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基本信息
历史沿革
创刊40周年
编委会
现任编委
历任编委
青年编委
审稿专家
期刊政策
投稿指南
伦理道德
编辑与评审
更正与撤稿
开放获取
版权与存储
投稿必看
稿件要求细则
伦理道德细则
附件模板下载
在线期刊
当期文献
过刊浏览
重点文章
多媒体
视频
合作服务
科研通讯
刊务理事单位
广告合作
期刊订阅
纸质订阅
电子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办公
主管:上海科学院
主办:上海市实验动物学会
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
主编:王 健
邮发代号:4-789
国际刊号:ISSN 1674-5817
国内刊号:CN 31-1954/Q
检索
文章检索
年期检索
高级检索
友情链接
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
上海市实验动物学会
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
上海科学院
中国知网
万方医学网
PubMed
DOAJ
Laboratory Animals
Comparative Medicine
动物模型与实验医学(英文)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术语在线
更多>>
刊务理事单位
更多>>
当期目录
2008年 第28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8-06-30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谈家桢教授传略
2008, 28(6): 349-349.
摘要
(
480
)
PDF
(70KB) (
6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鼠睾丸组织特异基因RNA干扰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的研究
董婉维1,李兆阳1,王惟1,杨葳1,郑志红1
2008, 28(6): 350-355.
摘要
(
626
)
PDF
(535KB) (
7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并筛选小鼠睾丸组织特异基因Fank1干扰载体,为进一步研究Fank1基因功能及与Fank1基因相关男性不育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Fank1基因cDNA序列,利用http://www.dharmacon.com/在线设计软件设计2条干扰序列,分别克隆至带有H1启动子的质粒载体pSuper-neo-GFP中,同时从成年B6小鼠睾丸组织扩增Fank1基因全序列,构建Fank1基因与红色荧光蛋白表达融合载体pdsRED-Fank1。采用脂质体法将2个Fank1基因干扰载体及阴性对照分别与Fank1基因表达载体共转染293T细胞,并观察siRNA对Fank1基因的抑制效应及红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 经PCR检测鉴定,含干扰序列的重组质粒pSuper-sh Fank1631#,pSuper-shFank1247#及pdsRED-Fank1表达载体构建成功,测序分析完全正确。转染293T细胞36h后,荧光显微镜检查发现shFank1631、247均能明显抑制红色荧光蛋白表达,抑制效率分别为95%和90%,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Fank1基因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都受到显著抑制(
P
<0.05)。结论 成功构建出小鼠睾丸特异基因干扰载体,为制备Fank1基因敲减转基因小鼠及研究Fank1基因在精子生成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解放军第十届医学实验动物学术研讨会在福建武夷山举行
白杰英
2008, 28(6): 355-355.
摘要
(
776
)
PDF
(58KB) (
5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DMD模型小鼠基因突变及肌肉亚型表达特点研究
肖楠1,赵微2,巴彩凤2,苏荣健1,苏玉虹1,3
2008, 28(6): 356-360.
摘要
(
1346
)
PDF
(286KB) (
6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C57BL/10ScSn-
Dmd
mdx
/J模型小鼠子代基因突变情况及肌肉亚型的表达差异。方法 选取2、3和4周龄C57BL/10ScSn-
Dmd
mdx
/J模型小鼠及C57BL/6J小鼠各3只,分别采集膈肌、背阔肌和腓肠肌的肌肉组织,利用RT-PCR方法扩增分析
Dmd
基因的结构特点;采用Westernbolt方法分析β-dystroglycan的表达差异。结果 模型小鼠基因编码抗肌萎缩蛋白基因(
Dmd
)的第3202位点出现C→T的自发突变,模型小鼠β-dystroglycan的表达比正常鼠有显著性升高。结论 C57BL/10ScSn-
Dmd
mdx
/J模型小鼠的肌纤维在发育中出现断裂或是缺失,β-dystroglycan表达大幅度上调。
转染
DJ-1
和
DJ-1
L166P
基因的NIH3T3细胞中tau基因表达的研究
张梅英,蔺美娜,杨葳,董婉维,李兆阳,王惟,郑志红,王禄增
2008, 28(6): 361-366.
