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3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7-06-25
       
    论著
    树鼩形觉剥夺性近视模型的建立及观察
    杨冬梅, 朱勤, 李娜, 郭立云, 张晓帆, 张洁莹, 胡敏, 代解杰
    2017, 37(3):  171-178.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3.001
    摘要 ( 253 )   PDF (2822KB) ( 4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树鼩性成熟期及成年早期形觉剥夺性近视(FDM)模型,探讨年龄在近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以视网膜形态变化为主的局部视网膜机制与近视的关系。方法 4月龄和5月龄树鼩各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遮盖组。遮盖组右眼遮盖作为实验眼,左眼开放作为自身对照眼。用自制半透明眼罩建立形觉剥夺近视模型,然后撤出干预因素,分别于遮盖3周、6周测量各组屈光度及眼轴长度; 于遮盖6周观察视网膜厚度及视网膜各层细胞数目变化情况。结果 4月龄和5月龄树鼩遮盖右眼3周后,遮盖眼远视度数均有所降低,但与自身对照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遮盖6周后: 两组的屈光度和眼轴与对照眼比较均有明显差异 (P<0.05); 在遮盖期间,形觉剥夺眼眼轴不断增长,近视度数也逐渐增加,二者有很好的直线负相关关系; 并且4月龄组所诱导出的近视程度高于5月龄组 (P<0.05)。形觉剥夺可引起各层视网膜普遍变薄,有核细胞层、感光细胞层、内核层、神经节细胞层中胞核数减少,排列稀疏紊乱。结论 形觉剥夺可以诱导性成熟期及成年早期树鼩的近视形成及视网膜形态发生变化。
    硒对氟致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改变的拮抗作用
    常凯, 王裕, 庞文彪, 高继萍, 陈朝阳, 宋国华
    2017, 37(3):  179-184.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3.002
    摘要 ( 219 )   PDF (848KB) ( 2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硒对氟致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改变的拮抗作用。方法 实验共设4组: 染氟组(5 mg/L和20 mg/L的氟化钠)、染硒组(0.0171 mg/L和0.0342 mg/L的亚硒酸钠)、硒干预组(氟化钠和亚硒酸钠联合干预)和对照组,按照分组干预NRK-52E细胞48 h。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线粒体膜电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抗氧化力(T-AOC)测试盒测定酶的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随着氟化钠浓度的升高,染氟组NRK-52E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5或P<0.01)且SOD、T-AOC、GSH-PX和CAT酶活性均降低(P<0.05或P<0.01)。与染氟组相比,相对应的硒干预组线粒体膜电位升高(P<0.01)。与20 mg/L的染氟组比较,相对应硒干预组的SOD、T-AOC、GSH-PX和CAT酶活性均升高(P<0.05)。与0.0171 mg/L染硒组相比,相对应的硒干预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1)且T-AOC、GSH-PX和CAT酶活性均降低(P<0.01或P<0.05)。5 mg/L加氟组与加硒组相比,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变化(P<0.01), 但SOD、GSH-PX、CAT、T-AOC酶活性均无显著变化。20 mg/L加氟组与加硒组相比,线粒体膜电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SOD、GSH-PX、CAT、T-AOC酶活性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一定浓度的硒可以拮抗氟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可能通过恢复抗氧化酶活性实现。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9对烟熏诱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骨骼肌萎缩的作用及机制
    刘乾, 刘松, 徐卫国, 管思彬, 郭雪君
    2017, 37(3):  185-190.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3.003
    摘要 ( 175 )   PDF (1865KB) ( 2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烟熏制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 研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9(USP-19)在COPD相关骨骼肌萎缩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烟熏诱导大鼠COPD模型,观察肺及骨骼肌组织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利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 PCR)观察骨骼肌细胞内USP-19、肌球蛋白重链(MHC)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烟熏建立的大鼠COPD模型, 大鼠肺组织呈肺气肿改变, 烟熏12周时, 每高倍镜视野下肌纤维数量增多40%,间接提示骨骼肌发生萎缩; 骨骼肌细胞内MHC表达明显下调,与烟熏时间呈负相关; 萎缩的骨骼肌细胞内USP-19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均明显上调, 与烟熏时间呈正相关,与MHC表达呈负相关; 萎缩的骨骼肌细胞内MAPKs通路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强 (P<0.05)。结论 USP-19基因参与COPD模型鼠骨骼肌萎缩的发生,起负性调节作用,此作用可能通过MAPKs通路实现。
