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37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7-12-25
       
    论著
    异功散对小鼠慢性病贫血的治疗作用
    郑秦, 姜一陵, 季玉婷, 夏乐敏, 张爱萍, 石岭, 戴程怡, 薛城, 邹纯朴, 罗梅宏
    2017, 37(6):  421-427.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6.001
    摘要 ( 266 )   PDF (13173KB) ( 1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异功散(YGS)对慢性病贫血(ACD)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取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腹腔注射脂多糖(0.5 mg/mL), 第6 d腹腔注射酵母糖A(32 mg/mL),第11 d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干预组,另设空白对照组。当日起给予药物干预,中药干预组灌胃YGS水煎液,剂量为每日15.413 g/kg生药; 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灌胃0.2 mL超纯水。采集外周血、肝、脾组织, 采用自动细胞计数仪检测小鼠血常规; 比色法检测血清铁(SI)、未饱和铁结合力(UIBC); ELISA法检测铁蛋白(SF); 普鲁士蓝染色观察肝、脾组织铁,采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分析普鲁士蓝铁离子阳性面积百分比,RT-PCR检测小鼠肝脏铁调素基因(HAMP) mRNA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连续给药1周和2周后中药干预组小鼠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均有显著提高(P<0.01或P<0.05),红细胞压积(MCV)无明显改善(P>0.05), 血清SI和UIBC也明显上升(P<0.01或P<0.05), 血清SF及肝、脾组织铁含量显著降低(P<0.01或P<0.05), 肝脏HAMP mRNA显著下降(P<0.01或P<0.05)。结论 YGS可以改善ACD小鼠贫血,调节其铁代谢的紊乱,这一作用可能与其对铁调素的下调有关。
    几种炎症因子在小鼠跨区供血耳瓣choke区血管新生过程中的作用
    温福利, 梁成, 庄跃宏, 马雷, 郑和平
    2017, 37(6):  428-433.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6.002
    摘要 ( 259 )   PDF (15771KB) ( 1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几种炎症因子在choke区血管新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跨区供血耳瓣模型,切取小鼠耳瓣,HE染色后,观察血管管径变化。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在造模术后当日(0 d)、1 d、3 d、5 d、7 d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标记物(CD68)的表达情况。结果 对小鼠耳瓣血管管径观察显示,术后3 d可见新生血管, 7 d后血管扩张明显。在术后3 d, 两个choke区中CD68标记的巨噬细胞聚集量最大,MCP-1和ICAM-1在术后早期炎症反应期间出现高表达。choke区血管扩张期间,组织中的三种炎症因子表达明显增多。结论 ICAM-1、CD68、MCP-1三种炎症因子在血管重塑中起重要作用,适当的炎症反应对皮瓣存活起到积极作用。
    应用微卫星DNA标记对福建亚种猕猴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周建华, 李志雄, 杨燕燕, 谢金东, 俞春英, 王训立
    2017, 37(6):  434-441.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6.003
    摘要 ( 182 )   PDF (4232KB) ( 1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福建亚种猕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为猕猴遗传质量监测方法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20个微卫星DNA(SSR)标记技术,经基因组DNA提取、PCR扩增、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对28只福建亚种猕猴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用POPGENE 1.32等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福建亚种猕猴20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等位基因200个,观察等位基因数(Na)为 10.0000±3.1119; 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6.8438±2.4905; 期望杂合度(He)为0.8509±0.0564; 观察杂合度(Ho)为0.4607±0.1247; 香隆信息指数(I)为2.0166±0.3463; 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8154±0.0665; 显示检测的20个微卫星DNA位点均存在高度的遗传多态性,其中有17个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1)。结论 有效地分析了福建亚种猕猴群体的遗传多态性,为今后建立福建亚种猕猴遗传质量监测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近交系长爪沙鼠生化标记遗传监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李迎, 陈振文, 马兰芝, 尚世臣, 尚玉璞, 赵权, 李桂军, 崔晓霞, 王冬平, 杜小燕