摘要
(
790
)
PDF
(584KB) (
6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在转染pEGFP-
DJ-1
和pEGFP-
DJ-1
L166P
质粒的NIH3T3细胞中进行tau基因表达与
DJ-1
基因相关性的研究,为进一步建立
DJ-1
和
DJ-1
L166P
转基因小鼠模型及在动物整体水平研究
DJ-1
基因功能和帕金森病发病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采用RT-PCR的方法从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总RNA反转录获得
DJ-1
cDNA片段,采用突变试剂盒将第166位氨基酸突变,分别构建pEGFP-
DJ-1
和pEGFP-
DJ-1
L166P
重组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分别将pEGFP-
DJ-1
、pEGFP-
DJ-1
L166P
、pEGFP-C3质粒转染NIH3T3细胞并用G418压力筛选稳定克隆,对获得的三种转染细胞在转录水平和蛋白质水平进行tau基因表达的检测。结果pEGFP-
DJ-1
、pEGFP-
DJ-1
L166P
、pEGFP-C3质粒转染NIH3T3细胞G418筛选后,分别获得6、2、9个阳性细胞克隆,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进行tau基因表达检测,结果 均显示pEGFP-
DJ-1
质粒转染组tau表达低于pEGFP-C3质粒转染组,而pEGFP-
DJ-1
L166P
质粒转染组tau表达则高于pEGFP-C3质粒转染组,实验结果统计学分析均具有明显差异(
P
<0.05)。结论 在转录水平及蛋白质水平,
DJ-1
基因使tau基因的表达下降,而
DJ-1
L166P
使tau基因表达上升。在NIH3T3细胞中tau基因表达与
DJ-1
基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致谢
2008, 28(6): 366-366.
摘要
(
605
)
PDF
(57KB) (
6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鼠IFN-γ基因的克隆及其分子佐剂作用的研究
刘勇,王海燕,张甲,王雨舟,张冰
2008, 28(6): 367-371.
摘要
(
812
)
PDF
(430KB) (
8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融合表达小鼠IFN-γ(MuIFN-γ)与猪脑心肌炎病毒(EMCV)结构蛋白VP1研究MuIFN-γ的分子佐剂作用。方法 通过RT-PCR克隆IFN-γ的成熟肽基因,从pGEX-6p-1/vp1中亚克隆猪脑心肌炎病毒(EMCV)抗原基因VP1,分别构建原核表达菌株pET32-a/VP1/Rosetta(DE3)和pET32-a/VP1/MuIFN-γ,将VP1及VP1与MuIFN-γ在宿主菌Rosetta(DE3)中进行表达与共表达。将表达的VP1及MuIFN-γ/VP1蛋白分别免疫BALB/c小鼠,每次免疫2周后采血,分离血清,利用ELISA测定抗体效价。结果 表达的VP1蛋白分子量为60kD,共表达蛋白MuIFN-γ/VP1分子量为73kD,VP1及MuIFN-γ/VP1蛋白免疫小鼠测定的抗体效价分别为1:32000和1:128000。结论 表达的VP1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刺激免疫小鼠产生明显的体液免疫反应。MuIFN-γ/VP1免疫小鼠后产生的佐剂效果要强于弗氏佐剂。MuIFN-γ/VP1蛋白能增强小鼠的体液免疫水平,MuIFN-γ具有一定的分子佐剂效应。
猪附红细胞体感染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周晓敏,巴彩凤,冯会权
2008, 28(6): 372-376.
摘要
(
929
)
PDF
(939KB) (
6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建立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的小鼠模型,对附红细胞体在小鼠模型中的感染进行病理变化的检测,以探索该病在啮齿类动物体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规律,揭示附红细胞体的致病机理。方法 用感染了附红细胞体的猪血液感染昆明小鼠,定期进行感染率和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 建立了附红细胞体感染的小鼠模型,通过对感染小鼠模型的检测,发现在感染的不同阶段各组织器官均发生了不同的病理变化。结论 成功建立了附红细胞体感染小鼠模型,通过对感染小鼠的感染率和病理组织学的观察和检测,进一步揭示了附红细胞体的致病机理。
大鼠心脏TNNT2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研究
李兆阳,杨葳,董婉维,周生来,吕相川,于洋,王惟,郑志红
2008, 28(6): 377-382.
