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邓亚胜, 林江, 甘池伶, 曾官凤, 黄嘉茵, 邓慧芳, 麻颖贤, 韩丝银. 皮肤光老化动物模型制备要素和受试物数据的文献分析[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3, 43(4): 406-414. |
[2] |
黄静怡, 李培宁, 刘香梅, 刘忠华, 黄宇锋. 皮肤致敏性替代试验方法的研究进展[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 42(4): 313-321. |
[3] |
林江, 骆飞, 刘鹏, 韩丝银, 陈振兴, 梁忠秀, 兰太进. 糖尿病动物皮肤损伤模型制备要素和受试物数据的文献分析[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1, 41(6): 515-520. |
[4] |
孔悦, 郭砚. 皮肤光老化小鼠模型的构建及效果评估[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1, 41(2): 116-121. |
[5] |
冯延, 武文卿, 张静远, 李煜, 李壘辰, 袁征, 崔淑芳. 裸鼹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外泌体的分离及鉴定[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0, 40(6): 506-512. |
[6] |
黎 明. 实验动物设施中牛棒状杆菌感染的防治策略[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0, 40(3): 252-. |
[7] |
徐颖愉, 黄晓辉, 江漪, 李敏, 庞增雄, 李光先, 陈秀娟, 陈梓灵, 孙侠. 不同防晒标准品对紫外线致大鼠皮肤光损伤的防护作用[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0, 40(1): 33-38. |
[8] |
孙侠, 刘香梅, 庞增雄, 刘冬虹, 徐颖愉, 江漪, 李敏, 丘智峰, 黄宇锋. 不同时间紫外线照射对SD大鼠的皮肤光毒性损伤作用[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9, 39(2): 124-130. |
[9] |
李彦涵, 李建芳, 孙静, 乌美妮, 王海璇, 胡云章. 应用树鼩对硫酸乙酰肝素佐剂的安全性初步评价[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7, 37(5): 390-394. |
[10] |
赵善民, 林丽芳, 肖邦, 王运慧, 宫晨, 张璐, 余琛琳, 汤球, 孙伟, 崔淑芳. 低氧对裸鼹鼠皮肤成纤维细胞自噬水平及凋亡的影响[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4, 34(5): 405-410. |
[11] |
陈雪雨, 彭秀华, 朱萍妹, 徐春华, 周文江, 周光兴. 两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感染SKH-1无毛小鼠模型的比较研究[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2, 32(6): 508-511. |
[12] |
程树军, 秦瑶, 步犁. 体外重建人体皮肤模型刺激试验的验证[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2, 32(3): 243-246. |
[13] |
崇菲菲,王熙,郑利岩,张小卿,刘佳玉,于杰,张志星. 基于皮肤导电量测定技术的实验大鼠常用经穴检测[J]. , 2010, 30(6): 447-449. |
[14] |
张继恩1,莫云杰1,张永容2,杨伟敏3,李合成2,刘岩2,巍金锋2,严国峰3,贾敏1,王爱平2,黄青山4.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的刺激性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J]. , 2008, 28(4): 255-258. |
[15] |
程海霞, 刘清芳, 张同成. 防霉防蛀布生物学评价[J]. , 2005, 25(4): 243-244. |