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基本信息
历史沿革
创刊40周年
编委会
现任编委
历任编委
青年编委
审稿专家
期刊政策
投稿指南
伦理道德
编辑与评审
更正与撤稿
开放获取
版权与存储
投稿必看
稿件要求细则
伦理道德细则
附件模板下载
在线期刊
当期文献
过刊浏览
重点文章
多媒体
视频
合作服务
科研通讯
刊务理事单位
广告合作
期刊订阅
纸质订阅
电子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办公
主管:上海科学院
主办:上海市实验动物学会
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
主编:王 健
邮发代号:4-789
国际刊号:ISSN 1674-5817
国内刊号:CN 31-1954/Q
检索
文章检索
年期检索
高级检索
友情链接
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
上海市实验动物学会
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
上海科学院
中国知网
万方医学网
PubMed
DOAJ
Laboratory Animals
Comparative Medicine
动物模型与实验医学(英文)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术语在线
更多>>
刊务理事单位
更多>>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3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7-08-2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人胃癌细胞系的建立及其评价
葛晓梅, 张一心, 谢付波, 刘继斌, 杨磊, 渠颖颖, 顾莹, 李学廷, 杨伟敏, 刘喜朋, 周禾, 强福林
2017, 37(4): 257-265.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4.001
摘要
(
675
)
PDF
(2854KB) (
8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利用已建立的胃癌人源化异种移植瘤 (Patient-derived xenograft, PDX) 模型建立胃癌细胞系,并对建立的胃癌细胞系进行生物学特性评价。
方法
选择12例生长状态良好的胃癌PDX模型,待小鼠移植瘤体积生长至500~900 mm
3
时,取出肿瘤组织进行癌细胞的原代培养建立细胞系,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染色体分析、短片段重复序列(STR)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体外药敏及体内成瘤实验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鉴定,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建立成功的胃癌细胞系进行化疗药物药效学评价。
结果
12例PDX模型中共成功建立6例胃癌细胞系,细胞系可稳定多次传代。选择其中2例胃癌细胞系(GAXC031和GAXC066)进行生物学特性鉴定。遗传学结果证实,这2例细胞系来自亲本PDX模型,符合恶性胃癌的遗传学特征,在裸小鼠体内具有致瘤性。由细胞系建立的移植瘤模型在保留主要临床生物学特征的前提下,具有成瘤率高,潜伏期短,生长均一性好等特点。体外和体内药敏实验结果均表明,GAXC031对5-氟尿嘧啶有一定的敏感性[体外半抑制浓度(IC
50
)为0.265 μmol/L, 体内肿瘤生长抑制率(TGI)为30%~50%], 而GAXC066不敏感(体外IC
50
为>200 μmol/L, 体内TGI<0); 2例细胞系对顺铂的敏感性均较强(TGI>60%)。
结论
成功建立了6例人源胃癌细胞系。对GAXC031和GAXC066细胞系全面的分析和鉴定显示,细胞系与亲本PDX模型高度相关。细胞系体内外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对同一个化疗药物,其体内与体外数据间存在很高的一致性。这些细胞系及相关模型可用于抗癌药物的研发和肿瘤基础研究。
3D打印多孔钛材料修复兔股骨髁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邓威, 郑欣, 谌业帅, 芮敏, 王帆, 李赛, 郭吉强, 刘洪, 郭开今
2017, 37(4): 266-272.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4.002
摘要
(
228
)
PDF
(3068KB) (
5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3D打印的多孔钛材料对骨缺损的修复能力和成骨性能。
方法
选取20只6月龄新西兰白兔, 在其股骨髁上制备直径6 mm, 深10 mm的临界性骨缺损。实验组将多孔钛材料迅速注入骨缺损区。对侧生理盐水冲洗, 不植任何材料, 作为对照组。术后3 d、4周、8周、12周通过X线及CT观察骨缺损处生长变化,术后12周处死所有新西兰白兔,通过大体观察、X线、CT、Micro-CT及组织学观察骨缺损处的修复情况。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一般情况良好,术后12周取出标本清理周围软组织,实验组缺损部位被新生骨填充; 对照组见缺损处骨质凹陷; 影像学观察,实验组植入物区域与周围界限模糊不清; 对照组未见明显新生骨阴影; Micro-CT观察,术后12周实验组植入物区域空隙内长入新生骨组织,植入物附近可见骨小梁长入; 对照组缺损区未见明显的骨长入; 硬组织切片观察,实验组植入材料与成骨细胞结合,可见成熟的哈佛氏系统散在分布于新生骨内; 对照组骨缺损区被大量纤维组织填充。IPP5.1计算新生骨与缺损区面积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多孔钛材料可以促进骨组织的生长愈合,新生骨组织可以长入并充满孔隙,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组织工程修复材料。