摘要
(
854
)
PDF
(384KB) (
7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克隆大鼠心脏TNNT2基因,研究其表达情况。方法以成年SD大鼠心脏为实验材料,提取其总RNA并反转录;根据Genebank中提供的大鼠TNNT2基因cDNA序列,利用PCR方法扩增此序列,并进行表达研究。结果克隆了大鼠心脏TNNT2基因cDNA全长,反转录后克隆出TNNT2cDNA全长并与Genebank中提供的序列对比发现了新的cNDA序列,递交至Genebank数据库,登陆号为:EU295527。组织表达谱研究表明TNNT2基因在大鼠心脏、肾、肝、脾、肺、肌肉中均有表达,以心脏中表达最高(
P
<0.05)。结论首次克隆了大鼠TNNT2cDNA,Genebank登陆号:EU295527。TNNT2基因在多种组织中有表达,在心脏中表达最高。
大鼠肌卫星细胞移植对失神经骨骼肌张力的影响
赵建文1,银欢1,苏秋香2
2008, 28(6): 383-386.
摘要
(
895
)
PDF
(349KB) (
6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大鼠肌卫星细胞移植能否延缓失神经骨骼肌萎缩。方法 将16只成年Wistar大鼠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切断大鼠右后肢胫神经,建立腓肠肌失神经动物模型。实验组:将体外培养的同种异体肌卫星细胞悬液注射到失神经腓肠肌内;对照组:则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于相同部位。术后第4周,采用电刺激方法,检测失神经骨骼肌的张力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失神经腓肠肌收缩张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实验表明将肌卫星细胞异体移植到失神经骨骼肌内可明显延缓骨骼肌的萎缩进程,为再生神经到达靶器官提供较多的时间,进而为解决再生神经延伸到靶器官前,靶器官已发生不可逆性萎缩,严重制约再生神经效果的临床难题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大鼠死后肾上腺突触素含量变化与死亡时间关系的研究
郭晓冲1,3,何冠英2,吴旭1,张维东2,李如波1,王昌亮1,于天水1,张国华1
2008, 28(6): 387-389.
摘要
(
1079
)
PDF
(357KB) (
6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大鼠死后肾上腺内突触素含量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 建立大鼠死亡模型,在死后不同时间取出肾上腺。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上腺内突触素含量变化,采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突触素阳性反应物的平均灰度值,分析其随死亡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 大鼠死亡后12h内突触素含量变化不明显,随着死后时间的延长,肾上腺内突触素含量逐渐下降。结论 大鼠死亡后肾上腺内突触素含量变化具有一定时间规律性,突触素可作为推测死亡时间的参考指标。
妊娠中期SD大鼠压力反射敏感性的变化
沈婕1,丰有吉1,沈霖霖2,乔伟伟3,李笑天1
2008, 28(6): 390-393.
摘要
(
912
)
PDF
(274KB) (
6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妊娠中期SD大鼠心率变异性(HRV)、血压变异性(BPV)和压力反射敏感性(BRS)的变化。方法 在清醒、自由活动状态下测定妊娠SD大鼠和正常对照SD大鼠的HRV、BPV和自发性BRS;静脉注射去氧肾上腺素(5μg/kg)以测定压力反射对心率的控制功能(BRS
HR
)。结果 妊娠大鼠与正常对照大鼠相比HRV高频成分降低,自发性BRS降低(
P
<0.05)。结论 妊娠中期SD大鼠的迷走神经调节功能下降,压力反射敏感性降低。频谱分析的方法测定自发性压力反射敏感性是可靠的方法。
2003-2007年我国实验小鼠病毒抗体检测结果与分析
王吉,卫礼,巩薇,付瑞,肖镜,马丽颖,邢瑞昌,贺争鸣
2008, 28(6): 394-396.
摘要
(
847
)
PDF
(153KB) (
6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国内近5年来小鼠病毒感染情况,为我国实验小鼠质量控制及标准化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国家标准对2003-2007年我国21个省/市、47个单位送检39个品系小鼠及小鼠血清进行病毒抗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不同等级3659只(份)小鼠及血清中,除汉坦病毒外,其他10种病毒均有不同程度感染,抗体阳性率在0.24%~5.66%。结论 我国实验小鼠病毒监测工作及质量控制仍需加强。
SD大鼠超排卯及胚胎冷冻方法比较
周生来,于洋,王维,王禄增,郑志红
2008, 28(6): 397-400.