    2017, 37(6):  442-447.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6.004
    摘要 ( 212 )   PDF (7662KB) ( 1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近交系长爪沙鼠生化标记遗传检测方法, 开展对长爪沙鼠脑缺血模型CMU/1和CMU/2近交系的纯合度进行分析,为判定其遗传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醋酸纤维板电泳法,选26个生化标记进行近交系长爪沙鼠各组织器官样品电泳,参考前期方法优化最佳电泳条件, 并对样品处理和染色的方法进行一定的改良后; 针对F21~23代77只CMU/1和44只CMU/2近交系动物26个生化标记的纯合度进行检测。结果 在2个近交系长爪沙鼠共121只动物中均能成功检测到26个生化标记。其中有24个位点在CMU/1和CMU/2品系内和品系间均显示单态性,但是Es-3和Es-4位点在2个品系间有差异。结论 建立了长爪沙鼠近交系生化标记遗传检测方法; 确定近交系CMU/1和CMU/2动物26个生化标记,其纯合度达到100%,说明2个近交系品系符合近交系动物的标准(GB14923-2010)。
    兔斯氏艾美耳球虫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温福利, 郑和平, 党源, 薛来恩, 张诗兰
    2017, 37(6):  448-454.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6.005
    摘要 ( 245 )   PDF (9845KB) ( 1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荧光定量PCR检测兔斯氏艾美耳球虫的方法。方法 根据斯氏艾美耳球虫(内转录间隔区1)ITS1序列区设计特异性引物,构建重组质粒,并作为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对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 建立的荧光定量PCR能特异性地检测兔斯氏艾美耳球虫,且可检测到含一个卵囊DNA的样本。该方法的重复性较好,组内、组间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结论 建立了一种特异性好、敏感度高、可靠的检测兔斯氏艾美耳球虫荧光定量PCR方法。
    不同跑台坡度对SD大鼠运动疲劳指标的影响
    石鹤坤, 陈开杰, 林小凤, 禹乐, 朱启淦, 费燕
    2017, 37(6):  455-459.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6.006
    摘要 ( 191 )   PDF (4459KB) ( 2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不同跑台坡度对大鼠运动疲劳指标的影响。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0°、-15°和15°跑台运动组,运动组大鼠每日按照方案进行跑台训练。大鼠经过6周训练结束后检测血清中葡萄糖(GLU)、尿素(BUN)、乳酸(LA)、肌酸激酶(CK)及血液中血红蛋白(HGB)、红细胞(RBC),腓肠肌指数,对腓肠肌进行HE染色,并统计大鼠被电击次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不同跑台坡度对大鼠的血液代谢产物、能量物质及运动能力均有明显变化。其中,各运动组大鼠外周血中GLU、HGB与RBC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P<0.05),腓肠肌指数显著增高(P<0.01); 15°跑台与-15°跑台运动组血清中LA、BUN浓度及CK活性均显著增高(P<0.01,P<0.05)。与0°跑台运动组比较, 15°跑台与-15°跑台运动组大鼠被电击次数显著增多(P<0.05)。HE染色结果显示, 运动后各组大鼠腓肠肌细胞有肿胀损伤的趋势。结论 15°跑台坡度比-15°或0°跑台坡度复制大鼠运动疲劳模型较更佳。
    丙烯酰胺对幼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维生素C缓解作用观察
    刘筱, 徐敬东, 于放
    2017, 37(6):  460-464.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6.007
    摘要 ( 442 )   PDF (6299KB) ( 2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丙烯酰胺(ACR)对幼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维生素C对ACR毒性的缓解作用。方法 将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和低剂量组(2.5 mg/kg)、高剂量组(10 mg/kg)和ACR+维生素C泡腾片(维生素C组, 10 mg/kg ACR+ 1 mg/kg 维生素C), 每组10只, 雌雄各半。采用灌胃方式进行染毒, 每周染毒5 次, 连续染毒4 周。每周测量大鼠体质量、染毒结束后进行转棒试验和水迷宫试验及大鼠脑组织HE染色。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ACR染毒可引起大鼠体质量减轻(P<0.05)、转棒停留时间缩短(P<0.05)、水迷宫试验潜伏期延长(P<0.05)和游泳路程增加(P<0.05); HE染色提示大鼠海马组织有损伤; 维生素C组的各项指标好于实验组。结论 ACR可引起幼年大鼠运动功能和学习记忆能力降低,维生素C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ACR的毒性、缓解ACR对大鼠海马引起的损伤。