基于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的新西兰兔桡骨解剖学观测及研究
芮敏, 郑欣, 李成宇, 姜伟, 姚圣城, 郭开今
2017, 37(4): 273-277.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4.003
摘要
(
352
)
PDF
(1390KB) (
4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利用CT图像三维重建技术获取不同月龄新西兰兔桡骨的解剖学数据,为兔骨缺损实验研究及制造骨组织工程支架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3月龄及6月龄雄性新西兰白兔各20只,根据兔月龄不同分为A组(3月龄)及B组(6月龄),所有兔双侧桡骨行CT扫描,应用Mimicsl0.0软件行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重建桡骨, 标定桡骨解剖标志后测量桡骨长度, 桡骨中点矢状径、横径, 前曲角及侧曲角。
结果
新西兰白兔桡骨两端粗大、中间细小, 中段存在明显弧形凸起, A组及B组前曲角分别为(24.19±1.18)°及 (23.97±1.35)°, 侧曲角分别为(26.13±1.04)°及 (25.66±1.23)°, 二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桡骨线性长及曲线长分别为(63.05±1.33) mm及 (65.03±1.10) mm,B组分别为 (66.56±1.53) mm及(70.41±1.06) mm,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桡骨中点横径分别为(4.24±0.19) mm及(4.30±0.23) mm; 中点矢状径分别为(3.23±0.16 mm)及(3.29±0.18) mm。中点横径、矢状径与桡骨长度均无相关性(P>0.05)。
结论
基于CT影像的新西兰白兔桡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能良好反映桡骨外形, 可清晰识别桡骨解剖标志并进行解剖学测量,为兔骨缺损实验研究及组织工程支架制造提供解剖数据。
柘木提取物抗胃肠道肿瘤的免疫机制研究
谢家骏, 张国明, 乔正东, 陆宏祺, 严惠芳, 成苗
2017, 37(4): 278-282.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4.004
摘要
(
305
)
PDF
(404KB) (
4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测柘木提取物对正常或荷瘤动物免疫功能变化的影响,探讨其抗癌作用机制。
方法
给药后观察正常小鼠碳粒廓清能力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检测荷瘤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和自然杀伤(NK)细胞毒活性。
结果
柘木提取物对正常小鼠碳粒廓清能力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对荷C26肠癌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和NK细胞活性均有增强作用,最低有效剂量均为0.3 g/kg,相当于柘木生药5.46 g/kg,为临床单日使用剂量的1.3倍。
结论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抑制作用机制与其对胃肠道肿瘤细胞的直接抑制作用以及提高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关。
成年实验兔群体饲养的可行性考察
李彩云, 姜子睿, 潘学营, 宋征, 常艳
2017, 37(4): 283-287.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4.005
摘要
(
228
)
PDF
(381KB) (
5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考察成年实验兔群体饲养的可行性。
方法
取6月龄新西兰白兔38只,雌雄各半,单笼饲养,群养前1 d测定摄食量和体质量,然后按性别分为2组,每组19只,分为8个群养笼,其中,5个群养笼2只/笼,3个群养笼3只/笼,群养7 d,观察实验兔摄食量、体质量、打斗及受伤情况,随后继续单笼饲养至28 d。
结果
成年雌兔群养后比群养前摄食量下降,群养影响动物体质量的正常增长; 且在群养第1日的观察中打斗频率较高,社会等级确立后打斗减少或消失,动物无明显受伤。成年雄兔群养期间摄食量降低明显,并造成体质量下降,打斗在整个群养期间持续发生,导致动物明显的受伤甚至死亡。恢复单笼饲养后,摄食量和体质量增长逐渐恢复。
结论
成年雌兔经过群养初期的适应后可适当进行群体饲养,成年雄兔群养不可行。
泛酸钠对Beagle犬心血管指标的影响
张成梅, 纪建波, 武传涛, 宋文延, 史艳秋
2017, 37(4): 288-291.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4.006
摘要
(
399
)
PDF
(321KB) (
4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泛酸钠对Beagle犬心血管指标的影响。