    二乙基亚硝胺诱导建立Apc基因突变大鼠与F344大鼠肝癌模型的比较
    谢蓓, 赵磊, 孙婧, 张丽娟, 库本高志, 魏虎来
    2017, 37(3):  191-197.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3.004
    摘要 ( 162 )   PDF (1110KB) ( 2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采用二乙基亚硝胺(DEN)在F344大鼠、Kyoto Apc Delta(KAD)大鼠体内诱发制备肝癌模型,并比较其优劣。方法 KAD大鼠25只,随机法分组,阴性对照组(5只)给予正常饮水;DEN造模组(20只)前5周饮水中添加40 μg/mL DEN,6~20周给予正常饮水; 定期解剖大鼠,肉眼观察肝脏病变并取病变组织及癌旁组织制作病理切片。25只F344大鼠采用相同方法进行实验。结果 F344大鼠和KAD大鼠均可成功诱发肝癌,且肝癌发生病理过程与人类相似。造模16周时KAD大鼠就可见灰白色病灶点,3/4大鼠成瘤,平均病灶数为1.00±0.82 个; 造模20周时,KAD大鼠全部(4/4)成瘤, 病灶数为3.50±1.29 个; 而F344大鼠迟至20周时才可观察到类似病灶,3/4大鼠成瘤,病灶数为1.25±0.96 个。KAD大鼠的诱导成瘤性显著高于亲代F344大鼠(P<0.05)。结论 与亲代F344大鼠相比,抑癌基因Apc突变的KAD大鼠经DEN诱导更易发生肝癌,且该模型具有肝癌诱发时间短、相同诱导时间肝癌发生率高、诱发病灶数多等优点,是化学诱发制备肝癌动物模型的良好模式动物。
    ICR小鼠感染呼肠孤病毒III型的实验研究
    罗银珠, 张钰, 何丽芳, 黄碧洪, 吴瑞可, 闵凡贵, 潘金春, 袁文, 王静, 郭鹏举, 黄韧
    2017, 37(3):  198-203.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3.005
    摘要 ( 240 )   PDF (1103KB) ( 3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利用呼肠孤病毒Ⅲ型(Reo-3)感染ICR小鼠,分析小鼠的临床体征、靶器官病毒载量及血清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 通过动物体内适应试验增强病毒毒力,利用尾静脉注射与腹腔注射途径建立系统性感染ICR小鼠模型,观察动物临床体征,于感染0 d、4 d、7 d、18 d、25 d、35 d、72 d、129 d分别采集小鼠(2~3只小鼠)血液并剖检。47 d、81 d、103 d随机对3只小鼠进行血液采集跟踪。采用实时 qPCR方法检测靶器官病毒核酸量,ELISA方法检测血清抗体水平。结果 病毒经过4次小鼠体内适应其毒力明显增强。小鼠攻毒后6 d、7 d、9 d、10 d、11 d、16 d出现死亡,实时qPCR结果显示,肝脏病毒载量最高,其次是心、脾、肺。多数器官病毒载量峰值出现在6~11 d, 129 d后,多数靶器官检测阴性。血清抗体最早在18 d达到阳性,25 d达到峰值,并维持高抗体水平至试验结束。结论 小鼠体内适应方法可以明显增强Reo-3毒力,该病毒感染可引起小鼠多器官炎症反应,并导致小鼠死亡。本研究为该病毒模型建立及致病机理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
    仙台病毒核酸测序检测方法的建立
    张欢欢, 余陈欢, 戴方伟, 马月, 郎秋蕾, 王瑜, 应华忠
    2017, 37(3):  204-208.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3.006
    摘要 ( 278 )   PDF (478KB) ( 2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仙台病毒(SeV)的核酸测序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SeV序列设计覆盖不同毒株的通用引物,然后优化成测序引物并摸索建库条件,进行核酸测序和结果分析。结果 获得1对特异性强的通用引物,序列为: 上游引物5'-GCTGCAAAACGCTGTGGG-3',下游引物5'-TGGRACYTCAGAAAGAATRGG-3'; 建库条件优化为:第一轮以cDNA为模板用通用引物扩增,第二轮以第一轮产物为模板用测序引物扩增。测序分析可以有效地将SeV与其他微生物区分开,并且精确到TianJin 亚株。结论 建立了SeV核酸测序检测方法,为后续SeV感染实验动物的检验检疫提供依据。
    不同糖油比例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的比较
    覃辉艳, 王绍龙, 温平镜, 赵鹏, 李彬, 张洁宏
    2017, 37(3):  209-213.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3.007
    摘要 ( 269 )   PDF (373KB) ( 2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不同糖油比例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的效果。方法 将40只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和3个高脂饲料(I、II和III)组,每组10只,分别喂饲全价饲料和3种不同糖油比例的高脂饲料,共6周,每周定时称量体质量和检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 3种配方的高脂饲料对大鼠体质量增长均无明显影响(P>0.05)。各配方组每周的大鼠血清TC含量、LDL-C含量及TC/HDL-C比值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或P<0.01)。高脂饲料II组每周的大鼠血清TG含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或P<0.05),高脂饲料I组大鼠第1~4周的血清TG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或P<0.05),高脂饲料III组大鼠血清TG含量除第2周高于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周与空白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高脂饲料I和高脂饲料II均能快速稳定建立混合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高脂饲料II效果更优;高脂饲料III仅适用于建立高胆固醇血症大鼠模型。
