查水平。
方法
对已建立相关疾病模型的新西兰兔、北京山羊、BALB/c小鼠按实验要求做相应的X线摄影,分析和评价摄影体位及曝光条件。
结果
新西兰兔的头颅侧位影像在取仰卧位摄影时所显示的图像符合实验要求; 北京山羊下颌骨经颊向延长后,对活体及其离体下颌骨进行头颅摄影,选择严格意义上的正位,影像符合实验要求; 活体BALB/c小鼠背部皮肤经氧化铅灌注后,作离体处理,对皮片拍摄正位影像,选择较低的曝光剂量,成像后经数字化处理,血管显示良好。
结论
对实验动物进行X线摄影时,掌握实验动物实验区的解剖结构、了解相关疾病模型的病变部位解剖学改变、做好体位的选择及固定、正确选择曝光条件及合理利用数字化技术因素等成为能否获得满意影像的重要环节。
SPF级SCID.BG小鼠与BALB/c裸小鼠、SCID小鼠部分免疫指标的测定与比较
许文静, 郭建光, 吴艳秋, 高静华, 施美莲, 徐平
2013, 33(2): 153-156.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3.02.015
摘要
(
274
)
PDF
(194KB) (
4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测定SPF级SCID.BG小鼠、BALB/c裸小鼠和SCID小鼠的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脏器重量, 分析SCID.BG小鼠相较于其他两种小鼠在免疫方面的优缺点。
方法
(1)随机抽取28、56、112日龄的SCID.BG小鼠、BALB/c裸小鼠和SCID小鼠各30只(雌雄各半),活体称体质量, 依次剖取脾脏、胸腺等脏器进行称重比较; (2)将小鼠摘除一侧眼球采血,测定部分血常规和血液生理生化值进行比较。
结果
(1)脏器: SCID.BG小鼠脾脏和胸腺的重量明显低于BALB/c裸小鼠和SCID小鼠, 112日龄雄性SCID.BG小鼠脾脏与SCID小鼠差异有显著性(P<0.05); (2)血常规: SCID.BG小鼠白细胞水平明显低于BALB/c裸小鼠和SCID小鼠; (3)血液生化: SCID.BG小鼠免疫球蛋白水平远远低于BALB/c裸小鼠, 和SCID小鼠接近。
结论
从脏器、血常规和血液生化角度发现, SCID.BG小鼠各项免疫指标均低于BALB/c裸小鼠和SCID小鼠, 且品系内不同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
提高SPF鸡蛋合格率的综合措施
杨金兴, 王友令, 欧阳文军, 袁小远
2013, 33(2): 157-159.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3.02.016
摘要
(
189
)
PDF
(198KB) (
5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PF鸡蛋是指不含国际、国内规定的19种鸡传染病病原和抗体的鸡蛋。SPF鸡蛋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特别在病毒学研究和生物制品的生产和检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合格的SPF鸡蛋在微生物指标、蛋重、蛋壳质量、受精率和鸡蛋利用率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随着SPF鸡蛋需求量的不断提高和SPF鸡蛋生产企业的不断增加,使用单位对SPF鸡蛋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SPF鸡蛋生产企业必须不断改善生产管理水平,从SPF鸡的饲养管理、鸡蛋的处理和储存等方面积极采取措施,控制好种鸡产蛋周期内的蛋重、蛋壳质量、受精率和利用率等,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加快实验动物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培养
贺争鸣, 王洪军, 陈振文, 李根平, 俞伊军
2013, 33(2): 160-161.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3.02.017
摘要
(
134
)
PDF
(113KB) (
3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烧伤动物模型制作方法的研究进展
刘琴, 刁波, 张宜
2013, 33(2): 162-166.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3.02.018
摘要
(
297
)
PDF
(314KB) (
3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对烧伤后机体各系统及局部创面的变化规律尚不完全清楚,导致在烧伤治疗中存在一系列难题。烧伤动物模型是研究烧伤治疗的重要工具。本文将建立烧伤动物模型的方法作一综述,为今后烧伤动物模型制作方法的改进及其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