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6年 第2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6-12-25
       
    论文
    痤疮丙酸杆菌介导的小鼠肝脏肉芽肿疾病模型建立及机制探究
    孙康1, 2, 汪良1, 郝丽2, 黄瑞3, 张雁云2
    2006, 26(4):  203-206. 
    摘要 ( 2062 )   PDF (12639KB) ( 10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小鼠肝脏肉芽肿模型及探讨其机制。方法 痤疮丙酸杆菌(P.acnes)经尾静脉注射给C57BL/6J(B6)小鼠.在注射前、注射后1、6 h及1、2、3、5、7 d分别检测外周血F4/80-B220-CD11c+细胞含量及ALT(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并作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而将外周血分离出来的F4/80-B220-CD11c+细胞经尾静脉注射给同种正常小鼠,建立过继转移模型,观察其ALT水平及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注射P.acnes的小鼠外周血F4/80-B220-CD11c+细胞含量及ALT水平明显升高,病理学观察显示肝脏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并形成肉芽肿.F4/80-B220-CD11c+细胞过继转移的小鼠ALT水平亦明显升高,肝脏病理切片发现有肉芽肿形成,与注射P.acnes的小鼠肝脏病理切片结果相一致.结论 P.acnes能成功诱导建立小鼠肝脏肉芽肿模型,且P.acnes注射后升高的F4/80-B220-CD11c+细胞是诱导形成肝肉芽肿的主要因素。
    不同细胞株建立人前列腺癌裸小鼠移植模型及转移特性比较
    李志玲1, 2, 刘向云12, 张晓芳1, 王蕾1, 2, 谢淑武1, 2, 孙宇1, 谢琛静1, 吴建辉1, 曹霖1, 孙祖越1
    2006, 26(4):  207-212. 
    摘要 ( 2894 )   PDF (16521KB) ( 7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人前列腺癌细胞DU145和CWR22Rv1(22Rv1)(下面简称22Rv1)分别在皮下和前列腺原位接种后的成瘤性和转移率。方法 采用原位接种及皮下接种两种方法将前列腺癌细胞DU145和22Rv1分别接种于裸小鼠体内,以裸鼠出现恶液质、处于濒死状态作为观察终点,颈椎脱臼法处死。尸解并观察荷瘤部位肿瘤的生长情况及局部淋巴结自发性转移情况,并取皮下肿瘤、原位肿瘤、肝、肺、肾、膀胱、盆腔淋巴结标本,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和HE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原位接种22Rv1组的裸小鼠成瘤率达到10/10,淋巴结转移率为9/10;原位接种DU145组的裸小鼠成瘤率达到10/10,而淋巴结转移率为1/10。两种细胞皮下接种法的裸小鼠成瘤率均达10/10,但未检测到任何淋巴结转移。结论 对这两种细胞株采用原位接种法建立裸鼠人前列腺癌原位模型获得成功,用22Rv1细胞建立的原位模型淋巴结转移率高于DU145组,为前列腺癌转移机制的研究及筛药提供了模型。
    CD8+T细胞依赖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丘凌1, 2, 何珊2, 曹琦2, 张雁云2, 黄瑞1
    2006, 26(4):  213-217. 
    摘要 ( 1391 )   PDF (13506KB) ( 6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CD8+T细胞依赖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小鼠模型。方法 分别以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相同,而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iHAs)不同的8~12周龄C3H.SW(H-2Db,CD45.2+)和B6/SJL(H-2Db,CD45.1+)雌性小鼠为供受体,从供体骨髓分离去除T细胞的骨髓细胞(TBM),与其脾脏和淋巴结来源的CD8+T细胞混合,经尾静脉输注给受致死剂量137γ照射的受体鼠。观察移植后受体的体重、毛色、皮肤和生存率的变化,并用流式细胞术(FACS)和组织病理学进一步分析受鼠靶器官细胞浸润和损伤状况。结果 移植后受体鼠出现体重明显减轻、毛发脱落、皮肤溃疡等表现,并在28d后出现死亡;FACS证实浸润受鼠骨髓、脾脏和肝脏的细胞主要为CD45.2+的供鼠细胞,实验组中还有大量CD45.2+CD8+T细胞浸润;组织病理学发现肝脏中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皮肤结构破坏,组织坏死。结论 成功建立了miHAs不匹配的异基因骨髓移植诱导的CD8+T细胞依赖的GVHD动物模型,该模型模拟了目前临床病人采用的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配型方式,可为异基因骨髓移植GVHD发病机理及该病的防治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平台和工具。
    三种病原体PCR检测方法与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比较
    王胜昌1, 2, 3, 邵伟娟1, 谢建云1, 高诚1
    2006, 26(4):  218-222. 
