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基本信息
历史沿革
创刊40周年
编委会
现任编委
历任编委
青年编委
审稿专家
期刊政策
投稿指南
伦理道德
编辑与评审
更正与撤稿
开放获取
版权与存储
投稿必看
稿件要求细则
伦理道德细则
附件模板下载
在线期刊
当期文献
过刊浏览
重点文章
多媒体
视频
合作服务
科研通讯
刊务理事单位
广告合作
期刊订阅
纸质订阅
电子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办公
主管:上海科学院
主办:上海市实验动物学会
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
主编:王 健
邮发代号:4-789
国际刊号:ISSN 1674-5817
国内刊号:CN 31-1954/Q
检索
文章检索
年期检索
高级检索
友情链接
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
上海市实验动物学会
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
上海科学院
中国知网
万方医学网
PubMed
DOAJ
Laboratory Animals
Comparative Medicine
动物模型与实验医学(英文)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术语在线
更多>>
刊务理事单位
更多>>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3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2-02-25
上一期
下一期
第11届中南地区实验动物科技交流会优秀论文选刊
广西巴马小型猪α-1,3半乳糖转移酶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郭晓萍, 陈时锦, 兰干球, 蒋钦杨, 郭亚芬
2012, 32(1): 1-7.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1.001
摘要
(
227
)
PDF
(3667KB) (
4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RT-PCR扩增巴马小型猪GGTA1基因,分析其序列的结构特点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 为生产GGTA1基因沉默的广西巴马小型猪奠定基础。
方法
根据NCBI上发布的猪α-1,3半乳糖转移酶基因cDNA序列(AF221508),设计合成一对含有HindⅢ和BamHI酶切位点的特异性引物,以广西巴马小型猪肝脏组织总 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所得目的片段经纯化、克隆、鉴定和测序;将目的基因与pEGFP-N
1
进行双酶切后连接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GGTA1,通过测序,双酶切鉴定。
结果
所克隆的广西巴马小型猪GGTA1基因存在缺失第五外显子(81-116)的GGTA1序列, 序列全长1 080 bp和未缺失第五外显子的GGTA1序列, 全序列为1 116 bp。构建两个表达载体(缺失第五外显子 pEGFP-GGTA1-1、未缺失第五外显子pEGFP-GGTA1-2)。
结论
广西巴马小型猪GGTA1基因存在第五外显子缺失的现象,通过对GGTA1基因克隆序列进行分析以及构建两个真核表达载体,为后面在猪源PK-15细胞中对其进行表达鉴定以及巴马小型猪α-1,3半乳糖转移酶基因的沉默实验奠定基础。
小鼠脑脊髓炎病毒非编码蛋白片段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品的构建
袁文, 张钰, 王静, 刘香梅, 黄韧
2012, 32(1): 8-13.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1.002
摘要
(
324
)
PDF
(3369KB) (
4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小鼠脑脊髓炎病毒(TMEV)非编码蛋白(UTR)片段标准品,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脑脊髓炎病毒。
方法
RT-PCR 扩增TMEV UTR片段上80~1094 nt之间长度为1 014 bp的片段,将目的片段连接至pMD18-T载体,转化至DH5α感受态细胞。分别经PCR鉴定和序列测定验证重组质粒。分光光度计测量重组质粒的吸光值,换算成拷贝数浓度后作10倍梯度稀释制得质粒标准品。然后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绘制标准曲线。
结果
TMEV UTR片段成功克隆至pMD18-T载体中, 测序结果表明重组质粒中插入的UTR序列正确,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10倍梯度系列稀释的质粒标准品所得到的标准曲线良好,统计学分析显示Ct值与标准品浓度的对数存在良好线性关系,回归系数在0.99以上。
结论
成功构建了TMEV UTR 片段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品,为今后TMEV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打下了基础。
慢性铅中毒对大鼠脑神经细胞caspase家族的影响