    氯化钠的大鼠亚慢性毒性观察
    李光先, 刘香梅, 刘冬虹, 刘颖, 孙侠, 陈汉金, 郭新东, 黄宇锋
    2017, 37(3):  214-219.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3.008
    摘要 ( 247 )   PDF (2092KB) ( 3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氯化钠的大鼠亚慢性经口毒性。方法 将80只SPF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氯化钠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低、中、高剂量组染毒剂量分别为100 mg/kg、500 mg/kg、1 000 mg/kg,采取灌胃方式染毒,连续染毒90 d,对照组给予纯水。试验期间观察大鼠临床表现,记录大鼠体质量和摄食量,染毒结束后将大鼠麻醉,经腹主动脉采血分别用于检测血液生化、血常规和电解质。解剖主要脏器称量脏器重量计算脏器系数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试验结束后各组大鼠的体质量、血常规指标、食物利用率和脏器系数均无明显变化(P>0.05); 血生化结果显示,对照组与低剂量组各项生化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总胆红素(TBIL)和钙含量升高(P<0.05)。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中、高剂量组大鼠出现肝脏局灶性炎细胞侵润、海绵状变性和淤血,雄性大鼠出现肾小管钙化、胸腺及淋巴结出血,对照组和低剂量组大鼠未见明显病理损伤。结论 氯化钠亚慢性经口染毒可能引起雄性大鼠的血液循环障碍和肾脏钙盐沉积。
    经验交流
    罗格列酮、吡格列酮对兔血脂调节作用的比较
    吴小利
    2017, 37(3):  220-221.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3.009
    摘要 ( 264 )   PDF (288KB) ( 2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罗格列酮、吡格列酮对兔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 雄性新西兰白兔30只使用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诱导血脂紊乱模型,10周后分为模型组、吡格列酮组和罗格列酮组并继续高脂高胆固醇饲喂,后两组每日分别给予吡格列酮(3 mg/kg)和罗格列酮(1.2 mg/kg),另10只为正常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实验8周后,对兔的血脂、血糖、瘦素(脂肪组织合成的一种肽类蛋白质)、载脂蛋白(APOAL)进行检测。结果 给予高脂高胆固醇饲喂后,兔的体质量明显增加,体内脂肪细胞含量增加。罗格列酮、吡格列酮处理后,对模型兔血脂有明显调节作用。吡格列酮处理后,血脂紊乱兔的甘油三酯(TG)由1.48±0.36 mmol/L降到1.12±0.39 mmol/L,胆固醇(TC)由8.51±0.49 mmol/L降到6.72±1.86 mmol/L,用罗格列酮处理后,高密度脂蛋白(HDL-C)由4.31±2.88 mmol/L上升到4.65±2.26 mmol/L。结论 罗格列酮对提升HDL-C的作用大于吡格列酮,而吡格列酮降TG的作用更强。两种药物能同时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不同厂家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比较
    李红, 余儒洋, 李疆, 施嘉琛
    2017, 37(3):  222-223.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3.010
    摘要 ( 164 )   PDF (283KB) ( 2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两个厂家生产的碱性磷酸酶(ALP)试剂检测大鼠血清是否存在差异,开展大鼠血清ALP活性的检测。方法 用国际临床化学与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推荐的连续监测法,两个厂家生产的ALP试剂同时测定大鼠血清。结果 两个厂家的ALP试剂检测大鼠血清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 两个厂家的ALP试剂均可开展大鼠血清检测工作,要分别建立实验室的参考范围,如果动物实验采用实验前后比较时,中间过程不能更换试剂的厂家。
    一种实验动物新型隔离器系统的研制
    卢领群, 石巧娟, 金秀清, 刘月环, 郭红刚
    2017, 37(3):  224-226.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3.011
    摘要 ( 192 )   PDF (889KB) ( 2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一种新型无菌隔离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与传统的隔离器相比, 其操作更加灵活、高效。该隔离器已授权为国家实用新型专利(ZL200920117874.X)。
    实验动物行业高端复合型管理人才培训师资队伍选拔与评价方法的初步探讨
    林丽芳, 崔淑芳
    2017, 37(3):  227-230.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3.012
    摘要 ( 146 )   PDF (430KB) ( 2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实验动物行业持续发展组建优秀管理人才队伍,本课题组探索实验动物行业高端复合型管理人才培训体系的建立,并构建管理人才培训师资选拔方法。在制定选拔对象、选拔要求的基础上,构建胜任型师资队伍选拔评价体系。通过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等形成培训体系师资的评价方法。
    禽类实验动物的研究与应用
    SPF鸡不同生长阶段粪便菌群组成及多样性研究
    周妍, 刁晨曦, 张圆圆, 于海波, 陆涛峰, 赵丽丽, 陈洪岩