    摘要 ( 1307 )   PDF (16076KB) ( 6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和比较PCR方法与血清学方法对三种病原体的检测应用结果。方法 用已建立的检测弓形虫、布氏杆菌、轮状病毒核酸的PCR方法分别对ICR小鼠的肝组织、Beagle犬的粪便和阴道拭子,猕猴的粪便进行了相关病原体的核酸检测。同时用血清学抗体检测方法对ICR小鼠、Beagle及猕猴血清进行了相关病原体抗体检测。结果 核酸检测结果和用血清学方法所得的检测结果,以及用不同血清学方法所得的检测结果相一致。结论 作者所建立的三种病原体的PCR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操作简便的优点,可以和血清学方法一起使用于实验动物的微生物质量检测,并弥补血清学方法的不足。
    急性脑老化模型大鼠脑神经元中衰老基因p21WAF-1的表达
    孙茂民1, 刘珺1, 陈尔齐1, 江家贵2
    2006, 26(4):  223-226. 
    摘要 ( 1692 )   PDF (9604KB) ( 7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急性脑老化模型脑组织中衰老基因p21WAF-1的表达,为研究脑老化的发生机制及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60Co照射SD大鼠建立急性脑老化模型(简称模型组),5月龄SD大鼠作为对照组;通过Y型迷宫测定大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检测大鼠外周血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抗氧化能力)和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能力)来评判建模是否成功;通过原位核酸杂交检测鼠脑各部位神经元p21WAF-1的表达。结果 Y型迷宫测定表明,模型组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模型组外周血中SOD明显降低,而MDA则显著升高;模型组大鼠脑内p21WAF-1的表达以海马、皮质表达最高,其次是下丘脑和纹状体,小脑表达最低;而正常对照组神经细胞p21的表达在小脑呈阴性,其他脑区有表达,但阳性率及强度较弱,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脑组织海马和皮质等神经元对自由基攻击非常敏感,神经元中p21WAF-1的表达增高,可能是参与神经元的DNA的损伤修复,并抑制神经元的凋亡。
    电子射线局部辐照大鼠Ⅰ/Ⅲ型胶原表达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改变的研究
    周迎会, 仇灏, 徐岚, 姜智, 孙其昌, 马震宇, 吴士良
    2006, 26(4):  227-230. 
    摘要 ( 949 )   PDF (10062KB) ( 6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电子射线(模拟β射线)局部辐照大鼠致放射损伤后胶原表达及相关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变化的情况。方法 采用直线加速器局部照射制作SD大鼠的辐射损伤模型,观察Ⅰ/Ⅲ型胶原表达及MMP1、MMP2、MMP9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 β射线照射引起的皮肤损伤可以引起胶原含量和分型的改变,MMP-1有不同程度的提高,MMP2与MMP9的表达随辐射剂量的增加,由强变弱再上升变强。结论 β射线照射皮肤损伤引起的创面难愈合可能与胶原含量和结构的改变相关,其又与胶原的降解酶MMP1活性增强有关;MMP2与MMP9参加基底膜的溶解、血管形成和坏死组织的清除,有助于创面的重建,促进创面的愈合。
    冠心宁片对老年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陈民利, 王辉, 林琳, 寿旗扬, 周卫民, 王德军, 徐孝平
    2006, 26(4):  231-234. 