刁波, 胡戴, 周芳, 张宜
2012, 32(1): 14-16.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1.003
摘要
(
205
)
PDF
(230KB) (
5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醋酸铅染毒对大鼠脑细胞caspase家族表达的影响,探讨铅中毒诱导脑神经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
方法
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 正常组(双蒸水,A组),高铅浓度组(2 g/L,B组),中铅浓度组(1 g/L,C组),低铅浓度组(0.5 g/L,D组),各组大鼠分别自由饮用不同浓度的醋酸铅水溶液2个月; 分光光度法检测脑组织匀浆液中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蛋白的含量。
结果
与A组大鼠比较,随染铅剂量增加B、C、D组大鼠脑组织中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蛋白含量显著增高(P<0.001、P<0.01、 P<0.05),并出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
结论
铅中毒能明显增加caspase家族蛋白的表达,诱导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
小鼠三种急性胃溃疡模型的比较
王慧, 周星, 张一云, 卓书洪
2012, 32(1): 17-19.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1.004
摘要
(
459
)
PDF
(20463KB) (
3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小鼠三种常见急性胃溃疡模型进行比较,对模型建立方法、注意事项进行相关描述。
方法
采用水浸法、利血平法、乙醇法在不同条件下诱导小鼠急性胃黏膜损伤,以溃疡指数及胃黏膜组织改变为指标,观察不同实验性急性胃溃疡小鼠胃黏膜损伤的作用。
结果
三个模型均能形成应激性溃疡,病发部位为浅表为主。水浸法在21±1℃,水浸15 h,乙醇法在0.2 ml/只及0.1 ml/只条件下得到较好的急性胃溃疡模型,死亡率低。
结论
乙醇法成模效果最好,水浸法次之。
羟丙基倍他环糊精对SD大鼠血常规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朱奎成, 薛敬礼, 王纯耀
2012, 32(1): 20-22.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1.005
摘要
(
275
)
PDF
(210KB) (
3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羟丙基倍他环糊精(HP-β-CD)对大鼠临床症状、血液学、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羟丙基倍他环糊精低、 中、 高剂量组各10只分别给予羟丙基倍他环糊精500、1 000、2 000 mg/kg, 对照组给生理盐水, 连续尾静脉给药6周。
结果
1 000、2 000 mg/kg剂量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压积降低, 尿素氮含量升高(P<0.05或P<0.01), 2 000 mg/kg 剂量组肌酐水平升高(P<0.05)。
结论
羟丙基倍他环糊精1000、2 000mg/kg剂量组能引起大鼠溶血和肾功能的减退。
氯氰菊酯对雄性大鼠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姚茂忠, 符健
2012, 32(1): 23-24.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1.006
摘要
(
241
)
PDF
(221KB) (
5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氯氰菊酯(CP)染毒后大鼠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变化规律。
方法
120只80~100 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给予花生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日分别灌胃给予40、80和160 mg/kg CP,连续28 d,每日观察动物状况。于给药前、给药后7、14、21、28 d和给药结束后7 d各组断尾取血,测定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
结果
CP染毒后大鼠具神经受损症状,且大鼠红细胞AChE活性明显降低(P<0.05),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结论
CP对大鼠红细胞AChE活性有一定影响。
关于我校开展医学实验动物学教学现状的思考
叶明霞, 孔利佳
2012, 32(1): 25-27.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1.007
摘要
(
157
)
PDF
(248KB) (