    实验用斑马鱼成鱼内脏组织病理学检查方法的优化
    田芳, 王玉柱, 夏敏杰, 孙冰, 丁训城, 李卫华, 许慧慧, 胡晶莹
    2017, 37(6):  465-469.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6.008
    摘要 ( 768 )   PDF (11345KB) ( 2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并优化适合于斑马鱼成鱼内脏组织的病理学检查技术。方法 将斑马鱼整条固定于Dietrich’s固定液后,分段切开,取包含内脏组织的胸腹段,剥除斑马鱼鱼皮,梯度乙醇脱水时间优选为30 min、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沿斑马鱼体轴纵向连续切片、HE染色后用温水冲洗切片进行颜色反蓝,正置显微镜下观察效果。结果 经过反复的条件摸索和优化,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心脏、肝脏、脾脏、胆囊、肾脏、胰腺、消化道、精巢和卵巢等组织切片和染色的效果,可见斑马鱼组织均切片完整,无折叠或断裂,各脏器的解剖学与组织细胞学结构清晰,易于辨认,细胞核与细胞质染色分明。结论 优化后的斑马鱼成鱼内脏组织病理学方法效果较为理想,可获得高质量的内脏组织学标本。
    近交系CMU/1和CMU/2长爪沙鼠Willis环缺失与生理生化参数比较
    李迎, 崔晓霞, 杜小燕, 马兰芝, 尚世臣, 黄斌, 郭子潇, 赵权, 李桂军, 王冬平, 陈振文
    2017, 37(6):  470-474.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6.009
    摘要 ( 327 )   PDF (2768KB) ( 2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CMU/1和CMU/2近交系长爪沙鼠脑底动脉Willis环缺失比率,检测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分析比较二者差异,为其实验应用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采用Beckman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X5)和日本光电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MEK-7222K)对17项血液生化指标: 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D)、尿素氮(BUN)、肌酐(CRE)、尿酸(URIC)、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肌酸激酶(CK)、淀粉酶(AMY)、镁(Mg)以及葡萄糖(GLU)和22项血液生理指标: 白细胞(WBC)、淋巴细胞(LYM)、中性粒细胞(NEUT)、单核细胞(MON)、嗜酸性粒细胞(EOS)、嗜碱性粒细胞(BAS)、淋巴细胞百分比(LYM%)、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单核细胞百分比(MON%)、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BAS%)、红细胞(RB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小板(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进行测定。应用SPSS23.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分析。结果 CMU/1和CMU/2近交系长爪沙鼠脑底动脉Willis环缺失比例均为76%以上; 血液生理生化的12项指标: GLU、CRE、TG、CHOL、PLT、MPV、BAS、LYM%、PDW、HCT、MCV、MCH雌雄差异显著; CMU/1和CMU/2雌性ALT、PLT、PDW差异显著,雄性的HDLD、MCH差异显著; 品系间3项指标ALP、ALT、AST差异显著。结论 脑缺血模型长爪沙鼠近交系的基因型对血液生化和生理指标有一定的影响。
    浅谈小型猪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相波, 范小雪, 余丰, 路雪婧
    2017, 37(6):  475-477.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6.010
    摘要 ( 200 )   PDF (1133KB) ( 1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型猪与人类有诸多相似之处,已广泛应用于动物科研中。在中医证候模型创建中,采用小型猪造模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步,但其中医四诊信息的采集一直困扰着许多科研工作者。论文从望、闻、问、切四个方面来对其进行论述,望对中医四诊信息的采集提供参考。
    白化金黄仓鼠血液生理指标测定
    崔晓霞, 尚世臣, 马兰芝, 黄斌, 尚玉璞, 王冬平, 陈振文, 王全新
    2017, 37(6):  478-481.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6.011