    摘要 ( 1078 )   PDF (9492KB) ( 6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冠心宁片对老年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和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取15月龄老年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老年对照组、低(0.3 g/kg)、中(0.6 g/kg)、高(1.2 g/kg)冠心宁片组、阳性对照组各10只,另取3月龄成年雄性SD大鼠10只作正常对照组,各组每日给予相应药物,连续15 d后,测定血液流变学和血清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等指标。结果 给予高、中、低剂量的冠心宁片均可有效降低老年大鼠低切、中切、高切三种状态下的全血粘度及还原全血粘度,显著降低红细胞刚性指数,显著提高中老年大鼠血清SOD,降低MDA含量。高剂量的冠心宁片还具有显著降低TC和GLU的作用。结论 冠心宁片对老年大鼠的血液粘滞性和红细胞流变性的异常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并可抑制老年大鼠自由基的脂质过氧化,保护抗氧化酶的活性,增强机体自由基的清除,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蓝斑H2受体参与应激对大鼠颈动脉窦反射的重调定
    李金华, 宋军, 王淋辉, 邹容, 王国卿
    2006, 26(4):  235-238. 
    摘要 ( 1101 )   PDF (9762KB) ( 6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蓝斑H2受体是否影响应激对颈动脉窦反射(CSR)的重调定。方法 应激1周的SD大鼠,麻醉后孤离双侧颈动脉窦区,将不同窦内压(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MAP)值进行Logistic曲线拟合,求得ISP-MAP关系曲线及其特征参数,观察蓝斑注射选择性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CIM)对CSR的影响。结果 蓝斑内注射CIM(1.5μg/μ1)导致应激大鼠ISP-MAP关系曲线后半程明显下移(P<0.05),反射参数中阈压、饱和压和最大增益时的窦内压值均减少(P<0.05);蓝斑注射相同剂量的CIM对非应激大鼠的CSR无明显影响(P>0.05)蓝斑内注射CIM不能使应激的CSR水平恢复到非应激给药后水平。结论 蓝斑H2受体参与应激对CSR的重调定;除此之外,应激作用中尚有其他因素的参与。
    不同剂量禽流感H5N1病毒对小鼠体温体重的影响
    刘忠华, 李志东, 刘香梅, 黄韧
    2006, 26(4):  239-241. 
    摘要 ( 1893 )   PDF (7439KB) ( 8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禽流感H5N1病毒对小鼠体温体重的影响。方法 小鼠鼻腔接种不同剂量的禽流感H5N1病毒,观察不同组雌雄小鼠体重和体温的变化。结果 感染小鼠的体重体温出现明显的降低,各组小鼠随接毒剂量的不同,其体重和体温的降低程度分别是150 μl组>100 μl组>75 μl组>50μl组。其中,雌性小鼠和雄性小鼠相比,体重和体温降低的持续时间长。结论 禽流感病毒感染后小鼠体温和体重明显降低,有明显的剂量效应,禽流感病毒在小鼠体内致病的持续时间雌性长于雄性。
    东方田鼠人工繁育观察
    柏熊1, 邢正弘1, 沈志敏2, 刘雄伟2, 何新桥3
    2006, 26(4):  242-244. 
    摘要 ( 1260 )   PDF (7072KB) ( 6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东方田鼠人工繁育状况,为抗日本血吸虫机制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分别将东方田鼠长江中下游亚种(M.f.calamorum)洞庭湖种群、指名亚种(M.f.fortis)青铜峡种群、东北亚种(M.f.pelliceus)金山屯种群的野生鼠引入上海实验室人工繁育,饲料以专利配制之人工颗粒料喂养。观察统计其繁育特性。结果 三亚种的东方田鼠在上海实验室内饲育均能繁殖,可突破野外的季节性差异全年繁殖。妊娠期约20 d,平均窝产仔数洞庭湖种群为4.9±0.98只,青铜峡种群为5.3±1.06只,金山屯种群为3.97±0.52只。幼仔离乳率洞庭湖种群为89.7%±10.7%,青铜峡种群为97.2%±5.02%,金山屯种群为80.7%±9.09%。结论 三亚种东方田鼠人工繁育状况良好,为东方田鼠的实验动物化打下了基础。
    不同性别、年龄Wistar大鼠常规血液生化值测定
    黄小琼, 邝少松, 王刚, 饶子亮, 陆春丽, 刘盛来
    2006, 26(4):  245-246. 