4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介绍我国各高校医学实验动物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联系我校实验动物学教学的实际并加以分析,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和思路,对《医学实验动物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进行阐述,为在医学院校建立完善的医学实验动物学教学模式奠定基础。
论著
RFID技术在实验动物领域的应用
白殿卿, 郑颖
2012, 32(1): 28-29.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1.008
摘要
(
136
)
PDF
(5203KB) (
6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酚A斑马鱼雄性生殖毒性的表观遗传学基础
乔坤, 刘媛媛, 李玉华, 王玉柱, 丁训诚, 李卫华, 李润生
2012, 32(1): 30-37.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1.009
摘要
(
216
)
PDF
(25788KB) (
4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从表观遗传学角度探讨双酚A(BPA)影响斑马鱼精子成熟与胚胎发育的机理。
方法
将20 dpf斑马鱼幼鱼, 暴露在乙醇(溶剂)对照、BPA0.5 mg/L、BPA1.5 mg/L至100 dph。选取各处理组雄鱼, 荧光定量PCR检测性腺DNA甲基转移酶(DNMTs)表达量, 免疫组化检测性腺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 Western-blot、免疫组化检测性腺组蛋白3赖氨酸三甲基化(H3K9me3、H3K4me3、H3K27me3、H3K36me3)表达水平。各处理组雄鱼与正常雌鱼交配, 观察胚胎期相关指标。
结果
BPA处理组Dnmt1、Dnmt6、Dnmt7、Dnmt8 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PA1.5 mg/L组中成熟精子DNA甲基化水平与H3K9me3水平均明显升高。与正常雌鱼交配, BPA 1.5 mg/组产卵量仅为对照组的63%±2.49%, 12 h胚胎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增加202.53%±6.21%, 72 h胚胎畸形率与对照组相比增加399.08%±12.16%, 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双酚A诱导斑马鱼成熟精子DNA甲基化程度和组蛋白H3K9me3表达水平增加, 这些变化可能是BPA处理组后代胚胎发育异常的重要基础。
乙型肝炎急性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
汤宏斌, 邬开朗, 程腊英, 蒋明森
2012, 32(1): 38-42.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1.010
摘要
(
203
)
PDF
(7756KB) (
3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尾静脉注射感染性小鼠血清的方法建立一种简单复制乙型肝炎急性感染的小鼠模型。
方法
收集通过水压法复制第3天的小鼠血清,使用不同剂量尾静脉注射感染同系小鼠。分别在不同的时间阶段检测血清中的HBsAg和HBeAg,肝组织中的HBcAg和血清中HBV的DNA。
结果
注射0.1 ml血清的感染组的检测结果均高于0.2 ml组。
结论
通过注射感染血清可以成功地复制急性小鼠感染模型。该模型复制方法中,感染的结果与注射感染血清的剂量无关。
甘珀酸对小鼠吗啡依赖性位置偏爱的影响
陈兆琴, 姜正林, 龚永生
2012, 32(1): 43-46.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1.011
摘要
(
190
)
PDF
(900KB) (
4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缝隙连接抑制剂甘珀酸(CBX)对小鼠吗啡成瘾的抑制作用。
方法
将24只小鼠随机均分为生理盐水组、吗啡组、甘珀酸干预组和甘珀酸治疗组。进行条件性位置偏爱(CPP)测定,并作腹侧被盖区内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免疫荧光染色。
结果
条件反射训练后,吗啡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出现明显的位置偏爱效应(P<0.05)。在甘珀酸干预组,吗啡引起的小鼠位置偏爱行为受到显著抑制(P<0.05)。甘珀酸治疗组, 位置偏爱行为有所抑制, 但与生理盐水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吗啡组腹侧被盖区GFAP免疫反应强度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 而甘珀酸干预组GFAP的强度显著低于吗啡组。
结论
甘珀酸能抑制吗啡依赖条件性位置偏爱的形成, 而对条件性位置偏爱表达的作用较弱。机制可能与其阻断缝隙连接后继而降低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有关, 也可能是阻断缝隙连接后的一个直接效应。
葡聚糖硫酸钠和偶氮氧甲烷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癌变模型
郑海明, 赵航, 郑萍