摘要
(
924
)
PDF
(299KB) (
8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优化超排卵效果及建立大鼠胚胎冷冻方法。方法 腹腔注射三种不同剂量PMSG-HCG(15IU/只、20IU/只、25IU/只)超排5周龄SD大鼠,当日与正常雄鼠1:1合笼交配,比较三种激素剂量的超排卵效果。应用输卵管吹卵法收集2-细胞胚胎,采用小鼠胚胎冷冻方法对大鼠胚胎进行冷冻,通过胚胎复苏率比较不同冷冻时间(方法Ⅰ:5min,方法Ⅱ:1min)的冷冻效果。结果 采用三种剂量进行超排分别获得13±12.7、31±14.2、41±25.4枚胚胎,其中激素剂量25IU/只超排效果最好;方法Ⅱ在操作简便性上明显优于方法Ⅰ,但冷冻效果无显著性差异(平均复苏率88.3%与85.0%)。采用方法Ⅱ冻存大鼠胚胎总计152枚,复苏后形态正常胚胎共计139枚(91.44%),培养20min后,对存活胚胎共计105枚(75.53%)进行胚胎移植,产仔39只(37.14%)。结论 成功优化大鼠超排及建立大鼠胚胎冷冻方法。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复制方法学》已经出版
2008, 28(6): 400-400.
摘要
(
418
)
PDF
(62KB) (
5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鼠显微注射胚胎采集方法的比较
于洋,周生来,王惟,吕向川,张梅英,王禄增,郑志红
2008, 28(6): 401-403.
摘要
(
789
)
PDF
(161KB) (
7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优化大鼠显微注射前胚胎采集的方法。方法 选用最佳超排5周龄SD大鼠,腹腔注射PMSG-HCG,分别用撕开输卵管壶腹部和输卵管伞端冲洗两种方法采集胚胎,比较获得卵数,受精率,注射存活率等的差异。结果 冲洗输卵管伞端采集胚胎的方法所得到的受精率、存活率都较高,与撕开输卵管壶腹部方法比较差异显著(
P
<0.01),胚胎总数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 冲洗输卵管伞端采集胚胎的方法为大鼠显微注射前胚胎采集比较好的方法。
制备嵌合体小鼠实验中ES细胞的处理方法
王惟,于洋,张梅英,王禄增,郑志红
2008, 28(6): 404-405.
摘要
(
895
)
PDF
(268KB) (
7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介绍两种制备嵌合体小鼠实验中ES细胞的处理方法。方法 一种为差速贴壁分离法即消化后的ES细胞接种在明胶包被的平皿中,利用饲养层细胞与ES细胞贴壁速度的不同来分离ES细胞;另一种方法为冰水浴自然沉淀分离法,即消化后的ES细胞移入15ml离心管中冰水浴,利用细胞间自然沉淀的位置不同分离ES细胞。结果 两种方法均可得到足够数量处于未分化状态的ES细胞。结论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应用于制备嵌合体小鼠实验中的ES细胞处理。
实验动物屏障环境应用不同气流方式的比较
宗阿南1,黄乐辉2,王丽清2,王光1,王禄增1
2008, 28(6): 406-408.
摘要
(
821
)
PDF
(161KB) (
5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改变屏障系统实验动物环境设施气流方式,提升设施空气洁净度。方法 在乱流式动物室内增加改变气流方式的围帘式屏障,将乱流气流改变为单向流气流。结果 单向流气流方式室内空气落下菌、浮游菌及尘埃粒子数量明显少于乱流气流方式。结论 单向流气流方式可有效地控制微生物污染,保护实验动物工作者。
《常用实验动物解剖病理取材图谱》已经出版
2008, 28(6): 408-408.
摘要
(
431
)
PDF
(74KB) (
4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屏障系统环境设施建设工程中水源热泵节能技术的应用
黄乐辉,马天驰,王丽清
2008, 28(6): 409-410.
摘要
(
822
)
PDF
(108KB) (
5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周婷婷,郑志红
2008, 28(6): 411-415.
摘要
(
780
)
PDF
(327KB) (
6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于人类疾病发生发展复杂,而许多医学研究并不允许在人体上实验,因此可复制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在医学研究中起着日趋重要的作用。脊髓损伤机制和再生修复治疗是目前神经科学研究中的难题,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发展为突破这一难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介绍建立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动物选择,以及各种脊髓损伤模型的建立方法、特点及应用。
条件性控制小鼠基因表达方法的研究进展
王金霞,郑志红
2008, 28(6): 416-420.
摘要
(
900
)
PDF
(320KB) (
8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因的时空表达和可控表达,一直是人们希望解决的问题,在小鼠中可以从DNA、转录、转录后和翻译后四个水平,通过Cre/LoxP、GAL4/UAS和条件性RNA干扰等多种方法实现。本文介绍了条件性控制小鼠基因表达的几种方法及研究进展。
总目次
2008, 28(6): 421-421.
摘要
(
4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