    摘要 ( 229 )   PDF (1548KB) ( 1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测定白化金黄仓鼠的血液生理指标,并与野生型金黄仓鼠进行比较。方法 用眶静脉丛采血的方法采集白化及野生型金黄仓鼠全血,制备抗凝血,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半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进行测定,应用SPSS17.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初步测定了白化突变及野生型金黄仓鼠的血液生理指标,二者的部分指标存在差异。结论 金黄仓鼠的白化基因突变可能对血液生理指标有一定影响。
    不同超排卵方案对BALB/c小鼠超排卵效果的影响
    顾剑洁, 葛蓉, 徐伟超, 刘丽均
    2017, 37(6):  482-484.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6.012
    摘要 ( 285 )   PDF (1349KB) ( 3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及注射时间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A2)、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抑制素抗血清(IAS)对小鼠超排卵效果的影响。方法 以BALB/c近交系小鼠为实验对象,160只雌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40只,按照注射剂量不同分为4组,A组: 腹腔注射5 IU LHRH-A2,间隔72 h后注射10 IU PMSG,间隔48 h后注射10 IU hCG; B组: 腹腔注射5 IU LHRH-A2,间隔48 h后注射10 IU PMSG,间隔48 h后注射10 IU hCG; C组: 腹腔注射10 IU PMSG, 间隔48 h后注射10 IU hCG; D组: 腹腔注射0.2 mL IAS, 间隔48 h后注射10 IU hCG。次日早取卵、体外受精(IVF)培养, 统计排出卵母细胞的数量, IVF率(IVF%)和异常率。结果 D组平均超数排卵数高于另外3组(P<0.05), 但同时IVF率低于另外3组(P<0.05)。A 、B、C组平均超数排卵数,IVF率, 异常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BALB/c小鼠, 采用IAS和hCG超排激素组合, 得到的卵子数目比另外3组显著增多, 但2-细胞期胚胎数少。采用LHRH-A2、PMSGT和hCG超排激素组合, 得到的2-细胞期胚胎数比另外3组更多, 异常卵数少。
    经验交流
    1例自发性肝硬化新西兰兔肝脏病理形态学观察
    邱波, 王艳, 英永, 屈卉锦, 王凤乾, 张海静, 张鑫, 胡建廷
    2017, 37(6):  485-487.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6.013
    摘要 ( 250 )   PDF (9210KB) ( 1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试验周期为6个月,试验分5组,分别为低、中、高剂量、模型及空白对照组(每组为6只)的新西兰兔膝关节刺激试验中,解剖偶然见空白对照组中出现一例肝硬化病变。肉眼观察,该患病动物消瘦、体质量减轻、皮肤黏膜轻度黄染等体征。该患病动物肝脏形状不规则、质地变硬,表面可见大小不一的颗粒状结节突出于肝脏表面。随即对肝脏进行HE、Masson及网状纤维染色。通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表明其符合肝硬化病理形态学特点。
    医学实验技术专业动物学教学实践
    郭萌, 蒋辉, 王迎, 陈柏安, 杜小燕
    2017, 37(6):  488-490.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6.014
    摘要 ( 134 )   PDF (962KB) ( 2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为医学实验技术专业动物学课程的教学提供借鉴经验。方法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总结近五年的动物学教学实践。结果 根据医学实验技术专业特点,设置了更符合本专业要求的动物学教学内容,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改革措施,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 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结论 这些经验对医学实验技术专业动物学教学具有参考价值。
    综述
    P301S突变tau转基因动物模型及其应用
    马登磊, 张兰
    2017, 37(6):  491-496.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17.06.015
    摘要 ( 745 )   PDF (5862KB) ( 3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管相关蛋白tau在细胞内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是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连锁于17号染色体伴帕金森综合征的额颞叶痴呆(FTDP-17)等在内的多种tau蛋白病(tauopathies)的主要病理表现之一。国内外学者在FTDP-17患者中发现了tau基因存在多个位点的突变,并以此为基础制作了多种tau转基因动物模型。其中P301S突变tau蛋白转基因小鼠模型在国内外的tau相关疾病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P301S突变tau转基因小鼠的病理表现及应用的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