2012, 32(1): 47-50.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1.012
摘要
(
203
)
PDF
(14162KB) (
3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的小鼠模型。
方法
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 正常对照组、偶氮氧甲烷(AOM)组、葡聚糖硫酸钠(DSS)组、AOM+DSS组,AOM一次性腹腔注射,DSS喂养1周+普通水2周,如此3个循环共9周。每周称量体重,记录精神状态、大便性状、体毛亮泽及死亡时间,9周末取血用ELISA法检测TNF-α水平,HE染色观察炎症及病理类型。
结果
①小鼠饮用DSS后可出现腹泻、血便、体重下降、精神不振、体毛凌乱等,后期可见肛口肿物脱出。AOM+DSS组第4、7、8、9周末体重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 ②DSS两组血浆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 ③HE染色,DSS两组可见炎细胞浸润和(或)淋巴滤泡形成。AOM+DSS组存活小鼠全部成瘤,肿瘤多位于远段结肠,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高度不典型增生和(或)原位癌,另3组未见不典型增生或癌变。
结论
低剂量AOM一次性腹腔注射联合DSS三循环喂养可建立溃疡性结肠炎癌变模型,该方法时间较短,成瘤率高,病理类型稳定。
五个C57BL/6J小鼠生产群的微卫星检测及遗传学质量分析
左宝芬, 杜小燕, 霍学云, 李振坤, 陈振文
2012, 32(1): 51-55.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1.013
摘要
(
217
)
PDF
(1507KB) (
4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和分析国内5个C57BL/6J小鼠生产群的遗传质量状况,为生产单位对其进行遗传质量控制和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用本实验室筛选出的分布于17条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的42个富含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 通过PCR扩增和STR扫描的方法对北京、上海和南京三个地区5个单位提供的C57BL/6J小鼠进行遗传学质量分析。
结果
上海和南京地区2个单位C57BL/6J小鼠在42个微卫星位点均呈现单态性。北京地区的3个群体中,京1群体的3号动物在D15Mit105位点上呈现群内多态性,并且该群体动物在D10Mit3位点与其余的4个群体呈现群间多态性。京2群体的8号动物在D14Nds1位点、6号动物在D2Nds3位点呈现群内多态性。京3群体的1号动物在D7Mit238位点呈现群内多态性。
结论
上海和南京地区C57BL/6J小鼠遗传一致性良好,而北京地区的3个主要生产单位的C57BL/6J均存在遗传差异,需引起有关生产和使用单位注意。
犬胫骨骨折内固定围手术期镇痛疗效观察
王守立, 祝钧, 祝云利, 吴海山, 吴宇黎, 符培亮, 赵辉
2012, 32(1): 56-59.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1.014
摘要
(
175
)
PDF
(261KB) (
4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围手术期不同镇痛方法对实验犬的影响,摸索最佳的实验犬围手术期镇痛方案。
方法
以电锯在犬胫骨中段处造成横断骨折,再以四孔钢板固定,分别给予随机使用四种镇痛方法中的一种,再对犬疼痛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结果
实验组采用的围手术期综合多模式镇痛方案,给予镇痛药物的实验犬体重和饮食摄入、社会化行为和受刺激时反应情况所受的影响明显降低。所受生理干扰影响较小。而未给予综合镇痛药物的对照组实验犬,生理功能受到明显影响。
结论
就对实验犬来讲而言,围手术期给予充分的综合镇痛围手术期给予充分的多模式镇痛,能够有效降低动物实验过程中的并发症,使实验动物舒适的完成整个研究过程,充分体现了对实验动物的人道主义关怀,能够有效提高实验动物福利。
牛心左束支及其Purkinje纤维网形态学观测
周楠茜, 李占生, 申彪, 吴满洋
2012, 32(1): 60-63.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1.015
摘要
(
239
)
PDF
(21398KB) (
3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测牛心左束支及Purkinje纤维网的结构和分布, 为比较解剖学积累资料。
方法
22例黄牛心大体标本,墨汁灌注法显示其左束支及Purkinje纤维网,观测其形态结构。以前、后两乳头肌连线为x轴,以左束支主干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把左心室分为4个象限,肉眼计量Purkinje纤维网密度,用“+”的多少表示其分布密集程度。
结果
左束支主干呈扁带状走行于室间隔左侧心内膜下,长度为27.07±5.96 mm,宽度为5.64±2.12 mm; 一级分支有二分叉型(31.82%)、三分叉型(63.64%)和网状(4.55%)3种类型; 左心室内膜下Purkinje纤维网在不同象限分布密度不同,第Ⅲ和第Ⅳ以“++”为主,分别为17例(77.27%)和15例(68.18%); 在第Ⅰ和第Ⅱ象限以“+++”为主分别为12例(54.55%)和9例(40.91%)。