方法
选取健康Beagle犬1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泛酸钠低剂量(L, 0.26 mg/kg)、中剂量(M, 0.52 mg/kg)、高剂量(H, 1.04 mg/kg)组及生理盐水(NS)对照组, 每组4只。静脉给予质量分数3%戊巴比妥钠麻醉,分离一侧颈动脉,插入充满肝素-NS溶液的动脉插管,测定收缩压、舒张压; 分离一侧后肢股静脉,按1 mL/kg静脉单次给药; 将针状电极插入四肢皮下,待动物各项观察指标稳定后,分别记录药前、药后5 min、15 min、30 min、45 min和60 min的血压、心率及心电图(ECG)指标。
结果
L、M、H三个剂量组与NS组比较,泛酸钠对Beagle犬颈动脉平均动脉压、心率及心电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泛酸钠对麻醉状态下Beagle犬心血管指标无明显影响。
酪酸菌对小鼠有害气体排放的影响
潘藜捷, 余文兰, 任斌斌, 陈嘉, 马晓莉, 张俊俊, 刘永伦, 刘忠华
2017, 37(4): 292-294.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4.007
摘要
(
320
)
PDF
(341KB) (
3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酪酸菌对小鼠有害气体排放的影响。
方法
80只KM小鼠分4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I组为对照组, II组、III组、IV组分别连续21 d灌胃酪酸菌500 mg/kg、1 000 mg/kg、1 500 mg/kg,每日测定独立通气笼内氨(NH
3
)和硫化氢(H
2
S)浓度,试验21 d测定各组小鼠生长性能、小鼠粪便中脲酶活性。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III组、IV组小鼠的平均日增重略有提高,但没有统计学差异; 灌胃后7 d,III组、IV组笼内NH
3
含量明显低于I组和II组(P<0.05),各组均未检测到H
2
S。
结论
酪酸菌可能会影响小鼠的生长性能和氨的排放。
不完全睡眠剥夺对青春期SD大鼠生长发育的影响
朱寅秋, 汪雅荻, 严国锋, 周晶, 汪静, 袁聪俐, 马政文
2017, 37(4): 295-299.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4.008
摘要
(
317
)
PDF
(1147KB) (
4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不完全睡眠剥夺对青春期大鼠生长发育的影响,从而为充足睡眠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重要性提供实验参考依据。
方法
4周龄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三个睡眠剥夺实验组(睡眠9 h、睡眠6 h、睡眠3 h)。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方法建立睡眠剥夺模型,观察SD大鼠在整个青春发育期(4~8周龄),实验组与对照组大鼠间体质量、体长、行为习惯及大脑海马发育情况等方面的变化。
结果
实验组大鼠体质量、体长增长减缓(P<0.01); 行为躁狂易激惹、精神状态差甚至出现死亡; 性腺周围脂肪明显减少,性激素分泌减少。
结论
长期不完全睡眠剥夺可能造成青春期SD大鼠发育迟缓。
绿色荧光裸小鼠动情周期的观察
胡文娟, 方天, 陈莉, 刘彪, 梁磊, 许龙祥, 恽时峰
2017, 37(4): 300-302.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4.009
摘要
(
337
)
PDF
(3303KB) (
4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绿色荧光裸小鼠(GFP nu/nu)动情周期的变化。
方法
采用阴道涂片法,连续15 d,分别对40只性成熟期未生育的雌性绿色荧光裸小鼠(GFP nu/nu)、绿色荧光杂合小鼠(GFP nu/+)、BALB/c裸小鼠(非GFP nu/nu)及BALB/c杂合小鼠(非GFP nu/+)进行阴道涂片观察,计算规律动情周期发生率,记录动情周期各阶段阴道涂片特征及持续天数,作比较分析。
结果
绿色荧光裸小鼠及绿色荧光杂合小鼠的规律动情周期发生率分别为77.5%和82.5%,明显低于BALB/c 裸小鼠及BALB/c杂合小鼠的90%及95%; 绿色荧光裸小鼠及绿色荧光杂合小鼠的动情周期总持续时间为7~8 d,而普通BALB/c裸小鼠和BALB/c杂合小鼠的持续时间为5~6 d (P<0.05),其中绿色荧光裸小鼠及绿色荧光杂合小鼠的动情前期、动情期、动情后期持续时间与普通BALB/c裸小鼠的持续时间相差较大(P<0.05)。
结论
通过阴道涂片法可以确认绿色荧光裸小鼠所处的动情周期阶段,为后期在不同的动情周期内研究雌性绿色荧光小鼠生殖功能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政策与法规
《美国公共卫生署人道管理和使用实验动物政策》(2015年版)简介
盛俊杰, 胡庆元, 王可洲, 吕素军
2017, 37(4): 303-308.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4.010
摘要
(
619
)
PDF
(421KB) (