    2017, 37(3):  231-239.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3.013
    摘要 ( 198 )   PDF (2125KB) ( 2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提供SPF鸡不同生长阶段肠道菌群的组成及多样性数据。方法 采集10日龄、12周龄、23周龄和52周龄SPF鸡粪便,利用Illumina HiSeq 2500高通量测序方法,对样品16S rRNA的两个高变区(V3-V4)进行测序分析,并进行了〈-多样性指数、α-多样性指数和粪便群落特征分析。结果 四个生长阶段粪便样品菌群具有相似的较高的丰富度和良好的均匀度,物种多样性无显著差异(P>0.05); 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丰度占95%以上; 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拟杆菌属(Bacteroide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为优势菌属,不同时期丰度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结论 四个生长阶段菌群组成多样,且优势菌群主要为有益菌。该实验结果能够为SPF鸡品质评定、健康监测和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
    鹅细小病毒VP3蛋白抗血清的制备及在鸭胚和鸭胚成纤维细胞中的增殖研究
    牛银杰, 刘柏含, 赵丽丽, 孙畅, 陈洪岩
    2017, 37(3):  240-243.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3.014
    摘要 ( 216 )   PDF (580KB) ( 2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制备鹅细小病毒(GPV) VP3衣壳蛋白的兔抗血清, 在绍兴麻鸭鸭胚及其成纤维细胞中成功增殖GPV。方法 根据GPV H 分离株的VP3基因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a -VP3,诱导纯化VP3蛋白, 皮下注射免疫新西兰白兔, 收集和纯化VP3抗血清, 经Western blotting检测VP3抗血清与VP3蛋白的反应性。GPV H株鹅胚尿囊液接种SPF绍兴麻鸭胚和其成纤维细胞, 通过PCR反应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 检测GPV在鸭胚及其成纤维细胞中的增殖。结果 成功制备了VP3的兔抗血清,同时GPV在鸭胚及其成纤维细胞中进行良好增殖。结论 VP3抗血清的制备及GPV在绍兴麻鸭鸭胚及成纤维细胞中的增殖实验为GPV分子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miR-200b-3p和miR-200b-5p在马立克氏病抗性与易感SPF鸡法氏囊组织的差异表达分析
    王瑞琪, 廉传江, 易诚, 韩凌霞, 杨春文, 陈洪岩
    2017, 37(3):  244-248.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3.015
    摘要 ( 195 )   PDF (388KB) ( 2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在前期高通量测序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荧光定量PCR验证miR-200b-3p和miR-200b-5p 在马立克氏病(MD)抗性(B21单倍型)与易感(B19单倍型)鸡法氏囊组织的差异表达情况。方法 通过经优化后确定的最佳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 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 miR-200b-3p和miR-200b-5p荧光定量PCR结果与高通量测序结果上下调情况基本一致,但差异表达显著性分析结果却不完全相同。结论 尽管差异表达显著性分析结果不完全一致,但两种方法的结果均提示来源于同一前体的miR-200b-3p和miR-200b-5p可能与MD抗性/易感性相关。
    应用PCR方法快速鉴定SPF金定鸭性别
    徐丽晶, 孙畅, 陆涛峰, 陈洪岩, 赵丽丽
    2017, 37(3):  249-251.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3.016
    摘要 ( 254 )   PDF (664KB) ( 2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利用PCR方法鉴定SPF金定鸭的性别。方法 根据已有报道合成一对禽类性染色体上的染色质解螺旋蛋白DNA结合蛋白1(CHD1)基因的通用引物gCHD。采集培育中的85只SPF金定鸭血液样品, 提取血液基因组DNA, 进行PCR扩增。通过分析PCR扩增产物凝胶电泳后的条带数判定禽类性别。结果 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电泳分析后, 雌性鸭样品扩增出CHD1-Z和CHD1-W, 而雄性鸭样品只出现CHD1-Z 。结论 本文建立的方法可作为禽类性别的有效鉴定方法。
    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王兴童, 陈洪岩, 韩凌霞
    2017, 37(3):  252-256.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3.017
    摘要 ( 195 )   PDF (951KB) ( 2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TAP)是一种异二聚体跨膜转运蛋白,具有高度多态性,主要功能是将胞质中加工产生的抗原肽转运到内质网腔,与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MHC) I 类分子组装形成抗原肽—MHCI 复合物后转运至细胞表面,被 CD8+ T 淋巴细胞识别,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应答。某些特定的人类疾病同TAP的多态性相关,包括多种肿瘤疾病、自身免疫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等。本文就实验动物的TAP基因在与疾病相关性方面的比较医学研究进展做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