结论
牛心左束支及Purkinje纤维网的结构和分布与人心相似,但有其特异性。
经验交流
GF级和SPF级C3H/orlSlac小鼠部分生物学和血液指标的比较
吴艳秋, 王俊风, 施美莲, 高静华, 符杰, 孙宗国, 赵立虎, 徐平
2012, 32(1): 64-69.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1.016
摘要
(
329
)
PDF
(294KB) (
6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测定和比较无菌(GF)级与SPF级C3H/orlSlac小鼠部分生物学和血液指标上的差异性。
方法
随机抽取28、56、112日龄GF及SPF级C3H/orlSlac小鼠三个年龄段各30只(♀♂各半),活体称重,眼眶采血,测定其体尺、血常规和生化值,依次剖取心、肝、脾、肺等主要脏器称其湿重。
结果
①体尺及脏器比较,28和56日龄时两个级别小鼠有较多指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 而112日龄时比较突出的是肠道指标,GF级显著高于SPF级,两者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同等级不同性别之间的比较中,SPF级雌雄鼠间指标差异较多,GF级小鼠则差异较少。②血常规比较,56和112日龄在很多指标上存在差异,尤其112日龄时GF级小鼠的血常规指标值均明显低于SPF级,两级别绝大部分指标间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③生化指标比较, 随着年龄的增长, GF级和SPF级在免疫指标上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同等级不同性别之间的比较中, SPF级与GF级小鼠均存在大的差异。
结论
GF级和SPF级C3H/orlSlac小鼠在多项脏器重量、血液生化和血常规的指标上存在差异(P<0.05,P<0.01),免疫学指标两者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性别对血液生化和血常规的指标也存在影响。
SPF鸡在隔离器内中早期生长模型的拟合探讨
王佳乐, 张江, 张瑞忠
2012, 32(1): 70-72.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1.017
摘要
(
205
)
PDF
(228KB) (
4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隔离器饲育条件下SPF公鸡、母鸡早期体重增长、拐点体重、拐点周龄等指标,探讨隔离器方式饲育SPF鸡的生长发育规律。
方法
采用目前较为公认的家禽早期生长模型即Gompertz模型,对生长进行曲线拟合。
结果
公鸡和母鸡拟合度均为0.9996,公鸡的拐点周龄在8.77周龄,拐点体重为779.39 g,母鸡的拐点周龄在7.51周龄,拐点体重为539.94 g。
结论
Gompertz生长模型很好地拟合了隔离器饲育SPF鸡的生长过程,对了解其生长发育的规律提供了参考。
关于实验动物机构认可工作的思考
史光华, 吕京, 程树军
2012, 32(1): 73-77.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1.018
摘要
(
112
)
PDF
(273KB) (
5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验动物许可证制度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我国实验动物管理水平,促进了实验动物产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全球实验动物福利运动和国内动物实验服务业日益参与国际竞争的背景下,我国实验动物机构既面临着国际认证认可的压力,也面临着自身管理模式变革的机遇。建立符合国际标准规范的认可制度已成为推动我国实验动物福利前进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趋势。
第八届生命科学研究中动物实验替代方法国际大会简介
贺争鸣
2012, 32(1): 78-79.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1.019
摘要
(
127
)
PDF
(193KB) (
3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研究
骆庆和, 赵文娟, 殷明
2012, 32(1): 80-88.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2.01.020
摘要
(
174
)
PDF
(343KB) (
25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是随着年龄增长,学习能力逐渐低下及行为、表达能力等出现障碍。模拟AD疾病病理发展的动物模型是研究此疾病的必要工具。目前已经成功建立了很多转基因动物模型,包括APPPS1,PS1/PS1,Tau蛋白转基因小鼠及快速老化SAMP8小鼠模型。合适的动物模型在AD的病理机制研究及药物研发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目前最常见的AD动物模型以及其在药物研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