4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美国公共卫生署人道管理和使用实验动物政策》(以下简称PHS实验动物政策)是美国实验动物福利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部门实施实验动物行业管理的主要规范,是在科学研究活动中管理和使用实验动物的依据。《PHS实验动物政策》覆盖了所有美国公共卫生署(PHS)资助的涉及到实验动物的科学研究活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下属的实验动物福利办公室负责《PHS实验动物政策》的监督执行,并于2015年6月对《PHS实验动物政策》进行了最新修订。通过本文介绍,为行业同仁了解和学习美国实验动物福利相关法规,借鉴美国实验动物福利保护方法和经验,人道管理和使用动物开展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第十六届中国西部实验动物管理与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题
Irx5a基因过表达对斑马鱼胚胎早期造血的影响
金璐, 李燕, 李志操, 吴西军, 周艳华, 何志旭, 舒莉萍
2017, 37(4): 309-314.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4.011
摘要
(
231
)
PDF
(402KB) (
3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易洛魁族同源盒5a(Irx5a)基因对斑马鱼胚胎早期造血相关转录调控因子的影响。
方法
于斑马鱼胚胎1细胞受精卵期,显微注射Irx5a-EGFP mRNA斑马鱼胚胎作为实验组、显微注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 mRNA斑马鱼胚胎作为实验对照组、野生型斑马鱼作为空白对照组,应用qPCR检测相关造血转录调控因子在斑马鱼胚胎受精后9 h (9 hpf)、12 h、18 h、24 h和30 h时相的表达水平。
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 在原始造血转录因子lmo2、scl中, 实验组从9 hpf~24 hpf较另外两组间明显减低; 在定向造血转录因子中,c-myb实验组从12 hpf~24 hpf较另外两组间明显减低,runx1实验组从9 hpf~30 hpf较另外两组间明显减低; 髓系造血转录因子pu.1和红系造血转录调控因子gata-1实验组从9 hpf~30 hpf较另外两组间明显减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Irx5a基因在斑马鱼原始造血、成体造血、红系造血、髓系造血的重要转录调控因子中发挥着抑制作用。
香烟烟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肺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影响
熊英, 张金娟, 李玲, 陈燕, 吴艳俊, 黄惠妍
2017, 37(4): 315-319.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4.012
摘要
(
357
)
PDF
(1257KB) (
5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被动吸烟联合气道内注入脂多糖(LPS)法制备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过程中, 大鼠肺功能及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方法
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4周、 6周、8周模型组,自然愈合3周、6周组和对照组。采用气管内两次注入LPS联合持续熏烟的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动态监测被动吸烟过程中及停止熏烟后,动物肺功能指标0.3 s用力呼气容积(FEV
0.3
)及其与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0.3/FVC)的变化; 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含量,并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各模型组 FEV
0.3
、FEV
0.3
/FVC、IL-10水平降低, IL-8、TNF-〈水平升高(P均<0.05); 且随着熏烟时间延长细胞因子及肺功能指标变化更为显著。模型组IL-8、TNF-〈水平与FEV0.3/FVC呈负相关(P<0.001, r=-0.579; P=0.034, r=-0.354)。与对照组比较, 自然愈合6周组IL-8、TNF-〈水平下降(P均<0.05), IL-10升高(P<0.05),各自然愈合组FEV
0.3
、FEV
0.3
/FVC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
结论
香烟烟雾刺激能显著影响COPD大鼠体内细胞因子水平。
氧化苦参碱对小鼠哮喘模型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
兰露莎, 赵兵兵, 杨红宇, 罗红, 江滟
2017, 37(4): 320-323.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4.013
摘要
(
306
)
PDF
(1180KB) (
4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初步探讨氧化苦参碱(OMT)对哮喘小鼠的保护作用。
方法
用Al(OH)
3