    摘要 ( 2479 )   PDF (6892KB) ( 8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性别和年龄因素对SPF级近交系Wistar大鼠血液生化值的影响。方法 用ECHO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测定SPF级近交系Wistar大鼠血液生化值。结果 各周龄大鼠雌雄间各项血液生化指标比较结果:幼龄期3周龄动物的总胆固醇(TC)雌雄间差异显著(P<0.05);生长期6周龄动物白蛋白(ALB)、总蛋白TP雌雄间差异极其显著(P<0.01);生长期6周龄大鼠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甘油三脂(TG)、TC等指标雌雄间有显著差异(P<0.05)。成年期13周龄动物丙氨酸转氨酶(ALT)、ALB、甘油三脂(TG)指标雌雄间差异极其显著(P<0.01);老年期52周龄大鼠的尿素氮(BUN)、TP、TG、ALT等指标雌雄间差异极其显著(P<0.01);老年期(52周龄)大鼠的AST雌雄间有显著差异(P<0.05)。同性别各周龄大鼠的一些血液生化指标也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年龄、性别因素对SPF级近交系Wistar大鼠的血液生化值有极其显著的影响。
    链脲佐菌素诱导Ⅰ型糖尿病大鼠体征观察
    吴清洪, 顾为望, 袁进
    2006, 26(4):  247-248. 
    摘要 ( 985 )   PDF (5154KB) ( 6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酸化水对KM小鼠繁育的影响
    陈建康, 樵星芳, 李小军, 艾必燕, 黄家政
    2006, 26(4):  249-250. 
    摘要 ( 976 )   PDF (4824KB) ( 7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因剔除小鼠的繁育初探
    王晓东, 顾卫忠, 邢正弘, 邵家胜
    2006, 26(4):  251-252. 
    摘要 ( 981 )   PDF (5658KB) ( 6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鼠精子冷冻保存和卵胞浆内精子注射研究进展
    狄敏1, 刘丽均2, 张春燕3, 赵丹凤4, 赵立虎4, 薛整风5, 徐平2
    2006, 26(4):  253-256. 
    摘要 ( 1863 )   PDF (11339KB) ( 8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许多哺乳类动物精子冷冻保存技术均已成功建立。然而,成功建立一套啮齿类动物精子冷冻保存程序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尤其是大鼠,因为其较长的精子尾巴,使得它的精子冷冻保存相当困难,并且大鼠的卵胞浆内精子注射(ICSI)技术也没有小鼠那样成熟。国内尚未见关于大鼠精子冷冻保存和ICSI的报道,国际上关于这方面的报道也较少。本文就这两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心房颤动动物模型现状
    赵峰, 黄鑫, 李莉
    2006, 26(4):  257-260. 
    摘要 ( 1925 )   PDF (11366KB) ( 7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1980年代至今,已经建立了许多心房颤动(房颤)动物模型,采用药物、电刺激、人为创伤、缺氧等方法可以诱发房颤。近年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作小动物房颤模型也取得了许多进展。本文就房颤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国内无菌动物无菌检查的现状与分析
    戴方伟1, 周莎桑2, 柯贤福2, 徐智3, 萨晓婴2
    2006, 26(4):  261-264. 
    摘要 ( 1941 )   PDF (11172KB) ( 40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菌动物已应用到医学和生物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无菌动物无菌检查方法的现状,并结合现行国内实验动物微生物检测标准与一些国家药典的无菌检查方法,阐述现行方法的局限性及无菌动物无菌检查中的影响因素。提出目前我国无菌动物的无菌检查技术在取样、培养基的选择与灵敏度、环境与人员控制,以及结果判断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与改进。
    国际AAALAC认证的认识与实践
    施爱民, 秦珩
    2006, 26(4):  265-267. 
    摘要 ( 974 )   PDF (7189KB) ( 7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第26卷第1-4期总目次
    2006, 26(4):  268-271. 
    摘要 ( 497 )   PDF (7769KB) ( 5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