和卵清白蛋白诱发BALB/c小鼠过敏性哮喘,每日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和体质量变化。哮喘模型建立后,予OMT或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分别在治疗后5 d、15 d处死部分小鼠,留存肺组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检测。将留存的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BALF预处理后瑞氏染色行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结果
OMT介入可改善哮喘小鼠体质量降低,在治疗后5 d和15 d时,各治疗组肺组织亦出现与哮喘模型组相似的病理变化,但炎性细胞或嗜酸细胞浸润不同程度减少。OMT的各治疗组与哮喘模型组比较,BALF中的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降低(P<0.05或P<0.01)。
结论
氧化苦参碱对哮喘小鼠具有治疗作用。
贵州小型猪母猪初产繁殖性状及其相关和通径分析
陈明飞, 姚刚, 赵海, 钱宁, 吴曙光
2017, 37(4): 324-327.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4.014
摘要
(
304
)
PDF
(429KB) (
3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为了揭示母猪繁殖性状间的相互关系,找出影响离乳窝重的主要因子。
方法
选取30头普通级封闭群贵州小型猪初产母猪,测定产仔总数(X1)、产活仔数(X2)、初生个体质量(X3)、初生窝重(X4)、21 日龄活仔数(X5)、21日龄个体质量(X6)、21日龄窝重(X7)、离乳仔猪数(X8)、离乳个体质量(X9)、离乳窝重(Y)等10个繁殖性状表型值,并对各繁殖性状表型值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以揭示母猪繁殖性状间的相互关系。
结果
贵州小型猪母猪离乳窝重与各繁殖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P<0.01)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X7~X9对离乳窝重以直接正向作用为主,X5~X6对离乳窝重则以间接正向作用为主,X1~X4对离乳窝重的影响则很小。
结论
离乳窝重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小,而受后天环境的影响较大。
川北医学院实验动物屏障系统管理初探
杨国淋, 魏玲, 苏畅, 李阳友
2017, 37(4): 328-330.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4.015
摘要
(
274
)
PDF
(368KB) (
3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验动物是医学、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条件。屏障环境是进行清洁级和SPF动物的生产、实验和检疫的必要条件,是提供合格、标准、高质量实验动物的保障。本文结合我校实验动物的繁殖、饲养和实验环境,参照国家实验动物环境标准(GB 14925-2010),从屏障环境设施的标准操作规程、操作人员的管理、屏障设施维护、屏障系统环境因素和实验动物的质量监控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动物中心的屏障环境设施建设和有效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动物实验教学能促进学生对动物伦理福利的认知
姚刚, 赵海, 陈明飞, 吴曙光, 钱宁
2017, 37(4): 331-333.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4.016
摘要
(
263
)
PDF
(285KB) (
3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大学生的实验动物伦理知识,促进教师改进动物伦理知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动物伦理福利的认识。
方法
研究设计调查问卷了解某中医院校学生对实验动物伦理知识的知晓程度。
结果
学生实验动物伦理知识较匮乏,但接受过动物实验课程的学生能增加相关知识的储备; 女大学生群体中,不知道实验动物伦理概念的学生数量显著高于知道者。
结论
学生对实验动物伦理方面的知识较匮乏; 动物实验课能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教师需要在以后的实验教学中增加相关知识讲授,讲授过程中需要注意不同性别学生群体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突出“趣味”教学理念的实验动物学课程教学改革
罗红, 沈祥春, 智妍, 邹习俊, 杨红宇
2017, 37(4): 334-336.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4.017
摘要
(
208
)
PDF
(364KB) (
3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实验动物学》教学现状,围绕着 “趣味”这一教学理念对本校开设的《趣味实验动物学》本科选修课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探讨,以期在本科生的认知中初步构建实验动物学的知识框架,夯实实验动物学的理论基础,更多调动学生对实验动物学的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加强医学科研思维的训练,为以后的教学实践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